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9284发布日期:2022-11-23 01:1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油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抽油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润滑油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2.车窗升降器包括竖直固定在车门板内的导轨、安装在导轨上的滑块以及驱动滑块沿导轨滑动的驱动件,车窗玻璃固定在滑块上,在驱动件驱动滑块移动时带动玻璃进行升降。
3.相关技术中,在装配车窗升降器时,需要在滑块与导轨的运动面之间涂抹润滑脂,减小滑块、导轨之间的摩擦,提高使用寿命。在涂抹润滑脂时,需要采用抽油装置将润滑脂从桶内吸出,然后在涂抹于滑块与导轨上。常规抽油装置是在油泵上连接油管,将油管置于装有润滑脂的油桶内,油管的进油端位于油桶的桶底,通过油泵将润滑脂通过油管抽出使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抽油的过程中,油管进油端处的润滑脂会被油泵快速的抽出,由于润滑脂的粘度较高,油桶内其他部位的润滑脂不会及时的补充到油管的进油端,从而会出现抽油设备抽不到油的情况,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抽油设备的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润滑油供给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润滑油供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润滑油供给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油桶的底座、升降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支撑板,在底座上竖直固定有导向杆,所述支撑板上竖直贯穿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滑插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抽油泵、抽油管以及与所述抽油泵电连接的控制盒,所述抽油管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抽油管的进油端设置有用于压在润滑脂上的压盖,所述抽油管的出油端连接所述抽油泵的进油口处,所述抽油泵的出油口处设置有出油管。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支撑板和导向杆,使支撑板可以沿导向杆上下滑动,在支撑板上设置抽油管并在抽油管的进油管设置压盖,使用时,将压盖压在油桶内的润滑脂上,在控制盒根据工人的指令控制抽油泵抽吸润滑脂时,压盖下侧面与润滑脂之间会形成真空,然后再通过压盖和支撑板的重力将压盖下压,使压盖始终贴在润滑脂上,可以及时的将桶内的润滑脂的补充到抽油管的进油端,从而使油泵可以一直吸到润滑脂,进而有效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9.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伸缩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支撑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伸缩的驱动件,通过调节驱动件对支撑板的支撑力,使支撑板、压盖、抽油泵、抽油管以及控制盒的重力之和大于等于驱动件的支撑力与润滑脂对压盖的支撑力之和,在不抽油时,压盖在相互的力平衡之下浮在润滑脂上,在抽油时,压盖与润滑脂之间形成真空,使压盖向下压,将润滑脂及时的补充到抽油管的抽油口
处;在油桶内的润滑脂用完后,通过驱动件驱动支撑板上移,使压盖离开油桶,方便进行更换油桶。
11.可选的,压盖的周侧设置有密封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盖的周侧设置密封圈,可以预防润滑脂从压盖的周侧溢出。
13.可选的,所述压盖上贯穿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处设置有控制所述进气孔通断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油桶内的润滑脂抽完后,需要跟换油桶时,通过控制盒驱动电磁阀打开,然后再通过驱动件驱动支撑板上行,空气从进气孔进入到压盖与油桶之间,便于取出压盖;在换上新的油桶后,再控制电磁阀关闭,预防润滑脂从进气孔泄漏。
15.可选的,所述压盖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沿所述压盖的圆周方向设置多个。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固定杆可以提高压盖的安装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抽油管上设置有控制进油通断的控制阀。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抽油管上设置控制阀,在不抽油时,控制抽油管关闭,可以预防压盖在重力下自动下压导致润滑脂从抽油管向外压出。
19.可选的,所述底座上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抽油管轴线方向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抽油管的圆周方向开设有多道,所述滑槽处滑动设置有用于限制油桶位置的限位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滑槽,在滑槽处设置限位块,在使用时,通过调整限位块的位置,使油桶与抽油管同轴,便于进行抽油作业;同时,也方便了油桶的安装。
21.可选的,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脚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脚轮可以方便移动。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支撑板和导向杆,使支撑板可以沿导向杆上下滑动,在支撑板上设置抽油管并在抽油管的进油管设置压盖,使用时,将压盖压在油桶内的润滑脂上,在控制盒根据工人的指令控制抽油泵抽吸润滑脂时,压盖下侧面与润滑脂之间会形成真空,然后再通过压盖和支撑板的重力将压盖下压,使压盖始终贴在润滑脂上,及时的将桶内的润滑脂的补充到抽油管的进油端,从而使油泵可以一直吸到润滑脂,进而有效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25.2.通过在压盖上贯穿开设进气孔并在进气孔处设置电磁阀,在油桶内的润滑脂抽完后,需要跟换油桶时,通过控制盒驱动电磁阀打开,然后再通过驱动件驱动支撑板上行,空气从进气孔进入到压盖与油桶之间,便于取出压盖,在换上新的油桶后,再控制电磁阀关闭,预防润滑脂从进气孔泄漏。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底座;11、驱动件;12、脚轮;13、导向杆;14、滑槽;15、限位块;2、支撑板;21、导向孔;3、抽油组件;31、压盖;32、抽油管;33、抽油泵;34、控制阀;35、控制盒;36、出油管;37、密封圈;38、电磁阀;39、固定杆;4、油桶。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润滑油供给装置,参照图1,包括底座1、升降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支撑板2以及用于驱动支撑板2的驱动件11,底座1为矩形的板体,在底座1的下侧对应四个角的位置各固定有一个脚轮12;驱动件11设置为气缸,驱动件11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底座1的两端,驱动件11的活塞杆朝上;支撑板2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体,支撑板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驱动件11的活塞杆上;在底座1上竖直固定有两根导向杆13,导向杆13分别位于底座1的两端,在支撑板2上对应导向杆13开设有导向孔21,导向杆13滑插于导向孔21内;在支撑板2上还设置有用于抽润滑脂的抽油组件3。
30.抽油组件3包括压盖31、抽油管32、抽油泵33以及控制盒35,抽油管32竖直固定在支撑板2的下侧,抽油泵33采用活塞泵,抽油泵33固定在支撑板2的上侧面上,抽油管32的出油端贯穿支撑板2并连接于抽油泵33的进油口处;压盖31为圆形的板体,抽油管32的进油端贯穿压盖31并与压盖31固定;控制盒35安装在支撑板2的上侧面上,控制盒35与抽油泵33电连接。在抽油泵33的出油口处通过油管转接头连接有多根出油管36,可以同时对多个用油设备进行供油。在抽油管32靠近压盖31的一端固定有控制抽油管32通断的控制阀34,控制阀34的控制端与控制盒35电连接,在需要抽油时,控制盒35驱动控制阀34打开抽油管32,在抽油结束后,驱动控制阀34关闭抽油管32。
31.通过调节驱动件11对支撑板2的支撑力,使支撑板2、压盖31、抽油泵33、抽油管32以及控制盒35的重力之和大于等于驱动件11的支撑力与润滑脂对压盖31的支撑力之和;在不抽油时,压盖31在相互的力平衡之下浮在润滑脂上,在抽油时,压盖31与润滑脂之间形成真空,使压盖31向下压,将润滑脂及时的补充到抽油管32的抽油口处,使抽油泵33能一直抽吸到润滑脂。
32.在压盖31上侧与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固定杆39,固定杆39的两端分别与压盖31和支撑板2固定,固定杆39沿压盖3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两根。在压盖31的周侧固定有圆环状的密封圈37,密封圈37密封压盖31与油桶4的内侧壁。在压盖31上贯穿开设有进气孔,在进气孔处安装有控制进气孔通断的电磁阀38,电磁阀38与控制盒35电连接。在抽油过程中,压盖31随着润滑脂的减少逐渐下降,密封圈37会将残留在油桶4内壁上的润滑脂向下刮,使润滑脂可以被充分利用。同时,密封圈37还可以预防压盖31下压的过程中,润滑脂从压盖31周侧溢出。在油桶4内的润滑脂用完后,通过控制盒35驱动电磁阀38打开进气孔,然后通过驱动件11驱动支撑板2上行,使压盖31从油桶4内取出,在更换好新油桶4后,在驱动电磁阀38关闭进气孔。
33.在底座1上对应油桶4的放置位置贯穿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沿抽油管32的圆周方向开设有四条,四条滑槽14呈x形分布。在滑槽14处滑动设置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沿滑槽14滑动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在使用时,通过调整限位块15的位置使限位块15抵接在油桶4的外侧,限制油桶4的放置位置,预防使用过程中油桶4发生位移;同时,在更换油桶4时,新的油桶4可以直接放置在限位块15之间,无需重新移动调整位置。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润滑油供给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设置压盖31、支撑板2和驱动件11,通过调整驱动件11对支撑板2的支撑力,使驱动件11对支撑板2的支撑力、润滑脂对压盖31的支撑力和支撑板2上部件的重力之间形成平衡,在抽油的过程中,压盖31
与润滑脂之间形成真空打破平衡,使压盖31下压,将油桶4内的润滑脂挤压到抽油管32的进油端处,使抽油泵33可以持续的抽吸到油脂,有助于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3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