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出水切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27490发布日期:2022-11-09 08:3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感应出水切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洁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感应出水切换结构。


背景技术:

2.淋浴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淋浴设备,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淋浴过程的舒适性和便捷性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在冬天,虽然大多数用户家中都备有热水器,但是,从热水器到淋浴器之间的管路中残留了大量的冷水,人们往往需要在淋浴前先预放水,将管路中残留的冷水先排掉,并通过不断手动尝试出水的水温来判断是否适合进行淋浴,使用不便。
3.为此,人们设计了一种排冷切换阀芯,并申请了中国专利,其申请号为:201922055493.x;其公告号为:cn211449751u;该排冷切换阀芯包括本体和切换组件,本体内设有进水道和多个出水道,切换组件活动连接本体,以使各出水道切换连通进水道。多个出水道中的第一出水道内设置有排冷组件,该排冷组件包括感温包、密封件和弹性件,感温包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连接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连接部,且具有热敏特性且第一端被配置为与第一出水道保持固定,以使第二端和连接部构成其输出部,输出部在受热时沿感温包的长度方向膨胀。该排冷切换阀芯中具有三个出水道,其中,第一出水道在进水时,感温包能根据水温进行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如为冷水则通过,如为热水,感温包膨胀并阻断第一出水道,给予用户直观的将出热水的提醒。
4.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管道、阀体、淋浴设备、龙头等结构的进出水位置均呈圆管状,且现有的感温包整体呈圆柱状,则为了适应现有使用环境与配套结构,该排冷切换阀芯整体结构以及内部的数个出水道只能设计为圆形,而在呈圆柱状的阀芯内绕轴线设置三个出水道,使得各个出水道之间以及出水道和阀芯外侧之间留下了大量的间距,形成了大量的空间浪费,大大降低了各个出水道的出水量,尤其是具有感温包的出水道,因感温包占用了出水道内的大部分空间,使得可通过的出水量进一步降低,难以满足部分对于出水量要求高的用户的使用需求。
5.面对该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是根据使用对象以及各个出水道的使用频率不同,加大其中一个或几个出水道的孔径,尤其是具有感温包的出水道,缩小使用频率较低的出水道的孔径,实现出水量的调节。该方法虽能提升部分流量,但在不改变阀芯体积的情况下提升量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感应出水切换结构,解决了现有排冷切换阀芯出水量小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8.感应出水切换结构,包括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的主体以及连接在进水端的具有进水口的进水座,所述主体的出水端具有凹入的切换孔,所述切换孔内设置有感温组件和弹
性件,所述主体侧部贯穿开设有与切换孔相连通的排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侧套设有呈筒状的外壳,且外壳内侧和主体外侧之间形成出水间隙,所述进水座能使切换孔或出水间隙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感温组件能在所述切换孔内移动并使切换孔的开口处或者排水孔与所述进水座的进水口相连通。
9.本感应出水切换结构在使用时,将进水座的进水口与进水管路连通,将出水间隙和切换孔的开口对应连通出水的通道。如需要进行预排冷水,使进水座内的进水口与切换孔相连通,感温组件感应进入的水流的水温,当水温较低,即为管道内残留的冷水时,感温组件不发生形变,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封堵切换孔的开口处,使得排水孔与进水口相连通,冷水自主体侧部的排水孔处排出;当水温升高后,感温组件发生膨胀,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作用移动,使得排水孔处被阻断,切换孔的开口处与进水口连通,则热水即可从主体具有切换孔开口的出水端流出,以供用户使用。当无需使用预排冷水功能时,使进水口与主体和外壳之间的出水间隙相连通,则不论热水抑或者冷水,均从出水间隙处流出而不流经感温组件。
10.在本感应出水切换结构中,共具有切换孔和出水间隙这两个出水通道,两者之间仅依靠主体上呈环状的侧壁进行分隔,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可过水面积,足够大的切换孔用于放置感温组件,即便被感温组件占用了切换孔内的部分截面,也能有较大的出水量,提升了出水量。
11.在上述的感应出水切换结构中,所述主体的进水端内具有能将进水口和切换孔相连通的过水孔一以及能将进水口和出水间隙相连通的过水孔二,所述主体进水端的外侧具有凸出的凸出部,所述过水孔一和过水孔二部分开设于所述凸出部内。将切换孔开设在出水端内,将过水孔一和过水孔二开设在进水端内,两者错开,减少过水孔一和过水孔二对切换孔径向尺寸的影响,同时,在不影响出水间隙的情况下,通过凸出部的外扩,来尽可能地扩大过水孔一和过水孔二的可流通面积,增大过水量。
12.在上述的感应出水切换结构中,所述主体的出水端外侧具有数个凸出呈筒状的支撑筒,数个所述支撑筒与外壳的轴向相一致,且支撑筒的外侧能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抵靠。通过数个支撑筒对外壳的径向位置进行限位,保证外壳内出水间隙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出水量的稳定性,同时,支撑筒的内孔也可供过水,减少了对水路的阻碍,进一步保证了出水量。
13.在上述的感应出水切换结构中,所述切换孔包括相互连通的大孔和小孔,所述小孔的孔径小于大孔的孔径且大孔相较于小孔更靠近所述主体的出水端端部,所述排水孔贯穿开设于所述小孔的侧壁上,所述大孔和小孔连接处的主体内壁形成环形的凸肩,所述过水孔一的出口连通至所述大孔的侧壁上。切换孔内端为孔径较小的小孔,可为过水孔一让位,保证过水孔一的孔径和过水量,同时,大孔和小孔之间形成的的凸肩可便于感温组件对排水孔进行封堵。
14.在上述的感应出水切换结构中,所述大孔、小孔、过水孔一和过水孔二均为直孔,且四者的轴向均与外壳的轴向相一致,所述过水孔一和小孔相邻设置,且过水孔二与所述小孔相邻设置。各个孔轴向一致,且相邻设置,可最大化地利用主体内的空间,保证出水量。
15.在上述的感应出水切换结构中,所述感温组件包括具有柱状形变部的感温包以及呈环形的密封件一,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小孔内,所述密封件一套设在所述感温包朝向
弹性件一端的外侧,所述感温包克服弹性件的弹力移动时,所述密封件一能抵靠在所述凸肩上并封堵所述小孔,所述密封件一抵靠在所述凸肩上时所述感温包朝向所述弹性件一端的端部与所述小孔的底面之间具有间距。感温包通过侧部的密封件一抵靠在凸肩上的方式来封堵小孔,进而阻断开设于小孔侧壁上的排水孔和过水孔一,密封更稳定,同时,大多密封圈采用橡胶或硅胶材质制成,质地较软,即便在小孔被封堵后水温仍有少量升高,因感温包的端部和小孔底面之间仍有间距,感温包可压缩密封件一继续向小孔内形变,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的同时能有效避免感温包的形变被限制而导致故障或损坏的情况发生。
16.在上述的感应出水切换结构中,所述感温组件还包括呈环形的密封件二,所述主体的切换孔开口处固定有密封座,所述形变部的外端抵靠在所述密封座上,所述密封件二套设并固定在所述感温包朝向密封座一端的外侧,且感温包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移动时,所述密封件一能抵靠在所述密封座上并封堵所述切换孔。
17.在上述的感应出水切换结构中,所述外壳不遮挡所述排水孔,所述主体位于排水孔处的外侧还套设有呈筒状的调节筒且调节筒能相对于主体周向转动,所述调节筒与所述外壳相邻设置,所述调节筒的一侧具有将排水孔和调节筒外侧相连通的排水口。外壳不遮挡排水孔,使得排水孔的排水和出水间隙的出水不同向,排水孔的出水可通过周向转动调节筒来进行调整方向。
18.在上述的感应出水切换结构中,所述主体的外侧具有凸出的能发生弹性形变的卡件,所述卡件呈片状,卡件的一端与所述主体固定,另一端向所述外壳方向翻折,所述外壳内侧具有凹入的卡口,所述卡件卡入所述卡口内。装配时,外壳套设在主体出水端端部的外侧并沿轴向推动,由外壳挤压凸出的卡件,使卡件向主体方向发生弹性形变,直至外壳推动至卡口与卡件位置对应时,卡件弹出并卡入卡口内,实现外壳和主体之间的固定。
19.在上述的感应出水切换结构中,所述进水座可转动地连接在进水端,所述进水座朝向主体的一端具有凸出的限位块,所述主体的进水端端部具有凹入呈圆弧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伸入所述限位槽内且能沿着所述限位槽移动,且当所述限位块分别移动至所述限位槽的两个端部时,所述进水口分别与所述过水孔一和过水孔二相连通。通过圆弧形的限位槽和限位块的配合来限定两个过水孔的连通位置,保证切换后的位置正对性,进而保证使用时的出水量。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感应出水切换结构共具有切换孔和出水间隙这两个出水通道,两者之间仅依靠主体上呈环状的侧壁进行分隔,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可过水面积,即便感温组件占用了切换孔内的部分截面,也能有较大的出水量提升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感应出水切换结构实施例一排冷水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感应出水切换结构实施例一出热水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感应出水切换结构实施例一直接出水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主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主体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进水座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主体;11、进水端;12、出水端;13、切换孔;131、大孔;132、小孔;14、排水
孔;15、过水孔一;16、过水孔二;17、凸出部;18、支撑筒;19、凸肩;20、密封座;101、卡件;102、限位槽;2、进水座;21、进水口;22、限位块;3、弹性件;4、感温组件;41、感温包;42、密封件一;43、密封件二;44、形变部;5、外壳;6、出水间隙;7、调节筒;71、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所示,本感应出水切换结构包括呈圆柱状且两端分别为进水端11和出水端12的主体1、可转动地连接在进水端11的具有进水口21的进水座2、套设在主体1出水端12外侧的呈圆筒状的外壳5以及套设在主体1进水端11外侧的呈圆筒状的调节筒7,外壳5和调节筒7同轴线设置且两者相对的一端相互抵靠。
3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进水端11的中心具有凸出呈圆柱状的连接部,进水座2朝向主体1的一端的中心具有连接孔,连接部穿过连接孔,连接部内螺纹连接有螺钉,螺钉的头部伸出连接部且位于进水座2内,螺钉头部的直径大于连接孔的孔径,实现将进水座2和主体1相连接;进水口21的出口开设在进水座2朝向主体1一端的偏心位置。
32.其中,主体1的出水端12端面具有凹入的为阶梯孔的切换孔13,切换孔13内设置有感温组件4和弹性件3,切换孔13包括相互连通的大孔131和小孔132,小孔132的孔径小于大孔131的孔径且大孔131相较于小孔132更靠近主体1的出水端12端部,大孔131和小孔132的轴向相一致且两者连接处的主体1内壁形成环形的凸肩19。小孔132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数个排水孔14,数个排水孔14将小孔132连通至调节筒7和主体1之间的环形间隙处,调节筒7两端内侧与主体1外侧之间通过环形密封圈实现密封,且调节筒7能相对于主体1周向转动,调节筒7的一侧具有将排水孔14和调节筒7外侧相连通的排水口71。在本实施例中,大孔131和小孔132均为直孔。
33.感温组件4包括具有圆柱状形变部44的感温包41以及呈圆环形的密封件一42,感温包41中部外侧具有向外凸出呈圆环形的挡肩,弹性件3为弹簧且设置于小孔132内,密封件一42套设在感温包41朝向弹性件3一端的外侧且能与挡肩的端面相抵靠,感温包41克服弹性件3的弹力向进水端11方向移动时,密封件一42能抵靠在凸肩19上并封堵小孔132的端口,当密封件一42抵靠在凸肩19上时感温包41朝向弹性件3一端的端部与小孔132的底面之间具有间距。
34.感温组件4还包括呈圆环形的密封件二43以及呈圆筒状的套筒,套筒套设在感温包41朝向出水端12端部的一端外侧并能与挡肩对应的端面相抵靠,套筒朝向出水端12端部的一端内侧具有凹入呈圆环形的定位凹槽,密封件二43设置于该定位凹槽内。主体1的切换孔13开口处固定有呈圆桶状的密封座20,密封座20开口的一端伸入切换孔13开口内且密封座20外侧和切换孔13的侧壁之间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密封座20封闭端朝向感温包41的一侧中心具有凹入的凹孔,形变部44的外端抵靠在密封座20的凹孔底部,密封座20封闭端的偏心位置沿轴向贯穿开设有数个通孔。密封座20开口一端的内侧具有向内凸出呈圆环形的挡沿,且感温包41在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下移动时,密封件一42能抵靠在密封座20的挡沿上并形成密封。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为一体注塑成型,密封座20可通过粘接或紧固件固定的
方式固定在主体1上;密封件一42和密封件二43均为圆环形密封圈。
35.外壳5内侧和主体1外侧之间形成圆环形的出水间隙6,且外壳5靠近进水端11的一端内侧和主体1外侧之间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主体1的出水端12外侧围绕轴线至少均布有三个凸出呈圆筒状的支撑筒18,数个支撑筒18与外壳5的轴向相一致,且支撑筒18的外侧能与外壳5的内壁相抵靠。为了方便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主体1外相对的两侧均具有凸出的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片状卡件101,卡件101的长度方向与主体1的轴向相一致,卡件101的一端与主体1固定,另一端向外壳5方向翻折,外壳5内侧对应具有凹入的卡口,卡件101卡入卡口内。为了提高装配时的准确性,在主体1的外侧还具有凸出的导向块,外壳5朝向进水端11的一端内侧具有凹入的导向槽,导向块伸入导向槽内。
36.主体1的进水端11内具有能将进水口21和切换孔13相连通的过水孔一15以及能将进水口21和出水间隙6相连通的过水孔二16,主体1进水端11的外侧具有凸出的数个凸出部17,过水孔一15和过水孔二16分别部分开设于凸出部17内。在本实施例中,过水孔一15和过水孔二16均为直孔,且两者的轴向均与主体1的轴向相一致,过水孔一15和小孔132相邻设置,且过水孔二16与小孔132相邻设置,过水孔一15和过水孔二16分别位于小孔132相对的两侧,而排水孔14则开设在除与过水孔一15和过水孔二16对应的其它侧壁上,过水孔一15的出口连通至大孔131的侧壁上,过水孔二16的出口连通的主体1的外侧壁上并与出水间隙6位置对接,凸出部17包括靠近进水端11的数个呈圆环形的凸出部17一以及与过水孔一15和切换孔13连通位置对应的块状凸出部17二,导向块固定在凸出部17二的外侧。
37.本感应出水切换结构在使用时,将外壳5上凸出于密封座20的端部与用水设备或者管路通过螺纹、卡接等方式密封连接,将进水座2与供水管路对应连接。
38.如需要进行预排冷水,相对于主体1转动进水座2,使得进水座2内的进水口21与过水孔一15相连通,水流可经过过水孔一15流入切换孔13内,感温包41感应进入水流的水温。当水温较低,如图1所示,即为管道内残留的冷水时,感温包41不发生形变,在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下密封件二43保持抵靠在密封座20上并封堵切换孔13的开口处的状态,使得水流经小孔132、排水孔14、调节筒7和主体1之间的环形间隙以及排水口71排出。当水温升高后,如图2所示,感温包41发生膨胀,克服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移动,使得密封件一42抵靠在凸肩19上,封堵小孔132。同时,密封件二43离开密封座20的挡沿,使得切换孔13开口处导通,水流经密封座20上的通孔流出。
39.当无需使用预排冷水功能时,如图3所示,周向转动进水座2,使得进水口21与过水孔二16相连通,则不论热水抑或者冷水,均从出水间隙6处流出而不流经感温组件4。
40.为了使进水座2转动切换时能使进水口21的出口与过水孔一15或者过水孔二16对正,进水座2朝向主体1的一端的偏心位置具有凸出呈圆弧形的限位块22,主体1的进水端11端部对应具有凹入呈圆弧形的限位槽102,限位块22伸入限位槽102内且能沿着限位槽102移动,且当限位块22分别移动至限位槽102的两个端部时,进水口21分别与过水孔一15和过水孔二16相连通。
41.实际使用时,外壳5可以是手持花洒的进水端11壳体,即直接将主体1插接在手持花洒进水端11内。
42.实施例二
43.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进水座2包括切换件和
具有进水口21的座体,该座体固连在主体1的进水端11且座体和主体1进水端11端部之间形成过水腔,进水口21、过水孔一15和过水孔二16均与过水腔相连通。切换件的中部与本体1或者座体相铰接,切换件的外端伸出座体,切换件的内端具有位于过水腔内的密封组件,且当切换件绕铰接点摆动时,密封组件能将过水孔一15或者过水孔二16封堵。在本实施例中,座体侧部开设有切换槽,切换件穿过该切换槽,且当切换件绕铰接点摆动至与切换槽两端相抵靠时,密封组件封堵过水孔一15或者过水孔二16,这里,切换件内端朝向主体1的一侧具有凹入的密封孔,密封组件包括均设置于密封孔内的钢珠以及密封弹簧,钢珠的直径大于过水孔一15和过水孔二16的孔径,且钢珠在密封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能部分伸入过水孔一15或过水孔二16内以封堵过水孔一15或过水孔二16。座体内位于切换槽和过水腔之间形成一铰接孔,切换件包括呈圆柱状的铰接柱、部分伸出座体的拨动部以及位于过水腔内的密封部,铰接柱穿设于铰接孔内,且铰接柱能在铰接孔内周向转动,铰接柱的两端分别位于切换槽和过水腔内,且拨动部和密封部分别与铰接柱的两端对应固连,铰接柱外侧固定有与铰接孔内壁相抵靠并使两者之间形成密封的密封圈。
4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