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蜗轮蜗杆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2152发布日期:2022-11-15 19:1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型蜗轮蜗杆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定型蜗轮蜗杆减速机。


背景技术:

2.减速机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减速机一般用于低转速大扭矩的传动设备,把电动机、内燃机或其它高速运转的动力通过减速机的输入轴上的小齿轮啮合输出轴上的大齿轮来达到减速的目的。
3.减速机主要包括外壳、多级齿轮轴,外壳具有内室,齿轮轴转动设置于外壳的内室中,且多级齿轮轴连续啮合。现有减速机中的齿轮轴通常采用单齿轮传动,稳定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稳定型蜗轮蜗杆减速机,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稳定型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具有内室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内室连通的输入安装孔,所述内室中转动设置有穿过输入安装孔的蜗杆输入轴,所述外壳相背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依次排布且均与内室连通的一级安装孔、二级安装孔,一对所述一级安装孔之间转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同轴设置有与蜗杆输入轴啮合的蜗轮、对称设置于蜗轮两侧的两个一级小齿轮,一对所述二级安装孔之间转动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两个与一级小齿轮啮合的二级大齿轮。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开设有与输入安装孔连通的前凹槽,所述前凹槽内嵌设有套装于蜗杆输入轴上的前轴承,所述内室的底壁上设置有蜗杆安装架,所述蜗杆安装架朝向前凹槽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前凹槽对齐的后凹槽,所述后凹槽内嵌设有套装于蜗杆输入轴上的后轴承。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将输入安装孔分别且被蜗杆输入轴贯穿的封盖。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一级安装孔中均设置有分别套装于传动轴两端上的一级轴承,所述外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将每个一级安装孔封闭的一级端盖,每个所述二级安装孔中均设置有分别套装于输出轴两端上的二级轴承,所述外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将每个二级安装孔封闭的二级端盖,所述输出轴贯穿其中一个二级端盖。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的底面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开设有多个装轮孔,每个所述装轮孔的孔壁上均开设有若干快接插孔,每个所述装轮孔中均可拆卸安装有拆卸轮装置,所述拆卸轮装置包括与装轮孔插接配合的轮壳、设置于轮壳下方的万向轮,所述轮壳的底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轮壳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凹槽连通的导向孔,每个所述导向孔中均滑动设置有与快接插孔插接配合的快接插头,所述凹槽中
设置有带动快接插头沿着导向孔滑移进而插入快接插孔的驱块机构。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块机构包括活动设置于凹槽中心处的推轴、多根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快接插头铰接,另一端与推轴铰接,所述连杆与快接插头的铰接点在竖直方向上高于连杆与推轴的铰接点。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快接插头靠近凹槽的端面均设置有外铰接架,所述外铰接架背离快接插头的端面上开设有外铰接槽,所述外铰接架上穿设有穿过外铰接槽且与连杆铰接的外销轴,所述推轴的外侧壁上对应每个快接插头设置有内铰接架,所述内铰接架背离推轴的端面上开设有内铰接槽,所述内铰接架上穿设有穿过内铰接槽且与连杆铰接的内销轴。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壳的底面上开设有与凹槽连通的限转插槽,所述推轴的底部设置有底面装有万向轮且滑动设置于凹槽内的装轮架,所述装轮架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限转插槽插接配合的限转条。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壳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均与限转插槽连通且呈上下分布的上卡孔、下卡孔,所述限转条背离装轮架的侧壁上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滑动设置有卡块,所述弹簧槽内设置有推动卡块嵌入上卡孔或下卡孔的推块弹簧。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工作时,蜗杆输入轴转动会带动蜗轮转动,则与蜗轮同轴相连的传动轴、两个一级小齿轮均随之转动,由于两个二级大齿轮分别与两个一级小齿轮你和,则两个二级大齿轮以及与二级大齿轮同轴的输出轴随之转动,本稳定型蜗轮蜗杆减速机利用相互啮合两个一级小齿轮和两个二级大齿轮来实现传动轴和输出轴之间的传动,稳定性较高。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稳定型蜗轮蜗杆减速机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稳定型蜗轮蜗杆减速机的半剖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稳定型蜗轮蜗杆减速机的剖视结构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拆卸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和拆卸轮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轮壳内各部件和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22.上述附图中:1、外壳;2、内室;3、上机壳;4、下机壳;5、上翻边;6、下翻边;7、固定螺栓;8、输入安装孔;9、封盖;10、前凹槽;11、前轴承;12、蜗杆安装架;13、后凹槽;14、后轴承;15、蜗杆输入轴;16、一级安装孔;17、一级轴承;18、一级端盖;19、传动轴;20、蜗轮;21、一级小齿轮;22、二级安装孔;23、二级轴承;24、二级端盖;25、输出轴;26、二级大齿轮;27、底座;28、装轮孔;29、快接插孔;30、轮壳;301、半壳;31、凹槽;32、导向孔;33、快接插头;34、外铰接架;35、外铰接槽;36、外销轴;37、推轴;38、内铰接架;39、内铰接槽;40、内销轴;41、连杆;42、限转插槽;43、上卡孔;44、下卡孔;45、装轮架;46、万向轮;47、限转条;48、弹簧槽;49、卡块;50、推块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稳定型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具有内室2的外壳1,外壳1包括上机壳3、下机壳4,上机壳3的外侧壁底部向外延伸有上翻边5,下机壳4的外侧壁顶部向外延伸有与上翻边5贴合的下翻边6,上翻边5和下翻边6上穿设有将上机壳3和下机壳4相连的固定螺栓7。
25.如图2和3所示,下机壳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内室2连通的输入安装孔8,输入安装孔8为圆形孔,下机壳4的外侧壁上螺钉连接有将输入安装孔8封闭的封盖9。下机壳4的内壁上开设有与输入安装孔8连通的前凹槽10,前凹槽10的横截面为圆形,前凹槽10中嵌设有前轴承11。内室2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蜗杆安装架12,蜗杆安装架12朝向前凹槽10的端面上开设有后凹槽13,后凹槽13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后凹槽13与前凹槽10对齐,后凹槽13中嵌设有后轴承14。内室2中转动设置有蜗杆输入轴15,蜗杆输入轴15依次穿过输入安装孔8、封盖9以伸出下机壳4,前轴承11和后轴承14套装于蜗杆输入轴15上,前轴承11和后轴承14用于支承蜗杆输入轴15转动。
26.如图2和3所示,外壳1相背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与内室2连通的一级安装孔16,一级安装孔16为圆形孔,两个一级安装孔16对半开设于上机壳3和下机壳4上。每个一级安装孔16中均设置有一级轴承17,外壳1的外侧壁上螺钉连接有两个分别将每个一级安装孔16封闭的一级端盖18。
27.如图2和3所示,两个一级安装孔16之间转动设置有传动轴19,两个一级轴承17分别套装于传动轴19的两端上,两个一级轴承17用于支承传动轴19转动。传动轴19位于蜗杆输入轴15的正上方,且传动轴19的轴向与蜗杆输入轴15的轴向相互垂直,传动轴19的中部通过键连接同轴设置有蜗轮20,蜗轮20与蜗杆输入轴15啮合。传动轴19上通过键连接同轴设置有两个一级小齿轮21,两个一级小齿轮21对称设置于蜗轮20的两侧。
28.如图2和3所示,外壳1相背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与内室2连通的二级安装孔22,二级安装孔22为圆形孔,两个二级安装孔22对半开设于上机壳3和下机壳4上。每个二级安装孔22中均设置有二级轴承23,外壳1的外侧壁上螺钉连接有两个分别将每个二级安装孔22分别的二级端盖24。
29.如图2和3所示,两个二级安装孔22之间转动设置有输出轴25,两个二级轴承23套装于输出轴25上,两个二级轴承23用于支承输出轴25转动。输出轴25与传动轴19在水平方向上共面,输入轴贯穿其中一个二级端盖24以伸出外壳1,输出轴25上通过键连接同轴设置有两个二级大齿轮26,两个二级大齿轮26相互对称,两个二级大齿轮26分别与两个一级小齿轮21啮合。
30.本实施例的详细工作过程为:工作时,蜗杆输入轴15转动会带动蜗轮20转动,则与蜗轮20同轴相连的传动轴19、两个一级小齿轮21均随之转动,由于两个二级大齿轮26分别与两个一级小齿轮21你和,则两个二级大齿轮26以及与二级大齿轮26同轴的输出轴25随之转动,本稳定型蜗轮蜗杆减速机利用相互啮合两个一级小齿轮21和两个二级大齿轮26来实现传动轴19和输出轴25之间的传动,稳定性较高。
31.如图1和5所示,下机壳4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底座27,底座27的顶面上贯穿开设有
四个横截面为圆形的装轮孔28,四个装轮孔28呈矩形分布,每个装轮孔28的孔壁上均开设有四个快接插孔29,四个快接插孔29为等距圆周分布,且快接插孔29为圆形孔。
32.如图4和5所示,每个装轮孔28中均可拆卸安装有拆卸轮装置,拆卸轮装置包括圆筒状的轮壳30,轮壳30与装轮孔28插接配合。轮壳30的底面上开设有凹槽31,凹槽31的横截面为圆形,轮壳30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四个圆形的导向孔32,四个导向孔32呈等距圆周分布,四个导向孔32分别用于与四个快接插孔29对齐。轮壳30由一对半壳301拼接而成,两个半壳301通过在对接面上涂抹胶水而连接在一起,凹槽31、两个导向孔32对半开设于两个半壳301上。
33.如图5和6所示,每个导向孔32中均滑动设置有圆柱状的快接插头33,快接插头33用于与快接插孔29插接配合,进而限制轮壳30与装轮孔28分离。每个快接插头33靠近凹槽31的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外铰接架34,每个外铰接架34背离快接插头33的端面上均开设有外铰接槽35,外铰接架34上穿设有穿过外交接槽的外销轴36。
34.如图5和6所示,凹槽31中设置有驱块机构,驱块机构用于带动快接插头33沿着导向孔32滑移进而插入快接插孔29。驱块机构包括推轴37、连杆41。推轴37为圆柱状,推轴37活动设置于凹槽31的中心处,推轴37能够沿着轮壳30的轴心上下移动。推轴37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内铰接架38,四个内铰接架38为等距圆周分布,四个内铰接架38分别与四个外铰接架34对齐,每个内铰接架38背离推轴37的端面上均开设有内铰接槽39,内铰接架38上穿设有穿过内铰接槽39的内销轴40。
35.如图5和6所示,连杆4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连杆41为等距圆周分布,每个连杆41均一端与外销轴36转动连接,即连杆41通过外销轴36与快接插头33铰接,另一端与内铰接轴转动连接,即连杆41通过内铰接轴与内铰接架38铰接。初始状态,即拆卸轮装置未安装于支架上时,连杆41与外铰接架34的铰接处在竖直方向上高于连杆41与内铰接架38的铰接处。
36.如图5和7所示,轮壳30的底面上开设有限转插槽42,限转插槽42与凹槽31连通,限转插槽42对半开设于两个半壳301上。轮壳30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限转插槽42连通的上卡孔43和下卡孔44,上卡孔43和下卡孔44均为圆形孔,且上卡孔43位于下卡孔44的正上方。
37.如图5和7所示,推轴37的底面上同轴连接有圆柱状的装轮架45,装轮架45嵌入凹槽31中,且装轮架45与凹槽31滑动配合,装轮架45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万向轮46。装轮架45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转条47,限转条47为长条状,限转条47与限转插槽42插接配合,当限转条47插入限转插槽42中时,装轮架45被限制在凹槽31内转动。限转条47背离装轮架45的侧壁上开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弹簧槽48,弹簧槽48内滑动设置有子弹头状的卡块49,弹簧槽48内设置有推块弹簧50,推块弹簧50一端与弹簧槽48的底壁相连,另一端与卡块49的端部相连,推块弹簧50用于推动卡块49嵌入上卡孔43或下卡孔44。当卡块49插入上卡孔43中时,快接插头33凸出快接插孔29;当卡块49插入下卡孔44中时,快接插头33缩入快接插孔29中。
38.拆卸时,使用者提起本稳定型蜗轮蜗杆减速机,然后按压卡块49,使得与上卡孔43卡接配合的卡块49被压入弹簧槽48中,在此过程中推块弹簧50被压缩,接着万向轮46、装轮架45、推轴37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直至弹簧槽48与下卡孔44对齐,则卡块49在推块弹簧50的复位作用下被推入下卡孔44中;与此同时内铰接架38向下移动,进而通过连杆41带
动快接插头33向靠近凹槽31方向移动,直至快接插头33缩回至导向孔32内,最后将轮壳30从装轮孔28中抽出即可。
39.安装时,使用者提起本稳定型蜗轮蜗杆减速机,然后将轮壳30插入装轮孔28中,直至轮壳30的顶面与支架的顶面平齐,且四个导向孔32与四个快接插孔29对齐,接着按压卡块49,使得与下卡孔44卡接配合的卡块49被压入弹簧槽48中,在此过程中推块弹簧50被压缩,接着一个工人压住轮壳30的顶面,另一个工人用手推动万向轮46、装轮架45、推轴37向上移动,则内铰接架38上移,进而通过连杆41推动快接插头33向远离凹槽31方向移动,直至快接插头33插入快接插孔29中;与此同时推轴37的顶面与凹槽31的顶壁抵触、弹簧槽48与上卡孔43对齐,则卡块49在推块弹簧50的复位作用下被推入上卡孔43中,快接插头33保持插入快接插孔29的状态,此时工人能够通过推拉的方式搬运本稳定型蜗轮蜗杆减速机,搬运较为方便。
4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