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5209发布日期:2022-11-29 19:0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出水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出水阀。


背景技术:

2.出水阀通常应用于水路组件系统中,水路组件系统用于供暖及提供生活热水。
3.出水阀需要连接水泵以使水路组件系统中的水流循环流动,现有的出水阀,在水泵不工作的情况下,水流会经过水泵,水泵电机被水流推动,反而变成发电设备,导致电流输出,影响出水阀的功能实现。并且水流推动水泵会损失动力,导致出水水流缓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出水阀,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出水阀,所述出水阀包括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开设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口连接于换热结构;
6.所述出水阀包括连接于所述阀体组件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口连通,所述动力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
7.如此设置,出水阀中形成两条流路。当动力组件工作时,动力组件所产生的作用力能够使水流从第一连通口进入出水阀后流向动力组件,再通过动力组件流出第一出水口;当动力组件不工作时,由于动力组件存在泵压,所以水流不会流向动力组件,而是从第一连通口直接流出第一出水口。若水流从动力组件中通过,水流会推动动力组件电机使其发电,造成电流输出,影响动力组件的功能实现,并且水流推动动力组件会造成动力损耗,导致出水水流缓慢的问题,将第一连通口和第一出水口直接连通则避免了上述问题的产生。此外,本技术将动力组件集成到阀体组件上,两者的连接更为紧密,装配简单,减少了泄漏风险。
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组件内设有止逆件,所述止逆件位于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第一出水口之间,所述止逆件能够止挡介质从所述第一出水口流向所述动力组件。
9.如此设置,止逆件能够防止水流反向回流至动力组件。
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出口和所述第一连通口连通,所述止逆件位于所述泵体的出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之间。
11.如此设置,止逆件能够水流反向回流至动力组件或换热结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止逆件为单向阀。
13.如此设置,单向阀流阻低,启闭快速,结构简单稳定,成本较低。
1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第一连通口分别位于所述阀体组件的相背的两侧。
15.如此设置,便于动力组件的拆卸和装配,防止动力组件的管路与第一连通口的管路由于布设密集而产生干涉。
1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泵体及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泵体的进口以及所述第一连通口连接;
17.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泵体的出口及所述第一出水口连接。
18.如此设置,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连接,无需在阀体组件内开设通道,简化工艺。
1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组件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与所述第一阀体连接,所述第一阀体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换热结构连通,所述第二阀体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通口连通的三通阀腔,所述三通阀腔与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均隔断设置。
20.如此设置,能够保护三通阀腔内的元件免受第一阀体中水流的影响。
2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阀体包括三通阀体及旁通阀体,所述旁通阀体位于所述三通阀体远离所述第一阀体的一侧,所述旁通阀体内开设有旁通阀腔,所述旁通阀腔与所述三通阀腔连通。
22.如此设置,便于旁通阀的拆卸和装配。
2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阀包括测量元件,所述阀体组件开设有测量接口,所述测量接口与所述第二连通口以及所述三通阀腔之间形成的流路连通,所述测量元件连接于所述测量接口处。
24.如此设置,测量元件能够实时检测流路是否运行正常,提升装置的安全性能。
2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元件为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与所述第一阀体螺纹连接。
26.如此设置,测量元件能够对流路中的压力进行监测。螺纹连接便于装配,并提升测量元件与第一阀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2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水阀中形成两条流路。当动力组件工作时,动力组件所产生的作用力能够使水流从第一连通口进入出水阀后流向动力组件,再通过动力组件流出第一出水口;当动力组件不工作时,由于动力组件存在泵压,所以水流不会流向动力组件,而是从第一连通口直接流出第一出水口。若水流从动力组件中通过,水流会推动动力组件电机使其发电,造成电流输出,影响动力组件的功能实现,并且水流推动动力组件会造成动力损耗,导致出水水流缓慢的问题,将第一连通口和第一出水口直接连通则避免了上述问题的产生。此外,本技术将动力组件集成到阀体组件上,两者的连接更为紧密,装配简单,减少了泄漏风险。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水阀的立体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水阀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水阀的主视剖视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水阀的主视剖视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水阀的右视剖视图。
33.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34.100、出水阀;101、阀体组件;10、第一阀体;11、第一连通口;12、第一出水口;13、止
逆件;20、动力组件;21、泵体;22、第一进水管;23、第一出水管;24、第二连通口;30、第二阀体;31、三通阀体;311、三通阀腔;32、旁通阀体;321、旁通阀腔;40、测量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6.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技术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9.除非另有定义,本技术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0.请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水阀100,应用于水路组件中,水路组件系统用于供暖及提供生活热水。
41.出水阀100包括阀体组件101,阀体组件101开设有第一连通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第一连通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连通。第一连通口11连接于换热结构,水流从第一连通口11进入后,可以直接从第一出水口12流出。
42.出水阀100还包括连接于阀体组件101的动力组件20,第一连通口11和换热结构连通,动力组件20的一端与第一连通口11连通,动力组件20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水口12连通。第一连通口11、动力组件20和第一出水口12形成第二流路,动力组件20能够带动第二流路中的介质循环地在换热器中换热,实现第一出水口12零冷水的功能。动力组件可包括给水泵、输水泵或循环泵等动力元件。
43.如此设置,出水阀100中形成两条流路。当动力组件20工作时,动力组件20所产生的作用力能够使水流从第一连通口11进入出水阀100后流向动力组件20,再通过动力组件20流出第一出水口12;当动力组件20不工作时,由于动力组件20存在泵压,所以水流不会流
向动力组件20,而是从第一连通口11直接流出第一出水口12。若水流从动力组件20中通过,水流会推动动力组件20电机使其发电,造成电流输出,影响动力组件20的功能实现,并且水流推动动力组件20会造成动力损耗,导致出水水流缓慢的问题,将第一连通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直接连通则避免了上述问题的产生。本技术将动力组件20集成到阀体组件101上,两者的连接更为紧密,装配简单,减少了泄漏风险。
44.请参见图3-5,阀体组件101内设有止逆件13,动力组件20包括泵体21,泵体21的出口和第一连通口11连通,止逆件13位于泵体21和第一出水口12之间,止逆件13能够止挡介质从第一出水口12流向泵体21,防止水流反向回流至泵体21。
45.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20包括泵体21,所述泵体21的出口和所述第一连通口11连通,所述止逆件13位于所述泵体21的出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12之间,防止水流反向回流至动力组件20或换热结构。
46.具体地,止逆件13采用单向阀。单向阀流阻低,启闭快速,结构简单稳定,成本较低。
47.动力组件20与第一连通口11分别位于阀体组件101的相背的两侧,从而便于动力组件20的拆卸和装配,防止动力组件20的管路与第一连通口11的管路由于布设密集而产生干涉。
48.动力组件20还包括第一进水管22,第一进水管22的两端分别与泵体21的进口以及第一连通口11连接。
49.在本实施例中,泵体21和第一进水管22位于阀体组件101的同侧,泵体21与阀体组件101连接,并且泵体21的轴线垂直于阀体组件101朝向泵体21的侧面,泵体21的长度方向为远离阀体组件101的方向,从而防止占用其它部件的空间。
50.第一进水管22的一侧与阀体组件101连接,以提高动力组件20与阀体组件101的集成度,使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好。
51.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泵体21也可以相对于阀体组件101朝向其的侧面横向设置,第一进水管22也可以与阀体组件101间隔设置。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案优化了动力组件20占用的空间以及提高了与阀体组件101的连接紧密性,但动力组件20的位置关系与连接关系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方案。
52.动力组件20还包括第一出水管23,第一出水管23的两端分别与泵体21的出口及第一出水口12连接,第一出水管23和第一进水管22相互独立且隔断设置,从而避免其中流动的水流互相影响。
53.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由于泵体21朝向远离阀体组件101的方向延伸,第一出水口12位于阀体组件101内部,而第一出水管23与泵体21和第一出水口12直接连接,所以第一出水管23为直线管形状,并且相对于泵体21的轴线斜向设置,从而使水流从泵体21的出口到第一出水口12之间的流动距离最短,以加快出水时间,减少流动阻力。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出水管23也可以设为弧形管或直角管等,而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直线管形状。
54.阀体组件101包括第一阀体10和第二阀体30,第二阀体30与第一阀体10连接,第一阀体10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口24,第二连通口24与换热结构连通,第二阀体30内开设有与第二连通口24连通的三通阀腔311,三通阀腔311与第一连通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均隔断设置,以保护三通阀腔311内的元件免受第一阀体10中水流的影响。
55.第二阀体30包括三通阀体31及旁通阀体32,旁通阀体32位于三通阀体31远离第一阀体10的一侧,以便于旁通阀的拆卸和装配。旁通阀体32内开设有旁通阀腔321,旁通阀腔321与三通阀腔311连通。
56.出水阀100还包括测量元件40,阀体组件101上开设有测量接口,测量元件40连接于测量接口,测量元件40位于第一阀体10远离第一出水口12的一侧,测量元件40的一端与第二连通口24以及三通阀腔311之间形成的流路中的介质接触。测量元件40能够实时检测流路是否运行正常,从而提升装置的安全性能。测量元件40可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57.在一实施例中,测量元件40为压力开关,压力开关与第一阀体10螺纹连接。如此设置,测量元件40能够对流路中的压力进行监测。螺纹连接便于装配,并提升测量元件40与第一阀体10之间的连接强度。
5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水阀100中形成两条流路。当动力组件20工作时,动力组件20所产生的作用力能够使水流从第一连通口11进入出水阀100后流向动力组件20,再通过动力组件20流出第一出水口12;当动力组件20不工作时,由于动力组件20存在泵压,所以水流不会流向动力组件20,而是从第一连通口11直接流出第一出水口12。若水流从动力组件20中通过,水流会推动动力组件电机使其发电,造成电流输出,影响动力组件20的功能实现,并且水流推动动力组件20会造成动力损耗,导致出水水流缓慢的问题,将第一连通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直接连通则避免了上述问题的产生。本技术将动力组件集成到阀体组件101上,两者的连接更为紧密,装配简单,减少了泄漏风险。
59.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6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