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悬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13372发布日期:2023-03-10 22:13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器悬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支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速器悬置支架。


背景技术:

2.在汽车领域中,动力总成悬置及支架是汽车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安装在动力总成与车身或副车架之间,其主要起到如下功能:支撑变速器重量并确定变速器位置;隔离发动机传递到车身的振动;承受变速器输出的扭矩及动载荷;作为吸震器衰减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良好的悬置及支架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汽车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
3.如公开号为cn208896871u的一种变速器悬置支架梁总成,涉及到机车支撑减震领域,一种变速器悬置支架梁总成,包括支撑段、支撑段中心孔和安装段;所述支撑段中心开设有支撑段中心孔;所述安装段的一端安装在支撑段中心孔内;安装段的另一端为扇形结构;扇形结构上开设有数个安装段孔;通过所述安装段孔用螺栓将安装段固定到汽车机架上,能够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安装段固定在汽车车身上,通过垂直于安装段的支撑段固定汽车减速器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4.专利安装端直接通过安装段孔内的螺栓直接安装在汽车支架上,汽车支架与悬置支架分体设置,由于汽车支架的长时间的振动,使得汽车支架与悬置支架之间会产生微小的相对位移,进而使得悬置支架安装段孔的内壁与螺栓相互碰撞摩擦,容易导致悬置支架安装段的轻微形变和螺栓的磨损,从而导致悬置支架对变速器的支撑限位效果下降,降低了悬置支架长时间对变速器支撑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器悬置支架,具有提高悬置支架长时间稳定支撑变速器的效果。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变速器悬置支架,包括变速器悬置支架,所述变速器悬置支架的三个安装段孔内穿设有三个固定筒,且三个固定筒均与变速器悬置支架的安装段一体浇筑制成,所述固定筒内设有限位筒,且限位筒的两端均延伸至对应固定筒的两端,所述限位筒内滑动穿设有螺栓,且螺栓与限位筒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限位筒与对应固定筒之间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缓冲件,所述限位筒的外周侧相对设有两个连接组件。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缓冲件包括软质套,所述软质套固定套设于限位筒的外周侧,且软质套的外周壁通过粘合剂与对应固定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软质套的套壁内开设有储液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液槽的设置使得软质套可以收缩得更加薄,方便了软质套的安装,且通过软质套内的填充液可增强软质套与限位筒和固定筒之间的连接强度。
1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储存槽,所述软质套的内壁上对应储存槽的位置处固定穿设有注液接头,且注液接头位于软质
套外的一端插入储存槽内并与限位筒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储存槽对注液接头进行防护,防止由于螺栓与注液接头相互碰撞使得注液接头受损影响装置的使用。
12.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弹性环,两个所述弹性环相对套设于限位筒的外周侧,且弹性环与限位筒一体浇筑制成。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弹性环遮挡限位筒与固定筒之间的孔洞开口,防止外物进入限位筒与固定筒之间使得软质套受损影响装置的使用。
1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环是由横截面为弧形设置的连接环和横截面为半腰型设置的拉环一体浇筑制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截面为弧形设置连接环确定弹性环弯曲的位置和方向,方便了弹性环的弯折和拉伸,且横截面半腰型设置的拉环使得线弹性环的外周壁为弧形,使得弹性板的外周壁更加容易插入环形槽。
1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筒的内壁上对应两个弹性环的位置处开设有两个环形槽,且每个拉环均插入对应的环形槽内,所述拉环内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固定筒的两端对应若干通孔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储存孔,且储存孔的内部与通孔的内部相通,所述通孔内穿设有定位杆,且定位杆与通孔的内壁和储存孔的内壁过盈配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若干定位槽与通孔内壁和储存孔内壁之间的卡合,由多处对弹性环进行约束限位,加强了定位杆对弹性环的限位效果,进而使得弹性环的外部稳定的位于环形槽内。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9.1.该改进型变速器悬置支架在使用的过程中,汽车支架与变速器悬置支架安装段产生轻微位移时,缓冲件与连接件相互配合使得限位筒与固定筒之间的位置自动进行适应性改变,且在汽车支架与变速器悬置支架复位时,自动进行固定筒与限位筒之间的复位,从而使得螺栓与限位筒之间难以产生碰撞和摩擦的情况,从而使得汽车支架与变速器悬置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移难以使螺栓与限位筒产磨损,悬置支架对变速器可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支撑限位效果,提升了悬置支架长时间对变速器支撑的稳定性;
20.2.横截面为弧形设置连接环确定弹性环弯曲的位置和方向,方便了弹性环的弯折和拉伸,且横截面半腰型设置的拉环使得线弹性环的外周壁为弧形,使得弹性板的外周壁更加容易插入环形槽。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施例固定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施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施例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变速器悬置支架;2、固定筒;3、限位筒;4、缓冲件;41、软质套;42、储液槽;43、储存槽;44、注液接头;5、连接组件;51、弹性环;511、连接环;512、拉环;52、环形槽;53、通孔;54、储存孔;55、定位杆;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实施例:
28.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变速器悬置支架1,包括变速器悬置支架1,变速器悬置支架1的三个安装段孔内穿设有三个固定筒2,且三个固定筒2均与变速器悬置支架1的安装段一体浇筑制成,固定筒2内设有限位筒3,且限位筒3的两端均延伸至对应固定筒2的两端,限位筒3内滑动穿设有螺栓6,且螺栓6与限位筒3的内壁过盈配合,限位筒3与对应固定筒2之间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缓冲件4。缓冲件4包括软质套41,软质套41固定套设于限位筒3的外周侧,且软质套41的外周壁通过粘合剂与对应固定筒2的内壁固定连接,软质套41的套壁内开设有储液槽42,储液槽42内填充有填充液,限位筒3的内壁上开设有储存槽43,软质套41的内壁上对应储存槽43的位置处固定穿设有注液接头44,且注液接头44位于软质套41外的一端插入储存槽43内并与限位筒3固定连接,注液接头44的内部与储液槽42的内部相通,且外界注液装置由注液接头44处向储液槽42内单向注入填充液。储液槽42的设置使得软质套41可以收缩得更加薄,且通过软质套41内的填充液可增强软质套41与限位筒3和固定筒2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储存槽43对注液接头44进行防护,使得螺栓6不会与注液接头44接触。
29.限位筒3的外周侧相对设有两个连接组件5。连接组件5包括两个弹性环51,两个弹性环51相对套设于限位筒3的外周侧,且弹性环51与限位筒3一体浇筑制成,弹性环51是由横截面为弧形设置的连接环511和横截面为半腰型设置的拉环512一体浇筑制成,固定筒2的内壁上对应两个弹性环51的位置处开设有两个环形槽52,且每个拉环512均插入对应的环形槽52内,拉环512内开设有若干通孔53,固定筒2的两端对应若干通孔53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储存孔54,且储存孔54的内部与通孔53的内部相通,通孔53内穿设有定位杆55,且定位杆55与通孔53的内壁和储存孔54的内壁过盈配合,定位杆55的两端均为半球形设置。通过两个弹性环51遮挡限位筒3与固定筒2之间的孔洞开口,横截面为弧形设置连接环511确定弹性环51弯曲的位置和方向,且横截面半腰型设置的拉环512使得线弹性环51的外周壁为弧形,使得弹性板的外周壁更加容易插入环形槽52,通过若干定位槽与通孔53内壁和储存孔54内壁之间的卡合,由多处对弹性环51进行约束限位。
30.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限位筒3与固定筒2之间的组装时,首先将变速器悬置支架1的安装段放置在操作台上,然后在软质套41的外周壁上涂抹粘合剂并将限位筒3插入固定筒2内,在限位筒3插入固定筒2内的过程中,首先按特定方向弯折弹性环51再将限位筒3塞入,随着限位筒3的两端与固定筒2的两端平齐,由于连接环511的复位形变拉环512被推入环形槽52内,随后将外部注液装置的储液关连接在注液接头44上,由注液接头44向储液槽42内注入合适量的填充液,随着储液槽42内的压力上升,软质套41膨胀并使得软质套41的外周壁与固定筒2的内壁紧密贴合,在粘合剂凝固后软质套41的外周壁与固定筒2内壁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在一起,最后将定位杆55塞入对应的储存孔54内,并使定位杆55穿过通孔53,由于定位杆55与通孔53内壁和储存孔54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定位杆55被临时限位约束在储存孔54内;
31.在变速器悬置支架1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螺栓6和汽车支架对变速器悬置支架1安装段的挤压限位,定位杆55不会由储存孔54内滑出,拉环512难以由环形槽52内滑出,在变
速器悬置支架1安装段与汽车支架产生相对位移时,由于螺栓6对软质套41的挤压,软质套41部分位置收缩,由该部位挤出的填充液流入软质套41其他部位的储液槽42内,使得软质套41其它部位膨胀,同时连接环511的环壁弯曲绷直不会影响固定筒2的移动,进而使得限位环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在变速器悬置支架1与汽车支架之间相对位置恢复后,螺栓6对软质套41收缩部位的挤压力消失,软质套41内其他部位的填充液重新流入软质套41收缩部位内,软质套41该部位的收缩状态解除。
3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