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气动两用刹车分泵回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79581发布日期:2022-12-17 10:4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气动两用刹车分泵回位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回位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手气动两用刹车分泵回位器。


背景技术:

2.汽车的刹车分泵在维护维修完毕之后,需要把分泵上的分泵活塞推入至分泵壳体中。在分泵活塞回位过程中,一般需要用到专用的分泵回位器。这些回位器多为气动驱动模式。使用时,只需将分泵回位器上的分泵活塞定位头顶在分泵活塞上,再向分泵回位器注入高压气体即可实现分泵活塞的回位,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但是在维修现场供气设备故障或没有供气设备时,这种气动的分泵回位器将无法使用,维修人员只能另寻他法将分泵活塞推入壳体中。通常,维修人员只能通过手动回位器或扳手对分泵活塞进行回位处理。
3.然而根据大多数的维修现场实际情况来看,配置了自动分泵回位器的维修现场是很少配备有手动回位器的。又或者由于手动回位器长时间不使用,导致临时难以寻找出来。因此,大多数情况下,维修人员都是直接通过扳手对分泵活塞进行旋动推入的方式将分泵活塞进行回位操作。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分泵活塞推入时是需要较大的推动力的,且推动力必须竖直的作用于分泵活塞。因此人手直接推动基本是不可能将分泵活塞推入至分泵壳体中。而通过扳手慢旋动推挤的方式则可有效的对分泵活塞进行回位处理,属于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的一些常规操作。
4.但是扳手在对分泵活塞旋动的过程中,扳手不可避免的对分泵活塞造成不可逆的刮伤。这样会导致汽车在后续的行驶过程中,分泵活塞及活塞缸磨损过大,进而影响到整个刹车的性能,不利于刹车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气动两用刹车分泵回位器,解决了维修现场的自动分泵回位器无法使用的情况下通过扳手将分泵活塞旋进壳体中容易造成活塞刮伤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于:一种手气动两用刹车分泵回位器,包括气缸体、压板、气动推杆、分泵定位头;所述气缸体中安装有将气缸体分隔为上缸体和下缸体的单向阀一,所述上缸体中活动安装有与其内腔相匹配的打气活塞,所述打气活塞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延伸至上缸体外部的活塞连杆;所述下缸体靠近单向阀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下缸体内腔相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中安装有单向阀二,所述进气管下方的下缸体中安装有气缸活塞,所述气缸活塞的下方安装有延伸至下缸体外部的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的末端安装有分泵定位头。
7.所述活塞连杆远离打气活塞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杆手柄。
8.所述单向阀二和下缸体之间的进气管上安装有与进气管相连通的放气管,所述放气管中安装有放气阀。
9.所述分泵定位头为带有磁性的定位头。
10.所述下缸体远离上缸体的一端端口处安装有限位圈。
11.所述限位圈的末端安装有压板。
12.所述压板的下方设有保护层。
13.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单向阀一将气缸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且上缸体与打气活塞、活塞连杆、连杆手柄构成了类似于打气筒的手动打气结构,下缸体与进气管、单向阀二、气缸活塞组成了自动打气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分泵回位器可使用手动的工作方式对分泵活塞进行回位操作,也可通过外界气源的自动打气方式对分泵活塞进行回位操作,从而避免了在维修现场手/自动分泵回位器均无法使用的情况下通过扳手操作容易刮伤分泵活塞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的分泵回位器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泵回位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泵回位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其中:1-气缸体、2-限位圈、3-压板、4-气动推杆、5-分泵定位头、6-上缸体、7-下缸体、8-单向阀一、9-打气活塞、10-活塞连杆、11-进气管、12-单向阀二、13-气缸活塞、14-连杆手柄、15-放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19.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气动两用刹车分泵回位器,包括气缸体1、压板3、气动推杆4、分泵定位头5。气缸体1中安装有将气缸体1分隔为上缸体6和下缸体7的单向阀一8,上缸体6中活动安装有与其内腔相匹配的打气活塞9,打气活塞9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延伸至上缸体6外部的活塞连杆10。下缸体7靠近单向阀一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下缸体7内腔相连通的进气管11,进气管11中安装有单向阀二12,进气管11下方的下缸体7中安装有气缸活塞 13,气缸活塞13的下方安装有延伸至下缸体7外部的气动推杆4,气动推杆4 的末端旋接有分泵定位头5,以便于分泵定位头5的拆装更换。
20.通过单向阀一8将气缸体1分为两部分,其上部分的上缸体6与打气活塞9 和活塞连杆10构成了手动打气部分,以实现分泵回位器的手动打气功能;其下部分的下缸体7与进气管11、单向阀二12、气缸活塞13构成了自动打气部分,以实现分泵回位器的自动打气功能。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分泵回位器可灵活的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手动打气或气动打气,以实现气动推杆4和分泵定位头5 对分泵上活塞的回位操作。且本实用新型的分泵回位器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21.本实施例中,上缸体6的顶端旋接有封闭塞,封闭塞中开设有通气孔。活塞连杆10活动插接在封闭塞中。封闭塞用于封闭气缸体1的上端,同时为活塞连杆10提供定位支撑,以使活塞连杆10在活动时,只能沿着气缸体1的轴心方向移动。
22.优选的,活塞连杆10远离打气活塞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杆手柄14,以便于操作活
塞连杆10进行打气动作。
23.优选的,单向阀二12和下缸体7之间的进气管11上安装有与进气管11相连通的放气管15,放气管15中安装有放气阀,用于对下缸体7中存留的气体进行放气处理,以使气缸活塞13易于被复位。
24.优选的,分泵定位头5为带有磁性的定位头,以使分泵定位头5能吸附在分泵活塞上,避免分泵定位头5与分泵活塞接触后分泵定位头5随意移动的现象。此外,分泵定位头5可通过带有磁性的材料进行制作,或在制作完毕后进行磁化处理,又或者在分泵定位头5中镶嵌磁铁。以上操作均能使得分泵定位头5带有磁性。
25.优选的,下缸体7远离上缸体6的一端端口处安装有限位圈2,以对气缸活塞13的下限位置进行限位,避免气缸活塞13掉出气缸体1的现象出现。其中,限位圈2的具体安装方式可通过目前已知的卡接安装方式实现限位圈2的安装,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其安装在下缸体7上。
26.优选的,限位圈2的末端安装有压板3。在使用时,维修人员可将压板3压在外置的定位平台上,以避免对分泵活塞回位时分泵活塞对分泵回位器的反作用力导致回位操作困难的问题。
27.优选的,压板3的下方设有保护层。具体的,保护层可以是橡胶保护层,也可以是硅胶或塑料保护层,用于对分泵上与压板接触的部分进行保护。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9.手动工作方式:本实施例的打气活塞9、活塞连杆10以及连杆手柄14构成了一类似于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打气筒结构。因此,本实施例的分泵回位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分泵定位头5与分泵活塞连接,以使分泵定位头5与分泵活塞接触。然后在确保放气阀关闭的前提下,操作连杆手柄14,使连杆手柄14带动活塞连杆10以及打气活塞9在上缸体6中上下移动。且当打气活塞9向下移动时,上缸体6中的气体通过单向阀一8进入到下缸体7中,并使下缸体7中的气压不断的增大,从而推动气缸活塞13以及安装在其下方的分泵定位头5移动,进而推动分泵活塞。分泵活塞在分泵定位头5的推动下,将实现了回位。
30.自动工作方式:将供气设备的供气管与进气管11连接。在确保放气阀关闭的前提下,开启供气设备,以使供气设备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进气管11、单向阀二12进入到下缸体7中。且随着下缸体7中压力的上升,气缸活塞13将往下缸体7远离上缸体6的一端移动。气缸活塞13的移动将带动其下方的分泵定位头5移动,进而推动分泵活塞。分泵活塞在分泵定位头5的推动下,将实现了回位。
3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