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专用换挡拨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3570发布日期:2023-03-04 00:54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专用换挡拨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挡拨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专用换挡拨叉。


背景技术:

2.换挡拨叉是汽车变速箱上的部件,与变速手柄相连,位于手柄下端,拨动中间变速轮,使输入/输出转速比改变。拨叉主要用于离合器换档
3.现有的摩托车换挡拨叉一般与变速轮接触点只有两个拨叉头,在工作时容易受力不均导致换挡拨叉异常磨损,造成换挡不平稳,换挡噪音大,异常磨损再加上正常使用的磨损会加剧拨叉的损耗,降低了换挡拨叉在使用时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摩托车专用换挡拨叉。
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设计一种摩托车专用换挡拨叉,包括拨叉本体,所述拨叉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弹性且滑动配合有两个第一弧形板、两个定位柱,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一侧装设有滑动块,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的一侧配合;
7.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装设在所述拨叉本体的一侧,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弹性且滑动配合有两个第二弧形板。
8.所述拨叉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的内部装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装设有第一固定筒,所述第一固定筒的一端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动杆,所述滑动块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滑动杆上,所述滑动块与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装设有第一弹簧。
9.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外侧壁上,所述滑动块的两侧均装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一侧装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转动配合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滑动配合有第二转动杆。
10.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外侧壁装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一侧装设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转动配合在所述第二定位杆上,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块之间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一端配合的卡孔,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装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所述拨叉本体之间装设有第三弹簧。
11.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的内部装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装设有第二固定筒,所述第二固定筒的一端滑动配合有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一端装设在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装设有第四弹簧。
12.所述拨叉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装设有两个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装设在所述拨叉本体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设置的第一弧形板,方便了通过第一弧形板对摩托车上的变速轮进行解除,减少了摩托车上的变速轮在工作时造成拨叉本体磨损的情况,提高了摩托车在换挡更加的平稳,降低了摩托车在换挡产生的噪音,降低了异常磨损的情况,提高了换挡拨叉本体在使用时的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设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设计的第一弧形板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设计中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设计中的第二弧形板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图5中b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1、拨叉本体;101、定位孔;102、第一卡槽;103、第一滑道;104、第一固定块;105、第一固定筒;106、第一弹簧;107、第一滑动杆;108、滑动块;109、第一弧形板;110、第一定位块;111、第一固定杆;112、第一转动杆;113、第二转动杆;114、第二定位块;115、第二定位杆;116、定位柱;117、固定盘;118、第三弹簧;2、连接板;201、定位板;202、第二卡槽;203、第二固定块;204、第二固定筒;205、第二滑动杆;206、第二弧形板;207、第四弹簧;208、第二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3.一种摩托车专用换挡拨叉,参见图1至图6包括:拨叉本体1,拨叉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102,第一卡槽102的内部弹性且滑动配合有两个第一弧形板109、两个定位柱116,第一弧形板109的一侧装设有滑动块108,定位柱116的一端与滑动块108的一侧配合,方便了通过定位柱116对滑动块108进行定位;
24.连接板2,连接板2装设在拨叉本体1的一侧,连接板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卡槽202,第二卡槽202的内部弹性且滑动配合有两个第二弧形板206,方便了通过第二弧形板206与摩托车上的导向杆配合。
25.根据图2所示,进一步的,拨叉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道103,第一滑道103的内部装设有第一固定块104,第一固定块104的一侧装设有第一固定筒105,第一固定筒105的一端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动杆107,滑动块108滑动配合在第一滑动杆107上,摩托车上装设有导向杆,滑动块108与第一固定块104之间装设有第一弹簧106,方便了滑动块108在第一弹簧106弹性的作用下复位。
26.根据图2所示,进一步的,第一滑动杆107的一端装设在第一弧形板109的外侧壁上,滑动块108的两侧均装设有第一定位块110,第一定位块110的一侧装设有第一固定杆111,第一固定杆111上转动配合有第一转动杆112,第一转动杆112的一端滑动配合有第二转动杆113,方便了第二转动杆113在第一转动杆112内滑动。
27.根据图4所示,进一步的,第一弧形板109的外侧壁装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块114,第
二定位块114的一侧装设有第二定位杆115,第二转动杆113的一端转动配合在第二定位杆115上,第二定位块114与第一定位块110之间装设有第二弹簧,滑动块108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柱116一端配合的卡孔,定位柱116的另一端装设有固定盘117,固定盘117与拨叉本体1之间装设有第三弹簧118,第一弧形板109与摩托车上的变速轮配合,方便了通过第一弧形板109与摩托车上的变速轮进行解除并进行配合。
28.根据图6所示,进一步的,连接板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道208,第二滑道208的内部装设有第二固定块203,第二固定块203的一侧装设有第二固定筒204,第二固定筒204的一端滑动配合有第二滑动杆205,第二滑动杆205的一端装设在第二弧形板206的外侧壁上,第二弧形板206的外侧壁与第二固定块203之间装设有第四弹簧207,方便了第二弧形板206在第四弹簧207弹性的作用下复位。
29.根据图1所示,进一步的,拨叉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101,连接板2的一侧装设有两个定位板201,定位板201装设在拨叉本体1上,方便了通过定位板201对连接板2进行固定。
30.其配套液压系统和电磁阀以及管路也可由厂家提供,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内部结构和方法的改进
31.工作原理:首先把第一弧形板109放置在摩托车的变速轮上,然后把第二弧形板206放置摩托车的导向杆上,然后把拨叉本体1的定位孔101通过螺钉固定在摩托车上,进而完成拨叉本体1的安装,当变速轮在工作时,变速轮会在第二弧形板206的内侧壁上进行转动,导向杆通过第二弧形板206对摩托车使用时进行缓冲;
32.当需要取下拨叉本体1时,参考上述步骤即可。
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