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气发生器出气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05858发布日期:2023-03-10 20:4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氧气发生器出气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氧气发生器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到一种氧气发生器出气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2.氧气发生器又称为氧烛,是一种利用氯酸钠等含氧酸盐分解产生高纯氧气的供氧设备。氧气发生器的寿命一般为3年以上。出于安全考虑,氧气发生器在贮存期内需要密封同时隔绝油污,避免易燃物质进入氧气发生器内部。同时为了使用方便,氧气发生器宜设计成带有气体自动释放装置的出气口。
3.目前氧气发生器的出气口主要有以下几种:
4.1)箔封,箔为纯金属薄片,一般用于氧气发生器出气口密封的有铝箔、铜箔或锡箔等,采用热压或卷边等方式密封;启动氧气发生器前须手动揭下或刺破箔封以达到出气的目的。中国专利cn203807162u公开了一种氧气自动释放的防潮氧烛,所述专利阐述了一种在箔封密封情况下可自动刺破箔封的想法,即在箔封外侧添加具有锋利尖角的切口,这样在启动氧气发生器后产生的氧气在箔封内侧对箔封施加压力,使箔封向尖角一侧鼓出凸起,进而被刺破达到出气的目的。这种方法同样存在一定弊端,即为了便于被刺破箔封一般都很薄,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即存在箔封由于自身抖动被刺破的隐患。
5.2)胶帽,一般采用橡胶、硅胶等密封帽套在氧气发生器的出气口上,通过胶帽自身收缩性起密封作用,启动前取下胶帽,该方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但胶帽存在极易老化的缺陷,且使氧气发生器整体欠美观,显得产品低档廉价。
6.3)分流阀,装备分流阀的氧气发生器多用在航空领域,使氧气发生器产生的气体可同时供客舱内多名(2~4人)乘客呼吸,但该方法设计复杂,成本极高,在普通领域无法得到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气发生器出气密封装置,所述氧气发生器出气密封装置既可在氧气发生器储存期间起到密封作用,又可在使用前免除手动去除密封措施的步骤,从而达到自动释放氧气的目的。
8.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9.一种氧气发生器出气密封装置,所述出气密封装置包括阀帽、阀体、阀柱及弹簧;
10.所述阀柱一端加工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所在端向内加工有轴向盲孔,另一端加工有径向通孔,盲孔和径向通孔相通形成一个十字形孔径通道;所述阀体为空心柱状结构,阀体内壁面中部加工有一个环形的限位凸台;
11.阀帽与阀柱加工有径向通孔的一端连接,然后同轴放置在阀体内部;阀帽与阀柱的外壁面和阀体内壁面之间存在环形空腔;
12.弹簧安装在阀柱外壁,位于阀体和阀柱之间形成的环形空腔内,一端抵在阀体内
壁面中部的环形的限位凸台上,另一端抵在阀柱的环形凸台上;
13.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阀帽的台阶面压紧在阀体上端开口并将阀体开口密封;气压变大时,进一步压缩弹簧,让阀帽的台阶面和阀体的上端开口分开,产生间隙。
14.进一步地,所述阀帽与阀体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
15.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为空心柱状结构,外径由下至上依次分为五段,第一段到第四段的外径依次递增,第五段为一个圆台面;所述阀体第一段侧壁四周开有对称小孔。
16.进一步地,所述阀帽与阀柱之间螺纹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的上端开口为圆台状开口,圆台状开口的大径端朝外。
18.一种氧气发生器,所示氧气发生器包括主体和出气阀盖,所述主体包括筒体、产氧药芯及过滤材料;所述主体包括筒体、产氧药芯及过滤材料;所述过滤材料为厚度为1~3毫米的超细玻璃纤维毯;过滤材料完全包覆产氧药芯外部且填满筒体与产氧药芯之间的空隙;
19.所述出气阀盖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氧气发生器出气密封装置和封盖,封盖穿过出气密封装置抵在阀体外壁的环形台阶面上,通过螺母与阀体螺纹连接,将封盖压紧在环形台阶面上;
20.所述出气阀盖安装在筒体的顶部开口,并将所述筒体的顶部开口密封,出气阀盖的封盖与筒体之间通过焊接进行连接。
21.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与封盖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
22.进一步地,所述封盖中部加工有一个圆台状凸起,封盖通过该圆台状凸起抵在阀体外壁的环形台阶面上。
23.有益效果:
24.(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气发生器出气密封装置,所述出气密封装置不仅能在氧气发生器贮存期间起到密封作用,隔绝内部产氧药芯与外部环境,尤其是油污和水汽,还能在启动氧气发生器后利用氧气发生器内产生氧气增大的气压驱动阀柱压缩弹簧,使阀帽与阀体分开产生间隙,无需在使用前手动去除密封措施即可达到自动释放氧气的目的,简单方便。
25.(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气发生器出气密封装置,所述出气密封装置的阀帽与阀体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能够增加氧气发生器贮存期间气密性,使氧气发生器在贮存期内隔绝水氧并避免易燃物质进入氧气发生器内部造成安全隐患。
26.(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氧气发生器出气密封装置,所述氧气发生器在阀体第一段侧壁四周开有对称小孔,第五段顶端加工有圆台状开口,圆台状开口的大径端朝外,从而在氧气发生器启动后增大氧气透气量,提高氧气释放效率。
27.(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气发生器,所述氧气发生具有出气密封装置,所述氧气发生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工成本低廉,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28.(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气发生器,所述氧气发生器阀体第二段与封盖间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从而提高阀体与封盖之间的气密性。
29.(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气发生器,所述氧气发生器封盖中部加工有一个圆台状凸起,增强对封盖的限位效果。
附图说明
30.图1为出气密封装置剖视图;
31.图2为出气密封装置主视图;
32.图3为氧烛示意图;
33.图4为出气阀盖示意图;
34.其中,1-阀帽,2-第一密封圈,3-阀体,4-第二密封圈,5-阀柱,6-弹簧,7-出气密封装置,8-封盖,9-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6.实施例1
37.一种氧气发生器出气密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阀帽1、第一密封圈2、阀体3、第二密封圈4、阀柱5及弹簧6;阀帽1由一体成型的两段组成,上端为球冠,下端为圆柱,球冠底面所在平面和圆柱上端所在平面形成一个环形的台阶面,阀帽1的圆柱端向球冠方向加工有一个盲孔,盲孔内壁有螺纹;
38.阀柱5为圆柱体,一端加工有外螺纹,另一端加工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所在端向内加工有轴向盲孔,外螺纹所在端加工有径向通孔,轴向盲孔和径向通孔相通形成一个十字形孔径通道,以增大透气量;
39.阀体3为空心柱状结构,外径由下至上依次分为五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及第五段;
40.第一段到第四段为圆柱面,且外径依次递增,第五段为一个圆台面。如图2所示,第一段侧壁四周开有对称小孔,能够增大透气量;第二段的外壁面加工有螺纹,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台阶面;第三段和第四段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台阶面;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台阶面,环形台阶面加工有环形凹槽;
41.所述阀体3的内孔的顶部,即第五段所在端,加工为圆台状开口,圆台状开口的大径端朝外,便于气体排出;阀体3的内孔的中部加工有一个环形的限位凸台;
42.阀帽1的圆柱端与阀柱5加工有外螺纹的一端螺纹连接,将阀帽1和阀柱5组成的整体同轴放置在阀体3内部,阀帽1和阀柱5组成的整体的外壁面和阀体3内壁面之间存在环形空腔;
43.弹簧6安装在阀柱5外壁,位于阀体3和阀柱5之间形成的环形空腔内,弹簧6的一端抵在阀体3内壁面中部环形限位凸台上,另一端抵在阀柱5一端的环形凸台上。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进而使得阀帽1的台阶面压紧在阀体3第五段圆台状开口的大径端,并将阀体3的圆台状开口密封,阀帽1与阀体3第五段的圆台状开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以保证阀帽1与阀体3之间的气密性。
44.实施例2
45.一种氧气发生器,如图3所示,所示氧气发生器包括主体和出气阀盖,所述主体包括筒体、产氧药芯及过滤材料;筒体为底部密闭,顶部开口的中空的圆柱体,产氧药芯位于筒体内部,本实施例中所述产氧药芯为长方体形状;过滤材料为厚度为1-3毫米的超细玻璃纤维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在超细玻璃纤维毯上负载能够去除一氧化碳和氯气等的催
化剂组合使用;过滤材料完全包覆产氧药芯外部且填满筒体与产氧药芯之间的空隙;本实施例中,过滤材料采用的超细玻璃纤维毯包括薄圆片形状的纤维毯a和长方形片状结构的纤维毯b;纤维毯b包覆在产氧药芯外部,产氧药芯和纤维毯b组成的整体的外径与筒体内径相等,纤维毯b的宽与产氧药芯的高度相等;纤维毯a的直径与筒体内径相等,固定在包覆了纤维毯b的产氧药芯上下两端,每端分布5-15片不等,可根据间隙调整。
46.所述出气阀盖包括氧气发生器出气密封装置7、封盖8和螺母9,封盖8穿过出气密封装置7的阀体3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抵在阀体3第二段和第三段形成的环形台阶面上,第二密封圈4安装在阀体3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环形台阶面的环形凹槽里面,通过螺母9与阀体3第二段外螺纹的螺纹连接,将封盖8压紧在环形台阶面上;封盖8上表面中部加工有一个圆台状凸起,圆台状凸起抵在阀体3第二段和第三段形成的台阶面上,增强对封盖8的限位效果。
47.所述出气阀盖安装在筒体的顶部开口,并将所述筒体的顶部开口密封,出气阀盖的封盖8通过焊接固定在筒体的顶部开口。
48.工作原理:
49.氧气发生器在贮存期间,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阀柱5在弹簧恢复力的作用下带动阀帽1压紧阀体3达到密封作用,保证氧气发生器的气密性;
50.启动氧气发生器后随即产生氧气,氧气从阀柱5一端的轴向盲孔和阀体3第一段侧壁四周加工的对称小孔迅速进入出气密封装置中,经过径向的通孔从阀帽1外壁面与阀体3内壁面之间的间隙排出;随着氧气发生器内部压力持续增大,驱动阀柱5继续压缩弹簧6,使阀帽1与阀体3分开,产生间隙,氧气即可自动释放。
51.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