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齿轮弯矩降低结构及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0047发布日期:2022-09-10 08:40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齿轮弯矩降低结构及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齿轮弯矩降低结构及升降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升降机的传动组件中,在两个斜齿轮相啮合工作时,两个斜齿轮会相互施加作用力,使得其中一个斜齿轮的转动轴承受朝向远离另一个斜齿轮方向的径向力,在该径向力的影响下,转动轴存在弯矩,进而产生较大变形,导致两个斜齿轮的啮合位置发生了偏移,造成两个斜齿轮啮入与啮出会产生振动,噪音变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因存在弯矩力过大导致齿轮间工作振动幅度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斜齿轮弯矩降低结构及升降机。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斜齿轮弯矩降低结构,包括:
6.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通过一第一回转轴转动设置在工作箱的腔体内;
7.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通过一第二回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齿轮一侧,且所述第二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
8.降弯组件,所述降弯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斜齿轮的另一侧,所述降弯组件与所述第二斜齿轮啮合,且所述降弯组件远离所述第一斜齿轮。
9.可选的,所述降弯组件包括:
10.多个第三斜齿轮,多个所述第三斜齿轮通过第三回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三斜齿轮与所述第二斜齿轮啮合,且多个所述第三斜齿轮远离所述第一斜齿轮;
11.其中,多个所述第三斜齿轮沿所述第二斜齿轮中心轴线镜像对称设置。
12.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三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在所述第二斜齿轮上处于同一竖直基准面上。
13.可选的,所述第三斜齿轮的直径径长小于所述第一斜齿轮的直径径长。
14.可选的,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三斜齿轮的齿数比为n:1;
15.其中,n为整数。
16.可选的,所述第一回转轴的轴径为d
1,
所述第三回转轴的轴径为 d2;
17.其中,d
22
<d
12
/2。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升降机,采用了上述中的一种斜齿轮弯矩降低结构。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0.通过将降弯组件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斜齿轮的另一侧,降弯组件对第二斜齿轮也进行相互施加作用力,让降弯组件施加的作用力抵消第一斜齿轮施加的作用力,保证第二斜齿轮的两侧受力相同,继而有效的降低第二回转轴的弯矩力。即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
存在因存在弯矩力过大导致齿轮间工作振动幅度大的缺点。从而有效的降低第二斜齿轮带动第一斜齿轮进行工作的噪音。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斜齿轮弯矩降低结构的整体结构平面剖视图(侧视方向);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斜齿轮弯矩降低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正视方向)。
23.图中标记如下所示:
24.1、电机;11、工作箱;12、腔体;121、连接竖板;
25.2、第一斜齿轮;21、第一回转轴;22、第一轴线;
26.3、第二斜齿轮;31、第二回转轴;
27.4、第三斜齿轮;41、第三回转轴;42、第二轴线;
28.5、基准面。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3.实施例一
34.参照图1-2,一种斜齿轮弯矩降低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斜齿轮弯矩降低结构通过在主动轮的外侧施加外力,使得主动轮在啮合其他齿轮时,能够降低主动轮与啮合齿
轮之间的弯矩力,从而降低主动轮和啮合齿轮之间的摆动幅度。让主动轮在啮合齿轮时的噪音能够有效降低。
35.所述降低结构设置在工作箱11内的腔体12中,所述降低结构与电机1的输出轴相连接。具体的,所述降低结构包括:包括第一斜齿轮2、第二斜齿轮3和降弯组件。所述第一斜齿轮2通过一第一回转轴21转动设置在工作箱11的腔体12内。所述第二斜齿轮3通过一第二回转轴31转动设置在工作箱11的腔体12内,且所述第二斜齿轮3与所述第一斜齿轮2啮合,所述第二回转轴31与电机1的输出轴相连。所述降弯组件设置在工作箱11的内部,所述降弯组件与所述第二斜齿轮3啮合,且所述降弯组件与所述第一斜齿轮2沿所述第二斜齿轮3的轴线相对设置。即所述降弯组件设置在第二斜齿轮3远离第一斜齿轮2的一侧,且降弯组件与第二斜齿轮3啮合。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降弯组件和第一斜齿轮2相对设置在第二斜齿轮3的两侧上,在第二斜齿轮3带动第一斜齿轮2进行啮合转动时,第一斜齿轮2在第二斜齿轮3的一侧处相互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二斜齿轮3上的一侧受力不均,容易在第二回转轴31上产生弯矩力。此时由于将降弯组件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斜齿轮3的另一侧,降弯组件对第二斜齿轮3也进行相互施加作用力,让降弯组件施加的作用力抵消第一斜齿轮2施加的作用力,保证第二斜齿轮3的两侧受力相同,继而有效的降低第二回转轴31的弯矩力。即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因存在弯矩力过大导致齿轮间工作振动幅度大的缺点。从而有效的降低第二斜齿轮3带动第一斜齿轮2进行工作的噪音。
36.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所述降弯组件通过连接竖板121设置在工作箱11的腔体12内,且所述降弯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斜齿轮3的另一侧,以此保证所述降弯组件能够充分对第二斜齿轮3的另一侧施加相互作用力,以便于降低第二回转轴31上的弯矩力。具体的,所述降弯组件包括:两个第三斜齿轮4。两个所述第三斜齿轮4分别通过两个第三回转轴41与所述连接竖板121相连,所述两个所述第三斜齿轮4设置在所述第二斜齿轮3一侧,且两个所述第三斜齿轮4远离所述第一斜齿轮2,两个所述第三斜齿轮4分别与第二斜齿轮3啮合,且两个所述第三斜齿轮4沿所述第二斜齿轮3中心轴线进行镜像对称设置。即所述第三回转轴41上的第二轴线42与第一回转轴21上的第一轴线22平行设置,且第二轴线42和第一轴线22相对设置位于第二回转轴31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二斜齿轮3的另一侧啮合有两个第三斜齿轮4,在第一斜齿轮2对第二斜齿轮3的一侧进行施加相互作用力时,两个第三斜齿轮4在第二斜齿轮3的另一侧也相互施加作用力,让两个第三斜齿轮4施加的相互作用力抵消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斜齿轮2施加给所述第二斜齿轮3的作用力,进而有效降低第二斜齿轮3受到的作用力,从而大大降低第二回转轴31的运动幅度变化程度,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第一斜齿轮2运行的噪音。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充分降低甚至抵消第二回转轴31上产生的弯矩力,所述第三斜齿轮4的数量可以为n组(n 为偶数),n组所述第三斜齿轮4设置在所述第二斜齿轮3远离第一斜齿轮2的另一侧处,且n组所述第三斜齿轮4之间相对设置。
3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保证所述第一斜齿轮2和第三斜齿轮4在第二斜齿轮3上施加的作用力一致。所述第二轴线42与第一轴线22处于同一基准面5上。即所述第一斜齿轮2与第三斜齿轮4 在第二斜齿轮3上处于同一竖直基准面5上,保证所述第一斜齿轮2 在第二斜齿轮3上施加作用力的状态与第三斜齿轮4在第二斜齿轮3 上的状态相同。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斜齿轮4的直径径长小于第一斜齿轮2 的直径径长,减小
第三斜齿轮4的尺寸,能够有效的减少整个降低结构的尺寸大小。
3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齿轮2与第三斜齿轮4的齿数比为n:1(其中,n为整数)。通过将第一斜齿轮2的齿数与第三斜齿轮4的齿数设置成倍数关系,如此保证第一斜齿轮2与第二斜齿轮3、第三斜齿轮4与第二斜齿轮3的啮合状态位置一致。即啮合状态皆为齿顶啮合状态或皆为齿根啮合状态。保证第一斜齿轮2对第二斜齿轮3、第三斜齿轮4对第二斜齿轮3的施加力一致,使得降低弯矩的效果更佳理想,降噪效果更佳。
4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转轴21的轴径为d1,所述第三回转轴41的轴径为d2,其中,d22<d12/2。这样使得第三回转轴41的刚性不会太大,以避免由于第三回转轴41的刚性太好反向影响第二斜齿轮3与第一斜齿轮2正常啮合的情况发生。
41.实施例二
42.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斜齿轮2、第二斜齿轮3和第三斜齿轮4全部替换成圆齿轮。即所述第一斜齿轮2变为第一齿轮、第二斜齿轮3替换为第二齿轮、第三斜齿轮4替换为第三齿轮。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一样。所述降低结构也能够降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弯矩力,有效的降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工作幅度。也即有效的降低第一齿轮在啮合第二齿轮的工作噪音。
43.实施例三
44.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升降机,采用了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斜齿轮弯矩降低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将第二回转轴31与电机1的输出轴相连。以便于电机1带动第二转轴进行转动,所述升降机利用所述斜齿轮弯矩降低结构,降低了第二斜齿轮3和第三斜齿轮4之间的弯矩作用力,减少了第二斜齿轮3在啮合第三斜齿轮4时候的振动幅度,从而减低了所述升降机在运动时的噪音。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存在弯矩力过大导致齿轮间工作振动幅度大的缺点。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