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2045发布日期:2023-01-25 01:3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止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动机构。


背景技术:

2.排气阀包括阀体、阀片、止转板、扭簧和感温机构,阀体上设有排气口,阀片与阀体转动连接以打开或者关闭排气口,止转板一端与阀体转动连接,止转板另一端与阀体通过感温机构固定连接,扭簧设于阀体,扭簧的一条扭臂设于止转板,扭簧的另一条扭臂设于阀体,当止转板另一端与阀体未通过感温机构固定连接时,扭簧释放扭力并推动止转板相对阀体转动,以实现止转板推动阀片关闭排气口。
3.感温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用于连接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钎料,第一安装板与止转板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与阀体固定连接,当止转板另一端与阀体通过感温机构固定连接时,扭簧释放扭力并保持止转板朝阀片方向运动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当扭簧释放扭力时,止转板驱使第一安装板朝远离第二安装板方向运动。
4.然而,止转板长时间保持“驱使第一安装板朝远离第二安装板方向运动”这一状态,会导致钎料与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止动机构,解决钎料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止动机构包括底座、止动板、扭簧和钎料,所述底座上设有止转件和下连接板,所述止动板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止动板与所述底座还通过扭簧连接,所述扭簧驱使所述止动板相对所述底座转动后可抵接所述止转件,所述止动板上设有上连接板,当所述扭簧驱使所述止动板抵接所述止转件时,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通过钎料固定连接。
8.本实用新型中,止动板上设有上连接板,底座上设有下连接板,当扭簧驱使止动板抵接止转件时,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通过钎料固定连接。如此设计,钎料用于阻止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分离。
9.本实用新型中,止动板与底座转动连接,止动板与底座还通过扭簧连接,由于扭簧驱使所述止动板相对所述底座转动后可抵接止转件,因此,当扭簧驱使止动板抵接止转件,并且扭簧具有弹力时,扭簧始终施加作用力在止动板上,以实现止动板挤压止转件。
10.当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通过钎料固定连接时,钎料施加作用力在上连接板上,以阻止上连接板朝远离钎料方向运动。当扭簧始终施加作用力在止动板上以使止动板挤压止转件时,扭簧通过止动板施加作用力在上连接板上,以阻止上连接板朝远离钎料方向运动。根据以上描述不难得出,当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通过钎料固定连接时,上连接板受到来自于扭簧的推力,推力的方向朝向钎料,上连接板受到来自于钎料的拉力,拉力的方向朝向钎料。如此设计,通过改变扭簧施加于止动板的作用力方向,以实现增加钎料的使用寿命。
11.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可拆地设于所述止动板,和/或,所述下连接板可拆地设于底座。
12.本实用新型中,钎料熔化后,止动机构重新投入使用所需的步骤包括:1、将变形的上连接板从止动板上拆下,将变形的下连接板从底座上拆下;2、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通过钎料固定连接;3、将新的上连接板安装于止动板,将新的下连接板安装于底座。如此设计,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可以在工厂内通过钎料连为一体后,再带到施工现场组装机构;此外,当上连接板可拆地设于止动板时,止动板在未损坏的情况下,机构无需更换止动板,以节约机构的维修成本。
13.进一步的,当所述上连接板可拆地设于所述止动板时,所述止动板上设有上安装孔,所述上连接板包括上连接部和上钩部,所述上钩部由所述上连接部弯折后形成,所述钎料设于所述上连接部,所述上钩部插设于所述上安装孔;或,当所述上连接板可拆地设于所述止动板时,所述止动板上设有上安装杆,所述上连接板包括上连接部和上钩部,所述上钩部由所述上连接部弯折后形成,所述钎料设于所述上连接部,所述上钩部挂设于所述上安装杆。
14.进一步的,当所述下连接板可拆地设于底座时,所述底座上设有下安装孔,所述下连接板包括下连接部和下钩部,所述下钩部由所述下连接部弯折后形成,所述钎料设于所述下连接部,所述下钩部插设于所述下安装孔;或,当所述下连接板可拆地设于底座时,所述底座上设有下安装杆,所述下连接板包括下连接部和下钩部,所述下钩部由所述下连接部弯折后形成,所述钎料设于所述下连接部,所述下钩部挂设于所述下安装杆。
15.进一步的,当所述底座上设有下安装杆时,所述下安装杆为第三螺钉,所述第三螺钉可拆地设于所述底座。
16.此结构中,在下钩部挂设于下安装杆之前,第三螺钉不与底座螺纹连接;换句话说,先将下钩部挂设于第三螺钉,接着,再将第三螺钉旋拧于底座。如此设计,降低了下连接板的安装难度。
17.进一步的,所述钎料上设有上插杆和下插杆,所述上连接板上设有上通孔,所述下连接板上设有下通孔,当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通过钎料固定连接时,所述上连接板的外表面与所述钎料的内表面焊接连接,所述下连接板的内表面与所述钎料的外表面焊接连接,所述上插杆插入所述上通孔后焊接连接,所述下插杆插入所述下通孔后焊接连接。
18.本实用新型中,当上插杆插入上通孔并且焊接连接时,上连接板通过上通孔为钎料提供来自于上通孔轴向方向上的作用力;当上连接板的表面与钎料的表面焊接连接时,上连接板的表面为钎料提供来自于上通孔的径向方向上的作用力。如此设计,上连接板受到两个来自于钎料不同方向上的作用力,以实现增加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19.本实用新型中,当下插杆插入下通孔并且焊接连接时,下连接板通过下通孔为钎料提供来自于下通孔轴向方向上的作用力;当下连接板的表面与钎料的表面焊接连接时,下连接板的表面为钎料提供来自于下通孔的经向方向上的作用力。如此设计,下连接板受到两个来自于钎料不同方向上的作用力,以实现增加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20.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上设有上通孔,所述下连接板上设有下通孔,所述钎料包括第一钎料件和第二钎料件,所述第一钎料件上设有上插杆,所述第二钎料件上设有下插杆,当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通过钎料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一钎料件的内表面与所
述下连接板的外表面焊接连接,所述上插杆插入所述上通孔后焊接连接,所述第二钎料件的外表面与所述上连接板的内表面焊接连接,所述下插杆插入所述下通孔后焊接连接。
21.本实用新型中,当上插杆插入上通孔并且焊接连接时,上连接板通过上通孔为第一钎料提供来自于上通孔轴向方向上的作用力;当上连接板的表面与第一钎料的表面焊接连接时,上连接板的表面为第一钎料提供来自于上通孔的径向方向上的作用力。如此设计,上连接板受到两个来自于第一钎料不同方向上的作用力,以实现增加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22.本实用新型中,当下插杆插入下通孔并且焊接连接时,下连接板通过下通孔为第二钎料提供来自于下通孔轴向方向上的作用力;当下连接板的表面与第二钎料的表面焊接连接时,下连接板的表面为第二钎料提供来自于下通孔的径向方向上的作用力。如此设计,下连接板受到两个来自于第二钎料不同方向上的作用力,以实现增加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23.进一步的,所述止动板包括杆体和由所述杆体向外折弯形成的翻边,当所述扭簧驱使所述止动板抵接所述止转件时,所述翻边和/所述杆体抵接所述止转件。
24.进一步的,所述止转件为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或,所述止转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底座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如此设计,止转件与翻边过盈配合时,拆下螺钉(或螺栓),以降低更换止转件的难度。
25.进一步的,所述止动板与所述底座通过第一螺钉转动连接,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一螺钉,所述扭簧的一条扭臂抵接所述止动板,所述扭簧的另一条扭臂抵接所述底座。如此设计,套设于第一螺钉的扭簧可卡接于第一螺钉上两个相邻齿牙之间。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止动机构的立体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部分止动机构的立体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底座的立体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止动板的立体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钎料的立体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钎料的第一剖视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钎料的第二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4.参见图1,止动机构包括底座1、止动板2、扭簧(未标记)和钎料6,底座上设有止转件3和下连接板5,止动板2与底座1转动连接,止动板3与底座1 还通过扭簧连接,扭簧驱使止动板2相对底座1转动后可抵接止转件3,止动板 2上设有上连接板4,当扭簧驱使止动板2抵接止转件3时,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通过钎料6固定连接。
35.本实用新型中,止动板2上设有上连接板4,底座1上设有下连接板5,当扭簧驱使止动板2抵接止转件3时,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通过钎料6固定连接。此结构中,钎料6用于阻止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分离。
36.本实用新型中,止动板2与底座1转动连接,止动板2与底座1还通过扭簧连接,由于扭簧驱使止动板2相对底座1转动后可抵接止转件3,因此,当扭簧驱使止动板2抵接止转件3,并且扭簧具有弹力时,扭簧始终施加作用力在止动板2上,以实现止动板2挤压止转件3。
37.当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通过钎料6固定连接,并且扭簧始终施加作用力在止动板2上以使止动板2挤压止转件3时,扭簧阻止上连接板4朝远离钎料6 方向运动。当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通过钎料6固定连接,并且扭簧始终施加作用力在止动板2上以使止动板2挤压止转件3时,钎料6无需因克服上连接板 4与下连接板5分离而提供作用力,即钎料6未受到来自于上连接板4和下连接板5的拉力。此结构通过改变扭簧施加于止动板2的作用力方向,以实现增加钎料6的使用寿命。
38.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出,上连接板4可拆地设于止动板2,下连接板5可拆地设于底座1。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上连接板可拆地设于止动板;或,下连接板可拆地设于底座。
39.本实施例中,钎料6熔化后,止动机构重新投入使用所需的步骤包括:1、将变形的上连接板4从止动板2上拆下,将变形的下连接板5从底座1上拆下;2、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通过钎料6固定连接;3、将新的上连接板4安装于止动板2,将新的下连接板5安装于底座1。也就是说,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 5可以在工厂内通过钎料6连为一体后,再带到施工现场组装机构。
40.参见图4和图5,当上连接板4可拆地设于止动板2时,止动板2上设有上安装孔21,上连接板4包括上连接部41和上钩部42,上钩部42由上连接部41 弯折后形成,钎料6设于上连接部41,上钩部42插设于上安装孔21。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当上连接板可拆地设于止动板时,止动板上设有上安装杆,上连接板包括上连接部和上钩部,上钩部由上连接部弯折后形成,钎料设于上连接部,上钩部挂设于上安装杆。
41.参见图3和图5,当下连接板5可拆地设于底座1时,底座1上设有下安装孔11,下连接板5包括下连接部51和下钩部52,下钩部52由下连接部51弯折后形成,钎料6设于下连接部51,下钩部52插设于下安装孔11。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当下连接板可拆地设于底座时,底座上设有下安装杆,下连接板包括下连接部和下钩部,下钩部由下连接部弯折后形成,钎料设于下连接部,下钩部挂设于下安装杆。
42.其中,当底座上设有下安装杆时,下安装杆为第三螺钉,第三螺钉可拆地设于底座。此结构中,在下钩部挂设于下安装杆之前,第三螺钉不与底座螺纹连接;换句话说,先将下钩部挂设于第三螺钉,接着,再将第三螺钉旋拧于底座。
43.本实施例中,钎料6包括秘基、铟基、锡基、镉基、锌基和铅基等钎料,钎料6在高温环境下会发生熔化,尤其是建筑物失火后,钎料6会发生熔化。图5、图6和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三种钎料结构,
44.图5中,钎料6为一块金属板。
45.图6中,钎料6上设有上插杆611和下插杆612,上连接板4上设有上通孔411,下连接板5上设有下通孔511,当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通过钎料6固定连接时,上连接板4的外表
3通过拉簧连接,拉簧用于驱使锁杆从解锁位置滑动至锁止位置。
51.当锁杆处于解锁位置,并且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通过钎料6固定连接时,锁杆夹持于止动板2与底座1之间,以使第一连杆可通过第二连杆带动阀片1 相对阀体转动;在上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5未通过钎料6固定连接后,拉簧驱使锁杆从解锁位置滑动至锁止位置,当锁杆处于锁止位置时,锁杆夹持于止动板2 与底座1之间,并且该锁杆抵接第一连杆,以使第一连杆通过第二连杆带动阀片2关闭排气口。
52.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连杆转动,第一连杆也可以通过弹性元件(例如螺旋弹簧、碟簧、弹簧片等)带动第二连杆转动。
53.本实施例中,拉簧的拉力>扭簧的扭力,止动板2上设有第一凸起24和第二凸起25,当锁杆处于解锁位置时,锁杆夹持于第一凸起24与底座1之间;当锁杆处于锁止位置时,锁杆夹持于第二凸起25与底座1之间。
54.也就是说,拉簧需要通过推动止动板2朝远离钎料6方向运动(即拉簧驱使止动板2相对底座1向上转动),在锁杆越过第一凸起24后,止动板2在扭簧的作用下向下转动;在锁杆越过第二凸起25后,止动板2在扭簧的作用下向下转动。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