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管道三通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79750发布日期:2023-03-08 05:18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管道三通接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三通接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管道三通接头。


背景技术:

2.通风系统一般由与风机连接的主管道和通往各个房间的子管道组成,其中大量使用了三通接头将子管道合并在一起,市面上普通通风管道三通接头主要有t型和y型两种,该类普通三通接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点,主要体现在两条子管道回风气流汇入主管道时,两股气流流向之间存在夹角,气流之间的互相冲击、融合以及气流和管道内壁之间的冲击,导致形成涡流甚至是小范围的倒流,一方面造成通风阻力增加、提高能耗,另一方面可能引起管道振动,对管道寿命也有影响,虽然从单个三通接头来看影响微小,但是整个通风系统中包含了大量的三通接头,微小的故障率叠加累积后会对通风系统稳定运行、维护成本等造成显著威胁,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通风管道三通接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通风管道三通接头,解决了现有的通风三通接头因两条子管道气流汇入主管道时发生冲击、融合导致形成涡流、导流,造成通风阻力增加、能耗高以及引起管道振动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通风管道三通接头,包括t型三通接头导流结构和y型三通接头导流结构,所述t型三通接头导流结构包括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和第三风管,且所述第三风管与第一风管互相垂直,且所述第二风管与第一风管呈六十度夹角,所述第二风管连通于第一风管和第三风管之间;
6.所述t型三通接头导流结构内设置有导流机构:第二风管与第一风管呈锐角夹角一侧内壁贴合设置有弧形导流板,且所述第二风管内壁位于弧形导流板两端设置有条形凸起,所述弧形导流板两端之间设置有横杆,且所述横杆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沿第二风管的轴向与第三风管转动连接,旋转第一连杆配合条形凸起辅助稳定驱动弧形导流板沿第二风管轴向移动;
7.所述y型三通接头导流结构包括一组第四风管和两组第五风管,且两组所述第五风管之间夹角为六十度,所述第五风管和第四风管之间夹角为一百二十度;
8.所述y型三通接头导流结构内设置有导流机构:两组所述第五风管之间固定密封设置有静导流板,且所述静导流板一端位于第四风管内连接有动导流板,且所述动导流板沿第四风管轴向设置圆弧槽,且所述圆弧槽内滑动套接有钢球,所述钢球固定贯穿有第二连杆,且所述第二连杆两端贯穿第四风管,并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9.优选的,所述静导流板和动导流板一体注塑,且所述静导流板和动导流板之间开设有便于动导流板偏转的v型槽。
10.优选的,所述第三风管位于第一连杆贯穿处向外凸出设置有套管,且所述套管与
第一连杆转动套接,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压紧套管。
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旋转第一连杆的圆柱状把手。
12.优选的,所述静导流板和动导流板轮廓均呈半椭圆状。
13.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五风管拼合处开设有用于固定静导流板装配的切槽。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该装置通过弧形导流板将第三风管内气流以与第一风管六十度夹角引导进入第一风管内,同时将第一风管内直通气流部分通过六十度夹角的弧面向上引导,以使得两股气流更加流畅线性的接触融合,避免发生气流冲击现象。
16.2、该装置通过把手带动第一连杆旋转,通过第一连杆末端螺纹驱动弧形导流板沿第二风管内壁上的条形凸起滑行,从而调节弧形导流板伸入第一风管内的面积,以调节导流效果至最佳。
17.3、该装置通过静导流板以与第五风管三十度夹角将气流引入第四风管内,使得两股气流呈平行状进入第四风管内,以降低气流混合时产生的涡流阻力。
18.4、该装置通过调节第二连杆两端的第二螺母位置改变第二连杆上钢球的位置,通过钢球沿圆弧槽滑动并带动动导流板偏转,以便于在两组第五风管流量流速需求不同时,将更多的流通面积让给流量流速更大的一边。
19.综上所述,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通风三通接头因两条子管道气流汇入主管道时发生冲击、融合导致形成涡流、导流,造成通风阻力增加、能耗高以及引起管道振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三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三通管的结构剖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y型三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结构剖解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y型三通管的导流机构剖解图。
26.图中标号:1、第一风管;2、第二风管;201、条形凸起;202、弧形导流板;203、横杆;204、第一连杆;205、第一螺母;206、把手;3、第三风管;301、套管;4、第四风管;5、第五风管;501、切槽;6、静导流板;601、动导流板;602、v型槽;603、圆弧槽;604、第二连杆;605、钢球;606、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参照图1-图6,一种通风管道三通接头,包括t型三通接头导流结构和y型三通接头导流结构,t型三通接头导流结构包括第一风管1、第二风管2和第三风管3,且第三风管3与第一风管1互相垂直,且第二风管2与第一风管1呈六十度夹角,第二风管2连通于第一风管1
和第三风管3之间,y型三通接头导流结构包括一组第四风管4和两组第五风管5,且两组第五风管5之间夹角为六十度,第五风管5和第四风管4之间夹角为一百二十度。
29.参考图6,静导流板6和动导流板601一体注塑,且静导流板6和动导流板601之间开设有便于动导流板601偏转的v型槽602,静导流板6和动导流板601轮廓均呈半椭圆状,两组第五风管5拼合处开设有用于固定静导流板6装配的切槽501。
30.参考图3,第三风管3位于第一连杆204贯穿处向外凸出设置有套管301,且套管301与第一连杆204转动套接,第一连杆204的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205压紧套管301,第一连杆204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旋转第一连杆204的圆柱状把手206。
31.该装置解决通风管道三通接头两条子管道气流汇入主管道时发生冲击、融合导致形成涡流、导流,造成通风阻力增加、能耗高以及引起管道振动的工作原理:
32.针对t型通风管道三通接头,参考图1-图3,以图3视角为例,气流由右向左,由下向上向左边汇合,由于t型结构限制,导致第三风管3内的气流垂直冲击第一风管1内壁以及第一风管1内的直通气流;
33.该装置通过在t型三通接头导流结构内设置导流机构:第二风管2与第一风管1呈锐角夹角一侧内壁贴合设置有弧形导流板202,且第二风管2内壁位于弧形导流板202两端设置有条形凸起201,弧形导流板202两端之间设置有横杆203,且横杆203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杆204,第一连杆204沿第二风管2的轴向与第三风管3转动连接,旋转第一连杆204配合条形凸起201辅助稳定驱动弧形导流板202沿第二风管2轴向移动;
34.通过弧形导流板202将第三风管3内气流以与第一风管1六十度夹角引导进入第一风管1内,同时将第一风管1内直通气流部分通过六十度夹角的弧面向上引导,以使得两股气流更加流畅线性的接触融合,避免发生气流冲击现象,通过把手206带动第一连杆204旋转,通过第一连杆204末端螺纹驱动弧形导流板202沿第二风管2内壁上的条形凸起201滑行,从而调节弧形导流板202伸入第一风管1内的面积,以调节导流效果至最佳;
35.针对y型通风管道三通接头,参考图4-图6,在y型三通接头内设置有导流机构:两组第五风管5之间固定密封设置有静导流板6,且静导流板6一端位于第四风管4内连接有动导流板601,且动导流板601沿第四风管4轴向设置圆弧槽603,且圆弧槽603内滑动套接有钢球605,钢球605固定贯穿有第二连杆604,且第二连杆604两端贯穿第四风管4,并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606;
36.与t型三通接头的导流机构原理类似,通过静导流板6以与第五风管5三十度夹角将气流引入第四风管4内,使得两股气流呈平行状进入第四风管4内,以降低气流混合时产生的涡流阻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调节第二连杆604两端的第二螺母606位置改变第二连杆604上钢球605的位置,通过钢球605沿圆弧槽603滑动并带动动导流板601偏转,以便于在两组第五风管5流量流速需求不同时,将更多的流通面积让给流量流速更大的一边。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