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水管道防结露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33028发布日期:2023-01-14 06:5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给水管道防结露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给水管道防结露组件。


背景技术:

2.给水管道结露是在管内传输介质与周围环境温差较大、管材材质比热系数较低时可能在管道外壁产生凝结水珠,当发生结露时产生的水珠滴落到室内天花板或地面时容易发生损坏天花或影响卫生间地面正常使用的情况,所以给水管道一般都需要进行防结露处理。
3.经检索,现有公开号为cn202120413668.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给排水管道防结露组件,该给排水管道防结露组件,通过保温层、海绵层、岩棉防露层的设置使防结露效果更佳,有效减少结露现象保护管道,塑料隔层的设置提升了管道的防护性,延长管道使用寿命,通过连接条、第一夹板、螺纹杆、螺纹管、第二夹板、伸缩杆、弹簧之间的配合设置,方便固定机构的安装与拆卸,进而便于对防结露机构的固定与更换,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减震性能,减小管道因水压不稳定产生的震动,始终使防结露机构和管道保持良好的贴合性。
4.上述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虽然设置保温层、海绵层、岩棉防露层减少结露现象保护管道,而残余露水仅能吸附在海绵层、岩棉防露层内防止其掉落在天花板处或室内地面,而吸附的结露仅能够自己蒸发散出,使其易变性影响使用寿命,且海绵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则易出现细菌,存有卫生安全隐患。
5.有鉴于此,本创作改善并解决上述问题,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能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技术方案。
6.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给水管道防结露组件,解决了上述背景所提出的问题,能够有效对残余的露水进行收集,有效保证了防结露组件使用寿命。
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给水管道防结露组件,包括给水管道主体、塑料隔层和锁紧圆箍,所述塑料隔层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露水收集槽,所述塑料隔层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卡条,所述塑料隔层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塑料隔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岩棉保温层,所述岩棉保温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铝箔保护层。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0.进一步,所述锁紧圆箍包括两个圆弧支架,两组圆弧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得塑料隔层、海绵层、岩棉保温层和铝箔保护层能够稳定套设在给水管道主体的外壁。
11.进一步,所述塑料隔层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承接圆柱,使得给水管道主体外壁
的结露水能够在给水管道主体和塑料隔层的间隙处汇流至露水收集槽内进行收集。
12.进一步,所述连接条的右侧开设有与连接卡条相适配的卡槽,使得连接卡条能够入连接条的内部,使得塑料隔层能够套设在给水管道主体外壁。
13.进一步,靠近房间地漏的锁紧圆箍底部固定连通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底部卡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
14.进一步,所述露水收集槽的底部对应螺纹管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壁与螺纹管螺纹连接。
15.进一步,所述塑料隔层的底部开设有与露水收集槽相适配的通孔,且通孔的内壁与露水收集槽固定连接。
16.进一步,所述海绵层、岩棉保温层和铝箔保护层均开设有与排水管相适配的通过孔。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给水管道防结露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18.塑料隔层、海绵层、岩棉保温层和铝箔保护层在对给水管道主体进行防结露保护时,给水管道主体外壁少量凝结的露水和塑料隔层内壁的露水能够从塑料隔层的内部收集至露水收集槽处统一收集,在靠近房间地漏的位置固定连通有排水管,使得露水收集槽内部收集的露水能够统一通过排水管排出,使得给水管道因管内传输介质与周围环境温差较大而产生的结露能够被有效收集,相较于传统的防结露组件组件结构来说有效提高了使用寿命,且减少了海绵和岩棉保温层潮湿度,保证了室内的安全卫生。
19.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给水管道防结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给水管道防结露组件中塑料隔层、海绵层和岩棉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给水管道防结露组件的侧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给水管道防结露组件中塑料隔层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6.1、给水管道主体;2、塑料隔层;3、锁紧圆箍;4、露水收集槽;5、连接卡条;6、连接条;7、海绵层;8、岩棉保温层;9、铝箔保护层;10、承接圆柱;11、连接筒;12、连接板;13、排水管;14、螺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0.如图1-4所示,一种给水管道防结露组件,包括给水管道主体1、塑料隔层2和锁紧圆箍3,塑料隔层2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露水收集槽4,塑料隔层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卡条5,塑料隔层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6,塑料隔层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海绵层7,海绵层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岩棉保温层8,岩棉保温层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铝箔保护层9。
31.优选的,锁紧圆箍3包括两个圆弧支架,两组圆弧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得塑料隔层2、海绵层7、岩棉保温层8和铝箔保护层9能够稳定套设在给水管道主体1的外壁。
32.优选的,塑料隔层2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承接圆柱10,使得给水管道主体1外壁的结露水能够在给水管道主体1和塑料隔层2的间隙处汇流至露水收集槽4内进行收集。
33.优选的,连接条6的右侧开设有与连接卡条5相适配的卡槽,使得连接卡条5能够入连接条6的内部,使得塑料隔层2能够套设在给水管道主体1外壁。
34.优选的,靠近房间地漏的锁紧圆箍3底部固定连通有连接筒11,连接筒11的底部卡接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3,排水管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14。
35.优选的,露水收集槽4的底部对应螺纹管14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与螺纹管14螺纹连接。
36.优选的,塑料隔层2的底部开设有与露水收集槽4相适配的通孔,且通孔的内壁与露水收集槽4固定连接。
37.优选的,海绵层7、岩棉保温层8和铝箔保护层9均开设有与排水管13相适配的通过孔。
3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塑料隔层2、海绵层7、岩棉保温层8和铝箔保护层9在对给水管道主体1进行防结露保护时,给水管道主体1外壁少量凝结的露水和塑料隔层2内壁的露水能够从塑料隔层2的内部收集至露水收集槽4处统一收集,在靠近房间地漏的位置固定连通有排水管13,使得露水收集槽4内部收集的露水能够统一通过排水管13排出。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