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枕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53377发布日期:2022-07-23 06:2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枕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枕支架。


背景技术:

2.如今手机、平板电脑、ipad air、mac book air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娱乐工具,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进步,电子设备也正朝向多元化发展,其功能日益强大,现有的手机等电子设备不仅可以作为电话使用,还可以传递图像、声音等信息,人们用这些电子设备看电视、电影或视频通话已十分普及。
3.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用户选择在车内安装智能显示屏,以达到在驾驶过程中,其他乘客可以享受电影、音乐和读书等其他乐趣,以解决行驶过程中的枯燥。对应这一需求,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可安装于汽车靠枕两支杆之间的支架,该支架可用于固定乘客的手机或平板等电子设备以减少乘客长时间手持电子设备的疲劳。但是这类支架通常夹头部分不可调节角度,只能从单一固定角度进行摆放,使得用户体验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枕支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后枕支架,用于放置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结构组件、第二结构组件以及夹头组件,所述第二结构组件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结构组件、夹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结构组件的远离第二结构组件的一侧与汽车靠枕支杆弹性配合,所述夹头组件用于夹持并固定电子设备。
6.优选地,所述第一结构组件包括支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收纳在所述支杆内,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一端收纳在所述支杆内,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在所述连接柱上滑动且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弹性连接,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另一端外露于支杆且与汽车靠枕支杆配合。
7.优选地,所述第一结构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杆的一侧上,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套接所述支杆,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结构组件转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第二结构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转动,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夹头组件相对转动。
9.优选地,所述夹头组件包括第二转动件以及夹头,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结构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万向球,所述万向球与所述夹头连接,所述夹头用于固定并夹持电子设备。
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1.一种后枕支架,用于放置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结构组件、第二结构组件以及夹头组件,所述第二结构组件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结构组件、夹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
结构组件的远离第二结构组件的一侧与汽车靠枕支杆弹性配合,所述夹头组件用于夹持并固定电子设备。第一结构组件和第二结构组件转动连接,方便调节后枕支架的长度,方便调节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前后位置,第二结构组件与夹头组件转动连接,方便调节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角度,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用户自行调节后枕支架的长度以及角度,具有多自由度调节的优点。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后枕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枕支架的展开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枕支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枕支架的另一展开立体结构示意图。
17.标号说明:
18.10、后枕支架;20、第一结构组件;21、支杆;22、第一滑块;23、第二滑块;24、连接柱;25、第一转动件;30、第二结构组件;31、第一转轴;32、第二转轴;33、转动杆;40、夹头组件;41、第二转动件;42、夹头;43、万向球。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21.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22.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枕支架10,用于放置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结构组件20、第二结构组件30以及夹头组件40,所述第二结构组件30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结构组件20、夹头组件4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结构组件20的远离第二结构组件30的一侧与汽车靠枕支杆弹性配合,所述夹头组件40用于夹持并固定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结构组件30可相对第一结构组件20旋转0度至180度。
23.第一结构组件20和第二结构组件30转动连接,方便调节后枕支架的长度,方便调节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前后位置,第二结构组件30与夹头组件40转动连接,方便调节用户
使用电子设备的角度,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用户自行调节后枕支架10的长度以及角度,具有多自由度调节的优点。
24.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结构组件20包括支杆21、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以及连接柱24,所述连接柱24收纳在所述支杆21内,所述连接柱24的两端与所述支杆21的两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的一端收纳在所述支杆21内,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套设在连接柱24上,所述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在所述连接柱24上滑动且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之间弹性连接,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的另一端外露于支杆且与汽车靠枕支杆配合。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块22和第二滑块23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弹性方向的两端分别抵持第一滑块22和第二滑块23,弹簧套设所述连接柱24。采用此设计,方便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夹紧固定于汽车靠枕支杆上,同时方便拆卸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
26.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第一结构组件20还包括第一转动件25,所述第一转动件25设置在所述支杆21的一侧上,所述第一转动件25的一端套接所述支杆21,所述第一转动件2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结构组件30转动连接。
27.采用第一转动件25的设计,方便第一结构组件20和第二结构组件30之间的转动连接,方便调节第一结构组件20和第二结构组件30之间的转动角度,进而调节后枕支架10的长度,用户可根据调节第一结构组件20和第二结构组件30之间的转动角度,进而调节电子设备与用户之间的前后距离。
28.所述第二结构组件30包括第一转轴31、第二转轴32以及转动杆33,所述转动杆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31、第二转轴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一转动件25相对转动,所述第二转轴32与所述夹头组件40相对转动。
29.第二转轴32与夹头组件40相对转动,可调节夹头组件40的左右角度,进而调节电子设备固定时的左右摆放角度。
30.所述夹头组件40包括第二转动件41以及夹头42,所述第二转动件4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结构组件3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41的另一端设置有万向球43,所述万向球43与所述夹头42转动连接,所述夹头42用于固定并夹持电子设备。采用万向球43和夹头42转动连接,方便调节夹头42的旋转角度。
31.使用时,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放置并固定在夹头42上,将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弹性卡接在汽车靠枕支杆上,通过调节第二结构组件30与第一结构组件20之间的转动角度,进而调节电子设备与用户之间的距离;通过调整第二结构组件30与夹头组件40之间的相对转动。进而调节电子设备与用户之间的倾斜角度,方便用户根据使用场景调节观看角度。
32.请参阅图4,可选地,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结构组件30可相对第一结构组件20转动180
°
,此时支杆21与转动杆33平行,此时夹头组件40的位置可调整至汽车两个靠枕的后排中间位置,方便位于后排中间位置的用户观看电子设备。
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34.一种后枕支架,用于放置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结构组件、第二结构组件以及夹头组件,所述第二结构组件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结构组件、夹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结构组件的远离第二结构组件的一侧与汽车靠枕支杆弹性配合,所述夹头组件用于夹持并
固定电子设备。第一结构组件和第二结构组件转动连接,方便调节后枕支架的长度,方便调节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前后位置,第二结构组件与夹头组件转动连接,方便调节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角度,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用户自行调节后枕支架的长度以及角度,具有多自由度调节的优点。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