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头与横连杆的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6222发布日期:2022-11-15 23:3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头与横连杆的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横连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球头与横连杆的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汽车制造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汽车零件中,球头与横连杆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球头与横连杆对接后,球头会受到转向力与横连杆对接头产生摩擦,传统的转向横拉杆接头总成是在球头底部设置弹簧,使其对转向力缓冲和分解,降低转向球头与内壁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3.公开号为cn214578287u公布了一种转向横拉杆接头总成,包括横拉杆、接头和转向球头,接头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球头腔体,球头腔体内设有上球座和下球座,接头一侧腔内设有直杆,直杆上端通过上连杆与上卡套相连,直杆下端通过下连杆与下卡套相连,上连杆下连杆之间设有围绕直杆的弹簧。但是该装置存以下不足,在对转向球头受到的转向力进行分散缓冲时,位于侧方的弹簧往往无法对直向的冲击力进行有效缓冲,长期以往,转向球头的磨损会逐渐变大,缩减使用寿命。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头与横连杆的对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头与横连杆的对接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球头与横连杆的对接装置,包括横连杆,所述横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对接头,所述对接头上开设有对接孔,所述对接头的一侧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一端延伸至对接孔内,所述延伸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球头,所述对接孔内设置有第一卡套,所述第一卡套与球头相适配,所述对接孔内设置有第二卡套,所述第二卡套与球头相适配,所述对接孔内设置有缓冲机构;
7.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有螺塞、缓冲盒、第一弹性垫板、缓冲板、分散杆和第一弹簧,所述螺塞螺纹安装在对接孔内,所述螺塞的一端延伸至对接孔外,所述缓冲盒固定安装在螺塞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垫板固定安装在缓冲盒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缓冲板固定安装在第二卡套的一侧,所述缓冲板的一侧延伸至螺塞内,所述分散杆固定安装在缓冲板的一侧,所述分散杆的一端滑动贯穿螺塞,所述分散杆的一端延伸至缓冲盒内,所述分散杆的一端与第一弹性垫板的一侧相接触,所述第一弹簧滑动套设在分散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缓冲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螺塞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对接孔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延伸槽,所述延伸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对接孔相连通,所述延伸槽的底部内壁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对接孔相连通,通过设置的缓冲槽和延伸槽能够方便滑动杆进行安装,从而能够将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的冲击力与球头的冲击力
进行同步缓冲。
9.优选的,所述缓冲槽内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延伸槽内,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延伸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滑动杆能够将侧板、连接短杆和连接长杆间接连接在一起。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套上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长板,所述连接长板的一端活动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长板与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卡套上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短板,所述连接短板的一端活动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短板与滑动杆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连接长板和连接短板能够分别对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的冲击力进行缓冲。
11.优选的,所述球头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活动延伸至对应的缓冲槽内,所述侧板与滑动杆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侧板能够对球头两侧的冲击力进行缓冲。
12.优选的,所述滑动杆上滑动套设有两个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侧板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二弹簧远离侧板的一端与连接长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二弹簧远离侧板的一端与连接短板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二弹簧能够同时对侧板、连接短板和连接长板的冲击力进行缓冲。
13.优选的,所述缓冲槽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弹性垫板,所述第二弹性垫板的一侧与对应的侧板的一侧相接触,通过设置的第二弹性垫板能够对侧板的冲击力进行缓冲。
14.优选的,所述对接头的一侧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延伸杆相适配,所述盖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环形垫板,通过设置的盖板和环形垫板能够方便对延伸杆进行固定。
15.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头与横连杆的对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球头与横连杆的对接装置,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能够借助第一弹性垫板和第一弹簧来对球头受到的转向力进行双重缓冲分解,缩减球头受到的冲击力,减小球头与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的摩擦,增加使用寿命。
18.(2)、该球头与横连杆的对接装置,通过设置的分散板能够将球头两侧的冲击力传递至第二弹簧和第二弹性垫板上,从而能够缩减球头两侧受到的转向力,增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零件的爆炸安装图。
23.图中:1、横连杆;2、对接头;3、对接孔;4、连杆;5、延伸杆;6、球头;7、第一卡套;8、第二卡套;9、螺塞;10、缓冲盒;11、第一弹性垫板;12、缓冲板;13、分散杆;14、第一弹簧;15、缓冲槽;16、延伸槽;17、第一通孔;18、第二通孔;19、滑动杆;20、连接长板;21、连接短板;22、侧板;23、第二弹簧;24、第二弹性垫板;25、盖板;26、环形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一:
26.请参阅图1、图2和图4,一种球头与横连杆的对接装置,包括横连杆1,横连杆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对接头2,对接头2上开设有对接孔3,对接头2的一侧设置有连杆4,连杆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延伸杆5,延伸杆5的一端延伸至对接孔3内,延伸杆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球头6,对接孔3内设置有第一卡套7,第一卡套7与球头6相适配,对接孔3内设置有第二卡套8,第二卡套8与球头6相适配,对接孔3内设置有缓冲机构;
27.缓冲机构包括有螺塞9、缓冲盒10、第一弹性垫板11、缓冲板12、分散杆13和第一弹簧14,螺塞9螺纹安装在对接孔3内,螺塞9的一端延伸至对接孔3外,缓冲盒10固定安装在螺塞9的一端,第一弹性垫板11固定安装在缓冲盒10的一侧内壁上,缓冲板12固定安装在第二卡套8的一侧,缓冲板12的一侧延伸至螺塞9内,分散杆13固定安装在缓冲板12的一侧,分散杆13的一端滑动贯穿螺塞9,分散杆13的一端延伸至缓冲盒10内,分散杆13的一端与第一弹性垫板11的一侧相接触,第一弹簧14滑动套设在分散杆13上,第一弹簧14的一端与缓冲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4的另一端与螺塞9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28.实施例二:
29.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对接孔3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缓冲槽15,缓冲槽15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延伸槽16,延伸槽16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通孔17,第一通孔17与对接孔3相连通,延伸槽16的底部内壁开设有第二通孔18,第二通孔18与对接孔3相连通;
30.缓冲槽15内设置有滑动杆19,滑动杆19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延伸槽16内,滑动杆19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延伸槽16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31.第一卡套7上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长板20,连接长板20的一端活动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17,连接长板20与滑动杆19滑动连接,第二卡套8上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短板21,连接短板21的一端活动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18,连接短板21与滑动杆19滑动连接;
32.球头6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侧板22,侧板22的一侧活动延伸至对应的缓冲槽15内,侧板22与滑动杆19滑动连接;
33.滑动杆19上滑动套设有两个第二弹簧23,两个第二弹簧2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侧板22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二弹簧23远离侧板22的一端与连接长板20的一侧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二弹簧23远离侧板22的一端与连接短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
34.缓冲槽15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弹性垫板24,第二弹性垫板24的一侧与对应的侧板22的一侧相接触;
35.对接头2的一侧设置有盖板25,盖板25与延伸杆5相适配,盖板2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环形垫板26。
36.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7.工作时,当连杆4受到转向力后,其会通过延伸杆5直接传递至球头6上,球头6会直
接挤压第二卡套8,第二卡套8受力,同时由于第二卡套8与螺塞9之间存在连接缝隙,第二卡套8受力不会直接传递至螺塞9上,第二卡套8的冲击力传递至缓冲板12上,缓冲板12会带动分散杆13挤压第一弹性垫板11和第一弹簧14,第一弹性垫板11和第一弹簧14受力后发生形变,并且通过自身的弹性势能对转向力进行缓冲,同时球头6的部分冲击力会传递至第一卡套7和第二卡套8上,两侧的冲击力会传递至侧板22上,第一卡套7和第二卡套8上的冲击力会分别传递至连接长板20和连接短板21上,此时连接长板20、连接短板21和侧板22能够通过挤压第二弹簧23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第二弹性垫板24可以对侧板22的冲击力进行缓冲,能够最大限度对球头6受到的转向力进行分散。
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