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弹性锁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9337发布日期:2023-05-05 15:2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自锁弹性锁扣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锁扣,尤其涉及一种自锁弹性锁扣。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锁扣分为母扣和公扣两个部分,通过母扣和公扣的相互扣合从而连接两个不同的目标对象,但是母扣和公扣的连接需要使用者将母扣和公扣相互对准才能顺利扣合,母扣和公扣的位置需要控制得非常准确,例如申请号为cn201120457475.5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快速锁扣,包括锁体和插口;插口的前端两侧设有两个突出体;锁体内对应插口设有一个插口腔;插口腔的左右两侧弹设有对应插口两侧突出体的弓形挡体,弓形挡体的末端裸露在外,且插口腔上具有限制弓形挡体行程的后限位面。上述专利公开的锁扣亦为公扣和母扣相互扣合的形式,锁体相当于公扣,插口相当于母扣,锁体和插口之间的扣合亦需要精准对齐才能相互扣合,锁扣的扣合需要使用者双手操作,导致扣合不方便和连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弹性锁扣,旨在解决现有锁扣扣合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锁弹性锁扣,包括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的钩体、弹性件和主滑部;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钩体抵接;所述主滑部与所述钩体可滑动地连接并封闭所述钩体的第一开口;所述主滑部还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按压所述主滑部;所述主滑部沿所述钩体下滑,所述钩体的第一开口外露,释放所述主滑部,所述弹性件回弹并推动所述主滑部复位从而实现自锁。

3、可选地,所述钩体包括底座和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底座的第一侧;所述底座的第二侧向其第一侧延伸形成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主滑部与所述第二柱体抵接时,所述主滑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按压所述主滑部,所述主滑部沿所述第一柱体下滑,所述第一开口外露。

4、可选地,所述第一柱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摆动柱和旋转块;所述主滑部可滑动地套设所述摆动柱;所述底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旋转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安装槽可旋转地连接;所述主滑部套设所述摆动柱。

5、可选地,所述主滑部向所述底座的第二侧延伸形成一套设部;所述套设部的一侧壁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套设部可滑动地套设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远离所述摆动柱的一侧面外露于所述第三开口。

6、可选地,所述第二柱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直柱和弯柱;所述直柱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固接,所述直柱穿设于所述套设部,其远离所述摆动柱的侧面外露于所述套设部的第三开口,所述直柱的第二端与所述弯柱的第一端固接;所述弯柱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滑部抵接。

7、可选地,所述套设部包括相互连接的按压部和次滑部;所述按压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并可滑动地套设所述底座;所述次滑部可滑动地套设所述直柱,所述次滑部远离所述摆动柱的侧面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直柱远离所述摆动柱的一侧面外露于所述套设部的第三开口。

8、可选地,所述主滑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套设于所述固定柱从而使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主滑部相互固定。

9、可选地,所述底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摆动柱的第一侧抵接。

10、可选地,所述主滑部的第一端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弯柱的第二端面抵接。

11、可选地,还包括开设有连接孔的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与所述钩体可转动地连接。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锁弹性锁扣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按压所述主滑部,所述主滑部沿所述钩体滑动并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钩体的第一开口外露,将需要连接的两个物体放入所述钩体的第一开口内,释放所述主滑部,所述弹性件回弹并推动所述主滑部滑动复位,所述钩体的第一开口被所述主滑部重新复位并封闭所述钩体的第一开口,所述钩体恢复原来的闭合状态,从而连接两个物体。所述主滑部在所述钩体上往复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钩体的封闭情况随之发生变化。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的设计,所述主滑部的滑动便可改变锁扣的打开和封闭状态,使用者单手便可按压所述主滑部并使其滑动,而且锁扣的扣合不需要对齐便能实现,提高了锁扣的扣合便捷性以及连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锁弹性锁扣,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的钩体、弹性件和主滑部;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钩体抵接;所述主滑部与所述钩体可滑动地连接并封闭所述钩体的第一开口;所述主滑部还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按压所述主滑部,所述主滑部沿所述钩体下滑,所述钩体的第一开口外露,释放所述主滑部,所述弹性件回弹并推动所述主滑部复位从而实现自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弹性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包括底座和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底座的第一侧;所述底座的第二侧向其第一侧延伸形成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主滑部与所述第二柱体抵接时,所述主滑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主滑部沿所述第一柱体下滑,所述第一开口外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弹性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摆动柱和旋转块;所述主滑部可滑动地套设所述摆动柱;所述底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旋转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安装槽可旋转地连接;所述主滑部套设所述摆动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弹性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滑部向所述底座的第二侧延伸形成一套设部;所述套设部的一侧壁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套设部可滑动地套设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远离所述摆动柱的一侧面外露于所述第三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锁弹性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直柱和弯柱;所述直柱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固接,所述直柱穿设于所述套设部,其远离所述摆动柱的侧面外露于所述套设部的第三开口,所述直柱的第二端与所述弯柱的第一端固接;所述弯柱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滑部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锁弹性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设部包括相互连接的按压部和次滑部;所述按压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并可滑动地套设所述底座;所述次滑部可滑动地套设所述直柱,所述次滑部远离所述摆动柱的侧面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直柱远离所述摆动柱的一侧面外露于所述套设部的第三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自锁弹性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滑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套设于所述固定柱从而使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主滑部相互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弹性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摆动柱的第一侧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锁弹性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滑部的第一端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弯柱的第二端面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自锁弹性锁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有连接孔的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与所述钩体可转动地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锁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锁弹性锁扣,包括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的钩体、弹性件和主滑部;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钩体抵接;所述主滑部与所述钩体可滑动地连接并封闭所述钩体的第一开口;所述主滑部还与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按压所述主滑部,所述主滑部沿所述钩体下滑,所述钩体的第一开口外露,释放所述主滑部,所述弹性件回弹并推动所述主滑部复位从而实现自锁。本技术采用一体式的设计,所述主滑部的滑动便可改变锁扣的打开和封闭状态,使用者单手便可按压所述主滑部并使其滑动,而且锁扣的扣合不需要对齐便能实现,提高了锁扣的扣合便捷性以及连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银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伟泰宠物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