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9496发布日期:2023-03-01 00:3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雾报警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


背景技术:

2.烟雾报警器是烟感或烟雾报警器的别称,通过监测烟雾的浓度来实现火灾防范,其安装简易,可以在着火时迅速发现火灾、减少人员伤亡率等,对日常的火灾防范起到一定的报警作用,对减少财产损失有所帮助。
3.市场上的烟雾报警器在使用中安装或拆卸的方式不够便捷,同时防滑措施不够完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烟雾报警器在使用中安装或拆卸的方式不够便捷,同时防滑措施不够完善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包括螺纹机构、限位机构、卡合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螺纹机构的底部中端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卡合机构,且卡合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限位槽、防滑层和第一磁石,且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边侧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限位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磁石。
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与防滑层之间相互贴合,且限位槽与第一磁石之间相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块、限位扣、第二磁石和第二螺栓,且第二固定块的中部左侧设置有限位扣,所述限位扣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磁石,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螺栓。
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扣通过第二固定块与限位机构构成卡合结构,且限位扣与限位机构之间紧密贴合。
9.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机构包括墙体、底座和第一螺栓,且墙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螺栓。
1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通过第一螺栓与墙体构成螺纹结构,且第一螺栓沿着底座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11.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盖和机体,且旋转盖的底部设置有机体。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限位槽的设置用于与限位扣进行配合,从而将第二固定块嵌入至第一固定块的内部,由于限位槽与限位扣呈倾斜状,避免烟雾报警器机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偏移,由于限位槽与防滑层相贴合,使得限位扣与限位槽之间贴合更为紧密。
13.限位槽与防滑层之间相互贴合,对烟雾报警器进行安装时,将第二固定块的限位
扣嵌入限位槽内,由于限位槽与防滑层相贴合,使得限位扣与限位槽之间贴合更为紧密,且防滑层为硅橡胶材质,可以防止限位扣在限位槽内部滑动,同时在嵌入时两者第一磁石相互吸附贴合,增加第二固定块放置时的稳定性。
14.限位扣通过第二固定块与限位机构构成卡合结构,限位槽的设置用于与限位扣进行配合,从而将第二固定块嵌入至第一固定块的内部,完成限位工序,由于限位槽与限位扣呈倾斜状,避免烟雾报警器机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偏移,提高机体整体稳定程度。
15.底座通过第一螺栓与墙体构成螺纹结构,将底座固定在墙体上,随后利用第一螺栓进行旋转固定,提高底座的稳定程度,避免烟雾报警器在使用时因外界因素发生晃动,造成脱落的危险,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分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合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螺纹机构;101、墙体;102、底座;103、第一螺栓;2、限位机构;201、第一固定块;202、限位槽;203、防滑层;204、第一磁石;3、卡合机构;301、第二固定块;302、限位扣;303、第二磁石;304、第二螺栓;4、旋转机构;401、旋转盖;402、机体。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一种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包括:螺纹机构1,螺纹机构1的底部中端设置有限位机构2,限位机构2的右侧设置有卡合机构3,且卡合机构3的下方设置有旋转机构4,旋转机构4包括旋转盖401和机体402,且旋转盖401的底部设置有机体402,限位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块201、限位槽202、防滑层203和第一磁石204,且第一固定块20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202,限位槽202的边侧设置有防滑层203,限位槽20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磁石204,限位槽202与防滑层203之间相互贴合,且限位槽202与第一磁石204之间相连接,对烟雾报警器进行安装时,将第二固定块301的限位扣302嵌入限位槽202内,由于限位槽202与防滑层203相贴合,使得限位扣302与限位槽202之间贴合更为紧密,且防滑层203为硅橡胶材质,可以防止限位扣302在限位槽202内部滑动,同时在嵌入时两者第一磁石204相互吸附贴合,增加第二固定块301放置时的稳定性,卡合机构3包括第二固定块301、限位扣302、第二磁石303和第二螺栓304,且第二固定块301的中部左侧设置有限位扣302,限位扣30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磁石303,第二固定块30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螺栓304,限位扣302通过第二固定块301与限位机构2构成卡合结构,且限位扣302与限位机构2之间紧密贴合,限位槽202的设置用于与限位扣302进行配合,从而将第二固定块301嵌入至第一固定块201的内部,完成限位工序,由于限位槽202与限位扣302呈倾斜状,避免烟雾报警器机体402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偏移,提高机体402整体稳定程度。
21.如图2-3所示,一种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螺纹机构1包括墙体101、底座102和第一螺栓103,且墙体10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02,底座10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螺栓103,底座102通过第一螺栓103与墙体101构成螺纹结构,且第一螺栓103沿着底座102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将底座102固定在墙体101上,随后利用第一螺栓103进行旋转固定,提高
底座102的稳定程度,避免烟雾报警器在使用时因外界因素发生晃动,造成脱落的危险,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
22.综上,该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首先将底座102固定在墙体101上,随后利用第一螺栓103进行旋转固定,接着限位槽202的设置用于与限位扣302进行配合,从而将第二固定块301嵌入至第一固定块201的内部,由于限位槽202与限位扣302呈倾斜状,避免烟雾报警器机体402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偏移,由于限位槽202与防滑层203相贴合,使得限位扣302与限位槽202之间贴合更为紧密,且防滑层203为硅橡胶材质,可以防止限位扣302在限位槽202内部滑动,同时在嵌入时两者第一磁石204相互吸附贴合,增加第二固定块301放置时的稳定性,接着旋转盖401的设置用于与机体402进行配合,从而便于对机体402的拆卸安装,便于后续的清理维护。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包括螺纹机构(1)、限位机构(2)、卡合机构(3)和旋转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机构(1)的底部中端设置有限位机构(2),所述限位机构(2)的右侧设置有卡合机构(3),且卡合机构(3)的下方设置有旋转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2)包括第一固定块(201)、限位槽(202)、防滑层(203)和第一磁石(204),且第一固定块(20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202),所述限位槽(202)的边侧设置有防滑层(203),所述限位槽(20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磁石(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02)与防滑层(203)之间相互贴合,且限位槽(202)与第一磁石(204)之间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3)包括第二固定块(301)、限位扣(302)、第二磁石(303)和第二螺栓(304),且第二固定块(301)的中部左侧设置有限位扣(302),所述限位扣(30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磁石(303),所述第二固定块(30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螺栓(30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扣(302)通过第二固定块(301)与限位机构(2)构成卡合结构,且限位扣(302)与限位机构(2)之间紧密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机构(1)包括墙体(101)、底座(102)和第一螺栓(103),且墙体(10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02),所述底座(10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螺栓(10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2)通过第一螺栓(103)与墙体(101)构成螺纹结构,且第一螺栓(103)沿着底座(102)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旋转盖(401)和机体(402),且旋转盖(401)的底部设置有机体(40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包括螺纹机构、限位机构、卡合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螺纹机构的底部中端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卡合机构,且卡合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限位槽、防滑层和第一磁石,且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边侧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限位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磁石。该防墙体贴合松动的烟雾报警器,限位槽的设置用于与限位扣进行配合,从而将第二固定块嵌入至第一固定块的内部,由于限位槽与限位扣呈倾斜状,避免烟雾报警器机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偏移,由于限位槽与防滑层相贴合,使得限位扣与限位槽之间贴合更为紧密。使得限位扣与限位槽之间贴合更为紧密。使得限位扣与限位槽之间贴合更为紧密。


技术研发人员:汪黎明 刘玮玮 田玲玲 刘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立鼎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3/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