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加湿阀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2507发布日期:2023-04-20 05:41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加湿阀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阀门,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加湿阀门装置。


背景技术:

1、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其中,加湿阀门是一种应用于空调机组的结构配件。

2、目前,现有加湿阀门在装配使用的时候,使用在管道上接通压力表,并通过人工定期观察记录,才能保障阀门内部的压强维持在安全值,这样的方式较为繁琐,并且通过检测管道的压强从而判断阀门内部的压强,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值。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电动加湿阀门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加湿阀门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电动加湿阀门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电动加湿阀门装置,包括加湿阀门本体,所述加湿阀门本体的顶端安装有对接盘,所述加湿阀门本体通过对接盘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端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底端连接有活塞机构,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块、压力传感器、底扣板和顶桩,所述活塞块滑动连接在加湿阀门本体的内部,所述活塞块的底端安装底扣板,所述底扣板的顶端安装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分别安装顶桩,所述活塞块的外壁两侧分别安装有垫片机构,所述垫片机构包括橡胶片和一对加固环,一对所述加固环分别固定安装在活塞块的内壁两侧,一对所述加固环的外壁分别安装橡胶片,两个所述橡胶片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顶桩的一端相贴合。

4、进一步的,所述机箱包括箱体、蜗杆和蜗轮,所述蜗杆与蜗轮分别转动连接在箱体的内部,且所述蜗杆的外壁与所述蜗轮的外壁相互咬合。

5、进一步的,所述机箱的外壁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箱体的内部,并与所述蜗杆的一端传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电性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套筒和螺纹杆,所述套筒的顶端与所述蜗轮的底端连接,所述套筒的内部一侧螺纹连接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延伸至套筒的外部,并与所述活塞块的顶端转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加湿阀门本体的底端安装有底架。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该种电动加湿阀门装置,通过活塞机构与垫片机构的相互配合,使得该装置实现更加便捷、精准的检测功能,其中,通过橡胶片的安装使用,便于将加湿阀门本体内部的压强传递到活塞块的内部,通过在活塞块的内部安装压力传感器,使其在加湿阀门本体的内部实现检测压强的功能,并且通过加固环连接使用,有效提高橡胶片的稳定性,再通过顶桩与橡胶片之间的位置关系,便于压力传感器直接检测橡胶片的形变压力,从而获取加湿阀门本体内部更加精准的压强数值,并通过控制器的信号传递,使得伺服电机进行运转,并配合机械运转,使得活塞块进行开合运转,促使该装置进行泄压,进而代替了传统的人工监测记录的方式,有效提高了便捷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装配简单便捷,具备更加精准的监测功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加湿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湿阀门本体(100),所述加湿阀门本体(100)的顶端安装有对接盘(200),所述加湿阀门本体(100)通过对接盘(200)连接有套管(300),所述套管(300)的顶端安装有机箱(400),所述机箱(400)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升降机构(700),所述升降机构(700)的底端连接有活塞机构(800),所述活塞机构(800)包括活塞块(8001)、压力传感器(8002)、底扣板(8003)和顶桩(8004),所述活塞块(8001)滑动连接在加湿阀门本体(100)的内部,所述活塞块(8001)的底端安装底扣板(8003),所述底扣板(8003)的顶端安装压力传感器(8002),所述压力传感器(8002)的检测端分别安装顶桩(8004),所述活塞块(8001)的外壁两侧分别安装有垫片机构(900),所述垫片机构(900)包括橡胶片(9001)和一对加固环(9002),一对所述加固环(9002)分别固定安装在活塞块(8001)的内壁两侧,一对所述加固环(9002)的外壁分别安装橡胶片(9001),两个所述橡胶片(9001)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顶桩(8004)的一端相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加湿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400)包括箱体(4001)、蜗杆(4002)和蜗轮(4003),所述蜗杆(4002)与蜗轮(4003)分别转动连接在箱体(4001)的内部,且所述蜗杆(4002)的外壁与所述蜗轮(4003)的外壁相互咬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动加湿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400)的外壁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500),所述伺服电机(500)的输出端延伸至箱体(4001)的内部,并与所述蜗杆(4002)的一端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动加湿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500)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8002)之间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动加湿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700)包括套筒(7001)和螺纹杆(7002),所述套筒(7001)的顶端与所述蜗轮(4003)的底端连接,所述套筒(7001)的内部一侧螺纹连接螺纹杆(7002),所述螺纹杆(7002)的底端延伸至套筒(7001)的外部,并与所述活塞块(8001)的顶端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加湿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阀门本体(100)的底端安装有底架(6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加湿阀门装置,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包括加湿阀门本体,所述加湿阀门本体的顶端安装有对接盘,所述加湿阀门本体通过对接盘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端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底端连接有活塞机构,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块、压力传感器、底扣板和顶桩,所述活塞块滑动连接在加湿阀门本体的内部,所述活塞块的底端安装底扣板,所述底扣板的顶端安装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分别安装顶桩,所述活塞块的外壁两侧分别安装有垫片机构。该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装配简单便捷,具备更加精准的监测功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懂生,赖伟婵,黎尊万,曾小毛,林展东,王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广垠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