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屏转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1395发布日期:2022-09-17 08:57阅读:59来源:国知局
柔屏转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铰链,尤指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的柔屏转轴结构。


背景技术:

2.传统折叠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和底座,主要是通过单心轴铰链分别接连显示器侧边与底座以形成枢设,用于使显示器能相对于底座翻转掀起或闭合。而除了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之外,特别是针对现有的双触控屏幕计算机而言,目前在折叠装置的设计方向上,主要是针对双触控屏幕计算机的缺点进行改良,用于使双屏幕在开合过程中能相互靠近,缩减彼此之间的间隙,以避免铰链或枢接处的内部结构外露。
3.在现有柔屏折叠式装置中,会依照柔屏内折或外折后以及弯曲部的曲率,需要搭配不同的转轴结构设计,避免妨碍柔屏的折叠动作而造成拉扯。柔屏内折的折叠式装置在开合动作上主要是沿袭传统的折叠式装置,在折叠后能将柔屏保护于内部,且比较接近使用者习惯而易于被接受,然而在此类产品中,其转轴结构的结构设计会受限于所采用的柔屏类型,亦须考虑柔屏内折后的弯曲部会呈现水滴形或是马蹄形的其中之一样态,而形成差异性。其中,对于适用水滴形的转轴结构而言,其所需考虑的组成构件及彼此间的连结关系和动作,都是影响柔屏是否容易损伤及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且由于所需组成的构件较多,在制造及组装上,更是极具挑战的课题。
4.针对水滴形的转轴结构,如cn110630625b、cn109469680b、cn109654113b与cn209959699u各个专利文件所示,主要是尝试各种结构设计搭配柔屏,以兼具薄型化及整体美观的效果。而在现有的制造工艺及成本的考虑下,欲达到薄型化的效果,转轴结构在折叠时,形成虚拟旋转中心所产生的效果较佳,例如:cn110630625b与cn209959699u专利文件的图式所公开的“单一虚拟旋转中心”。但为了使整体机构动作更能贴近柔屏内折后的水滴状以降低损伤,接续发展成例如:cn209514482u、cn210518418u/cn210779707u与cn112995368b各个专利文件所分别公开的“双虚拟旋转中心”搭配“单、双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但其在“曲柄连杆机构”的制造及组装上,就比之前“水滴形转轴结构”更为复杂,且具有更高规格与质量的要求,例如:在曲柄连杆机构的各零件组装上,由于连杆机构的结构形状并非常规性,其组装时的角度就会比较特别,而使组装要求较为严格且更具有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为了用于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的缺点,发明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6.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屏转轴结构,以能解决现有连杆机构的结构形状复杂而不易于组装的问题。
7.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柔屏转轴结构包括一底座与反向的两个转轴模块,底座具有间隔并列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具有反向的两个第一弧形部;两个转轴模块的一端通过至少一轴杆以连接一同动组件与一扭转定
位组件,两个转轴模块的一端分别枢接两个第一弧形部,供两个转轴模块相对转动开合;而转轴模块包括一转动件、一支撑件、一接壳件以及一同动件,其中的转动件一端具有一第一导引部,第一导引部以相对弧形摆动的方式连接第一弧形部,转动件的中段位置具有一导槽;支撑件的顶端连接一支撑片,供向上支撑一柔屏,支撑件的一端具有一第一直杆,第一直杆以可移动的方式限位于转动件的导槽内;接壳件的底端连接一机壳,接壳件的一端以一第二直杆枢接转动件的另一端,并以一第三直杆枢接支撑件的另一端,第二直杆平行第三直杆;接壳件的另一端具有一扁形导引孔,扁形导引孔贯穿接壳件的另一端,且扁形导引孔的孔延伸方向垂直第二直杆与第三直杆的轴心方向;而同动件的一端以同步转动的方式连接至少一轴杆,同动件的另一端具有一扁形滑动杆,扁形滑动杆穿过扁形导引孔,供同动件的另一端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限位于接壳件的扁形导引孔内。
8.实施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支撑座,支撑座的一端连接底座的一端;支撑座的另一端具有至少一翼片,供以可转动方式定位至少一轴杆;同动组件为一齿轮组,支撑座的两端之间具有一限位槽,供容纳限位齿轮组。
9.实施时,支撑座的另一端具有两个翼片,至少一轴杆包括一第一轴杆与一第二轴杆,第一轴杆与第二轴杆依序穿过支撑座的两个翼片与扭转定位组件,并分别以一第一端封件与一第二端封件锁接第一轴杆与第二轴杆,供固定压缩扭转定位组件。
10.实施时,扁形导引孔的至少一侧具有一渐缩孔,扁形滑动杆的至少一侧具有相对应渐缩孔的一渐缩部。
11.实施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至少一嵌接件,供分别嵌接于扁形导引孔内,至少一嵌接件的一侧具有该渐缩孔,至少一嵌接件的另一侧具有向外突出的一定位块;扁形导引孔的至少一侧具有一定位孔,供容纳并限位定位块。
12.实施时,接壳件的另一端具有至少一竖孔,至少一竖孔上下贯穿接壳件,至少一竖孔对应连通扁形导引孔的至少一侧,且至少一竖孔具有扁形导引孔的至少一侧的定位孔。
13.实施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弹性定位件,弹性定位件连接底座的底部,弹性定位件的至少一端具有至少一弧形片,供向上弹性抵压第一导引部。
14.实施时,转动件的导槽与第一导引部之间具有一限位部,第一导引部的弧形底面具有至少一弧形狭沟,至少一弧形狭沟连通限位部,供弹性定位件的至少一弧形片向上弹性抵压第一导引部的弧形底面,并沿着至少一弧形狭沟定位于限位部上。
15.实施时,第一弧形部包括一止挡块与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弧形块,止挡块位于两个弧形块之间;第一导引部还具有一缺槽以及两个具有间隔的弧形槽,两个弧形槽位于第一导引部的相对两侧面以分别对接第一弧形部的两个弧形块,至少一弧形狭沟位在两个弧形槽之间且连通缺槽,缺槽位于第一导引部的端缘且在两个弧形槽之间,供对接接合止挡块以形成止挡作用。
16.实施时,接壳件的一端具有一凸耳,接壳件的另一端具有平行凸耳的一板块;凸耳与板块的一侧面分别定位第二直杆与第三直杆的两端;第二直杆枢接转动件另一端的一第一枢孔,用于使接壳件与转动件相对转动;第三直杆枢接支撑件另一端的一第二枢孔,用于使接壳件与支撑件相对转动;扁形导引孔贯穿接壳件的板块。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连杆机构的外形改良与结构分散,设计成可分拆及复合式结
构,搭配模块化零件,以增进组装时的便利性,而且使同动件与接壳件之间的相对滑动稳定而顺畅,且有助于降低异音影响。
19.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兹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安装于柔屏与两个机壳之间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接壳件的组件分解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展开时的俯视图;
25.图6为图5的a-a'剖面图;
26.图7为图5的b-b'剖面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半展开时的剖面示意图一;
28.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半展开时的剖面示意图二;
2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闭合时的剖面示意图一;
30.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闭合时的剖面示意图二;
31.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闭合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1:柔屏转轴结构;
34.2:底座;21,21':第一弧形部;22:止挡块;23,23':弧形块;
35.3,3':转轴模块;31:转动件;311:第一导引部;312:缺槽;313:弧形槽;314:弧形狭沟;315:导槽;316:第一枢孔;317:限位部;32:弹性定位件;321:弧形片;33:支撑件;331,332:凸块;333:第一直杆;334:第二枢孔;34:接壳件;341:凸耳;342:板块;343:第二直杆;344:第三直杆;345:扁形导引孔;346,346':渐缩孔;347,347':竖孔;348,348':定位孔;349,349':嵌接件;340,340':定位块;35,35':同动件;351,351':轴孔;352:扁形滑动杆;353,353':渐缩部;
36.4:支撑座;41:延伸凸板;42,42':翼片;43:限位槽;
37.5:同动组件;51:第一齿轮;52:中间齿轮组;53:第二齿轮;
38.6:扭转定位组件;61:第一端封件;62:第二端封件;
39.7:第一轴杆;71:第二轴杆;
40.8:支撑板;81,82:缺口;
41.9:柔屏;91,91':支撑片;92,92':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42.请参阅图1~图1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柔屏转轴结构1的较佳实施例,主要包括一底座2、两个转轴模块3、3'、一支撑座4、一同动组件5与一扭转定位组件6。其中的底座2为长形体,底座2的顶部具有两个反向的第一弧形部21、21',任一个第一弧形部21、21'包括一个止挡块22与两个平行且间隔的弧形块23、23',止挡块22位于两个弧形块23、23'之间。
43.两个转轴模块3、3'的外形与结构相同,并相对应设置于底座2的平行两侧上,两个
转轴模块3、3'分别枢接两个第一弧形部21、21',用于带动柔屏9的两半部相对翻转开合。以两个转轴模块3、3'的其中一转轴模块3为例,其主要包括一转动件31、一弹性定位件32、一支撑件33、一接壳件34以及一同动件35。
44.转动件31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导引部311,第一导引部311包括一缺槽312、两个具有间隔的弧形槽313以及两个平行且间隔的弧形狭沟314,缺槽312位于第一导引部311的端缘且在两个弧形槽313之间;两个弧形槽313位于第一导引部311的相对两侧面以分别对接第一弧形部21的两个弧形块23;两个弧形狭沟314位于第一导引部311的弧形底面,且在两个弧形槽313之间。缺槽312连通两个弧形狭沟314且对接止挡块22,第一导引部311连接底座2的第一弧形部21,用于使转动件31相对于底座2弧形摆动,并在止挡块22接合缺槽312时,形成止挡作用以防止过度摆动。转动件31的另一端具有长条形的一导槽315与一第一枢孔316,导槽315与第一导引部311之间具有两个穿孔,用于分别连通两个弧形狭沟314,该两个穿孔作为限位部317。
45.弹性定位件32的中段区域为一平板,用于向上锁合底座2的底部;平板的两端分别具有两个向上弧形弯折的弧形片321,两个弧形片321在转动件31的摆动过程中,分别沿着两个弧形狭沟314以向上弹性抵压第一导引部311的弧形底面;两个弧形片321的一端在止挡块22接合缺槽312时,分别定位于限位部317的两个穿孔内以夹抵转动件31,并防止转动件31在弧形摆动时,轻易转出底座2之外而造成松脱。
46.支撑件33为一平躺的u字形块,支撑件33的顶面向上锁接两个支撑片91、91'的其中一支撑片91,用于支撑柔屏9两半部的其中一半部。支撑件33的一端设有两个具有间隔的凸块331、332,两个凸块331、332分别定位一第一直杆333的两端,第一直杆333同时贯穿转动件31的导槽315,用于使第一直杆333以可移动的方式限位于导槽315内;支撑件33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二枢孔334。
47.接壳件34为一长方形板块,接壳件34的底面锁接两个机壳92、92'其中的一机壳92,接壳件34长方向的一端具有一凸耳341,接壳件34长方向的另一端具有平行凸耳341的一板块342;凸耳341与板块342的一侧面分别定位一第二直杆343与一第三直杆344的两端;其中的第二直杆343平行第三直杆344,第二直杆343枢接转动件31另一端的第一枢孔316,用于使接壳件34与转动件31相对转动;第三直杆344枢接支撑件33另一端的第二枢孔334,用于使接壳件34与支撑件33相对转动。而为了方便组装,即将其中的零件模块化,例如:第一直杆333、第二直杆343与第三直杆344分别为一直圆杆,直圆杆的一端部具有一止档头与相邻的一外螺纹段,用于使外螺纹段与对应穿孔内的内螺纹能够形成快速锁接的效果,并方便调整。
48.接壳件34的板块342具有一扁形导引孔345,扁形导引孔345的平行两长侧分别具有一渐缩孔346、346',两个渐缩孔346、346'分别以远离扁形导引孔345的两长侧的方向向外延伸渐缩;扁形导引孔345与两个渐缩孔346、346'同时贯穿接壳件34的板块342,且扁形导引孔345、两个渐缩孔346、346'的孔延伸方向与第二直杆343、第三直杆344的轴心方向相互垂直。
49.实施时,接壳件34的板块342上还具有两个竖孔347、347',两个竖孔347、347'分别上下贯穿板块342,两个竖孔347、347'分别对应连通扁形导引孔345的两侧,并分别形成定位孔348、348';而两个嵌接件349、349'为塑料钢(polyoxymethylene, pom)材质,两个嵌接
件349、349'的一侧分别具有渐缩孔346、346',两个嵌接件349、349'的另一侧分别具有向外突出的定位块340、340';两个定位块340、340'分别限位于两个定位孔348、348'内,用于使两个嵌接件349、349'分别嵌接于扁形导引孔345的两侧。
50.同动件35为一长形连杆,同动件35长方向的一端具有一轴孔351,轴孔351内具有两个平行面,用于在套接两个轴杆的其中一第一轴杆7的后,使同动件35与第一轴杆7同步转动,并使同动件35相对于底座2弧形摆动;同动件35长方向的另一端具有一扁形滑动杆352,扁形滑动杆352的平行两长侧分别具有一渐缩凸块,两个渐缩凸块分别以远离扁形滑动杆352的两长侧的方向向外延伸渐缩,该两个渐缩凸块作为两个渐缩部353、353'。扁形滑动杆352、两个渐缩部353、353'与扁形导引孔345、两个渐缩孔346、346'分别具有相同的形状,用于使扁形滑动杆352、两个渐缩部353、353'能同时穿过扁形导引孔345、两个渐缩孔346、346',使同动件35另一端的扁形滑动杆352可以在接壳件34的扁形导引孔345内相对移动;并通过两个渐缩部353、353'与两个渐缩孔346、346'的配合,使同动件35与接壳件34能更稳定的相对滑动,产生导引限位效果并降低异音影响。
51.支撑座4为一长形板块,支撑座4的一端具有一延伸凸板41,延伸凸板41搭接并锁合底座2长方向的一端;支撑座4的另一端具有两个反向的翼片42、42',支撑座4的两端之间具有一限位槽43,用于容纳限位一同动组件5。在本实施例中,同动组件5为一齿轮组,包括依序相邻齿合的一第一齿轮51、一中间齿轮组52及一第二齿轮53,其中的第一齿轮51轴接第一轴杆7,第一齿轮51也可与第一轴杆7一体制造成型;第二齿轮53轴接两个轴杆的其中一第二轴杆71,第二齿轮53也可与第二轴杆71一体制造成型;第一轴杆7的一端穿过一支撑板8的一缺口81,再连接定位同动件35的轴孔351,用于使同动件35与第一轴杆7同步转动;第二轴杆71的一端穿过支撑板8的另一缺口82,再连接定位另一同动件35'的轴孔351',用于使另一同动件35'与第二轴杆71同步转动,同时使两个同动件35、35'以反方向旋转开合。
52.第一轴杆7的另一端与第二轴杆71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支撑座4的两个翼片42、42',用于使支撑座4以可转动方式定位两个轴杆;两个轴杆在穿过两个翼片42、42'之后,再穿过一扭转定位组件6,并分别以一第一端封件61与一第二端封件62锁接第一轴杆7与第二轴杆71,用于固定压缩扭转定位组件6,进而使相对弯折的柔屏9两半部在翻转至闭合或完全展开的过程中,能够稳定的转动,并在转动时自由停滞在一定的角度上。
5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通过扁形滑动杆与扁形导引孔的连接,以及两个渐缩部与两个渐缩孔的相互配合,使同动件与接壳件能够稳定的相对来回滑动以增加使用时的顺畅感,且可以产生导引限位效果、降低异音影响,并延长组件的使用寿命;且可以通过支撑件的第一直杆贯穿转动件的导槽,使第一直杆以可移动的方式限位于导槽内,使支撑件与转动件能顺畅的弯折一角度,进而在各个连杆机构的外形改良与结构分散之后,可以增进组装时的便利性。
54.而且,通过弹性定位件的弹性抵压转动件的底面,不但可以在两个转动件相对展开时,形成包夹与持续接抵支撑的力量,防止转动件在弧形摆动时的与座体松脱,且可以降低弧形转动结构的制造公差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另外,若将转动件、支撑件与接壳件视之为一个组合模块,将同动组件与扭转定位组件视之为一个共享模块,通过改变同动件的结构以后,则可以依需要而采用不同类型的组合模块或共享模块;其中,通过替换不同的组合模块,可以改变柔屏内折后的弯曲部的曲率,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柔屏
类型;通过替换不同的共享模块,可以依需要而采用不同类型的双轴式同动机构,不但在产品适用上更具有弹性,且可以有效使用共通的组件以节省成本。
55.而将第一直杆、第二直杆与第三直杆的零件模块化,则能够形成快速锁接的效果,并方便调整与组装。另外,在接壳件的板块处设有两个减缩状竖孔,两个竖孔分别垂直贯穿扁形导引孔的两侧,并以两个嵌接件的定位块分别嵌入各个竖孔的定位孔之后,即可分别形成作为导轨之用的两个渐缩孔,因此,不但能方便制造接壳件以增加成形的合格率,且能使pom嵌接件易于辨识定位,使组装更确实。
56.本实用新型虽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公开了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是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任何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精神下,任何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均是可能的,且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