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72326发布日期:2022-11-29 23:32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缸挡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制动缸是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部件,用于将空气压力转换为活塞推力。在制动工况时,制动缸缸体内部升压,当空气压力大于活塞阻力时,活塞组成向制动方向运动,产生制动力。
3.当前,既有旋压制动缸的防尘盖无挡雨装置,在运用过程中,制动缸缓解时,制动缸内的负压易将雨水吸入缸体,造成缸内积水,从而导致缸体锈蚀、缸内结冰等异常情况。
4.为了解决缸内积水的问题,提高旋压制动缸的可靠性,减少运用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发生,亟需设计了一种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及其安装结构,解决了制动缸防尘盖的防水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包括挡雨伞,挡雨伞包括伞内环,伞内环的外侧设有伞外缘,伞内环的内侧设有伞内缘,伞内缘上形成有伞气孔。
8.进一步的,所述的伞内环、伞外缘和伞内缘为一体成型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的伞内环的外侧平滑过渡至伞外缘,伞内环的内侧平滑过渡至伞外缘。
10.进一步的,所述的伞内环的外侧与伞外缘的后端连接,伞内环的内侧与伞内缘的后端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的伞内环为大端朝后、小端朝前的圆台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的伞外缘为小端朝后、大端朝前的喇叭结构。
13.进一步的,所述的伞内缘为圆筒结构。
14.一种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的安装结构,包括上述的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还包括前盖上的防尘盖,防尘盖上设有盖凸部和盖凸部上的盖气孔,盖凸部与伞内环连接,盖气孔与伞气孔相对。
15.进一步的,所述的盖凸部与伞内环贴合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的防尘盖内设有滤尘组件。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现有制动缸防尘盖的边缘处固定连接的挡雨装置,利用该挡雨装置能够将顺着防尘盖流下的雨水挡在防尘盖的气体通路开口之外,将气体通路与雨水流淌线路隔离,有效防止制动缸缓解时雨水被制动缸内形成的负压吸入缸体内,从而起到防水作用,避免制动缸因进水引起异常情况发生,提高行车安全。
18.前述本实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并且本实用新型,(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挡雨伞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前盖,2-防尘盖,3-挡雨伞,4-滤尘组件,21-盖凸部,22-盖气孔,31-伞内环,32-伞外缘,33-伞内缘,34-伞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3.实施例1
24.参考图1所示,一种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包括挡雨伞3,挡雨伞3为单独的部件,挡雨伞3包括伞内环31、伞外缘32、伞内缘33和伞气孔34。
25.伞内环31的外侧设有伞外缘32,伞外缘32对外侧进行遮挡防护,避免雨水直接淋入。伞内环31的内侧设有伞内缘33,避免溅入伞内环31的雨水浸入伞气孔34处,进行隔档作用。伞内缘33上形成有中心处的伞气孔34,伞气孔34实现中心处的通气。
26.伞内环31、伞外缘32和伞内缘33为一体成型结构,避免各部位之间存在间隙,造成雨水的渗漏。伞内环31的外侧平滑过渡至伞外缘32的后端,伞内环31的内侧平滑过渡至伞内缘33的后端,利用平滑过渡保证雨水的顺滑流动,避免雨水在拐角处的堆积。
27.伞内环31为大端朝后、小端朝前的圆台结构,以实现伞内环31与盖凸部21的贴合连接。伞外缘32为小端朝后、大端朝前的喇叭结构,以尽量扩大遮挡面积。伞内缘33为圆筒结构,避免雨水直接流过伞气孔34。
28.实施例2
29.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的安装结构,包括实施例1的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还包括前盖1倾斜面上的防尘盖2,防尘盖2内设有滤尘组件4,防尘盖2上设有盖凸部21和盖凸部21上的盖气孔22,盖凸部21与伞内环31连接。
30.盖凸部21与伞内环31贴合连接,由于盖凸部21也为圆台结构,则伞内环31能够紧密的贴合在盖凸部21上,紧密贴合能够保证两个部件之间间隙的防水性,保证防水效果。两者固定连接方式包含但不仅限于焊接、铆接、螺栓等方式。
31.盖气孔22与伞气孔34相对,固定连接后的伞气孔34与盖气孔22应该同轴,但不仅限于同轴,也可以存在相错开的位置关系,或者某个孔大于或小于另一个孔,只要保证孔的相对连通即可。
3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点:
33.(1)利用该装置能够将顺着防尘盖流下的雨水挡在防尘盖的气体通路开口之外,将气体通路与雨水流淌线路隔离,有效防止制动缸缓解时雨水被制动缸内形成的负压吸入缸体内,从而起到防水作用。
34.(2)挡雨装置有呼吸孔,用于制动缸内空气与大气交换。
35.(3)挡雨装置解决了水从防尘盖进入制动缸内,从而造成制动缸内积水的问题。
36.前述本实用新型基本例及其各进一步选择例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各选择例,与其他任何基本例和选择例都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包括挡雨伞(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雨伞(3)包括伞内环(31),伞内环(31)的外侧设有伞外缘(32),伞内环(31)的内侧设有伞内缘(33),伞内缘(33)上形成有伞气孔(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内环(31)、伞外缘(32)和伞内缘(33)为一体成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内环(31)的外侧平滑过渡至伞外缘(32),伞内环(31)的内侧平滑过渡至伞外缘(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内环(31)的外侧与伞外缘(32)的后端连接,伞内环(31)的内侧与伞内缘(33)的后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内环(31)为大端朝后、小端朝前的圆台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外缘(32)为小端朝后、大端朝前的喇叭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内缘(33)为圆筒结构。8.一种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的安装结构,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还包括前盖(1)上的防尘盖(2),防尘盖(2)上设有盖凸部(21)和盖凸部(21)上的盖气孔(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凸部(21)与伞内环(31)连接,盖气孔(22)与伞气孔(34)相对。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凸部(21)与伞内环(31)贴合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尘盖(2)内设有滤尘组件(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动缸防尘盖的挡雨装置及其安装结构。该挡雨装置包括挡雨伞,挡雨伞包括伞内环,伞内环的外侧设有伞外缘,伞内环的内侧设有伞内缘,伞内缘上形成有伞气孔。该安装结构包括上述的挡雨装置,还包括前盖上的防尘盖,防尘盖上设有盖凸部和盖凸部上的盖气孔,盖凸部与伞内环连接,盖气孔与伞气孔相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现有制动缸防尘盖的边缘处固定连接的挡雨装置,利用该挡雨装置能够将顺着防尘盖流下的雨水挡在防尘盖的气体通路开口之外,将气体通路与雨水流淌线路隔离,有效防止制动缸缓解时雨水被制动缸内形成的负压吸入缸体内,从而起到防水作用,避免制动缸因进水引起异常情况发生,提高行车安全。提高行车安全。提高行车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马福祥 刘毅 李果 肖晨 申检宏 全琼 余沁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1
技术公布日:2022/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