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夹砂管顶管安装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9616发布日期:2023-02-04 02:1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钢夹砂管顶管安装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顶管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钢夹砂管顶管安装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玻璃钢顶管是一种给排水领域中,新开发出的管道产品,可以在不开挖地面的情况下,完成地下管道的施工安装,它能够直接穿越公路、铁道、江河、地面建筑物,由于其本身具有良好的耐腐蚀、重量轻、内壁光滑、流量大、地质条件适应性好等特性,因此,成为大中型城市管道工程中的首选管道材料。
3.现有的顶管在施工时,通常都是人工将顶管运输至指定位置,抬起并放下,不具备支撑装置,这样不仅使得人工劳动力消耗大,而且在移动时,及其不便,而且在安装时,放置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钢夹砂管顶管安装用支撑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顶管在施工时,通常都是人工将顶管运输至指定位置,抬起并放下,不具备支撑装置,这样不仅使得人工劳动力消耗大,而且在移动时,及其不便,而且在安装时,放置不稳定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玻璃钢夹砂管顶管安装用支撑装置,包括:
7.支撑框架;
8.配重底板,其设有两个,均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
9.u形架,其设有两个,均滑动设置于两个所述配重底板的顶部;
10.顶管主体,放置于两个所述u形架上;
11.螺杆,其设有两个,均转动连接于所述配重底板上下内壁之间;
12.螺母,其设有两个,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所述螺杆的圆周表面;
13.弧形板,固定于两个所述螺母的一侧端并位于所述顶管主体内;以及
14.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配重底板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螺杆同时转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16.工字轮,其设有两个,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螺杆的圆周表面底部;
17.皮带,传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工字轮的圆周表面之间;以及
18.正反转电机,固定于所述配重底板的顶部,且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所述配重底板的顶壁并与其中一个所述螺杆的固定。
1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螺母相靠近的端部之间固定有限位杆。
2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配重底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
述安装槽内均嵌入活动连接有支撑轨道,两个所述支撑轨道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轨,两个所述滑动轨分别与两个所述u形架的底部固定。
2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u形架相靠近的端部之间固定有连接杆。
2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支撑轨道的顶部一侧固定有挡杆。
2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配重底板底部均固定有两个万向轮,所述配重底板的一侧端固定有把手。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5.1、本方案中,通过设有的驱动机构,能够同时驱动两个螺母移动,两个螺母能够带动弧形板移动,当弧形板插入顶管主体上时,可以驱动两个螺母带动弧形板向上移动,能够将顶管主体挑起,然后将u形架滑动至顶管主体的底部,并使得螺母带动弧形板向下移动,将顶管主体放置于u形架上,然后通过配重底板带动顶管主体移动,本装置能够稳定的将顶管主体支撑,并运输至指定位置,进行下管,使得顶管主体在安装时更加方便。
26.2、本方案中,通过设有的支撑轨道和滑动轨,由于支撑轨道活动设置于两个所述配重底板上的安装槽内,使得支撑轨道方便拆卸,同时由于滑动轨和u形架固定,使得u形架滑动连接于支撑轨道上,使得支撑轨道和u形架在受到磨损时,可以单独进行更换,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2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爆炸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视角立体图。
32.图中:1、配重底板;2、支撑框架;3、顶管主体;4、螺杆;5、螺母;6、工字轮;7、皮带;8、正反转电机;9、把手;10、万向轮;11、支撑轨道;12、滑动轨;13、u形架;14、连接杆;15、安装槽;16、挡杆;17、限位杆;18、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实施例
35.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6.一种玻璃钢夹砂管顶管安装用支撑装置,包括:
37.支撑框架2;
38.配重底板1,其设有两个,均固定于支撑框架2的一侧;
39.u形架13,其设有两个,均滑动设置于两个配重底板1的顶部;
40.顶管主体3,放置于两个u形架13上;
41.螺杆4,其设有两个,均转动连接于配重底板1上下内壁之间;
42.螺母5,其设有两个,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螺杆4的圆周表面;
43.弧形板18,固定于两个螺母5的一侧端并位于顶管主体3内;以及
44.驱动机构,设置于配重底板1上,用于驱动两个螺杆4同时转动。
45.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本装置中,两个配重底板1均固定在支撑框架2的一侧,两个配重底板1之间的空隙能够容纳一个顶管主体3,u形架13用于支撑放置顶管主体3,在使用时,通过移动两个配重底板1,使得顶管主体3位于两个配重底板1之间,并使得弧形板18位于顶管主体3内,通过驱动机构能够使得两个螺杆4同步转动,由于螺母5与螺杆4螺纹连接,使得螺母5进行直线运动,两个螺母5同时带动弧形板18移动,从而使得顶管主体3上升,此时顶管主体3被带动脱离地面,然后将u形架13放置于顶管主体3的底部,并通过驱动机构使得顶管主体3的位置下降,放置于u形架13上,从而使得顶管主体3被支撑住,且放置稳定,此时通过移动配重底板1,使得顶管主体3能够运输至指定位置,本装置使得顶管主体3在安装时,方便移动,无需手工移动,而且在移动时便于支撑,方便移动至指定位置,方便放置进行安装,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46.具体的,驱动机构包括:
47.工字轮6,其设有两个,分别固定于两个螺杆4的圆周表面底部;
48.皮带7,传动连接于两个工字轮6的圆周表面之间;以及
49.正反转电机8,固定于配重底板1的顶部,且正反转电机8的输出端活动贯穿配重底板1的顶壁并与其中一个螺杆4的固定。
50.本实施例中:通过启动正反转电机8,正反转电机8的输出端带动与之固定的螺杆4转动,由于两个螺杆4的表面固定有工字轮6,且皮带7进行传递连接,从而使得其中一个螺杆4带动工字轮6转动时,通过皮带7进行动力的传递使得另一个工字轮6带动另一个螺杆4也能够进行同步转动,从而使得两个螺杆4进行同步转动,使得两个螺母5能够带动弧形板18进行移动,通过正反转电机8的输出端正转或者反转,以实现控制弧形板18的上下移动;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正反转电机8为现有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对应的型号,正反转电机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同时正反转电机8如何启动以及内部构造亦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51.具体的,两个螺母5相靠近的端部之间固定有限位杆17。
5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有的限位杆17,使得两个螺母5的位置被限定,移动时只能作直线运动,移动更加稳定。
53.具体的,两个配重底板1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槽15,两个安装槽15内均嵌入活动连接有支撑轨道11,两个支撑轨道11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轨12,两个滑动轨12分别与两个u形架13的底部固定。
54.本实施例中:每个配重底板1上均设有两个安装槽15,位于左右同侧的两个安装槽15相对齐,一个支撑轨道11放置于两个安装槽15内,使得支撑轨道11的位置被卡住,无法移动,同时支撑轨道11向上方便拿取,在对顶管主体3进行支撑时,通过将支撑轨道11放置于安装槽15内,然后u形架13通过滑动轨12滑动在支撑轨道11上至顶管主体3的底部,然后将
顶管主体3放下,可以支撑在u形架13上;由于支撑轨道11活动设置于两个配重底板1上的安装槽15内,使得支撑轨道11方便拆卸,同时由于滑动轨12和u形架13固定,使得u形架13滑动连接于支撑轨道11上,使得支撑轨道11和u形架13在受到磨损时,可以单独进行更换,更加方便。
55.具体的,两个u形架13相靠近的端部之间固定有连接杆14。
56.本实施例中:通过设有的连接杆14,使得两个u形架13移动时可以同步,更加方便。
57.具体的,两个支撑轨道11的顶部一侧固定有挡杆16。
58.本实施例中:通过设有的挡杆16,使得u形架13通过滑动轨12滑动在支撑轨道11上时,当与挡杆16抵靠时,表明u形架13位于顶管主体3的正下侧,能够准确的承载顶管主体3。
59.具体的,两个配重底板1底部均固定有两个万向轮10,配重底板1的一侧端固定有把手9。
60.本实施例中:通过握住把手9,进行本装置的推动,然后通过底部的四个万向轮10,使得本装置可以地面移动,更加实用方便。
6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装置使用时,首先通过万向轮10将配重底板1移动,使得顶管主体3位于两个配重底板1之间,而且弧形板18位于顶管主体3内,然后通过驱动机构使得螺杆4转动,通过螺母5带动弧形板18向上移动,弧形板18将顶管主体3向上抬起,然后将支撑轨道11放置于安装槽15内,并将u形架13通过滑动轨12滑动至支撑轨道11上位于顶管主体3的正下侧,此时通过驱动机构使得弧形板18下降,使得顶管主体3支撑于u形架13上,u形架13与顶管主体3相匹配,从而使得顶管主体3放置时更稳定,然后通过万向轮10进行移动至指定位置,然后升起顶管主体3,将支撑轨道11整体取下,在下降顶管主体3,使得顶管主体3方便移动至指定位置,本装置使得顶管主体3在安装时,方便移动,无需手工移动,而且在移动时便于支撑,方便移动至指定位置,方便放置进行安装,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6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