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工地环境实时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6734发布日期:2022-12-24 08:17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工地环境实时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地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慧工地环境实时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三维设计平台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确设计和施工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3.在工地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运输、设备粘带泥土、建筑材料逸散以及施工机械等原因,使得扬尘、噪声污染严重,为了有效监控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和噪声污染,共建绿色环保建筑工地,有必要进行工地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现有是通过在工地上安置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对建筑工地固定点的扬尘、噪声、气象五参数进行精确监测。
4.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内置多种传感器,且以光散射法为原理,采用泵吸式的采样方式,对工地环境气体进行稳定采样,并对采集到的气体分析、汇总至云端,24小时全天候实时、连续的展示环境质量数据,为建筑施工行业的污染控制、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提供环境信息支持和管理决策依据,是构建智慧工地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一环。
5.现有的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是通过底部设置的安装杆将其安置在一定的高度位置处,进行工地环境的实时监测作业,进而安装杆是插设在工地上预设的安置坑内,根据建筑工地安置位置的实际情况,部分情况下是通过对安置坑内浇筑混凝土来辅助固定安装杆的位置,也有部分情况下是直接将安装杆插埋在地面内,并通过设置底座和固定螺栓配合来固定安装杆的位置。
6.但现有的安装方式通过浇筑混凝土需要凝固时间,且混凝土凝固后不便取出安装杆,导致不方便按需调整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的监测位置;而通过安装杆配合底座和固定螺栓插设的安置结构易受工地土壤状况的影响,其稳定性存在欠缺,当出现大风恶劣天气时,存在吹倒安装杆的可能,影响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监测作业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在工地应用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慧工地环境实时监测设备。
8.一种智慧工地环境实时监测设备,包括设置于建筑工地上的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和设置于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底部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一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表面等距分布穿设有多根固定螺栓,所述安装杆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底座的插地杆,所述插地杆的侧壁处等距分布开设有多道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壁设置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一端铰接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一端铰接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
条一端和插地杆的外壁铰接设置,所述驱动块通过设置于底座内的驱动机构带动驱动块沿滑轨升降,并驱动连接条和支撑条的开合角度伸缩。
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多个摇把和多根螺锥杆,多个所述摇把分别设置在多根螺锥杆的顶部,多根所述螺锥杆等距分布穿设在底座内,并与底座螺纹连接,且螺锥杆的一端贯穿于驱动块内。
10.进一步的,所述螺锥杆一端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穿设在驱动块内,所述螺锥杆通过转轴与驱动块转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插地杆的一端设置成圆锥形,所述滑块底部设置有楔形块,所述驱动块设置成三棱锥形。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条靠近连接条的一端侧壁处开设有契合连接条铰接的槽口,且支撑条一端铰接在滑轨内,所述支撑条一端与外部安置坑的坑壁活动抵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通过将安装杆通过底座和插地杆配合插设在外部工地地面的预设安置坑内,进而填埋安置坑后,通过转动摇把带动螺锥杆绕底座转动下压,进而通过轴承配合,使螺锥杆一端与驱动块转动连接,并带动驱动块随之通过滑块沿滑轨向下移动,进而带动铰接于驱动块一端的连接条随之转动,并压动支撑条随之绕插地杆转动,使支撑条随之张开,并使其一端抵接外部安置坑的坑壁,便于对插地杆的安置结构起到一定的限位支撑的效果,进而提高对安装杆安置位置的稳定性,降低大风恶劣天气造成安装杆倾倒的可能,提高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对智慧工地环境监测作业的稳定性;另外通过反向操作摇把,便于带动支撑条和驱动块的复位,方便解除对插地杆的限位支撑,进而便于安置或取出插地杆,方便根据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的作业需求更换监测位置,同时方便适用于不同地形环境下的使用,适用性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的立体图。
16.图2为插地杆的立体图。
17.图3为支撑条的立体图。
18.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1、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2、安装杆;3、底座;4、固定螺栓;5、插地杆;6、滑轨;7、滑块;8、驱动块;9、连接条;10、支撑条;11、驱动机构;111、摇把;112、螺锥杆;12、轴承;13、楔形块;14、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21.实施例
22.一种智慧工地环境实时监测设备,包括设置于建筑工地上的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1和设置于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1底部的安装杆2,安装杆2一端设置有底座3,底座3表面等距分布穿设有多根固定螺栓4,安装杆2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底座3的插地杆5,插地杆5的侧壁处等距分布开设有多道燕尾形滑轨6,滑轨6内滑动连接有相契合的滑块7,滑块7一侧壁设置有驱动块8,驱动块8一端铰接设置有连接条9,连接条9一端铰接设置有支撑条10,支撑条10一端和插地杆5的外壁铰接设置,驱动块8通过设置于底座3内的驱动机构11带动驱动块8沿滑轨6升降,并驱动连接条9和支撑条10的开合角度伸缩。通过在建筑工地上安置的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1,采用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内置多种传感器,且以光散射法为原理,采用泵吸式的采样方式,对工地环境气体进行稳定采样。便于对建筑工地固定点的扬尘、噪声、气象五参数进行精确监测,并对采集到的气体分析、汇总传输至云端,24小时全天候实时、连续的展示环境质量数据,为建筑施工行业的污染控制、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提供环境信息支持和管理决策依据,是构建智慧工地,实现智慧工地环境实时监测管理的重要一环,参照图1、图2。
23.驱动机构11包括多个摇把111和多根螺锥杆112,多个摇把111分别设置在多根螺锥杆112的顶部,多根螺锥杆112等距分布穿设在底座3内,并与底座3螺纹连接,且螺锥杆112的一端贯穿于驱动块8内。螺锥杆112一端套设有轴承12,轴承12穿设在驱动块8内,螺锥杆112通过转轴与驱动块8转动连接。通过将安装杆2通过底座3和插地杆5配合插设在外部工地地面的预设安置坑内,进而填埋安置坑后,通过转动摇把111带动螺锥杆112绕底座3转动下压,进而通过轴承12配合,使螺锥杆112一端与驱动块8转动连接,并带动驱动块8随之通过滑块7沿滑轨6向下移动,进而带动铰接于驱动块8一端的连接条9随之转动,并压动支撑条10随之绕插地杆5转动,使支撑条10随之张开,并使其一端抵接外部安置坑的坑壁,便于对插地杆5的安置结构起到一定的限位支撑的效果,进而提高对安装杆2安置位置的稳定性,降低大风恶劣天气造成安装杆2倾倒的可能,提高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1对智慧工地环境监测作业的稳定性,参照图1、图4。
24.插地杆5的一端设置成圆锥形,便于插设进外部安置坑内。滑块7底部设置有楔形块13,便于通过楔形块13将滑轨6内的杂物清理出来,辅助滑块7的移动。驱动块8设置成三棱锥形,便于减小受力面积,方便驱动块8的升降移动,参照图2、图3。
25.支撑条10靠近连接条9的一端侧壁处开设有契合连接条9铰接的槽口14,且支撑条10一端铰接在滑轨6内,支撑条10一端与外部安置坑的坑壁活动抵接。通过反向操作摇把111,便于带动支撑条10和驱动块8的复位,方便解除对插地杆5的限位支撑,进而便于安置或取出插地杆5,方便根据扬尘噪声在线监测仪1的作业需求更换监测位置,同时方便适用于不同地形环境下的使用,适用性好,参照图2、图3。
26.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