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操纵球接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9601发布日期:2022-12-17 14:5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操纵球接总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速操纵球接总成。


背景技术:

2.船舶在经历了漫长的以人力、风力作为航行动力的阶段后,直到200年前才进入以机械能作为航行动力的阶段。船舶的机械推进随着蒸汽机、蒸汽轮机、柴油机、燃气轮机的发明及实船应用,先后出现了由多种原动机做动力的推进方式。蒸汽机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是世界航运船舶最重要的原动机,之后,逐渐被蒸汽轮机、柴油机所取代。
3.变速操纵总成是以柴油机所驱动的船舰必不可少的零部件。
4.而现有技术中的变速操纵总成的操纵杆在使用时一般都是采用螺纹连接,在更换时,需要拧动螺栓,才能够实现操纵杆的拆卸,不仅操作繁琐,而且效率低下,从而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操纵球接总成,采用卡接的方式对操作杆进行连接,从而极大的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操纵杆的拆装,因此方便对操纵杆进行更换,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效率高,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7.一种变速操纵球接总成,包括:
8.球头座;
9.球头机构,所述球头机构包括与所述球头座相匹配的连接球头,所述连接球头的顶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连接弹簧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靠近所述连接座的一端活动贯穿所述连接座,并延伸至所述连接座的内部;
10.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操纵杆本体,所述操纵杆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接槽相匹配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卡杆相匹配的卡槽。
11.优选地,所述球头座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弹性挡圈。
12.优选地,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13.优选地,所述连接座的侧面还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端部通过连接轴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靠近所述连接座一侧的底部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连接座的侧面固定连接。
14.优选地,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连接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
15.优选地,所述球头座的顶部且对应所述球头机构的位置还安装有密封机构。
16.优选地,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球头座顶部的密封胶套,所述密封胶
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接座相匹配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上设置有弹性箍圈。
17.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球头座、球头机构、连杆机构以及密封机构之间的相配合,实现了一种变速操纵球接总成,采用卡接的方式对操作杆进行连接,从而极大的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操纵杆的拆装,因此方便对操纵杆进行更换,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效率高,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速操纵球接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速操纵球接总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速操纵球接总成中球头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变速操纵球接总成中球头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变速操纵球接总成中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变速操纵球接总成中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号说明:
28.1、球头座;2、球头机构;3、连杆机构;4、密封机构;
29.101、弹性挡圈;
30.201、连接球头;202、连接块;203、连接座;2031、密封圈;204、连接槽;205、连接弹簧;206、连接杆;207、卡杆;2071、卡槽;208、安装杆;209、转杆;210、复位弹簧;
31.301、操纵杆本体;302、固定杆;3021、限位块;3022、限位槽;
32.401、密封胶套;402、安装环;4021、弹性箍圈。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34.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速操纵球接总成,包括:球头座1、球头机构2、连杆机构3以及密封机构4;
35.其中,球头机构2包括与球头座1相匹配的连接球头201,连接球头201的顶部通过连接块202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03,连接座203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204,连接座20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205,连接弹簧20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6,连接杆206靠近连接弹簧205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杆207,卡杆207靠近连接座203的一端活动贯穿连接座203,并延伸至连接座203的内部;
36.其中,连杆机构3包括操纵杆本体301,操纵杆本体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槽204相匹配的固定杆302,固定杆302的侧面开设有与卡杆207相匹配的卡槽2071;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卡接的方式对操作杆进行连接,从而极大的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操纵杆的拆装,因此方便对操纵杆进行更换,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效率高,进而
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38.其中,球头座1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弹性挡圈101;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连接球头201带动连接块202晃动时,能够对连接块202起到缓冲防护作用。
40.其中,连接座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2031;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操纵杆本体301与连接座203连接时的密封性。
42.其中,连接座203的侧面还固定连接有安装杆208,安装杆208的端部通过连接轴转动安装有转杆209,转杆209靠近连接座203一侧的底部通过复位弹簧210与连接座203的侧面固定连接;
4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连接杆206弹起,从而方便对固定杆302进行拆卸。
44.其中,固定杆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021,连接槽204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块3021相匹配的限位槽3022;
4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固定杆302插接于连接槽204内部的稳定性。
46.其中,密封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球头座1顶部的密封胶套401,密封胶套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座203相匹配的安装环402,安装环402上设置有弹性箍圈4021;
4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能够增加操纵杆晃动过程中的密封性,又通过设置弹性箍圈4021,使得密封胶套401能够安装于不同粗细的操纵杆本体301上,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4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对操纵杆本体301进行拆卸更换时,只需要按压转杆209,从而可以将连接杆206弹起,进而带动卡杆207向右移动,并使得卡杆207脱离卡槽2071,因此可以将固定杆302便捷抽出,从而方便了操纵杆本体301的拆卸;通过设置密封胶套401能够增加操纵杆晃动过程中的密封性,通过设置弹性箍圈4021,使得密封胶套401能够安装于不同粗细的操纵杆本体301上,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49.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