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6641发布日期:2023-04-20 01:01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齿轮箱,具体涉及一种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1、工业齿轮箱广泛应用于重型机械、船舶水工、建材冶金等行业,其中,立式锥齿轮箱因其能够改变输入输出方向,有着广泛的应用,对立式锥齿轮箱结构而言,上部的轴承无法浸没在润滑油中,若轴承因润滑不足而产生干摩擦,那么轴承寿命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齿轮箱的可靠性,因此,一般需对上部轴承设计润滑,在一般工程实践中,上部轴承的润滑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对轴承填充润滑脂,一是设置润滑泵进行强制润滑。

2、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填充润滑脂润滑轴承要求轴承转速不能太高,强制润滑时对润滑泵的安装空间有一定的要求,整体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能够润滑上部及高速级轴承的、结构紧凑的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水平锥齿轮轴和竖向锥齿轮轴,所述水平锥齿轮轴和竖向锥齿轮轴的上部与所述箱体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水平锥齿轮轴上设有甩油环,所述甩油环外环上对称设有甩油块,甩油块端部形成有凹坑,甩油块通过所述凹坑形成甩油勺的甩油结构,所述箱体位于甩油环正上方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方设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与所述箱体固定形成一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连通所述开口和第二轴承,所述箱体上还设有油道,所述油道连通所述封闭空间和第一轴承。

4、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在锥齿轮箱运行过程中,锥齿轮轴驱动甩油环及甩油块高速旋转,甩油块中的凹坑从箱体下部带出一部分油液,通过开口将油液甩入箱体上部,被甩出的油液被上端盖阻挡后滴落,分别流向开口、油道和第二轴承,流入油道的油液流向第一轴承并对其进行润滑,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在齿轮箱旋转时能有效润滑上部的轴承及高速级锥齿轮的轴承,增加对轴承的润滑效果,提升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齿轮箱的可靠性。

5、优选的,所述甩油块两端均形成有所述凹坑,从而形成两个背靠背的甩油勺。在齿轮箱正转或者反转时均能有效润滑上部的轴承及高速级锥齿轮的轴承。

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坑呈喇叭状,且其凹坑底部面积小于其顶部开口的面积。凹坑的锥度减少了凹坑壁对润滑油液的阻挡,提高了润滑油液的甩出量,增加了对轴承的润滑效率。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甩油块采用压铸成型。压铸的生产效率高且生产的甩油块尺寸一致性好,锥齿轮轴的对称性好,对轴承冲击较小,工作更加稳定。

8、优选的,所述水平锥齿轮轴的锥齿轮上依次抵靠有所述甩油环和所述第一轴承,并通过第一螺母轴向固定所述甩油环和所述第一轴承。便于第一轴承和甩油环的装配和后期拆卸。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甩油环与所述第一螺母之间设有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之间设有轴承定距环,轴承定距环上设有与之轴心垂直的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油道连通。双轴承使锥齿轮轴旋转更加平稳,不易产生抖动,提高工作的稳定性,油液从油道进入进油孔后分别流向轴承定距环两侧的轴承,润滑较为均匀。

10、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可承受轴向负载。

11、优选的,所述开口顶部的边缘设有凸台。减少流向开口的油液量,增大流入油道和第二轴承的油液量。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凸台与所述箱体之间圆滑过渡。减少油液在凸台转角处动能的损失,使油液更加顺利的流入油道和第二轴承中。

13、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母,所述甩油块设有与所述甩油环外圆半径相同的圆弧,甩油块通过所述圆弧抵靠在所述甩油环上,甩油块还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二螺母通过所述通孔,并配合所述圆弧将所述甩油块与所述甩油环固定。甩油环和甩油块一体其制造难度大,分开设计甩油环和甩油块减少了设计难度和制造,螺栓螺母连接便于维修。

14、优选的,所述上端盖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箱体固定。拆装方便。

15、优选的,所述油道与所述第二轴承分别设于所述开口的两侧。防止甩油块甩出的油液堆积在其中一侧,提高了油液的利用率。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稳定性好,正反转均可润滑到上部轴承,润滑油液的利用率较高,后期维修方便,轴承的使用寿命提升,齿轮箱的可靠性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5),所述箱体(5)内设有水平锥齿轮轴和竖向锥齿轮轴,所述水平锥齿轮轴和竖向锥齿轮轴与所述箱体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10),所述水平锥齿轮轴上设有甩油环(1),所述甩油环(1)外环上对称设有甩油块(12),所述甩油块(12)端部形成有凹坑(21),甩油块(12)通过所述凹坑(21)形成甩油勺的甩油结构,所述箱体(5)位于甩油环(1)正上方设有开口(9),所述开口(9)上方设有上端盖(7),所述上端盖(7)与所述箱体(5)固定形成一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连通所述开口(9)和第二轴承(10),所述箱体(5)上还设有油道(6),所述油道(6)连通所述封闭空间和第一轴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块(12)两端均形成有所述凹坑(21),从而形成两个背靠背的甩油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21)呈喇叭状,凹坑(21)底部面积小于其顶部开口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块(12)采用压铸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锥齿轮轴的锥齿轮上依次抵靠有所述甩油环(1)和所述第一轴承(3),并通过第一螺母轴向固定所述甩油环(1)和所述第一轴承(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环(1)与所述第一螺母之间设有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轴承(3),两个所述第一轴承(3)之间设有轴承定距环(2),轴承定距环(2)上设有与之轴心垂直的进油孔(4),所述进油孔(4)与所述油道(6)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9)顶部的边缘设有凸台(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8)与所述箱体(5)之间圆滑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栓(13)和第二螺母(11),所述甩油块(12)设有与所述甩油环(1)外圆半径相同的圆弧,甩油块(12)通过所述圆弧抵靠在所述甩油环(1)上,甩油块(12)还设有通孔(22),所述第一螺栓(13)和所述第二螺母(11)通过所述通孔(22),并配合所述圆弧将所述甩油块(12)与所述甩油环(1)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6)与所述第二轴承(10)分别设于所述开口(9)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锥齿轮箱轴承润滑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水平锥齿轮轴和竖向锥齿轮轴,所述水平锥齿轮轴和竖向锥齿轮轴的上部与所述箱体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水平锥齿轮轴上设有甩油环,所述甩油环外环上对称设有甩油块,甩油块端部形成有凹坑,甩油块通过所述凹坑形成甩油勺的甩油结构,所述箱体位于甩油环正上方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方设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与所述箱体固定形成一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连通所述开口和第二轴承,所述箱体上还设有油道,所述油道连通所述封闭空间和第一轴承,本技术在齿轮箱旋转式能有效润滑上部的轴承及高速级远离锥齿轮的轴承,提升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齿轮箱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悦,杨海师,张钰麒,张成标,张娜,黄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