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1968发布日期:2023-03-29 10:59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三通井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


背景技术:

2.三通井座是一般指连接三个方向的井座,两方向合流后进入下游管道,也称t型井座。
3.现有技术中的尘泥三通井座通常是直接安装到目标位置,然后通过简单的填土掩埋的方式提供防护,但是由于这种防护方式无法提供很好的防护效果,容易被外界的自然天气所影响,而导致尘泥三通井座被雨水冲出。
4.为了解决尘泥三通井座的防护方式过于简单的问题,现有的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是通过简单的防护,对尘泥三通井座提高防护效果,但是该种方式由于是支架式的防护,所以防护区域狭小。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尘泥三通井座的防护效果不佳,调整效果差,并且控制能力一般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包括主体机构、防护机构、控制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防护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上端,所述控制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部,所述支撑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下端,所述主体机构包括主连通管、左连通管、右连通管、前连通管、固定槽和稳定座,所述左连通管固定安装在主连通管的左端,所述右连通管固定安装在主连通管的右端,所述前连通管固定安装在主连通管的前端,所述固定槽固定安装在主连通管的外部,所述稳定座固定安装在主连通管的下端,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按钮、弹簧二、连接柱、防护层三和橡胶软垫一,所述控制按钮固定安装在稳定座的前端。
9.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上防护盖、安装孔一、防护层一、安装孔二、防护层二、固定块、卡块、限位块一、弹簧一和安装槽一,所述上防护盖固定安装在稳定座的上端,所述安装孔一固定设置在上防护盖的上端,所述防护层一固定安装在上防护盖的上端,所述安装孔二固定设置在上防护盖的下端,所述防护层二固定安装在上防护盖的下端,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上防护盖的下端,通过对于主体机构和防护机构的改进和安装,使得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防护能力得以提高,在日常的使用中,通过全包围的方式,确保了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稳定工作,提高了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工作效果。
10.优选的,所述卡块固定安装在固定块的前端,所述限位块一固定安装在卡块的上端,通过对于卡块和限位块一的改进和安装,通过全包围的方式,确保了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稳定工作,提高了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工作效果。
11.优选的,所述弹簧一固定安装在卡块的左端,所述安装槽一固定安装在固定块的内部,通过对于卡块和限位块一的改进和安装,通过全包围的方式,确保了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稳定工作,提高了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工作效果。
12.优选的,所述弹簧二固定安装在控制按钮的左端,所述连接柱固定安装在控制按钮的左端,通过对于控制机构的改进和安装,使得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控制能力得以提高,在日常的使用中,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对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进行维修拆卸,提高了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使用效率。
13.优选的,所述防护层三固定安装在连接柱的左端,所述橡胶软垫一固定安装在控制按钮的右端,通过对于防护层三和橡胶软垫一的改进和安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对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进行维修拆卸,提高了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使用效率。
14.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座、电动推杆一、电推杆一和支撑软垫,所述支撑底座固定安装在稳定座的下端,所述电动推杆一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的下端,通过对于支撑机构的改进和安装,使得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支撑调节的能力得以提高,在日常的使用中,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调整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方便了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适应于各种使用情况。
15.优选的,所述电推杆一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的下端,所述支撑软垫固定安装在电推杆一的下端,通过对于电推杆一和支撑软垫的改进和安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调整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方便了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适应于各种使用情况。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通过对于主体机构和防护机构的改进和安装,使得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防护能力得以提高,在日常的使用中,通过全包围的方式,确保了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稳定工作,提高了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工作效果;
18.2、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通过对于控制机构的改进和安装,使得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控制能力得以提高,在日常的使用中,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对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进行维修拆卸,提高了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使用效率;
19.3、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通过对于支撑机构的改进和安装,使得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支撑调节的能力得以提高,在日常的使用中,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调整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方便了该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适应于各种使用情况。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三;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主体机构;101、主连通管;102、左连通管;103、右连通管;104、前连通管;105、固定槽;106、稳定座;2、防护机构;201、上防护盖;202、安装孔一;203、防护层一;204、
安装孔二;205、防护层二;206、固定块;207、卡块;208、限位块一;209、弹簧一;210、安装槽一;3、控制机构;301、控制按钮;302、弹簧二;303、连接柱;304、防护层三;305、橡胶软垫一;4、支撑机构;401、支撑底座;402、电动推杆一;403、电推杆一;404、支撑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包括主体机构1、防护机构2、控制机构3和支撑机构4,防护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上端,控制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内部,支撑机构4位于主体机构1的下端,主体机构1包括主连通管101、左连通管102、右连通管103、前连通管104、固定槽105和稳定座106,左连通管102固定安装在主连通管101的左端,右连通管103固定安装在主连通管101的右端,前连通管104固定安装在主连通管101的前端,固定槽105固定安装在主连通管101的外部,稳定座106固定安装在主连通管101的下端,控制机构3包括控制按钮301、弹簧二302、连接柱303、防护层三304和橡胶软垫一305,控制按钮301固定安装在稳定座106的前端。
29.防护机构2包括上防护盖201、安装孔一202、防护层一203、安装孔二204、防护层二205、固定块206、卡块207、限位块一208、弹簧一209和安装槽一210,上防护盖201固定安装在稳定座106的上端,安装孔一202固定设置在上防护盖201的上端,防护层一203固定安装在上防护盖201的上端,安装孔二204固定设置在上防护盖201的下端,防护层二205固定安装在上防护盖201的下端,固定块206固定安装在上防护盖201的下端,卡块207固定安装在固定块206的前端,限位块一208固定安装在卡块207的上端,弹簧一209固定安装在卡块207的左端,安装槽一210固定安装在固定块206的内部,弹簧二302固定安装在控制按钮301的左端,连接柱303固定安装在控制按钮301的左端,防护层三304固定安装在连接柱303的左端,橡胶软垫一305固定安装在控制按钮301的右端,然后将上防护盖201和安装孔一202安装到主连通管101和稳定座106的上方,通过固定块206起到固定的效果,再通过卡块207和弹簧一209将上防护盖201和稳定座106紧紧连接起来,然后连接外接的水管到主连通管101上,并依次连接左连通管102、右连通管103和前连通管104,然后当需要拆卸上防护盖201时,通过按压控制按钮301,使得连接柱303和防护层三304向内活动,然后弹出弹簧一209和卡块207。
30.优选的,支撑机构4包括支撑底座401、电动推杆一402、电推杆一403和支撑软垫404,支撑底座401固定安装在稳定座106的下端,电动推杆一402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401的下端,电推杆一403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401的下端,支撑软垫404固定安装在电推杆一403的下端,通过控制电动推杆一402和电推杆一403的伸缩,将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调节到合适的高度,然后通过支撑软垫404稳定的支撑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保证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工作进行。
31.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控制电动推杆一402和电推杆一403的伸缩,将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调节到合适的高度,然后通过支撑软垫404稳定的支撑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
座,保证稳定性高的尘泥三通井座的工作进行,然后将上防护盖201和安装孔一202安装到主连通管101和稳定座106的上方,通过固定块206起到固定的效果,再通过卡块207和弹簧一209将上防护盖201和稳定座106紧紧连接起来,然后连接外接的水管到主连通管101上,并依次连接左连通管102、右连通管103和前连通管104,然后当需要拆卸上防护盖201时,通过按压控制按钮301,使得连接柱303和防护层三304向内活动,然后弹出弹簧一209和卡块207。
32.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