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吸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1109发布日期:2023-03-07 20:5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形吸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负压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弧形吸盘结构。


背景技术:

2.防水工程是地下建筑的关键工程,当地下建筑完工、经检测投入运营之后,若地下建筑混凝土结构因地下水位的变化不断产生渗漏水现象,对地下建筑的运营与使用造成不良影响,后期的维护也增加了成本与材料需求。然而现有的地下建筑国家防水质量检测的主控项目在于工程材料的合格与否,常忽略对施工工艺的检测需求,具体表现为检测过程并没有在设计条件下进行,未考虑非雨季时地下水位未达到高水位的情况,即现有地下建筑混凝土结构实体工程并未通过设计水压荷载下的防水检测,故而常常导致验收后的地下建筑在地下水位高涨时仍产生渗漏问题,影响地下建筑的运营。因此,为在防水质量检测时营造设计水压荷载环境,如专利文件202110011594.6《一种地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负压漏水检测判定方法》中所述,通过真空负压装置令混凝土结构在地下水位不满足检验要求的情况下承受相当于设计压力的荷载,满足检验条件与设计条件相当的检测要求,以获得地下建筑混凝土结构真实的防渗漏水的能力,有利于在验收前对渗漏问题的整改工程。
3.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真空负压装置,多采用吸盘结构,通过将吸盘附着的混凝土结构的壁面,形成以吸盘结构为中心的局部高压环境。此时的混凝土结构壁面粗糙,多伴有弧度,对吸盘结构的附着能力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令吸盘能够适配带有弧度与较为粗糙的混凝土结构壁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弧形吸盘结构,使用柔性层作为与混凝土结构的接触面,在负压状态下能够与粗糙的混凝土结构壁面互补,另一方面,无论是吸附壳体还是柔性层的端面均为弧面,在吸附时,配合手持把手以及柔性层的性质,可以沿着混凝土结构壁面摩擦调整接触面,以寻找到最适宜的吸附角度与吸附接触面,提高吸盘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之间的吸附能力,从而满足较长时间的负压环境制造时间,满足负压法防水质量检测需求。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6.一种弧形吸盘结构,包括柔性层与吸附壳体,所述柔性层与所述吸附壳体之间粘合连接,所述吸附壳体的一端面设置手持把手,另一端面为第一弧面且与所述柔性层连接,所述柔性层的一端面为第二弧面且与所述吸附壳体连接,另一端面为第三弧面,所述第一弧面、所述第二弧面及所述第三弧面的弧度相同,
7.所述柔性层设置若干个吸附通孔,所述吸附壳体的另一端面设置吸附槽,所述吸附通孔覆在所述吸附槽上,所述吸附槽内设置有真空发生器,使得所述吸附槽通过所述吸附通孔与外部连通。
8.柔性层与吸附壳体的弧面结构对于吸附粗糙度高、带有弧度的混凝土结构壁面具有优势,柔性层弥补粗糙度,弧面则考虑到混凝土结构壁面存在弧度的问题,令吸盘结构能
够在一定程度上沿着轴线方向呈弧线形移动,以适应不同角度的混凝土壁面,提高吸盘结构与混凝土结构壁面的吸附能力。而柔性层的吸附通孔与吸附壳体的吸附槽形成真空负压装置的气体流道,选择吸附通孔的状态,是为了尽可能保证气体较大流通的状态下增加柔性层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好地补偿混凝土结构壁面的粗糙问题。
9.上述的一种弧形吸盘结构,所述吸附壳体的侧面设置第一结构槽,所述第一结构槽的长度与所述吸附槽的长度相同。
10.进一步的,所述手持把手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结构槽接触并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结构槽连接。
11.上述的一种弧形吸盘结构,所述第一弧面、所述第二弧面及所述第三弧面的弧度范围均为2
°‑
23
°

12.三个弧面的弧度相同,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需要配合,第三弧面的弧度相同,方便使用同一条、等厚度的柔性层制造吸盘结构,直接将其附着在吸附壳体上即可,无需考虑是否需要额外增加或削减柔性层材料的厚度。从吸盘结构横截面看去,第一弧面、第二弧面及第三弧面所对应的弧线的弧度范围均为2
°‑
23
°

13.上述的一种弧形吸盘结构,所述吸附通孔的间距相同。
14.上述的一种弧形吸盘结构,设置在所述柔性层边缘的所述吸附通孔的长度大于设置在所述柔性层中部的所述吸附通孔的长度。
15.上述的一种弧形吸盘结构,所述柔性层的厚度为所述吸附壳体的厚度的1/3-1/2。
16.柔性层负责补偿粗糙度问题,故需要有一定的厚度。
17.上述的一种弧形吸盘结构,所述柔性层的另一端面的面积较所述柔性层的一端面的面积大,所述柔性层的侧面呈弧面状。
18.上述的一种弧形吸盘结构,所述吸附槽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二结构槽。
19.上述的一种弧形吸盘结构,所述真空发生器之间的间距相同。
20.上述的一种弧形吸盘结构,所述吸附壳体的两侧设置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真空发生器连通。
2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
22.1.结构简单,将常见的柔性层材料,如海绵等,经过裁剪、挖孔,形成具有一定的弧度的柔性层接触面,而吸附壳体则可使用塑料、木材等成型结构制成,制造工艺要求低,方便制作。
23.2.弧面结构与柔性材料令吸盘接触面与混凝土结构壁面之间存在更大的调整空间,除了柔性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粗糙度带来的吸附稳定性问题,弧面结构能够使得吸盘结构沿着弧度轴线方向调整,使用者通过手持把手不断摩擦、适应,以获得更好的吸附角度。
24.3.手持把手的设置方便使用者找准位置,能够准确地放置在各种施工缝或渗漏水重点区域目标位置上。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
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吸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柔性层的结构示意图。
28.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9.1.柔性层;11.吸附通孔;12.第二弧面;13.第三弧面;2.吸附壳体;21.第一结构槽;22.第一弧面;3.手持把手;4.真空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弧形吸盘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柔性层1与吸附壳体2,柔性层1为海绵材料,吸附壳体2为木质成型加工制成,柔性层1与吸附壳体2之间粘合连接,通过粘合剂完成胶粘即可。
32.如图2所示,柔性层1设置若干个吸附通孔11,吸附壳体2的另一端面设置吸附槽,吸附通孔11覆在吸附槽上,吸附槽内设置有真空发生器4,使得吸附槽通过吸附通孔11与外部连通。吸附壳体2的一端面内凹形成吸附槽,吸附槽为长条结构,柔性层1直接掏空形成吸附通孔11,吸附通孔11的总长度与吸附槽的长度相同,宽度也近乎相同。吸附壳体2的总长度为400毫米,宽度为90毫米,吸附槽内部设置的真空发生器4的间隔距离为35毫米。
33.在本实施例中,吸附通孔11的数量为五,均为长方形结构,宽度方向的尺寸近乎相同,五个吸附通孔11为直线形排列,两端的吸附通孔11长度较大,具体的,吸附通孔11的宽度为40毫米,两端的吸附通孔11的长度为62.5毫米,中间三个吸附通孔11的长度为55毫米,相邻两个吸附通孔1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5毫米。
34.吸附壳体2的一端面为平面状,设置有手持把手3,该端面与吸附壳体2四个侧面相同,均设置有第一结构槽21,第一结构槽21可以节省材料,辅助制造加工,等,通过螺钉、螺栓等连接,令手持把手3与吸附壳体2连接,并位于吸附壳体2的中间部位,以便使用者通过抓持手持把手3调整整个吸盘结构的位置与吸附角度。
35.吸附壳体2的另一端为第一弧面22,第一弧面22与柔性层1连接,柔性层1的一端面为第二弧面12且与吸附壳体2连接,另一端面为第三弧面13,第一弧面22、第二弧面12及第三弧面13的弧度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弧度约为9
°
。在设计时,该弧面对应的圆弧直径可以是2000毫米-22000毫米。
36.使用者使用时,手握手持把手3,在带有弧度的混凝土结构壁面上,沿着第三弧面13的弧度所在,接触、摩擦,令吸盘结构呈现一定的摆动动作,以试探性确定接触面的位置,寻找较好的吸附角度,将吸盘吸附在混凝土结构壁面上。
37.为增加吸附槽内部的气体流通可用空间,吸附槽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二结构槽,增加可容纳气体的空间。吸附壳体2的两侧设置通气孔,通气孔与真空发生器4连通。在吸附时,位于柔性层1的吸附通孔11以及吸附壳体2内吸附槽的空气在真空泵等真空装置的作用下沿着真空发生器4、顺着通气孔排出,形成局部负压空间,完成吸盘结构的吸附。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