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49594发布日期:2023-07-22 13:4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稳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拍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稳定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相机、智能手机等数码产品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习惯使用这些数码产品来拍照和录像。为了让用户的使用更方便,优化照片与视频的画质质量,用于夹持相机、手机等数码产品,以及辅助数码产品一类的拍摄设备稳定的手持稳定器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手持稳定器多为二轴稳定器与三轴稳定器两大类,在每一轴向上,均有一与其相对应的电机,通过电机控制夹持于稳定器上的相机、手机等拍摄设备旋转,以调整拍摄设备的拍摄角度。

2、但是由于稳定器在未工作状态下,设置于其内的电机依旧处于活动状态,在电机的转动过程中会增大稳定器的占用体积,不便于用户的收纳与携带,并且电机在长时间活动过程中,易对电机造成损坏,给用户带来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用于保持拍摄设备稳定的稳定器不便于收纳与携带,且其内设置的电机易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稳定器。

2、一种稳定器,用于保持拍摄设备的稳定,包括:

3、第一臂杆;

4、第二臂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臂杆其中一端部,所述第二臂杆具有相对所述第一臂杆转动的解锁状态以及相对所述第一臂杆固定的锁止状态;

5、第三臂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臂杆远离所述第一臂杆的端部,用于夹持所述拍摄设备,所述第三臂杆具有相对所述第二臂杆转动的解锁状态以及相对所述第二臂杆固定的锁止状态;

6、第一锁止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臂杆靠近所述第二臂杆的端部,包括第一插销、第一弹性件及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插销上的第一拨销,所述第一弹性件可抵接于所述第一插销上,且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插销的运动方向一致,当拨动所述第一拨销时,所述第一插销在所述第一臂杆上移动,且与所述第二臂杆分离或卡接,所述第二臂杆在解锁状态与锁止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7、第二锁止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臂杆靠近所述第三臂杆的端部,包括第二插销及可抵接于所述第二插销上的第二拨销,当拨动所述第二拨销时,所述第二插销在所述第二臂杆上转动,且与所述第三臂杆分离或卡接,所述第三臂杆在解锁状态与锁止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8、上述稳定器,用户可通过握持第一臂杆,对稳定器进行握、抓等动作,第三臂杆夹持拍摄设备,将拍摄设备固定于稳定器上,保持拍摄设备的稳定。当拨动第一拨销时,第一拨销与第一插销连接,并带动第一插销在第一臂杆上移动,压缩第一弹性件,且在第一插销与第二臂杆分离时,可使第二臂杆处于相对第一臂杆转动的解锁状态,转动调节第二臂杆与第一臂杆之间的角度,继续拨动第一拨销,在第一拨销与第一插销分离时,第一弹性件发生弹性复位,第一插销卡接于第二臂杆上,可使第二臂杆切换至相对第一臂杆固定的锁止状态,第二臂杆不会自由转动;且当拨动第二拨销时,第二拨销在第二臂杆上转动,在第二插销与第三臂杆分离时,可使第三臂杆处于相对第二臂杆转动的解锁状态,转动调节第三臂杆与第二臂杆之间的角度,继续拨动第二拨销,第二拨销抵接于第二插销上,使第二插销在第二臂杆上转动,在第二插销卡接于第三臂杆上时,可使第三臂杆切换至相对第二臂杆固定的锁止状态,第三臂杆不会自由转动。该稳定器,通过单独或同时调节第二臂杆与第一臂杆之间的角度,以及第三臂杆相对第二臂杆之间的角度,可在同一作业点调节拍摄设备的拍摄角度,辅助拍摄设备完成拍摄任务;并可通过第一锁止组件与第二锁止组件使第一臂杆、第二臂杆以及第三臂杆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便于用户的收纳与携带,且在拍摄设备需固定拍摄时,保持拍摄设备的稳定性,或在收纳携带过程中,可保证第一臂杆与第二臂杆连接处的转动机构,以及第二臂杆与第三臂杆连接处的转动机构不会由于长期发生转动而产生损坏,提高稳定器的使用寿命。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旋转组件与第二旋转组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臂杆与所述第一臂杆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臂杆与所述第二臂杆的连接处。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转子以及第一定子,所述第一壳体形成于所述第一臂杆连接所述第二臂杆的端部,所述第一定子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形成于所述第二臂杆连接所述第一臂杆的端部,所述第一转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定子转动配合;

11、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包括第三壳体、第四壳体、第二转子以及第二定子,所述第三壳体形成于所述第二臂杆连接所述第三臂杆的端部,所述第二定子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内,所述第四壳体形成于所述第三臂杆连接所述第二臂杆的端部,所述第二转子设置于所述第四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二定子转动配合。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臂杆内开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一锁止槽,所述第一插销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一拨销的至少部分凸出至所述第一臂杆外部,所述第一拨销可带动所述第一插销朝向退出所述第一锁止槽的方向运动。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止槽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锁止槽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插销可对应插入多个所述第一锁止槽中的任意一个。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止组件还包括凸出所述第一插销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导向柱均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臂杆上,其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柱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插销的运动方向一致。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止组件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第一臂杆上,且封设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压板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拨销包括连接部及凸出所述连接部的拨动部,所述连接部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插销上,所述拨动部活动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其至少部分凸出至所述第一臂杆外部。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上具有至少一个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沿所述第一拨销的运动方向并列开设有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所述连接部上凸出有卡块,在所述第一拨销的运动过程中,所述卡块可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或所述第二卡槽内。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臂杆内开设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四壳体上开设有第二锁止槽,所述第二插销与所述第二臂杆间隔设置,且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可转动,所述第二插销上弯折形成有凸出部,所述第二拨销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臂杆上,且其至少部分凸出至所述第二臂杆外部,所述第二拨销可抵接于所述凸出部上,且在所述第二拨销抵接于所述凸出部上时,所述第二拨销可带动所述第二插销朝向插入所述第二锁止槽的方向转动。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止槽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锁止槽沿所述第四壳体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插销可对应插入多个所述第二锁止槽中的任意一个。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止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第二插销包括转动部及在所述转动部端部弯折形成的插接部,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臂杆上,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动部远离所述插接部的端部固定为一体,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转动部靠近所述插接部的一侧,且在拨动所述第二拨销时,所述第二拨销与所述凸出部抵接或分离,所述转动部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插接部朝向插入或退出所述第二锁止槽的方向运动。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止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以及凸出所述转动部远离所述插接部端部的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导向柱均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臂杆上,其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柱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接部的运动方向相反。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止组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第二臂杆上,且封设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盖板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拨销活动插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其至少部分凸出至所述第二臂杆外部。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臂杆沿所述第二拨销的运动方向并列开设有第三卡槽与第四卡槽,所述第二锁止组件还包括卡柱以及可伸入或伸出至所述卡柱内部的滚珠,所述卡柱远离所述滚珠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拨销上,在所述第二拨销的运动过程中,所述滚珠可卡接于所述第三卡槽或所述第四卡槽内。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止组件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固定于所述第二臂杆上,且压设于所述第二插销上,所述压块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卡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向槽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