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岸电绞车用机械调节式恒扭矩减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6217发布日期:2022-07-19 23:0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岸电绞车用机械调节式恒扭矩减速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船舶岸电绞车用机械调节式恒扭矩减速箱。


背景技术:

2.随着全球贸易稳步增长,作为扮演贸易重要角色的船舶,其对环境的影响问题也日益显著。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现今船舶领域的重要发展目标,目前已有多项针对船舶节能减排的措施付诸实践,其中一项举措便是船舶岸电系统。该方案针对船舶在长时间港口作业或停港补给作业阶段,采用港口的配电设备向船舶直接供电,替代船舶自身使用的柴油发电机供电,从而减少柴油机运行所带来的硫氧化合物(sox)、氮氧化合物(nox)、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还可以降低船舶在港口带来的噪声污染和振动问题。
3.船舶岸电绞车是在船舶靠港时,为船舶供电的电缆管理系统,其通过电缆连接船侧与岸侧,实现船舶使用岸上电源。随着船舶靠港装卸货物,船舶吃水深度不断变化,如需给船舶供应岸电,需要解决供电电缆可随着船舶吃水深度变化而变化的功能,因此衍生出了船舶岸电电缆管理系统。
4.现有的船舶岸电绞车用减速箱难以实现输出扭矩的恒定,且容易出现过大扭矩导致绞车电缆拉车破坏,部分能够实现输出扭矩恒定的减速箱,在进行输出扭矩调节时存在不便,不能精准控制,需要建筑接住减速箱的电机实现扭矩调整,且存在误操作引起失控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岸电绞车用机械调节式恒扭矩减速箱,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实现输出扭矩的恒定,结构简单可靠,能够实现减速箱输出扭矩的精准控制,调整减速箱输出扭矩的装置在减速箱断电时亦可使用,不存在误操作引起失控的风险。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船舶岸电绞车用机械调节式恒扭矩减速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与箱体之间沿第一方向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为蜗杆,第一传动轴与设置于箱体外部的电机的转轴连接,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轴旋转;
8.所述箱体上沿第二方向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承盖和第二轴承盖,第一轴承盖与第二轴承盖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外壁上依次套设有压力调节盘、弹性推动机构、第一摩擦盘、蜗轮、第二摩擦盘和减速小齿轮,压力调节盘与第二传动轴螺纹连接,弹性推动机构、第一摩擦盘和蜗轮为活动套设,第二摩擦盘和减速小齿轮为固定套设;蜗轮被夹在第一摩擦盘和第二摩擦盘之间,第一传动轴带动蜗轮转动,在一定摩擦力的作用下,蜗轮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减速小齿轮转动,蜗轮和蜗杆的配合使得电机断电停
止时产生自锁防止电机过度转动;
9.所述箱体上沿第二方向转动设置有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上固定套设有与减速小齿轮啮合的减速大齿轮,减速小齿轮将动力传输至减速大齿轮,进而带动第三传动轴的转动,当外部负载超过减速箱设定扭矩时,第一传动轴会带动蜗轮转动,而蜗轮和两侧的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产生滑动摩擦,这时第二传动轴不会转动;
10.所述压力调节盘的外缘沿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齿牙,压力调节盘在第二传动轴上的位置通过扭矩调整机构调节,扭矩调整机构包括圆柱、调节齿轮、螺母和轴承,所述圆柱的外壁固定套设有调节齿轮,调节齿轮的第二齿牙与压力调节盘的第一齿牙啮合,调节齿轮一侧的圆柱外壁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靠近轴承的圆柱的端面上固定有螺母;箱体上沿第二方向开设有开孔,扭矩调整机构能够安装在开孔上;当输出扭矩需要进行调节时,将扭矩调整机构插到箱体的开孔上,使得调节齿轮的第二齿牙与减速箱内部的压力调节盘的第一齿牙啮合,使用扳手转动外部六角螺母,调节齿轮带动压力调节盘转动,压力调节在在第二传动轴上螺纹连接的位置产生变化,即可实现压力调节盘的正转或反转调整。
11.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推动机构包括弹簧压盘和弹簧,弹簧呈圆形阵列排布,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压盘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摩擦盘连接,压力调节盘调节弹簧压盘的位置,进而调节弹簧的压缩程度,从而改变第一摩擦盘蜗轮的摩擦力。
12.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压盘的安装弹簧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摩擦盘的安装弹簧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柱,弹簧的两端分别插在第一限位柱及第二限位柱上,使用过程中弹簧不易脱出,人力作用下容易拆卸弹簧进行更换。
13.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通过紧固件连接,便于检修。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舶岸电绞车用机械调节式恒扭矩减速箱具有以下优点:能够实现输出扭矩的恒定,结构简单可靠,能够实现减速箱输出扭矩的精准控制,调整减速箱输出扭矩的装置在减速箱断电时亦可使用,不存在误操作引起失控的风险。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箱体拆下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扭矩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扭矩调整机构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扭矩调整机构和压力调节盘啮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第一传动轴、2蜗轮、3第一摩擦盘、4弹簧、5弹簧压盘、6压力调节盘、7第一轴承盖、8减速小齿轮、9第二轴承盖、10第二传动轴、11电机、12减速大齿轮、13第三传动轴、14上箱体、15下箱体、16圆柱、17轴承、18螺母、19第二摩擦盘、20调节齿轮、21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如图1-6所示实施例中,一种船舶岸电绞车用机械调节式恒扭矩减速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上箱体14和下箱体15,上箱体14和下箱体15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与箱体之间沿第一方向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轴1,第一传动轴1为蜗杆,第一传动轴1与设置于箱体外部的电机11的转轴连接,电机11驱动第一传动轴1旋转;
24.所述箱体上沿第二方向对称设置有第一轴承盖7和第二轴承盖9,第一轴承盖7与第二轴承盖9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传动轴10,第二传动轴10的外壁上依次套设有压力调节盘6、弹性推动机构、第一摩擦盘3、蜗轮2、第二摩擦盘19和减速小齿轮8,压力调节盘6与第二传动轴10螺纹连接,弹性推动机构、第一摩擦盘3和蜗轮2为活动套设,第二摩擦盘19和减速小齿轮8为固定套设;当第一传动轴1传输动力置蜗轮2时,由于蜗轮2两侧夹着第一摩擦盘3和第二摩擦盘19,在一定摩擦力的作用下,蜗轮2带动第二传动轴10转动,从而带动减速小齿轮8转动,蜗轮2和蜗杆的配合使得电机11断电停止时产生自锁防止电机11过度转动;
25.所述箱体上沿第二方向转动设置有第三传动轴13,第三传动轴13上固定套设有与减速小齿轮8啮合的减速大齿轮12,减速小齿轮8将动力传输至减速大齿轮12,进而带动第三传动轴的转动,当外部负载超过减速箱设定扭矩时,第一传动轴1会带动蜗轮2转动,而蜗轮2和两侧的第一摩擦盘3、第二摩擦盘19产生滑动摩擦,这时第二传动轴10不会转动;
26.所述压力调节盘6的外缘沿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齿牙,压力调节盘6在第二传动轴10上的位置通过扭矩调整机构调节,扭矩调整机构包括圆柱16、调节齿轮20、螺母18和轴承17,所述圆柱16的外壁固定套设有调节齿轮20,调节齿轮20的第二齿牙与压力调节盘6的第一齿牙啮合,调节齿轮20一侧的圆柱16外壁与轴承17的内圈固定连接,靠近轴承17的圆柱16的端面上固定有螺母18;箱体上沿第二方向开设有开孔21,扭矩调整机构能够安装在开孔21上;当输出扭矩需要进行调节时,将扭矩调整机构插到箱体的开孔21上,使得调节齿轮20的第二齿牙与减速箱内部的压力调节盘6的第一齿牙啮合,使用扳手转动外部六角螺母18,调节齿轮20带动压力调节盘6转动,压力调节在在第二传动轴10上螺纹连接的位置产生变化,即可实现压力调节盘的正转或反转调整。
27.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推动机构包括弹簧压盘5和弹簧4,弹簧4呈圆形阵列排布,弹簧4的一端与弹簧压盘5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摩擦盘3连接,压力调节盘6调节弹簧压盘5的位置,进而调节弹簧4的压缩程度,从而改变第一摩擦盘3蜗轮2的摩擦力。
28.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压盘5的安装弹簧4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摩擦盘3的安装弹簧4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柱,弹簧4的两端分别插在第一限位柱及第二限位柱上,使用过程中弹簧4不易脱出,人力作用下容易拆卸弹簧4进行更换。
29.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舶岸电绞车用机械调节式恒扭矩减速箱,电机11驱动第一传动轴1旋转,第一传动轴1传输动力至蜗轮2时,由于蜗轮2两侧夹着第一摩擦盘3和第二摩擦盘19,在一定摩擦力的作用下,蜗轮2带动第二传动轴10转动,从而带动减速小齿轮8转动,减速小齿轮8将动力传输至减速大齿轮12,进而带动第三传动轴的转动,当外部负载超过减速箱设定扭矩时,第一传动轴1会带动蜗轮2转动,而蜗轮2和两侧的第一摩擦盘3、第二摩擦盘19产生滑动摩擦,这时第二传动轴10不会转动;当输出扭矩需要进行调节时,将扭矩调整机构插到箱体的开孔21上,使得调节齿轮20的第二齿牙与减速箱内部的压力调节盘6的第一齿牙啮合,使用扳手转动外部六角螺母18,调节齿轮20带动压力调节盘6转动,
压力调节在在第二传动轴10上螺纹连接的位置产生变化,即可实现压力调节盘的正转或反转调整。
30.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