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水池后开洞管道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9729发布日期:2022-10-29 06:10阅读:9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水池后开洞管道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消防水池出水口结构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防水池后开洞管道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工程改造时,需要对原有消防水池再次开洞施工,消防水池具有较高防水要求,同时消防水池内的水还会给予洞口较大的侧压力。
3.现有做法是在原有的消防水池墙体上开设直通孔,植筋后直接灌浆料封堵而形成的防水结构。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消防水池内长时间储水,消防水长时间直接接触现有的防水结构,与此同时,消防水池内的储水还对开设的通孔施加较大的侧压力,从而导致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变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在原有的消防水池墙体上开设通孔的防水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消防水池后开洞管道处防水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防水池后开洞管道处防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消防水池后开洞管道处防水结构,设置在消防水池墙体上的通孔孔口处,包括防水板和管道,所述防水板一端套设在所述管道上,防水板另一端固接在消防水池墙体内壁面上,管道插设在所述通孔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板在消防墙体内壁上的结构引导水流进入插设在通孔里的通道内,且防水板套设在管道上的整体结构起到对消防墙体内部的防水的作用。
9.可选的,防水板包括第三段,所述第三段为锥筒状,第三段的直径较小的筒口固接在管道上,第三段的直径较大的筒口与通孔位于消防水池内壁的孔口平齐。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板在消防水池墙体内壁上固接,且防水板固接管道一端,把管道固定在通孔内。
11.可选的,管道包括管道本体,第三段直径较小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管道本体外壁上,且第三段与管道本体外壁固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本体上固接的第三段,固定管道在通孔的作用。
13.可选的,管道还包括多个环条,多个环条间隔固接管道本体外壁上,通孔和管道外壁之间灌浆形成有灌浆体,所述灌浆体远离防水板的一端与消防水池墙体外壁平齐。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上的多个环条起到把管道植筋在灌浆体里时增加管道外壁接触面积,从而固定管道的作用,同时灌浆体还起到稳定防水板的作用。
15.可选的,防水板还包括第一段,所述第一段插设在消防水池墙体内壁上,第一段和消防水池墙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外圈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16.在第三段直径较小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的连接密封结构对防水板起到密封作用,以免金属防水板直接暴露在水里。
18.可选的,防水板表面上铺设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的外环边和第一密封圈固接,且防水卷材的内环边第一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固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卷材铺盖起到对密封结构的保护作用,以免密封结构被水流直接冲刷。
20.可选的,所述防水卷材表面上灌浆形成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一端和管道固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层在防水卷材外的结构起到保护卷材作用,以免防水卷材,被有高侧压的水流长时间冲击。
22.可选的,通孔内壁上涂刷有涂层。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通孔内壁上灌入灌浆体时增加灌浆体在通道内的附着力。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通过设置防水板和管道,防水板在消防墙体内壁上的结构引导水流进入插设在通孔里的通道内,且防水板套设在管道上的整体结构起到对消防墙体内部的防水的作用;
26.2.通过设置第一段、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的连接密封结构对防水板起到密封作用,以免金属防水板直接暴露在水里;
27.3.通过设置环条和灌浆体,管道上的多个环条起到把管道植筋在灌浆体里时增加管道外壁接触面积,从而固定管道的作用,同时灌浆体还起到稳定防水板的作用。
附图说明
28.图1是一种消防水池后开洞管道处防水结构剖视图;
29.图2是一种消防水池后开洞管道处防水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通孔;2、环槽;21、第一密封圈;22、第二密封圈;3、防水板;31、第一段;32、第二段;33、第三段;4、管道;41、管道本体;42、环条;5、焊圈;6、第三密封圈;7、防水卷材;8、保护层;9、涂层;10、灌浆体。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消防水池后开洞管道处防水结构。
33.如图1、图2所示,一种消防水池后开洞管道处防水结构包括开设在消防水池内壁的环槽2、防水板3,管道4和焊圈5,消防水池墙体上开设有通孔1,环槽2的直径大于通孔1的直径,环槽2和通孔1是同心圆。
34.如图1、图2所示,防水板3包括第一段31、第二段32和第三段33,第一段31由条形板首尾固接形成环状结构。第二段32为圆环平板,圆环平板的外径与第一段31的直径相同,且第二段32的外环和第一段31的一条环形边固定连接,第二段32的板面和第一段31的夹角呈90度。第三段33呈锥筒状,第三段33和第一段31均位于第二段32同一板面的同侧。第三段33最大直径的一端和第二段32圆环板的内环固定连接,第一段31的宽度和环槽2的深度相同,
第一段31垂直设置在环槽2的槽底上。
35.如图1、图2所示,在环槽2内填充有硅酮防水密封胶,硅酮防水密封胶凝固后在环槽2内形成第一密封圈21,且第一密封圈21包裹第一段31,将第一段31固定在环槽2内。第一密封圈21外圈外沿消防水池墙体内壁涂抹有酮防水密封胶,酮防水密封胶凝固形成后在消防水池墙体内壁上形成第二密封圈22。第二段32一板面贴合在消防水池墙体内壁上,第三段33插设在通孔1内,第三段33的最大直径等于通孔1的直径。
36.如图1、图2所示,管道4由圆管制成,且设置在通孔1内,管道4包括管道本体41和三个环条42,三个环条42在管道本体41外壁上等间距固接,三个环条之间形成两个环槽。两个环槽的槽底直径均等于第三段33的最小直径,管道本体41上的一环槽插设在第三段33里。管道4的长度小于通孔1的深度,管道4一端和消防水池墙体外壁平齐。焊圈5焊接在管道本体41和第三段33的连接处,且焊圈5在第三段33的朝向消防水池墙体外壁的板面一端上。
37.如图1、图2所示,一种消防水池后开洞管道处防水结构还包括第三密封圈6、防水卷材7、保护层8、涂层9和灌浆体10,第三密封圈6由硅酮防水密封胶凝固形成,第三密封圈6凝固在在管道本体41和第三段33的连接处,且第三密封圈6在第三段33背离消防水池墙体外壁的板面一端上。
38.如图1、图2所示,防水卷材7铺设在第二段32和第三段33背离消防水池墙体外壁的板面上,防水卷材7是sbs沥青防水卷材。保护层8灌浆成型在防水卷材7的表面上,保护层8均匀成型在第二密封圈22的表面、防水卷材7的表面、环条42和管道本体41之间,保护层8由掺有防水粉的水泥砂浆制成。
39.如图1、图2所示,涂层9涂刷在通孔1的内壁上,涂层9由界面剂涂刷形成。灌浆体10在涂层9内表面、第三段33焊接有焊圈5的板面、焊圈5和管道4外壁之间,灌浆体10由无收缩灌浆料制成,灌浆体10的一端和消防水池墙体外壁平齐。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