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往复运动PTFE密封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67596发布日期:2023-04-18 20:10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往复运动PTFE密封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密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往复运动ptfe密封件。


背景技术:

1、目前,流体密封机械中活塞杆滑动配合于液压缸的方式早已经是非常普遍的技术手段。然而液压缸与活塞杆之间的密封问题一直是该领域内的难题,例如,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圈仅有一道密封唇,其密封效果较差,一旦遇到油压载荷较大的情况就会容易发生泄漏。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密封件没有藏油装置,密封件与活塞杆之间极容易出现干摩擦,如此,当活塞杆滑动时对密封件的损伤是非常明显的。

2、现有产品结构如图2所示,产品由高等级的ptfe材料和弹性体o-ring组成。o-ring起到弹簧的作用,使密封唇很好的贴合在活塞内壁上。当液压油通过压力快速积聚到密封唇处,密封件在弹性体的施压下,使密封唇紧贴于活塞内壁上起到密封的作用。

3、如图2所示,产品结构比较简单,易加工成型,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当系统压力比较小的时候,压力推动密封圈位移,密封唇紧贴于活塞内壁,起到密封的左右。但是当系统压力慢慢增大的时候,压力作用在密封唇左侧,导致密封件翘曲,密封件端面这时由于压力的作用会紧贴在沟槽内壁,根部紧贴于沟槽的另外一侧,导致了弹性体所在的区域变成了一个封闭区域,随着系统压力的上涨,封闭区域内的压力和温度也急剧上涨,最终结果是o-ring弹性体烧焦碳化失去弹性,直接导致没有弹性施力作用的ptfe密封件失去密封作用,导致密封失效;而ptfe密封件在往复运行时根部挤入到间隙内,从而导致破损失效。

4、由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部件存在的寿命和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需要一种新型的密封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往复运动ptfe密封件,优化了左右端面结构,密封唇口设计,为了防止弹性体o型圈侧困压问题,增加了泄压通道,保证了密封件的使用寿命。优化了根部结构,减小应力集中,避免了由于过大系统压力导致的密封件根部挤入到硬件间隙内。

2、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的实现的,包括设置在活塞杆槽体中的橡胶圈和密封圈,所述橡胶圈套设在密封圈的外部,所述密封圈的外侧与滑动壳体的内壁接触设置,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卸油孔;所述密封圈包括设置在外圈侧壁上的外部环槽、设置在内圈侧壁上的内部环槽,所述卸油孔设置在密封圈上并使得外部环槽与内部环槽连通。

3、进一步的,所述卸油孔在密封圈的厚度方向上倾斜设置。

4、进一步的,所述卸油孔在密封圈的径向方向上均布设置有1-4个。

5、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外圈一端端部设置有倾斜的进油槽,所述密封圈外圈另一端端部设置有倾斜的密封唇面和倾斜的密封根部面,所述密封圈两侧均与活塞杆槽体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

6、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唇面的倾斜角度小于密封根部面的倾斜角度。

7、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唇面的倾斜角为:5-10°。

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内圈设置有倾斜接触面,所述倾斜接触面与所述橡胶圈接触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为高等级的ptfe材料。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活塞杆槽体中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橡胶圈和密封圈,均使得橡胶圈和密封圈套设在活塞杆上,当活塞杆在滑动壳体中运动时,密封圈的外壁与滑动壳体之间进行接触,由于在密封圈上设置外部环槽和内部环槽,并通过设置卸油孔使得外部环槽与内部环槽连通设置,由此实现了对压力油的泄压处理,并结合橡胶圈的弹性效果,避免了困压导致的压力及温度上升导致橡胶圈碳化失效,从而延长了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12、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卸油孔在密封圈的厚度方向上倾斜设置,通过将卸油孔在密封圈的厚度方向上倾斜设置,使得将密封圈上开设的外部环槽与内部环槽连通,进而实现对压力油的泄压操作。

13、3、本实用新型中,将设置的多个卸油孔在密封圈的径向方向上均布设置,使得密封圈受压力平衡,从而便于受压和泄压的功能。

14、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密封圈外圈一端端部设置有倾斜的进油槽,有利于压力油从密封圈与活塞杆槽体的缝隙之间进入橡胶圈位于的腔体中,从而实现对橡胶圈的位移控制,便于对卸油孔的里端端口进行堵塞或者释放,当液压油进入橡胶圈的槽体中时,使得橡胶圈对卸油孔里端的孔端进行堵塞,由此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从而使得橡胶圈进行形变对密封圈的外壁与滑动壳体之间更加的紧贴,从而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往复运动ptfe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活塞杆槽体(1)中的橡胶圈(2)和密封圈(3),所述橡胶圈(2)套设在密封圈(3)的外部,所述密封圈(3)的外侧与滑动壳体(4)的内壁接触设置,所述密封圈(3)上设置有卸油孔(5);所述密封圈(3)包括设置在外圈侧壁上的外部环槽(6)、设置在内圈侧壁上的内部环槽(7),所述卸油孔(5)设置在密封圈(3)上并使得外部环槽(6)与内部环槽(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往复运动ptfe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油孔(5)在密封圈(3)的厚度方向上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往复运动ptfe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油孔(5)在密封圈(3)的径向方向上均布设置有1-4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往复运动ptfe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外圈一端端部设置有倾斜的进油槽(8),所述密封圈外圈另一端端部设置有倾斜的密封唇面(9)和倾斜的密封根部面(10),所述密封圈(3)两侧均与活塞杆槽体(1)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往复运动ptfe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唇面(9)的倾斜角度小于密封根部面(10)的倾斜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往复运动ptfe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唇面(9)的倾斜角为:5-1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往复运动ptfe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内圈设置有倾斜接触面(11),所述倾斜接触面(11)与所述橡胶圈(2)接触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往复运动ptfe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为高等级的ptfe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往复运动PTFE密封件,属于密封结构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密封结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在活塞杆槽体中的橡胶圈和密封圈,所述橡胶圈套设在密封圈的外部,所述密封圈的外侧与滑动壳体的内壁接触设置,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卸油孔;所述密封圈包括设置在外圈侧壁上的外部环槽、设置在内圈侧壁上的内部环槽,所述卸油孔设置在密封圈上并使得外部环槽与内部环槽连通;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往复运动PTFE密封件,优化了左右端面结构,密封唇口设计,为了防止弹性体O型圈侧困压问题,增加了泄压通道,保证了密封件的使用寿命。优化了根部结构,减小应力集中,避免了由于过大系统压力导致的密封件根部挤入到硬件间隙内。

技术研发人员:周嘉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善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