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输出连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72499发布日期:2022-08-09 21:1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输出连接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连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体输出连接头。


背景技术:

2.目前,燃气灶是人们所必备的厨房用具,市面上有多种类别的煤气灶,尤其是针对独居或经常搬家的群体,为便于用户搬家或是外出露营,大多使用卡式炉,卡式炉又叫便携式丁烷气炉,指的是以灌装丁烷气为主要燃气、液化气等气体也可作为使用燃料,并用火进行直接加热的非固定烹饪厨具。使用卡式炉时,需将连接头螺纹连接于存有燃气的便携式煤气罐上在将其安装于卡式炉内,完成便携式煤气罐的替换补充。但是,现有的连接头处于厨房环境下,其表面通常沾有油污,使得连接头与便携式煤气罐的拆装较为不便,且连接头与便携式煤气罐的频繁拆装,容易使得连接螺纹磨损造成连接头与便携式煤气罐连接不可靠,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气体输出连接头,其具备可多次与便携式煤气罐快捷拆装,使用寿命较长的优势。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输出连接头,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形成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拆卸式安装有气体接头,所述底座的底面开设有与所述安装管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槽壁沿周向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置有弹性圈,所述弹性圈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两个相互交错的按压耳,所述环槽的内槽壁一侧贯通有供两个所述按压耳活动连接的活动槽,所述弹性圈的内圈半径小于所述安装槽的半径,当两个所述按压耳相互靠近时,所述弹性圈的内圈半径扩大。
5.优选的,所述活动槽远离安装管的内槽壁贯通有供所述弹性圈通过的插槽。
6.优选的,所述气体接头与所述安装管之间还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内设置有与所述气体接头连通的气道,所述调节件的底部外壁与所述安装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调节件的顶面外周形成有供所述气体接头螺纹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调节件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气道连接的调节阀。
7.优选的,所述调节件设置有插入所述安装槽内的对接管,所述对接管与所述气道相通,且所述对接管的内壁半径沿靠近所述气道的一侧逐渐减小。
8.优选的,所述气体接头贯通有出气口,所述气体接头设置有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气路单向阀。
9.优选的,所述调节件的顶面对应所述气道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环,所述气路单向阀设置有插接于所述密封环内的插柱,所述插柱内贯通有与所述气路单向阀连通的连接道,所述插柱的侧壁套设有与所述密封环相抵紧的密封圈。
10.优选的,所述气体接头的侧壁贯通有气孔,所述密封环与所述连接管之间形成的空腔与所述气孔相通。
11.优选的,所述调节件与所述气体接头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密封环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气路单向阀以及所述调节件相抵触。
13.优选的,所述气体接头对应所述出气口的周向外壁为台阶结构。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弹性圈连接的两个按压耳在活动槽内活动,可避免弹性圈完全脱离环槽,用户可通过对两个按压耳施压使二者相互靠近,两个按压耳与弹性圈的连接部在活动槽内相互分开,从而带动弹性圈受压变形,弹性圈的内圈半径扩大,便于用户将便携式煤气罐的罐口部插入安装槽内并与气体接头的连通,之后,只需松开两个按压耳,在弹性圈的弹性作用下,两个按压耳沿活动槽的周向相互分开,弹性圈恢复形变并锁紧便携式煤气罐的罐口部,紧固该连接头与便携式煤气罐的连接,同理,可对两个按压耳施压,解除弹性圈对便携式煤气罐的罐口部的锁紧状态,便于用户将该连接头拆出,在该过程中,弹性圈与两个按压耳的配合可多次实现该连接头与便携式煤气罐的快捷拆装,提高考虑该连接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的剖视图;
17.图3是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18.图4是图3中a区的放大图。
19.图中:1、底座;2、安装管;3、气体接头;4、安装槽;5、环槽;6、弹性圈;7、按压耳;8、活动槽;9、插槽;10、调节件;11、气道;12、调节阀;121、驱动块;122、阀杆;123、旋钮;13、阀口;14、滑槽;15、定位槽;16、定位块;17、连接管;18、密封环;19、密封圈;20、气孔;21、第一弹性件;22、气路单向阀;23、行程槽;24、第二弹性件;25、气塞块;26、行程道;27、插柱;28、连接道;29、出气口;30、对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1.实施例一:
22.参考图1、图2,一种气体输出连接头,包括底座1、调节件10以及气体接头3,底座1的顶面形成有供调节件10连接的安装管2,调节件10的底部外壁与安装管2的内壁螺纹连接,调节件10的顶面外周形成有供气体接头3螺纹连接的连接管17,该连接头便于拆装,用户可根据该连接头的损伤情况替换对应的组件,降低了该连接头的使用成本。调节件10内设置有与气体接头3连通的气道11,气体接头3贯通有与气道11连通的出气口29,使用该连接头是,气体通过气道11进入气体接头3,再从出气口29输出,气体接头3对应出气口29的周向外壁为台阶结构,便于用户将卡式炉的输气管可靠连接于气体接头3上。
23.底座1的底面开设有与安装管2连通的安装槽4,安装槽4与便携式煤气罐的罐口部的形状贴合,便于通过底座1完成该连接头与便携式煤气罐的插接。安装槽4的内槽壁沿周向开设有环槽5,环槽5内设置有弹性圈6,弹性圈6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两个相互交错的按压耳7,环槽5的内槽壁一侧贯通有供两个按压耳7活动连接的活动槽8,活动槽8远离安装管2
的内槽壁贯通有供弹性圈6通过的插槽9,插槽9的设置便于将弹性圈6拆装于环槽5内,进行弹性圈6的替换。
24.弹性圈6的内圈半径小于安装槽4的半径,当两个按压耳7相互靠近时,弹性圈6的内圈半径扩大。与弹性圈6连接的两个按压耳7在活动槽8内活动,可避免弹性圈6完全脱离环槽5,用户可通过对两个按压耳7施压使二者相互靠近,两个按压耳7与弹性圈6的连接部在活动槽8内相互分开,从而带动弹性圈6受压变形,弹性圈6的内圈半径扩大,便于用户将安装槽4内并与气体接头3的连通,之后,只需松开两个按压耳7,在弹性圈6的弹性作用下,两个按压耳7沿活动槽8的周向相互分开,弹性圈6恢复形变并锁紧便携式煤气罐的罐口部,紧固该连接头与便携式煤气罐的连接,同理,可对两个按压耳7施压,解除弹性圈6对便携式煤气罐的罐口部的锁紧状态,便于用户将该连接头拆出,在该过程中,弹性圈6与两个按压耳7的配合可多次实现该连接头与便携式煤气罐的快捷拆装,提高考虑该连接头的使用寿命。
25.调节件10设置有插入安装槽4内的对接管30,对接管30与气道11相通,且对接管30的内壁半径沿靠近气道11的一侧逐渐减小,当便携式煤气罐的罐口部插入安装槽4内时,便携式煤气罐的接头插入对接管30内,对接管30为橡胶材料制成,通过施压使得携式煤气罐的接头外壁与对接管30的内壁相抵紧,加强二者连接的密封性,避免气体泄露。
26.调节件10的侧壁设置有与气道11连接的调节阀12,调节阀12用以控制气道11的流通量,实现气道11的通断控制,用来改变通路断面和介质流动方向,具有导流、截止、调节、节流、止回、分流或溢流卸压等功能,为现有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作详细赘述。
27.气体接头3设置有与出气口29连通的气路单向阀22,为单向控制气体流动方向的阀门,即气体从气路单向阀22入口流入,从气路单向阀22出口流出,反向气体则不能通过,用于防止气体逆向流动,为现有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作详细赘述。
28.调节件10的顶面对应气道11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环18,气路单向阀22设置有插接于密封环18内的插柱27,插柱27内贯通有与气路单向阀22连通的连接道28,插柱27的侧壁套设有与密封环18相抵紧的密封圈19。当调节件10与气体接头3完成连接后,密封圈19与密封环18的内壁相抵紧,使得插柱27与密封环18之间形成较为密封的空腔,便于压缩气体通过气道11进入该空腔内,气体从连接道28经过气路单向阀22再从出气口29向外输出。气体接头3的侧壁贯通有气孔20,密封环18与连接管17之间形成的空腔与气孔20相通。气孔20用以检测该连接头密封性,可将该连接头与外部气泵连接,蘸取少量肥皂发泡水涂抹在气孔20表面,通过观察气孔20表面发泡水是否因自身张力形成水膜判断气密性效果,从而检测处密封圈19是否出现漏气,利于及时进行替换维修作业。
29.调节件10与气体接头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21。第一弹性件21为弹簧,第一弹性件21套设于密封环18上,引导第一弹性件21的伸缩方向。第一弹性件21的两端分别与气路单向阀22以及调节件10的顶面相抵触。第一弹性件21的高度大于连接管17的高度,当连接管17与气体接头3螺纹连接后,第一弹性件21受压收缩产生的弹力可用以紧固连接管17与气体接头3螺纹之间的螺纹连接,且当连接管17与气体接头3拆分时,第一弹性件21恢复形变,驱使密封圈19快速脱离密封环18,从而快速解除连接管17与气体接头3的连接。
30.实施例二:
31.参考图3、图4,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气路单向阀22固定连接于气体接头
3的内部,气路单向阀22内开设有行程槽23,行程槽23内滑移连接有气塞块25,气塞块25与行程槽23之间设置第二弹性件24,行程槽23的内槽壁开设有与出气口29连通的行程道26,第二弹性件24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驱使气塞块25向插柱27一侧靠近,用以关闭连接道28,防止气体从出气口29流入连接道28内,当压缩后的气体通过气道11进入插柱27与密封环18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并通过连接道28进入气路单向阀22内,气体通过气压使得气塞件远离连接道28,第二弹性件24受压变形,行程槽23内的气体通过行程道26进入出气口29内并向外输出。
32.调节阀12包括旋钮123、驱动块121以及阀杆122,旋钮123形成有螺纹连接于驱动块121内的连接部,旋钮123的连接部与阀杆122转动连接,气道11的内壁开设有供阀杆122滑移连接的滑槽14,阀杆122开设有与气道11连通的阀口13,通过将旋钮123旋进或旋出,较为精准地驱使阀杆122在滑槽14内来回滑移,用以控制阀口13与气道11之间的连通面,从而打开或关闭气道11。阀杆122插入定位槽15内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6,定位块16滑移连接于定位槽15内,用以限位阀杆122的滑移,避免旋钮123旋松时动该连接头上掉落。
33.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