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挠性中心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4866发布日期:2022-09-02 23:2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挠性中心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层地埋式换热管,具体涉及一种挠性中心换热管。


背景技术:

2.将废弃油气井改造为地热井,可降低地热井的开发成本,促进油田地热能开发。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存在有大量的废弃大斜度定向井和水平井,这些大斜度定向井和水平井,比直井在相同条件下,具备更高的单井换热量。因此,大斜度定向井和水平井比直井有更高的地热利用改造价值。采用中深层地埋管式换热技术是井筒改造的一种方式。现有技术的中心换热管主要采用钢制隔热油管、pe-rt隔热管及在以上两种管材基础上改进的管材,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且都属于刚性管材。
3.而对于大斜度定向井和水平井,由于其井斜角度大,水平位移长,裸眼稳斜井段长,井眼轨迹复杂,采用刚性的管材作为中心换热管进行换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刚性中心换热管在下入大斜度井段和水平井段时,管材与井壁的摩擦阻力也随着增加,随着磨阻的持续增加可能发生自锁现象,此时管材不能继续前移,造成管材无法下入预定深度,损失井筒下部的高温换热井段。(2)刚性中心管材在井眼弯曲段,会因为轴向压力的增加而导致管材出现失稳弯曲,降低中心管材的安全系数。(3)刚性中心换热管,每节刚性管材约9m,每节管材之间采用螺纹丝扣连接;把刚性中心换热管下入井下的过程中,在地面按照下管顺序每节逐次上紧丝扣,下入井底,操作复杂。并且,在井下液体的内、外压力和轴向力的作用下,进一步降低了中心换热管材的强度,易导致中心换热管材的破裂、挤扁和永久性变形。而目前废弃油气井地热利用井筒改造也仅仅局限于垂直井筒,水平井筒少有涉及,因此亟需对刚性中心换热管进行改进,以解决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的地热资源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挠性中心换热管,设置具有防腐层、调制钢层及隔热层的挠性管材,管材长度与井深相适配,管材连续,中间无节箍,下井速度快,下入大斜度井段和水平井段的磨阻小,避免下管不到位;同时,挠性中心换热管具备相应的强度,能够满足井下的施工条件,内壁防腐层能够避免换热工质对管材内壁有腐蚀,外部隔热层能给提高隔热性能,具有结构简单、摩阻小,作业难度小,效率高,实用性强的优点。
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挠性中心换热管,包括由内到外设置的防腐层1、调制钢层2及隔热层3,所述防腐层1采用聚偏氟乙烯或聚氨酯,厚度1-1.5mm,调制钢层2采用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厚度3.175-5.156mm,隔热层3采用sio2气凝胶,厚度5-10mm。
7.所述调制钢层2外径73.0-88.9mm。
8.所述调制钢层2的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的最大硬度为22hrc。
9.所述调制钢层2的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的钢级包括ct-70级、ct-80级或ct-90级。
10.所述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ct-70级最小屈服强度480mpa、最小拉伸强度550mpa;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ct-80级最小屈服强度550mpa、最小拉伸强度620mpa;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ct-90级最小屈服强度620mpa、最小拉伸强度690mpa。
11.所述挠性中心换热管长度连续与井深相适配,中间无节箍或丝扣。
12.所述挠性中心换热管导热系数≦0.25w/(m
·
k)。
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4.(1)在大斜度井和水平井安装挠性中心换热管,由于管体具有挠性,长度与井深适配,可减少在井眼曲率较大井段与井壁的摩擦阻力,确保管材能够安装到井底的预定位置。
15.(2)井下安装挠性中心换热管管材连续,中间无节箍、丝扣,下井速度快,能够节省下井作业时间,减轻作业难度;需要进行维护或者更换时可一次起出井底,减轻了维护或更换难度。
16.(3)挠性中心换热管中间没有节箍和丝扣,可避免出现丝扣连接的滑脱、密封失效问题。
17.(4)挠性中心换热管具有一定的强度,可避免在井下液体的内、外压力和轴向力的作用下,易导致管材的破裂和变形。
18.(5)挠性中心换热管的隔热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能够有效避免管内流体的温度损失,保证单井的换热效率。
19.(6)挠性中心换热管的防腐层能够避免换热工质对管材内壁有腐蚀,提高管材性能。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防腐层,2、调制钢层,3、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参见图1,一种挠性中心换热管,包括由内到外设置的防腐层1、调制钢层2及隔热层3,所述防腐层1采用聚偏氟乙烯或聚氨酯,厚度1-1.5mm,调制钢层2采用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厚度3.175-5.156mm,隔热层3采用sio2气凝胶,厚度5-10mm。
24.所述调制钢层2外径73.0-88.9mm。
25.所述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的钢级包括ct-70级、ct-80级和ct-90级。
26.所述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的最大硬度为22hrc。
27.所述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ct-70级最小屈服强度480mpa、最小拉伸强度550mpa;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ct-80级最小屈服强度550mpa、最小拉伸强度620mpa;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ct-90级最小屈服强度620mpa、最小拉伸强度690mpa。
28.所述挠性中心换热管长度连续与井深相适配,中间无节箍或丝扣,可避免出现丝扣连接的滑脱、密封失效问题,且作业效率高,管材下井速度快。
29.所述挠性中心换热管导热系数≦0.25w/(m
·
k),管材的导热系数较低,有助于提高单井换热量。
30.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
31.挠性中心换热管下井安装前,井筒应具备以下条件:井筒套管无套损,射孔孔眼经过封堵,井筒经过洗井并且试压合格无漏失。
32.安装时,首先将挠性中心换热管缠绕于卷筒运送至井口,将挠性中心换热管从卷筒中拉出,下入大斜度井或水平井井底;通过往挠性中心换热管与套管环空注入换热工质,从井底通过中心管内腔反至井口,充分利用井下地热资源进行换热利用。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挠性中心换热管,包括由内到外设置的防腐层(1)、调制钢层(2)及隔热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1)采用聚偏氟乙烯或聚氨酯,厚度1-1.5mm,调制钢层(2)采用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厚度3.175-5.156mm,隔热层(3)采用sio2气凝胶,厚度5-1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挠性中心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钢层(2)外径73.0-88.9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挠性中心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的钢级包括ct-70级、ct-80级或ct-90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挠性中心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的最大硬度为22hrc。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挠性中心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ct-70级最小屈服强度480mpa、最小拉伸强度550mpa;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ct-80级最小屈服强度550mpa、最小拉伸强度620mpa;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ct-90级最小屈服强度620mpa、最小拉伸强度690mpa。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挠性中心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中心换热管长度连续与井深相适配,中间无节箍或丝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挠性中心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中心换热管导热系数≦0.25w/(m
·
k)。

技术总结
一种挠性中心换热管,包括由内到外设置的防腐层、调制钢层及隔热层,防腐层采用聚偏氟乙烯或聚氨酯,厚度1-1.5mm,调制钢层采用高强度低合金调制钢,厚度3.175-5.156mm,隔热层采用SiO2气凝胶,厚度5-10mm;安装时,首先将挠性中心换热管缠绕于卷筒运送至井口,将挠性中心换热管从卷筒中拉出,下入大斜度井或水平井井底;通过往挠性中心换热管与套管环空注入换热工质,从井底通过中心管内腔反至井口,充分利用井下地热资源进行换热利用;挠性中心换热管长度连续与井深相适配,中间无节箍或丝扣,避免出现丝扣连接的滑脱、密封失效问题,且下井速度快,挠性中心换热管具备相应强度,能够满足井下的施工条件,内壁防腐层能够避免换热工质对管材内壁的腐蚀,外部隔热层能够提高隔热性能,具有结构简单、摩阻小,作业难度小,效率高,实用性强的优点。实用性强的优点。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郭鸿 金光 安二亮 滕宏泉 桂忠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5.07
技术公布日:2022/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