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10397发布日期:2022-10-22 08:4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蝶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蝶阀。


背景技术:

2.三偏心全金属低温蝶阀通过执行机构施加的扭矩,使固定在阀板上的密封圈与阀座紧密贴合并形成连续的密封环,实现蝶阀的密封。目前,上阀盖连接支架和阀体,但由于固定方式选用的是螺栓固定,如果传递扭矩的支架与上阀盖之间以及上阀盖与阀体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会大大降低扭矩的传输效率,影响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蝶阀,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蝶阀密封性能不佳等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蝶阀,包括:阀体、阀座、阀板、阀杆和支架,所述阀座安装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阀板安装在所述阀座内,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上阀盖以及用于阀杆限位的端盖,所述支架安装在上阀盖远离阀体的一端;所述阀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阀盖、阀体、阀板和阀体后与端盖抵靠,所述阀杆可沿自身轴线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阀体上,且所述阀杆与所述阀板固定;所述上阀盖两端端面设置有止转的第一凹凸面,所述支架、阀体与所述上阀盖连接的部位设置有与第一凹凸面配合的第二凹凸面。
5.进一步地,所述上阀盖连接所述阀体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对所述阀杆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槽,所述阀杆上设置有用于与限位槽匹配的限位凸台。
6.进一步地,所述阀杆与所述上阀盖之间设置有填料密封结构,所述支架内固定有填料密封结构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阀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7.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密封结构包括沿着所述阀杆的轴向依次设置的弹簧蓄能密封圈、填料垫、第一填料组件、填料隔垫、第二填料组件以及填料压紧组件,所述密封盖覆盖设置在所述填料压紧组件外。
8.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压紧组件包括:压盖、压板、碟簧、紧固螺栓和螺母,所述压盖设置在所述压板和第二填料组件之间,所述压板与所述上阀盖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碟簧套设在所述紧固螺栓外并通过所述螺母压紧。
9.进一步地,所述上阀盖连接支架的一端沿阀杆径向开设有用于填料密封结构吹扫的第一吹扫孔。
10.进一步地,所述阀体连接端盖的一端沿着阀杆径向开设有用于端盖吹扫的第二吹扫孔。
11.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上沿着所述阀杆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排水孔。
12.进一步地,所述阀板与阀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以及用于压紧第二密封圈的压圈,所述压圈与所述阀板固定。
13.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和阀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阀座压紧固定在阀体上的挡圈。
14.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蝶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方案中,蝶阀的阀座与阀体为两个独立部件,便于阀座磨损后更换。端盖的设置,以对阀杆进行轴向限位。第一凹凸面和第二凹凸面的设置,以防止上阀盖、阀体和支架相对转动,影响阀门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蝶阀的剖视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8.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19.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阀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阀体1、阀座2、阀板3、阀杆4、限位凸台401、端盖5、上阀盖6、防转凸台601、支架7、密封盖8、填料密封结构9、弹簧蓄能密封圈901、填料垫902、第一填料组件903、填料隔垫904、第二填料组件905、压盖906、压板907、碟簧908、螺母909、紧固螺栓910、第一吹扫孔10、第二吹扫孔11、排水孔12、第二密封圈13、压圈14、挡圈15。
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3.本技术提供的防结冰的蝶阀,参考附图1至附图5。
2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蝶阀,包括:阀体1、阀座2、阀板3、阀杆4和支架7,阀座2安装在阀体1内,阀板3安装在阀座2内,阀体1上设置有上阀盖6以及用于阀杆4限位的端盖5,支架7安装在上阀盖6远离阀体1的一端;阀杆4的一端依次穿过上阀盖6、阀体1、阀板3和阀体1后与端盖5抵靠,阀杆4可沿自身轴线转动地安装在阀体1上,且阀杆4与阀板3固定;上阀盖6两端端面设置有止转的第一凹凸面,支架7和阀体1与上阀盖6连接的部位设置有与第一凹凸面配合的第二凹凸面。即支架1和阀体1上设置有第二凹凸面。
25.在本实施例中,阀杆4与阀板3固定,阀座2与阀体1螺栓固定,阀杆4转动时,带动阀板3相对于阀体1和阀座2转动,以实现蝶阀的开闭。端盖5的设置,以实现阀杆4的轴向限位。
26.示例性的,阀杆4和阀体1之间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上阀盖6的两端端面中部,沿着端面直径方向凸出设置有防转凸台601,以形成用于止转的第一凹凸面。支架7和阀体1上对应防转凸台601设置有防转凹槽,以形成第二凹凸面。第一凹凸面和第二凹凸面的设置,以避免上阀盖6、支架7和阀体1之间相对转动,影响蝶阀的密封性能。
27.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阀盖6连接阀体1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对阀杆4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槽,阀杆4上设置有用于与限位槽匹配的限位凸台401。
28.值得说明的是,由于阀杆4、阀板3等内件较重的情况下,若只依靠端盖5对内件进行支撑,随着蝶阀长期使用过程中阀板3的开关动作,将可能因磨损而出现内件下沉的现象,影响阀门密封性能。限位凸台401的设置,使其与端盖5配合,实现阀杆4的双重轴向限位,避免阀杆4下沉,影响蝶阀密封性能。
29.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阀杆4与上阀盖6之间设置有填料密封结构9,支架7内固定有填料密封结构9的密封盖8,密封盖8与阀杆4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30.值得说明的是,密封盖8的设置,以避免水进入填料密封结构9内,导致结冰,影响蝶阀密封性能。第一密封圈采用o型圈。
31.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填料密封结构9包括沿着阀杆4的轴向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弹簧蓄能密封圈901、填料垫902、第一填料组件903、填料隔垫904、第二填料组件905以及填料压紧组件,密封盖8覆盖设置在填料压紧组件外。
32.在本实施例中,填料密封结构9在阀杆4和上阀盖6之间起到密封作用。第一填料组件903采用1303-fep填料组件,第二填料组件905采用四氟填料。通过第一填料组件903、第二填料组件905实现阀杆4与上阀盖6之间的良好密封,通过填料压紧组件讲第一填料组件903和第二填料组件905进行压紧固定。
33.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填料压紧组件包括:压盖906、压板907、碟簧908、紧固螺栓910和螺母909,压盖906设置在压板907和第二填料组件905之间,压板907与上阀盖6通过紧固螺栓910固定连接,碟簧908套设在紧固螺栓910外并通过螺母909压紧。
34.本实施例中,通过压盖906压紧第二填料组件905,通过压板907压紧压盖906,通过紧固螺栓910和螺母909实现压板907与上阀盖6的固定。碟簧908的设置,以避免压紧力度过大,损坏第一填料组件903和第二填料组件905。
35.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上阀盖6连接支架7的一端沿阀杆4径向开设有用于填料密封结构9吹扫的第一吹扫孔10。
3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吹扫孔10的开设,便于定期对填料部位进行定期吹扫,加快水分蒸发,避免内部积水导致结冰。
37.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阀体1连接端盖5的一端沿着阀杆4径向开设有用于端盖5吹扫的第二吹扫孔11。
3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吹扫孔11的开设,避免阀内进水后在端盖5部位积水。可通过定期通过第二吹扫孔11进行吹扫,以加快水的蒸发。
39.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端盖5上沿着阀杆4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排水孔12。
40.值得说明的是,蝶阀内部进水主要积于底部,在位于底部的端盖5上开设排水孔12,以便于积水出去。
41.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阀板3与阀座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3以及用于压紧第二密封圈13的压圈14,压圈14与阀板3固定。
42.本实施例中,阀体1和阀座2分别为独立零件,以便于阀座2磨损后进行更换。第二密封圈13的设置,以实现阀座2与阀板3之间的密封。
43.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阀体1和阀座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阀座2压紧固定在阀体1上的挡圈15。
44.在本实施例中,将挡圈15与阀体1间隙配合,通过在挡圈15上设置螺栓,使得螺栓抵靠阀座2,旋转螺栓以将阀座2压紧在阀体1上,实现阀座2的压紧固定,避免阀座2使用过程中产生位移。
45.示例性的,挡圈15的左端面与阀体1间隙配合,挡圈15上的螺栓右端面与阀座2抵靠,通过调节螺栓,使得挡圈15向左移动与阀体1抵靠,阀座2向右移动与阀体1抵靠。
46.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