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缓冲块的缓冲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49878发布日期:2022-12-21 05:5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胶缓冲块的缓冲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缓冲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缓冲块的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2.橡胶缓冲块一般是固定在车辆的运动零件上(例如车门,前后盖,加油小门等零件),用于防止运动零件到达设计位置后由于惯性继续运动产生的碰撞,减少碰撞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达到保护部件的目的。
3.现有的橡胶缓冲块有以下不足,一是只通过设置弹簧减震器,弹簧减震器在减震时因为自身具有回弹作用力,会导致新的震动产生,从而减震和缓冲效果不佳,二是橡胶本身强度不高,长时间挤压容易受损失去作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也会产生相应的氧化,导致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橡胶缓冲块的缓冲机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橡胶缓冲块的缓冲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左侧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极,所述底板上部两侧固定连接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部设置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上部设置有弹簧减震器,所述弹簧减震器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部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托板下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极,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外筒,所述托板下表面中部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内部设置有橡胶缓冲块,所述橡胶缓冲块内部设置有插柱,所述插柱上部设置有螺母。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外筒对应套置在内筒外侧。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底板和托板之间贯穿设置有插柱。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插柱上部设置有垫片。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托板下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磁极,所述托板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孔。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底板右侧上部固定连接有第四磁极。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螺母下表面压有垫片。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底板内部设置有插接槽。
2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中,当托板上部受力时,托板向下压,首先内筒和外筒内部的橡胶缓冲块受力从而提供托板向上的反向力,持续下压时托板两侧位置的弹簧减震器也会提供向上的反作用力,同时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之间的相斥力实现了缓冲作用,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托板向上运动,此时橡胶缓冲块本身回弹,进一步加强了缓冲减震的作用。
2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橡胶缓冲块和托板和底板以及内筒外筒进行硫化连接,加强了粘接面积,提升了连接强度,同时橡胶缓冲块设置在上下套筒内部一方面实现了减少橡胶缓冲块与外部空气接触氧化,增加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即使橡胶缓冲块破裂在套筒内部,也可以提供一定的缓冲减震性能。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橡胶缓冲块的缓冲机构的主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橡胶缓冲块的缓冲机构的内部结构图;
25.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26.图例说明:
27.1、底板;2、插接槽;3、第一磁极;4、外筒;5、内筒;6、弹簧减震器;7、第二磁极;8、安装孔;9、托板;10、第三磁极;11、橡胶缓冲块;12、第四磁极;13、固定块;14、插柱;15、垫片;16、螺母;17、缓冲器;18、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橡胶缓冲块的缓冲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左侧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极3,底板1上部两侧固定连接安装块18,安装块18上部设置有缓冲器17,缓冲器17上部设置有弹簧减震器6,弹簧减震器6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上部固定连接有托板9,托板9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孔8,托板9下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极7,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外筒4,托板9下表面中部设置有内筒5,内筒5内部设置有橡胶缓冲块11,橡胶缓冲块11内部设置有插柱14,插柱14上部设置有螺母16,当托板9上
部受力时,托板9向下压,首先内筒5和外筒4内部的橡胶缓冲块11受力从而提供托板9向上的反向力,持续下压时托板9两侧位置的弹簧减震器6也会提供向上的反作用力,同时第一磁极3和第二磁极7之间的相斥力实现了缓冲作用,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托板9向上运动,此时橡胶缓冲块11本身回弹,进一步加强了缓冲减震的作用。通过橡胶缓冲块11和托板9和底板1以及内筒5外筒4进行硫化连接,加强了粘接面积,提升了连接强度,同时橡胶缓冲块11设置在上下套筒内部一方面实现了减少橡胶缓冲块11与外部空气接触氧化,增加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即使橡胶缓冲块11破裂在套筒内部,也可以提供一定的缓冲减震性能。
31.外筒4对应套置在内筒5外侧,实现了外筒4和内筒5上下对应套接,底板1和托板9之间贯穿设置有插柱14,实现了对橡胶缓冲块11的固定,插柱14上部设置有垫片15,托板9下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磁极10,所述托板9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孔8,提供对外筒4内部的安装便利,底板1右侧上部固定连接有第四磁极12,螺母16下表面压有垫片15,起到对螺母16的保护,底板1内部设置有插接槽2,对插柱14进行放置。
32.工作原理:当托板9上部受力时,托板9向下压,首先内筒5和外筒4内部的橡胶缓冲块11受力从而提供托板9向上的反向力,持续下压时托板9两侧位置的弹簧减震器6也会提供向上的反作用力,同时第一磁极3和第二磁极7之间的相斥力实现了缓冲作用,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托板9向上运动,此时橡胶缓冲块11本身回弹,进一步加强了缓冲减震的作用。通过橡胶缓冲块11和托板9和底板1以及内筒5外筒4进行硫化连接,加强了粘接面积,提升了连接强度,同时橡胶缓冲块11设置在上下套筒内部一方面实现了减少橡胶缓冲块11与外部空气接触氧化,增加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即使橡胶缓冲块11破裂在套筒内部,也可以提供一定的缓冲减震性能。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