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2150发布日期:2022-10-05 05:3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曲轴、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2.曲轴是冰箱压缩机中最重要的部件。曲轴用于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输出并驱动压缩机上其他从动件工作。曲轴受到旋转质量的离心力、周期变化的气体惯性力和往复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使曲轴承受弯曲扭转载荷的作用。
3.曲轴与其他从动件相连接的表面为摩擦面,现有的曲轴的摩擦面润滑不充分,影响压缩机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曲轴,旨在解决现有的曲轴的摩擦面润滑不充分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曲轴,包括:
6.主轴,所述主轴内开设有主油道,所述主轴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第一油槽,所述第一油槽通过第一油孔连通所述主油道;
7.让位段,所述让位段与所述主轴连接固定;
8.副轴,所述副轴与所述让位段远离所述主轴的一端连接固定,所述副轴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第二油槽;所述副轴相对所述主轴偏置;所述让位段在轴向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副轴在轴向方向的投影中;以及
9.外轴,与所述副轴远离所述主轴的一端连接固定,所述外轴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第三油槽;所述副轴还相对所述外轴偏置;
10.所述第一油槽、所述第二油槽以及所述第三油槽均沿第一方向呈螺旋设置;所述第二油槽通过第二油孔连通所述主油道,所述第三油槽通过第三油孔连通所述主油道;所述让位段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第四油孔,所述第四油孔连通所述主油道。
11.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油槽的螺旋升角为α1,其中,40
°
≤α1≤50
°
;和/或,所述第二油槽的螺旋升角为α2,其中,40
°
≤α2≤50
°
;和/或,所述第三油槽的螺旋升角为α3,其中,40
°
≤α3≤50
°

12.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主轴朝向所述副轴的一侧端面;所述第二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副轴朝向所述外轴的一侧端面。
13.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外轴背离所述副轴的一侧端面。
14.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曲轴还包括:
15.分油道,所述分油道的一端连通所述主油道,并向所述外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油槽通过第二油孔连通所述分油道,所述第三油槽通过第三油孔连通所述分油道。
16.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分油道远离所述主油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轴远离所述主轴
的一侧端面;
17.所述分油道包括:
18.第一分油道,所述第一分油道连通所述主油道,并穿设所述副轴,所述第二油槽通过所述第二油孔连通所述第一分油道;以及
19.第二分油道,所述第二分油道连通所述主油道,并依次穿设所述副轴和所述外轴,所述第三油槽通过所述第三油孔连通所述第二分油道。
20.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分油道的轴线与所述主轴的轴线的夹角为β1,其中,0≤β1≤5
°
;和/或,所述第二分油道的轴线与所述主轴的轴线的夹角为β2,其中,0≤β2≤5
°

21.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主轴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副轴与所述主轴的第二端连接固定;所述主轴的第一端开设有连通所述主油道的开口,所述主油道具有朝向所述主轴的第一端的底壁;所述底壁为向所述主轴的第二端的方向凸出的锥面或弧面,所述第一分油道和所述第二分油道分别延伸至所述底壁。
22.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分油道还包括:
23.第三分油道,所述第三分油道的一端连通所述主油道,并向所述外轴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油孔连通所述第三分油道。
24.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分油道的轴线与所述主轴的轴线的夹角为β3,其中,0≤β3≤5
°

25.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曲轴的基础上,还提出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如上述示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所述曲轴的所述第一油槽、所述第二油槽以及所述第三油槽的螺旋旋向与所述曲轴的旋转方向相同。
26.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压缩机的基础上,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如上述示例所述的压缩机。
2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副轴和外轴形成双支撑曲轴,通过第一油槽连通第一油槽和主油道,以向主轴外壁面供油润滑;通过第二油道连通第二油槽和主油道,以向副轴的外壁面供油润滑;通过第三油道连通第三油槽和主油道,以向外轴的外壁面供油润滑,以在主轴、副轴和外轴的外壁面上均形成润滑面;通过使第一油槽、第二油槽以及第三油槽均沿第一方向呈螺旋设置,以延长对应油槽的长度,以增大对应表面的润滑面,进而提升曲轴的各摩擦面的润滑性能,进而提升曲轴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曲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图1的左视图;
31.图3为图2中的2a-2a向的剖视图;
32.图4为图1的俯视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油孔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号说明:
[0035][0036][0037]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9]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0]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曲轴,能够用于压缩机或其他使用曲轴的场景。曲轴包括依次设置的主轴10、副轴30和外轴40。副轴30位于主轴10和外轴40之间,副轴30相对主轴10以及外轴40偏置,在垂直于主轴10的轴向的截面中,副轴30的轴心与主轴10的轴心相互错开,副轴30的轴心也与外轴40的轴心相互错开,外轴40的轴心可以与主轴10的轴心重合。主轴10、副轴30以及外轴40的外周壁可以分别与对应的从动件相连接固定,以实现驱动从动件同步运动。在一些示例中,主轴10、副轴30和外轴40可以采用一体成型设置,以方便曲轴的成型。
[0042]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一些示例中,主轴10开设有主油道11,主轴10设有连通主
油道11的开口,主轴10的开口连通曲轴外部部件的储油槽等结构,以形成供外部润滑油进入曲轴的通道。曲轴与外部部件的储油槽的连接方式可以参考现有压缩机曲轴,不再赘述。在主轴10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第一油槽13,第一油槽13沿第一方向呈螺旋设置,并且第一油槽13通过第一油孔14连通主油道11。当曲轴转动时,储油槽内的润滑油进入主油道11,在离心力作用下,润滑油通过第一油孔14进入第一油槽13,并沿着第一油槽13在第一方向上流动,以使润滑油能够对主轴10以及与主轴10相连接的从动件的摩擦面进行润滑。由于第一油槽13沿第一方向呈螺旋状,使得第一油槽13所能够覆盖到的摩擦面的面积增大,使得润滑油的润滑面增大,进而可以具有更好的润滑效果。
[0043]
本示例以及下述示例中所述的第一方向为对应的油槽的螺旋旋向,如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等。
[0044]
在一些示例中,沿主轴10的轴线方向,主轴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主油道11沿主轴10的轴向延伸,主轴10的开口设于主轴10的第一端的端面,也可以设置在主轴10的第一端的侧壁上。第一油槽13具有相对设置的前端和后端,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油槽13的后端更靠近主轴10的第二端设置,第一油孔14连通第一油槽13的前端。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油槽13的前端可以靠近主轴10的中部设置,或者,第一油槽13的前端可以设置在主轴10的中部至第一端的部分,第一油孔14连通第一油槽13的前端。第一油槽13的后端位于主轴10的中部至第二端的部分。主油道11内的润滑油经由第一油孔14进入第一油槽13,并沿着第一油槽13流动,以对主轴10的外表面的摩擦面进行润滑。由于主轴10的开口延伸至主轴10的第一端,曲轴转动时,润滑油自主轴10的开口进入主油道11内,并沿着第一油孔14进入第一油槽13。当曲轴运行时,由于第一油槽13的前端设置在主轴10的中部或更靠近主轴10的第一端的位置,使得主油道11内的润滑油进入第一油孔14的路径相对较短,可以有效增大进入第一油孔14的油量,进一步地可以增大第一油槽13的油量,提升主轴10及与主轴10连接的从动件的摩擦面的润滑效果。由于第一油槽13为螺旋状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一油槽13的润滑路径的长度,进一步提升润滑效果。
[0045]
进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油槽13的后端延伸至主轴10的第二端,以使第一油槽13自前端至后端部位均能够有足够地润滑油供油,第一油槽13中多余的润滑油可以流动至主轴10的第二端,多余的润滑油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出,进而在实现主轴10与主轴10的从动件之间的摩擦面充分润滑的同时,对多余润滑油进行输出。
[0046]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油槽13沿第一方向延伸,在平行于主轴10的轴线方向的截面中,第一方向与主轴10的轴线的夹角小于90
°
,且大于0
°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油槽13的螺旋升角为α1,其中,α1不超过50
°
,且α1不小于40
°
。如图2所示,垂直于主轴10的轴线方向的直线为主轴10的径向线,螺旋升角为第一油槽13所在的螺旋线与主轴10的径向线之间的夹角。第一油槽13的螺旋升角可以为41
°
、42
°
、43
°
、44
°
、46
°
、47
°
、48
°
或50
°
中的任意值。由于第一油槽13的螺旋升角不超过50
°
,可以避免第一油槽13的螺旋升角过大而导致的润滑油移动阻力增大的问题,进而避免第一油槽13的后端部位油量不足。由于第一油槽13的螺旋升角不小于40
°
,能够有效防止第一油槽13油量过大而影响曲轴压缩机使用性能的问题。
[0047]
进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油槽13的后端延伸至主轴10的第二端。以第一油槽13的螺旋升角为44
°
为例,润滑油自主轴10的主油道11经由第一油孔14进入第一油槽13,润滑油在第一油槽13内的流动阻力相对更小;润滑油能够对第一油槽13的前端至后端的摩擦
面进行充分润滑,沿着第一油槽13流动至主轴10的第二端,并在离心力作用下,主轴10的第二端表面的润滑油可以向主轴10的外侧甩出,进而使多余的润滑油可以再次进入储油槽内,并再次进入循环。
[0048]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油槽13通过第一油孔14连通主油道11,其中,第一油孔14为直孔,自第一油槽13至主油道11,第一油孔14的内径不变。由于第一油孔14为直孔,能够有效控制进入第一油孔14的油量,防止润滑油进入第一油孔14时的流动阻力过大而导致的第一油槽13的油量减少。
[0049]
在一些示例中,副轴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副轴30的第一端与主轴10固定连接,副轴30的第二端与外轴40固定连接。副轴30相对主轴10偏置。副轴30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第二油槽31,第二油槽31沿第一方向呈螺旋设置,第二油槽31通过第二油孔32连通主油道11,第二油槽31形成供润滑油在副轴30与副轴30的从动件的摩擦面之间流动的润滑油输送通道。第二油槽31具有前端和后端,第二油槽31的后端更靠近副轴30第二端设置。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油孔32连通第二油槽31的前端,以使润滑油能够自第二油槽31的前端流动至第二油槽31的后端。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油槽31的前端可以位于在副轴30的中部,进一步地,第二油槽31的前端可以更靠近副轴30的第一端设置,以使第二油槽31在副轴30的外周壁上的流动路径延长,进而可以增大润滑油在副轴30上的润滑面的面积,提升润滑效果,进一步结合第二油槽31为螺旋状延伸,能够延长第二油槽31的总长度,有效增大润滑面。当第二油槽31的前端更靠近副轴30的第一端时,润滑油自主油道11进入第二油孔32时的路径相对缩短,能够有效增大进入第二油槽31的润滑油量。
[0050]
进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油槽31的后端延伸至副轴30的第二端,以使第二油槽31自前端至后端部位均能够有足够地润滑油供油,第二油槽31中多余的润滑油可以流动至副轴30的第二端,多余的润滑油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出,进而在实现副轴30与副轴30的从动件之间的摩擦面充分润滑的同时,对多余润滑油进行输出循环利用。
[0051]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油槽31沿第一方向螺旋设置,在平行于副轴30的轴线方向的截面中,第一方向与副轴30的轴线的夹角小于90
°
,且大于0
°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油槽31的螺旋升角为α2,其中,α2不超过50
°
,且α2不小于40
°
。如图2所示,垂直于副轴30的轴线方向的直线为副轴30的径向线,螺旋升角为第二油槽31所在的螺旋线与副轴30的径向线之间的夹角。第二油槽31的螺旋升角可以为40
°
、42
°
、43
°
、44
°
、46
°
、47
°
、49
°
或者50
°
中的任意值。由于第二油槽31的螺旋升角不超过50
°
,可以避免第二油槽31的螺旋升角过大而导致的润滑油移动阻力增大的问题,进而避免第二油槽31的后端部位油量不足。由于第二油槽31的螺旋升角不小于40
°
,能够有效防止第二油槽31油量过大而影响曲轴压缩机使用性能的问题。进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油槽31的后端延伸至副轴30的第二端,并且第二油槽31的螺旋升角为α2,其中,α2不超过50
°
,且α2不小于40
°
。以第二油槽31的螺旋升角为46
°
为例,润滑油自主油道11经由第二油孔32进入第二油槽31,润滑油在第二油槽31内的流动阻力相对更小;润滑油能够对第二油槽31的前端至后端的摩擦面进行充分润滑,沿着第二油槽31流动至副轴30的第二端,并在离心力作用下,副轴30的第二端表面的润滑油可以向副轴30的外侧甩出,进而使多余的润滑油可以再次进入储油槽内,并再次进入循环。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油槽13和第二油槽31的螺旋升角相等。
[0052]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油槽31通过第二油孔32连通主油道11,其中,第二油孔32为直
孔,自第二油槽31至主油道11,第二油孔32的内径不变。由于第二油孔32为直孔,能够有效控制进入第二油孔32的油量,防止润滑油进入第二油孔32时的流动阻力过大而导致的第二油槽31的油量减少。由于第二油孔32的内径不变,润滑油在第二油孔32内流动时的流通面积不变,进而可以避免润滑油在第二油孔32内产生涡流等问题,进而可以使第二油孔32内的润滑油流量可控。
[0053]
在一些示例中,副轴30远离主轴10的一端设有外轴40,外轴40可以与副轴30以及主轴10一体成型。外轴40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第三油槽41,第三油槽41沿第一方向呈螺旋设置。外轴4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外轴40的第一端与副轴30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三油槽41用于向外轴40与外轴40的从动件之间的摩擦面输送润滑油,由于第三油槽41为螺旋状设置,能够有效延长第三油槽41的长度,延长润滑油在外轴40与外轴40的从动件之间的摩擦面上的流动路径,进而增大润滑面,提升润滑效果。
[0054]
第三油槽41具有前端和后端,第三油槽41的后端更靠近外轴40的第二端设置。在一些示例中,第三油孔42连通第三油槽41的前端,以使润滑油能够自第三油槽41的前端流动至第三油槽41的后端。
[0055]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油槽41的前端靠近外轴40的中部设置,进一步地,第三油槽41的前端可以更靠近外轴40的第一端设置,以使第三油槽41在外轴40的外周壁上的流动路径延长,进而可以增大润滑油在外轴40上的润滑面的面积,提升润滑效果,进一步结合第三油槽41为螺旋状延伸,能够延长第三油槽41的总长度,有效增大润滑面。当第三油槽41的前端更靠近外轴40的第一端时,润滑油自主油道11进入第三油孔42时的路径相对缩短,能够有效增大进入第三油槽41的润滑油量。
[0056]
进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第三油槽41的后端延伸至外轴40的第二端,以使第三油槽41自前端至后端部位均能够有足够地润滑油供油,第三油槽41中多余的润滑油可以流动至外轴40的第二端,多余的润滑油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出,进而在实现外轴40与外轴40的从动件之间的摩擦面充分润滑的同时,对多余润滑油进行输出循环利用。
[0057]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油槽41沿第一方向延伸,在平行于外轴40的轴线方向的截面中,第一方向与副轴30的轴线的夹角小于90
°
,且大于0
°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油槽41的螺旋升角为α3,其中,α3不超过50
°
,且α3不小于40
°
。如图2所示,垂直于副轴30的轴线方向的直线为副轴30的径向线,螺旋升角为第三油槽41所在的螺旋线与副轴30的径向线之间的夹角。第三油槽41的螺旋升角可以为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或50
°
中的任意值。由于第三油槽41的螺旋升角不超过50
°
,可以避免第三油槽41的螺旋升角过大而导致的润滑油移动阻力增大的问题,进而避免第三油槽41的后端部位油量不足。由于第三油槽41的螺旋升角不小于40
°
,能够有效防止第三油槽41油量过大而影响曲轴压缩机使用性能的问题,进一步可以减少对外轴40的外壁面的加工面积,提升外轴40与外轴40的从动件之间的连接性能。
[0058]
进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第三油槽41的后端延伸至外轴40的第二端,并且第三油槽41的螺旋升角为α3,其中,α3不超过50
°
,且α3不小于40
°
。以第三油槽41的螺旋升角为47
°
为例,润滑油自主油道11经由第三油孔42进入第三油槽41,润滑油在第三油槽41内的流动阻力相对更小;润滑油能够对第三油槽41的前端至后端的摩擦面进行充分润滑,沿着第三油槽41流动至外轴40的第二端,并在离心力作用下,外轴40的第二端表面的润滑油可以向
外轴40的外侧甩出,进而使多余的润滑油可以再次进入储油槽内,并再次进入循环。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油槽13、第二油槽31以及第三油槽41的螺旋升角相等。
[0059]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油槽41通过第三油孔42连通主油道11,其中,第三油孔42为直孔,自第三油槽41至主油道11,第三油孔42的内径不变。由于第三油孔42为直孔,能够有效控制进入第三油孔42的油量,防止润滑油进入第三油孔42时的流动阻力过大而导致的第三油槽41的油量减少。由于第三油孔42的内径不变,润滑油在第三油孔42内流动时的流通面积不变,进而可以避免润滑油在第三油孔42内产生涡流等问题,进而可以使第三油孔42内的润滑油流量可控。
[0060]
进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油孔14、第二油孔32以及第三油孔42的内径相等。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油孔14、第二油孔32以及第三油孔42的内径依次递。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油孔14、第二油孔32以及第三油孔42的长度递增。
[0061]
请参阅图1和图3,在一些示例中,曲轴还包括分油道50,分油道50穿设副轴30和外轴40,分油道50的一端连通主油道11,并向外轴40方向延伸。第二油槽31通过第二油孔32与分油道50相连通,以使主油道11内的润滑油能够经由分油道50进入第二油槽31。第三油槽41通过第三油孔42与分油道50相连通,以使主油道11内的润滑油能够经由分油道50进入第三油槽41。
[0062]
通过设置分油道50,能够形成向外轴40方向延伸的通道,以使主油道11内的润滑油能够更容易进入第二油槽31和第三油槽41。通过单独设置分油道50来连通主油道11,能够根据润滑油量的需要而预设主油道11和分油道50的内径,进而控制主油道11和分油道50的油量。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油孔32和第三油孔42可以为沿曲轴的径向设置的直孔,第二油孔32和第三油孔42分别连通分油道50,进而可以方便开孔。
[0063]
由于外轴40设于副轴30远离主轴10的一端,在一些示例中,分油道50的远离主油道11的一端延伸至外轴40背离副轴30的一端,进而可以有助于控制分油道50内的油量,防止外轴40位置的润滑油量减少。由于分油道50内多余的润滑油可以流动至外轴40远离副轴30的一侧,曲轴转动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多余的润滑油被甩出,可以再次进入循环。
[0064]
请参阅图3,在一些示例中,主轴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副轴30与主轴10的第二端连接固定;主轴10的第一端开设有连通主油道11的开口,主油道11形成有底壁12,底壁12朝向主轴10的第一端设置,具体地,底壁12可以朝向开口设置;如图3所示的主轴10内侧,主轴10的第一端形成开口,开口可以为如图3中设置在主轴10的第一端的端面上,开口也可以为设置在主轴10的第一端的侧壁上,储油槽内的润滑油经由开口进入主油道11内,分油道50延伸至主油道11的底壁12。进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底壁12为向主轴10的第二端的方向凸出的锥面或弧面,润滑油自开口进入主油道11内,沿着主油道11向底壁12方向流动,当达到底壁12位置时,润滑油沿着底壁12形成的锥面或弧面进入分油道50,进而可以避免润滑油在主油道11的底壁12位置产生涡流,有助于增大进入分油道50内的润滑油量。为了使润滑油能够顺利向底壁12方向流动,在一些示例中,主油道11为横截面呈圆形的通道,润滑油在离心力作用下沿着主油道11的内壁面流动,通过主油道11的圆形的内壁面形成平滑的、连续的导向面,防止润滑油流动过程中产生流向骤变,进而使润滑油连续输送,以使润滑油的供油量稳定,并且有助于降低润滑油的流动阻力。
[0065]
进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分油道50包括第一分油道51和第二分油道52,其中,第
一分油道51的一端连通主油道11,并穿设副轴30,第二油槽31通过第二油孔32连通第一分油道51。第二分油道52的一端连通主油道11,并依次穿设副轴30和外轴40,第三油槽41通过第三油孔42连通第二分油道52。第二油槽31和第三油槽41分别通过对应的分油道50连通主油道11,进而可以根据需要选取不同内径的通道作为第二分油道52和第三分油道53,以保证第二油槽31和第三油槽41的供油量达到预设要求。由于外轴40远离主油道11设置,当第三油孔42和第二油孔32的内径相等时,可以增大第二分油道52的内径,以使进入第二分油道52的润滑油量增大,以使进入第三油孔42的润滑油量保持在预设水平。
[0066]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分油道51和/或第二分油道52为横截面呈圆形的通道,以减小润滑油的流动阻力,保持润滑油的持续供应。
[0067]
进一步地,在上一示例的基础上,第一分油道51的轴线与主轴10的轴线的夹角为β1,其中,0≤β1≤5
°
,当β1=0时,第一分油道51的轴线与主油道11的轴线相平行设置,当β1=5
°
时,第一分油道51的轴线相对主油道11的轴线呈一定角度倾斜。
[0068]
进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分油道52的轴线与所述主轴10的轴线的夹角为β2,其中,0≤β2≤5
°
,当β2=0时,第二分油道52的轴线与主油道11的轴线相平行设置,当β2=5
°
时,第二分油道52的轴线相对主油道11的轴线呈一定角度倾斜。
[0069]
通过限定β1以及β2,在加工第一分油道51和第二分油道52时,可以确保第一分油道51和第二分油道52在一定误差范围内,方便开孔加工。
[0070]
进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外轴40具有与副轴30相连接的第一端以及远离副轴30的第二端,第一分油道51和第二分油道52远离主油道11的一端延伸至外轴40的第二端,以使第一分油道51和第二分油道52内形成供润滑油流动的通路,第一分油道51和第二分油道52内多余的润滑油可以流动至外轴40的第二端,在离心力作用下,多余的润滑油可以被甩出,再次进入循环。通过使0≤β1≤5
°
,0≤β2≤5
°
,可以方便第一分油道51和第二分油道52的加工,在开孔时,使第一分油道51和第二分油道52自外轴40的第二端延伸至主油道11的底壁12,减少开孔加工的误差。
[0071]
进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主油道11具有上述示例中所述的底壁12,第一分油道51和第二分油道52延伸至主油道11的底壁12,以使润滑油能够沿着底壁12进入第一分油道51和第二分油道52。
[0072]
请参阅图1和图4,在一些示例中,曲轴还包括让位段20,其中,让位段20位于主轴10和副轴30之间,副轴30通过让位段20与主轴10相连接。在一些示例中,在制作曲轴时,主轴10、让位段20、副轴30以及外轴40一体成型设置。
[0073]
进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让位段20在轴向方向的投影落入副轴30在轴向方向的投影中。让位段20和副轴30在垂直于副轴30的轴线的截面的投影中,让位段20位于副轴30内。
[0074]
在一些示例中,让位段20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第四油孔21,第四油孔21连通主油道11,以向让位段20供油。进一步地,在一些示例中,第四油孔21为直孔,以方便控制第四油孔21的油量,并且可以方便开孔加工。在一些示例中,第四油孔21的内径等于第一油孔的内径。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油孔、第四油孔、第二油孔以及第三油孔的内径依次递增。
[0075]
在一些示例中,曲轴开设有第三分油道53,第三分油道53连通主油道11,并且第四油孔21连通第三分油道53,以使主油道11的润滑油经由第三分油道53和第四油孔21达到让
位段20的外周壁上。在制作第三分油道53时,第三分油道53可以依次穿设让位段20、副轴30以及外轴40,并延伸至外轴40远离副轴30的一侧端面,在使第三分油道53内的油量达到预设油量的同时,当第三分油道53内存在多余润滑油时,多余的润滑油可以流动至外轴40远离副轴30的一侧,并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出后再次进入循环。在一些示例中,第三分油道53延伸至主油道11的底壁12,以使润滑油可以沿着底壁12形成的锥面或弧面流入第三分油道53内,进而可以降低润滑油的流动阻力。
[0076]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分油道53的轴线与主轴10的轴线的夹角为β3,其中,0≤β3≤5
°
,以方便开孔,同时可以方便使第三分油道53与主油道11内的预设位置相连通。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分油道、第二分油道以及第三分油道的内径相等。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油孔、第四油孔、第二油孔以及第三油孔的内径相等,第三分油道、第一分油道以及第二分油道的内径依次递增。
[0077]
在一些示例中,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如上述任一示例中的曲轴,曲轴的第一油槽13、第二油槽31以及第三油槽41的螺旋旋向与曲轴的旋转方向相同,以使曲轴转动时,在离心力作用下,润滑油可以沿着第一油槽13、第二油槽31以及第三油槽41流动,进而可以实现向主轴10、副轴30以及外轴40供润滑油。在一些示例中,压缩机还包括其他功能结构,如与曲轴相连接的从动部件、外壳等,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0078]
在一些示例中,在外轴40远离副轴30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60,用于将曲轴与其他功能部件进行连接固定。
[0079]
在一些示例中,在外轴40远离副轴30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70,以方便进行定位和安装。
[0080]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基于上述曲轴的示例,因此,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的示例包括上述曲轴的全部示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81]
在一些示例中,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如上述示例所述的压缩机。制冷设备可以为冰箱,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制冷功能的设备。在一些示例中,制冷设备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模块,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设备基于上述曲轴的示例,因此,本实用新型制冷设备的示例包括上述压缩机的全部示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8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