一种管道抗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0990发布日期:2022-09-21 00:4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抗浮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管道抗浮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时经常需要将管道掩埋于地下用于输送水或天然气,管道在铺设于所挖掘的地面坑道内后,需要人工或机械对管道两侧进行回填。当对管道进行回填工作时会对管道产生挤压的压力,若回填时对管道两侧产生的压力过小则影响管道的回填质量;若回填时对管道两侧产生的压力过大则会使管道的位置发生偏移和上浮。管道发生偏移和上浮会导致管道线性、高程、坡度等重要指标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导致管道敷设不达标。因此,在铺设管道的工程中需要对铺设好的管道进行位置的限定而使得在管道铺设时避免产生位置偏移和上浮的情况的发生,从而使所铺设的管道线性、高程、坡度等重要指标在工程施工的规范要求之内,保证管道的铺设达到工程合格标准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对管道两侧进行回填时通过将管道上放置袋装砂石用于防止回填时管道位置的偏移和上浮,但是现有技术中会产生以下一些问题:
3.现有技术中人工将袋装砂石间隔放置于管道上,通过袋装砂石自身重力对管道形成一个向下的压力保持管道的稳固,而使得在进行管道两侧的回填施工时防止管道的位置偏移和上浮。在进行管道铺设时需要的袋装砂石的用量较大,极大的增加了袋装砂石使用量以及袋装砂石的支出成本。
4.现有技术中需要工人将砂石装至袋子中由工人将装好的袋装砂石运至铺设管道的回填施工处,再由工人将一袋袋袋装砂石分别间隔放置于铺设好的管道上。工人在装卸袋装砂石的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大的体能,而且袋装砂石的用量较大,所需要的工人数量较多,极大的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用人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管道抗浮装置,能够在管道进行回填时避免管道位置发生偏移和上浮。
6.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管道抗浮装置:包括管道稳固机构和突出抗拔机构;
7.管道稳固机构包括承装弧槽和玻纤格栅;承装弧槽用于承载管道,承装弧槽的内径与管道的外径相贴合设置;玻纤格栅铺设在管道上用于稳固管道,玻纤格栅的侧边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承装弧槽上;
8.突出抗拔机构包括螺纹穿柱和滑动穿设在螺纹穿柱和承装弧槽内的长轴;螺纹穿柱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承装弧槽上,螺纹穿柱上沿周向对称开设有穿孔,穿孔内对应设置有突出柱,突出柱靠近长轴的一侧均为斜边,突出柱远离长轴的一侧均为锥边;长轴上沿周向对称设置有下压块,下压块的下沿为与突出柱配合以使突出柱突出的斜边。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抗浮装置的进一步优化:紧固件包括开设在承装弧槽两
侧上的螺纹孔和用于与螺纹孔螺接配合的螺栓;螺栓穿过玻纤格栅与螺纹孔螺接配合以使玻纤格栅固定在承装弧槽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抗浮装置的进一步优化:紧固件包括开设在承装弧槽两侧上的卡装槽和用于与卡装槽卡装配合的卡装柱;卡装槽内沿周向对称设置有倒销,卡装柱上沿周向对称设置有用于与倒销卡接的斜销;卡装柱穿过玻纤格栅与卡装槽卡接配合以使玻纤格栅固定在承装弧槽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抗浮装置的进一步优化:卡装柱上和承装弧槽上与设置斜销或倒销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用于斜销和倒销卡接配合的定位标记。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抗浮装置的进一步优化:螺纹穿柱包括柱体和固定设置在柱体上的尖头;柱体上沿周向设置有螺纹。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抗浮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承装弧槽和螺纹穿柱柱体的底部开设有供长轴穿过的定位孔。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抗浮装置的进一步优化:长轴穿出承装弧槽的长度与下压块下移至将突出柱端部推出穿孔的长度一致。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抗浮装置的进一步优化:玻纤格栅上设有供紧固件穿过而将玻纤格栅固定在承装弧槽上的预留孔。
16.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中的管道稳固机构,包括承装弧槽和玻纤格栅。承装弧槽的内径与管道的外径相互贴合设置,管道设置在承装弧槽之内能够实现对管道的位置的限定。而且在位于承装弧槽内的管道上铺设有玻纤格栅,玻纤格栅拉紧固定在承装弧槽上。在对管道的两侧进行回填施工时位于拉紧状态下的玻纤格栅将管道紧固在承装弧槽内,承装弧槽和玻纤格栅的配合能够防止管道在较大的回填的压力下管道的位置发生偏移。
18.本实用新型中的突出抗拔机构,包括螺纹穿柱以及穿设在螺纹穿柱和承装弧槽内的长轴。螺纹穿柱设置在承装弧槽上用于将承装弧槽固定在地面上,螺纹穿柱上设有突出柱,突出柱的设置能够螺纹穿柱在地面上的地拔力,增加了螺纹穿柱的稳固。长轴上设有用于与突出柱突出配合的下压块。通过螺纹穿柱将装载有管道的螺纹穿柱固定在地面上,再通过下压块和突出柱的配合使得螺纹穿柱牢固的位于地面下,避免了在对管道两侧进行回填时管道上浮情况的发生。
19.本实用新型中只需要两个工人相互配合就能够将本实用新新型的一种管道抗浮装置组装固定在地面内,而且一根管道上只需在管道的端部设置该装置即可保证能够避免在对管道两侧进行回填施工时管道产生位置偏移和上浮的情况的发生。减少了管道抗浮成本、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用人成本的支出。
20.优选的,螺纹穿柱的下端为便于穿入地面内的尖头,能够减少工人在将螺纹穿柱插入地面内的体力消耗,使工人快速准确的将螺纹穿柱插入地面内,工人的安装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未装载管道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载管道后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1中a部分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玻纤格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管道,2、管道稳固机构,201、玻纤格栅,202、紧固件,202a、卡装柱,202b、卡装槽,202c、倒销,202d、斜销,203、承装弧槽,3、突出抗拔机构,301、螺纹穿柱,302、长轴,303、穿孔,304、突出柱,305、下压块,306、定位孔,307、尖头,4、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通过以下两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
29.实施例1
3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抗浮装置,包括用于承载管道1以使管道1保持稳固的管道稳固机构2和用于穿入地面以防止管道稳固机构2上浮的突出抗拔机构3。
31.如图1及图2所示,管道稳固机构2包括用于承载管道1的承装弧槽203和用于将管道稳固在承装弧槽203内的玻纤格栅201。承装弧槽203内径约为管道1直径的1/2以使承装弧槽203的内径与管道1的外径相互贴合设置,承装弧槽203与管道1的贴合设置能够防止管道1在承装弧槽203内发生位置移动。同时,承装弧槽203与管道1相互贴合也能够在对管道1进行回填施工时减少回填物进入承装弧槽203内而使管道1位置发生偏移。承装弧槽203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承装弧槽203的内径与外径之间形成固定平台,固定平台的形状为正方形,固定平台四边的长度均相等。
32.如图2及图6所示,玻纤格栅201铺设在位于承装弧槽203的管道1上,玻纤格栅201的中部位置沿玻纤格栅201的长度方向分布的中心线沿与管道1长度方向分布的圆心线相互平行,且玻纤格栅201铺设管道1结束之后的左右两侧边分别处于承装弧槽203的左右的固定平台上。玻纤格栅201上靠近玻纤格栅201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开设有预留孔4,玻纤格栅201通过分别穿过玻纤格栅201上的预留孔4的紧固件202固定在承装弧槽203的固定平台上。
33.如图1及图5所示,紧固件202用于将玻纤格栅201固定在承装弧槽203上用以增加管道1在承装弧槽203内的稳固,紧固件202包括卡装槽202b和卡装柱202a。卡装槽202b分别沿竖直方向开设在承装弧槽203左右两侧的固定平台上,卡装槽202b的形状为与卡装柱202a安装配合的圆柱形。卡装槽202b内沿周向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倒销202c,倒销202c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卡装槽202b的中部位置,另一端均朝向卡装槽202b的底部中心位置分布,且承装弧槽203上与对应设置倒销202c的位置设置有便于与卡装柱202a配合安装的定位标记。卡装柱202a包括帽体和固定在帽体中部位置上的供与卡装槽202b配合的柱体,卡装柱202a柱体的远离帽体的下端上设置有用于与卡装槽202b内的倒销202c卡接配合的斜销202d,斜销202d沿周向对称设置在柱体的下端部。斜销202d的一端固定在卡装柱202a柱体端部上,另一端分别朝向斜向上方分布。卡装柱202a上的帽体的直径较卡装槽202b的直径大,且帽体上与对应设置斜销202d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标记。卡装柱202a穿过玻纤格栅201上的预留孔4进入卡装槽202b内使倒销202c和斜销202d配合以使玻纤格栅201固定在承装弧槽203上。
34.如图1及图5所示,突出抗拔机构3包括螺纹穿柱301和滑动穿设在螺纹穿柱301和承装弧槽203内的长轴302。螺纹穿柱301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承装弧槽203的外径上,螺纹穿柱301包括柱体和固定设置在柱体上的便于柱体穿入地面内的尖头。螺纹穿柱301柱体的上端与承装弧槽203固定连接,柱体的外周上设置有螺纹。柱体上沿周向开设有四个穿孔303,四个穿孔303分别两两相对应设置。穿孔303内均对应设置有用于插入地面以增加螺纹穿柱301地拔力的突出柱304,突出柱304滑动设置在穿孔303内,且突出柱304的外周与穿孔303的内壁相互贴合设置用于防止突出块滑动脱落。突出柱304朝向长轴302的一侧为斜边,突出柱304远离长轴302的一侧边为锥边。
35.如图3及图4所示,穿设在承装弧槽203和螺纹穿柱301内的长轴302的整体长度较承装弧槽203和螺纹穿柱301柱体的总长度长,穿设长轴302的承装弧槽203中部位置和螺纹穿柱301的下端部上均开设有供长轴302穿过的定位孔306。长轴302上沿周向设置有四个用于与突出柱304配合以使突出柱304突出插入地面内的下压块305,下压块305的下沿为与突出柱304配合以使突出柱304突出的斜边。四个下压块305分别与穿孔303内的突出柱304相对应设置,且下压块305的设置位置与突出柱304间的距离为长轴302上端穿出承装弧槽203的距离,下压块305与突出柱304相对位置的间隔设置用以长轴302下移时下压块305下移而将突出柱304突出插入周围的土地内。
3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工人手持螺纹穿柱301并将螺纹穿柱301均匀间隔的沿竖向放置于管道1铺设路线的地面上,由螺纹穿柱301的尖头307开始下移至螺纹穿柱301柱体完全穿入地面内而承装弧槽203位于地面上对其位置进行固定。当将螺纹穿柱301插入地面后,工人手持铁锤将如图3所示的高于承装弧槽203的内径并滑动穿设在承装弧槽203和螺纹穿柱301定位孔306内的长轴302锤下至如图4所示的与承装弧槽203内径相平。长轴302锤下下移的同时,位于长轴302上的下压块305随长轴302下移,下压块305下沿的斜边与位于穿孔303内的突出柱304的斜边配合,随下压块305的下移将突出柱304推出插入周围的土地内增加螺纹穿柱301的地拔力。由工人将管道1铺设在固定在地面上的承装弧槽203内,并将玻纤格栅201铺设在位于承装弧槽203的管道1上,玻纤格栅201的两侧分别位于承装弧槽203的固定平台上。再由工人将卡装柱202a穿过拉紧的玻纤格栅201上的预留孔4进入卡装槽202b,根据相对设置的定位标记手动旋转卡装柱202a而将定位标记对齐以使倒销202c和斜销202d卡接配合将玻纤格栅201拉紧固定在承装弧槽203上即可。以此循环往复,实现对管道抗浮装置的安装。
37.实施例2
38.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整体结构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玻纤格栅201通过紧固件202将玻纤格栅201固定在承装弧槽203上,紧固件202包括开设在承装弧槽203两侧上的螺纹孔和用于与螺纹孔螺接配合安装的螺栓。螺栓穿过位于承装弧槽203固定平台上拉紧的玻纤格栅201侧边上的预留孔4,并与螺纹孔螺接配合安装将玻纤格栅201固定在承装弧槽203上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