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承受轴向力及径向力的轴承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59995发布日期:2022-10-19 04:2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承受轴向力及径向力的轴承座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座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能承受轴向力及径向力的轴承座组件。


背景技术:

2.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而轴承受力的大小及复合受力的状况直接影响到轴承的使用寿命,合理的轴承安装及压紧形式可以减小轴承的复合受力。现有轴承的预紧及防转结构就是直接将压盖压装于轴承的外圈上或者压盖通过波形弹簧压装于轴承的外圈。第一种结构的缺点就是压盖直接将轴承的外圈压死,轴承工作时径向不能自由浮动,因此会受到径向附加力,无论是受轴向力轴承还是受径向力轴承,其使用寿命都会受到影响;而通过波形弹簧将轴承的外圈压紧,轴承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但波形弹簧与轴承的外圈之间的摩擦容易使波形弹簧损坏,从而影响到轴承的正常工作。且现有轴承中多采用一种轴承或两种轴承用于消除径向力,此种结构容易造成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
3.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763453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密封罩盖轴承、轴承座组件,包括由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组成的轴承座本体。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连接位置处都为空心结构,二者进行连接形成空心结构为轴承腔。轴承腔外部依次设置有密封件和钢套,钢套与所述密封件过盈配合。密封件与穿过轴承腔的转轴连接。该轴承组件的采用密封件和钢套来减少摩擦,进而延长轴承座的使用寿命,但是整个轴承不是一体成型,达不到经久耐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承受轴向力及径向力的轴承座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轴承座受径向力以及轴向力的作用容易损坏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能承受轴向力及径向力的轴承座组件,包括轴承座和异型轴套,异型轴套通过轴承组转动连接在轴承座内;轴承组包括轴承ⅰ和轴承ⅱ,轴承ⅰ和轴承ⅱ均套设在异型轴套上,异型轴套上设有用于顶紧轴承ⅰ的锁紧件,异型轴套与轴承座配合形成用于定位轴承ⅱ的限位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内侧两端分别连接有骨架密封i和骨架密封ii,骨架密封i的内圈与顶紧件连接,骨架密封ii的内圈与异形轴套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卡固部i和卡固部ⅱ,卡固部i为与异型轴套一体成型结构的环形结构,卡固部ⅱ为与轴承座一体成型结构的环形结构,轴承ⅱ设置在卡固部i和卡固部ⅱ之间。
8.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的内侧设有顶紧部,轴承ⅱ靠近卡固部ⅰ的部分外圈与顶紧部相配合。
9.进一步的,所述异型轴套的端部为伸出轴承座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两个顶紧孔。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上套设有用于安装顶丝的外环,顶丝与顶紧孔配合。
11.进一步的,所述两个顶紧孔之间的夹角为60
°
~80
°

12.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上设有注油孔,轴承ⅰ、轴承座、轴承ⅱ和异型轴套组合成空腔,注油孔与空腔内连通。
13.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上设有若干连接孔。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轴承ⅰ和轴承ⅱ来承受轴向力及径向力,使轴承组件的使用寿命增长。采用一体式的轴套,安装拆卸简单,与轴承组配合便于轴向力和径向力的消除。限位机构和锁紧件增加了轴套、轴承与轴承座的稳定连接,延长了轴承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轴承座的左视图。
18.图中:1.轴承座,101.卡固部ⅰ,102.顶紧部,103.注油孔,104.连接孔,2.异型轴套,201.卡固部ⅱ,202.连接部,203.顶紧孔,3.轴承ⅰ,4.轴承ⅱ,5.锁紧件,6.油封i,7.油封ii,8.外环。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所示,实施例1,一种能承受轴向力及径向力的轴承座组件,包括轴承座1和异型轴套2,异型轴套2通过轴承组转动连接在轴承座1内,轴承座1内依次套接有轴承组、异型轴套2;轴承组包括轴承ⅰ3和轴承ⅱ4,轴承ⅰ为径向受力轴承,轴承ⅰ3为调心滚子轴承,轴承ii为轴向受力轴承,轴承ⅱ4为推力滚子轴承,轴承ⅰ3和轴承ⅱ4均套设在异型轴套2上,轴承ⅰ3和轴承ⅱ4和内径不同,轴承ⅰ3的内径小于轴承ⅱ4的内径,轴承ⅰ3的外径大于轴承ⅱ4的外径,轴承ⅰ3和轴承ⅱ4与轴承座1可选择间隙配合或者过盈配合,轴承ⅰ3和轴承ⅱ4与异型轴套2通常采用过盈配合。异型轴套2上设有用于顶紧轴承ⅰ3的锁紧件5,锁紧件5螺纹连接在异型轴套2上,且螺纹紧固方向与异型轴套2的旋转方向相同,结构简单,连接稳定,且便于拆卸和安装。异型轴套2与轴承座1配合形成用于定位轴承ⅱ4的限位结构,限位
机构用于将轴承ⅱ4限制在异型轴套2与轴承座1之间,便于轴承ⅱ4承受轴向力。
21.实施例2,一种能承受轴向力及径向力的轴承座组件中,轴承座1内侧两端分别连接有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骨架密封i6的内圈与顶紧件5连接,骨架密封ii7的内圈与异形轴套2连接。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均用于保护轴承,避免轴承直接与空气粉尘接触,同时能够防止轴承上的润滑油流出。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与轴承座1固定连接,且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不随异型轴套2转动。
22.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23.实施例3,一种能承受轴向力及径向力的轴承座组件,包括轴承座1和异型轴套2,异型轴套2通过轴承组转动连接在轴承座1内,轴承座1内依次套接有轴承组、异型轴套2;轴承组包括轴承ⅰ3和轴承ⅱ4,轴承ⅰ为径向受力轴承,轴承ⅰ3为调心滚子轴承,轴承ii为轴向受力轴承,轴承ⅱ4为推力滚子轴承,轴承ⅰ3和轴承ⅱ4均套设在异型轴套2上,轴承ⅰ3和轴承ⅱ4和内径不同,轴承ⅰ3的内径小于轴承ⅱ4的内径,轴承ⅰ3的外径大于轴承ⅱ4的外径,轴承ⅰ3和轴承ⅱ4与轴承座1可选择间隙配合或者过盈配合,轴承ⅰ3和轴承ⅱ4与异型轴套2通常采用过盈配合。异型轴套2上设有用于顶紧轴承ⅰ3的锁紧件5,锁紧件5将轴承组卡接在异型轴承上,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异型轴套2与轴承座1配合形成用于定位轴承ⅱ4的限位结构,限位机构用于将轴承ⅱ4限制在异型轴套2与轴承座1之间,便于轴承ⅱ4承受轴向力。
24.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卡固部i101和卡固部ⅱ201,卡固部i101为与异型轴套一体成型结构的环形结构,卡固部ⅱ201为与轴承座1一体成型结构的环形结构,轴承ⅱ4设置在卡固部i101和卡固部ⅱ201之间,轴承ⅰ3和轴承ⅱ4通过卡固部隔开,避免轴承ⅰ3和轴承ⅱ4互相磨损。卡固部i101和卡固部ⅱ201用于限制轴承ⅱ左右移动,避免轴承ⅱ连接不稳定,导致轴承座1的损坏。轴承座1的内侧设有顶紧部102,轴承ⅱ4靠近卡固部ⅰ101的部分外圈与顶紧部102相配合。轴承ⅱ靠近卡固部ⅰ101的压板外圈和顶紧部102配合,便于轴承ⅱ消除轴向受力。
25.如图1所示,实施例4,一种能承受轴向力及径向力的轴承座组件,包括轴承座1和异型轴套2,异型轴套2通过轴承组转动连接在轴承座1内,轴承座1内依次套接有轴承组、异型轴套2;轴承组包括轴承ⅰ3和轴承ⅱ4,轴承ⅰ为径向受力轴承,轴承ⅰ3为调心滚子轴承,轴承ii为轴向受力轴承,轴承ⅱ4为推力滚子轴承,轴承ⅰ3和轴承ⅱ4均套设在异型轴套2上,轴承ⅰ3和轴承ⅱ4和内径不同,轴承ⅰ3的内径小于轴承ⅱ4的内径,轴承ⅰ3的外径大于轴承ⅱ4的外径,轴承ⅰ3和轴承ⅱ4与轴承座1可选择间隙配合或者过盈配合,轴承ⅰ3和轴承ⅱ4与异型轴套2通常采用过盈配合。异型轴套2上设有用于顶紧轴承ⅰ3的锁紧件5,锁紧件5将轴承组卡接在异型轴承上,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异型轴套2与轴承座1配合形成用于定位轴承ⅱ4的限位结构,限位机构用于将轴承ⅱ4限制在异型轴套2与轴承座1之间,便于轴承ⅱ4承受轴向力。
26.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座1内侧两端分别连接有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骨架密封i6的内圈与顶紧件5连接,骨架密封ii7的内圈与异形轴套2连接。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均用于保护轴承,避免轴承直接与空气粉尘接触,同时能够防止轴承上的润滑油流出。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与轴承座1固定连接,且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不随异型轴套2转动。
27.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卡固部i101和卡固部ⅱ201,卡固部i101为与异型轴
套为一体成型结构的环形结构,卡固部ⅱ201为与轴承座1为一体成型结构的环形结构,轴承ⅱ4设置在卡固部i101和卡固部ⅱ201之间,轴承ⅰ3和轴承ⅱ4通过卡固部隔开,避免轴承ⅰ3和轴承ⅱ4互相磨损。卡固部i101和卡固部ⅱ201用于限制轴承ⅱ左右移动,避免轴承ⅱ连接不稳定,导致轴承座1的损坏。轴承座1的内侧设有顶紧部102,轴承ⅱ4靠近卡固部ⅰ101的部分外圈与顶紧部102相配合。轴承ⅱ靠近卡固部ⅰ101的压板外圈和顶紧部102配合,便于轴承ⅱ消除轴向受力。
28.实施例5,一种能承受轴向力及径向力的轴承座组件中,轴承座1内侧两端分别连接有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骨架密封i6的内圈与顶紧件5连接,骨架密封ii7的内圈与异形轴套2连接。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均用于保护轴承,避免轴承直接与空气粉尘接触,同时能够防止轴承上的润滑油流出。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与轴承座1固定连接,且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不随异型轴套2转动。
29.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4相同。
30.实施例6,一种能承受轴向力及径向力的轴承座组件,包括轴承座1和异型轴套2,异型轴套2通过轴承组转动连接在轴承座1内,轴承座1内依次套接有轴承组、异型轴套2;轴承组包括轴承ⅰ3和轴承ⅱ4,轴承ⅰ为径向受力轴承,轴承ⅰ3为调心滚子轴承,轴承ii为轴向受力轴承,轴承ⅱ4为推力滚子轴承,轴承ⅰ3和轴承ⅱ4均套设在异型轴套2上,轴承ⅰ3和轴承ⅱ4和内径不同,轴承ⅰ3的内径小于轴承ⅱ4的内径,轴承ⅰ3的外径大于轴承ⅱ4的外径,轴承ⅰ3和轴承ⅱ4与轴承座1可选择间隙配合或者过盈配合,轴承ⅰ3和轴承ⅱ4与异型轴套2通常采用过盈配合。异型轴套2上设有用于顶紧轴承ⅰ3的锁紧件5,锁紧件5将轴承组卡接在异型轴承上,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异型轴套2与轴承座1配合形成用于定位轴承ⅱ4的限位结构,限位机构用于将轴承ⅱ4限制在异型轴套2与轴承座1之间,便于轴承ⅱ4承受轴向力。
31.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座1内侧两端分别连接有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骨架密封i6的内圈与顶紧件5连接,骨架密封ii7的内圈与异形轴套2连接。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均用于保护轴承,避免轴承直接与空气粉尘接触,同时能够防止轴承上的润滑油流出。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与轴承座1固定连接,且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不随异型轴套2转动。
32.在本实施例中,异型轴套2的端部为伸出轴承座1的连接部202,连接部202与异型轴套2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部202上设有两个顶紧孔203。连接部202上套设有用于安装顶丝的外环8,顶丝与顶紧孔203配合。顶紧孔通过穿设在外环上的顶丝与顶紧孔配合,两个顶紧孔203之间的夹角为60
°
~80
°
,优选为70
°
。采用70
°
的夹角便于轴套与轴的配合,顶紧孔203为螺纹孔,在螺纹孔内穿设顶丝,通过顶丝顶紧轴,能够增加轴与轴套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轴与轴承座组件连接的稳定性。
33.实施例7,一种能承受轴向力及径向力的轴承座组件,包括轴承座1和异型轴套2,异型轴套2通过轴承组转动连接在轴承座1内,轴承座1内依次套接有轴承组、异型轴套2;轴承组包括轴承ⅰ3和轴承ⅱ4,轴承ⅰ为径向受力轴承,轴承ⅰ3为调心滚子轴承,轴承ii为轴向受力轴承,轴承ⅱ4为推力滚子轴承,轴承ⅰ3和轴承ⅱ4均套设在异型轴套2上,轴承ⅰ3和轴承ⅱ4和内径不同,轴承ⅰ3的内径小于轴承ⅱ4的内径,轴承ⅰ3的外径大于轴承ⅱ4的外径,轴承ⅰ3和轴承ⅱ4与轴承座1可选择间隙配合或者过盈配合,轴承ⅰ3和轴承ⅱ4与异型轴套2通常采用过盈配合。异型轴套2上设有用于顶紧轴承ⅰ3的锁紧件5,锁紧件5螺纹连接在异型
轴套2上,且螺纹紧固方向与异型轴套的旋转方向相同,结构简单,连接稳定,且便于拆卸和安装。异型轴套2与轴承座1配合形成用于定位轴承ⅱ4的限位结构,限位机构用于将轴承ⅱ4限制在异型轴套2与轴承座1之间,便于轴承ⅱ4承受轴向力。
34.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座1内侧两端分别连接有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骨架密封i6的内圈与顶紧件5连接,骨架密封ii7的内圈与异形轴套2连接。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均用于保护轴承,避免轴承直接与空气粉尘接触,同时能够防止轴承上的润滑油流出。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与轴承座1固定连接,且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不随异型轴套2转动。
35.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卡固部i101和卡固部ⅱ201,卡固部i101为与异型轴套为一体成型结构的环形结构,卡固部ⅱ201为与轴承座1为一体成型结构的环形结构,轴承ⅱ4设置在卡固部i101和卡固部ⅱ201之间,轴承ⅰ3和轴承ⅱ4通过卡固部隔开,避免轴承ⅰ3和轴承ⅱ4互相磨损。卡固部i101和卡固部ⅱ201用于限制轴承ⅱ左右移动,避免轴承ⅱ连接不稳定,导致轴承座1的损坏。轴承座1的内侧设有顶紧部102,轴承ⅱ4靠近卡固部ⅰ101的部分外圈与顶紧部102相配合。轴承ⅱ靠近卡固部ⅰ101的压板外圈和顶紧部102配合,便于轴承ⅱ消除轴向受力。
36.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座1内侧两端分别连接有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骨架密封i6的内圈与顶紧件5连接,骨架密封ii7的内圈与异形轴套2连接。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均用于保护轴承,避免轴承直接与空气粉尘接触,同时能够防止轴承上的润滑油流出。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与轴承座1固定连接,且骨架密封i6和骨架密封ii7不随异型轴套2转动。
37.在本实施例中,异型轴套2的端部为伸出轴承座1的连接部202,连接部202与异型轴套2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部202上设有两个顶紧孔203。连接部202上套设有用于安装顶丝的外环8,顶丝与顶紧孔203配合。顶紧孔通过穿设在外环上的顶丝与顶紧孔配合,两个顶紧孔203之间的夹角为60
°
~80
°
,优选为70
°
。采用70
°
的夹角便于轴套与轴的配合,顶紧孔203为螺纹孔,在螺纹孔内穿设顶丝,通过顶丝顶紧轴,能够增加轴与轴套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轴与轴承座组件连接的稳定性。
38.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座1上设有注油孔103,注油孔103的横截面为t型,靠近轴承外圈的孔密封,使注油孔103形成l型注油孔103,方便注油,注油孔103连通到轴承组与轴承座1和异型轴套2形成的空腔内。注油孔103将润滑油注入空腔内,便于对轴承组进行润滑。轴承座1上设有四个连接孔104。连接孔104均布在轴承座1的外侧,连接孔104用于固定轴承座1。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