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电动一体化升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5238发布日期:2023-07-05 18:0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电动一体化升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升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手电动一体化升降结构。


背景技术:

1、电子屏是一种用于显示图像及色彩的设备或者电器,用于展示各种信息,广泛出现办公领域中。当前的电子屏升降多为电动模式。电动控制升降虽然操作方便,一旦电机出现故障,电子屏将无法正常升降。此外在电机正常的情况下,如出现停电或断电等情况,电子屏也将无法正常升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手电动一体化升降机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电动一体化升降结构,包括箱体、电机、行星齿轮结构、手摇杆、手摇蜗杆、转动轴及传送带。所述行星齿轮结构包含太阳轮、行星轮、公转轮及同步盘。电机安装在箱体内底部,电机输出端与同步盘转动连接,以使得同步盘能够相对电机输出端转动。行星轮一端转动安装在同步盘上,行星轮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公转轮上,以使得行星轮能够相对同步盘和公转轮转动。公转轮转动安装在转动轴上,以使得公转轮能够相对转动轴转动。行星轮外齿分别与太阳轮外齿及转动轴外齿啮合连接,以使得太阳轮能够带动行星轮自转,进而使得行星轮带动转动轴转动。太阳轮固定安装在电机输出端上,以使得电机能够通过太阳轮驱动行星轮自转。转动轴转动安装在箱体内部,以使得转动轴能够相对箱体作相对转动。转动轴一端设有外齿与行星轮外齿啮合,转动轴另一端与传送带传动连接。手摇蜗杆固定安装在箱体内底部,手摇蜗杆外齿与公转轮外齿啮合连接形成蜗轮蜗杆结构。并且公转轮能够带动行星轮以公转轮中心进行公转,进而使得行星轮带动转动轴转动,手摇蜗杆上设有插入孔与手摇杆适配。

3、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一端套绕在转动轴上,以使得转动轴转动能够带动传送带运动,传送带另一端套绕在定滑轮上,定滑轮固定安装在箱体内。

4、进一步的,还包括升降平台及导轨,导轨至少有两根,导轨安装在箱体内侧平面上,升降平台滑动安装在导轨上,并且升降平台与传送带固定连接,以使得传送带工作能够带动升降平台在导轨上滑动。

5、进一步的,还包括电子屏,电子屏固定安装在升降平台上。

6、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箱体顶端设有长方形的开口、以使得电子屏从箱体开口出入箱体,并且箱体在与手摇蜗杆插入孔正对的地方设有通孔,以使得手摇杆能够穿过箱体插入手摇蜗杆中。

7、进一步的,所述手摇蜗杆通过手摇杆顺时针及操作逆时针操作,以使得手摇蜗杆能够从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驱动公转轮,公转轮能够从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驱动行星轮,行星轮能够从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驱动转动轴,使得驱动轴通过传送带能够带动升降平台进行升降。

8、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输出端支持沿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以使得电机能够从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驱动太阳轮,太阳轮能够从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驱动行星轮,行星轮能够从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驱动转动轴,使得驱动轴通过传送带能够带动升降平台进行升降。

9、进一步的,所述行星轮至少设有两个,每个行星轮包括大部和小部,大部和小部上均分布有齿轮,行星轮大部与太阳轮啮合,行星轮小部与转动轴啮合。

10、进一步的,所述公转轮与同步盘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柱连接,每根连接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公转轮及同步盘上,并且两根连接柱在公转轮上的两个连接点与公转轮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以使得公转轮转动能够稳定带动同步盘同步转动。

11、进一步的,转动轴分为齿轮部、光滑部及传送部,所述齿轮部、光滑部及传送部均为圆形,转动轴齿轮部与行星轮小部啮合,转动轴传送部与传送带传送连接,齿轮部与传送部位于转动轴的两端,光滑部位于转动轴的中部,并且公转轮通过中间圆孔与光滑部转动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结合了手动和电动控制电子屏升降的优势,当电机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实现升降功能。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行星齿轮结构能够实现手动模式和电动模式同时工作。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皮带传动相较于链条传动噪声更低,更适于办公场景的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手电动一体化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电机、行星齿轮结构、手摇杆、手摇蜗杆、转动轴及传送带,所述行星齿轮结构包含太阳轮、行星轮、公转轮及同步盘,电机安装在箱体内底部,电机输出端与同步盘转动连接,以使得同步盘能够相对电机输出端转动,行星轮一端转动安装在同步盘上,行星轮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公转轮上,以使得行星轮能够相对同步盘和公转轮转动,公转轮转动安装在转动轴上,以使得公转轮能够相对转动轴转动,行星轮外齿分别与太阳轮外齿及转动轴外齿啮合连接,以使得太阳轮能够带动行星轮自转,进而使得行星轮带动转动轴转动,太阳轮固定安装在电机输出端上,以使得电机能够通过太阳轮驱动行星轮自转,转动轴转动安装在箱体内部,以使得转动轴能够相对箱体作相对转动,转动轴一端设有外齿与行星轮外齿啮合,转动轴另一端与传送带传动连接,手摇蜗杆固定安装在箱体内底部,手摇蜗杆外齿与公转轮外齿啮合连接形成蜗轮蜗杆结构,并且公转轮能够带动行星轮以公转轮中心进行公转,进而使得行星轮带动转动轴转动,手摇蜗杆上设有插入孔与手摇杆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动一体化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一端套绕在转动轴上,以使得转动轴转动能够带动传送带运动,传送带另一端套绕在定滑轮上,定滑轮固定安装在箱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电动一体化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平台及导轨,导轨至少有两根,导轨安装在箱体内侧平面上,升降平台滑动安装在导轨上,并且升降平台与传送带固定连接,以使得传送带工作能够带动升降平台在导轨上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电动一体化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屏,电子屏固定安装在升降平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动一体化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箱体顶端设有长方形的开口、以使得电子屏从箱体开口出入箱体,并且箱体在与手摇蜗杆插入孔正对的地方设有通孔,以使得手摇杆能够穿过箱体插入手摇蜗杆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动一体化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蜗杆通过手摇杆顺时针及操作逆时针操作,以使得手摇蜗杆能够从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驱动公转轮,公转轮能够从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驱动行星轮,行星轮能够从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驱动转动轴,使得驱动轴通过传送带能够带动升降平台进行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动一体化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端支持沿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以使得电机能够从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驱动太阳轮,太阳轮能够从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驱动行星轮,行星轮能够从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驱动转动轴,使得驱动轴通过传送带能够带动升降平台进行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动一体化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至少设有两个,每个行星轮包括大部和小部,大部和小部上均分布有齿轮,行星轮大部与太阳轮啮合,行星轮小部与转动轴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电动一体化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转轮与同步盘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柱连接,每根连接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公转轮及同步盘上,并且两根连接柱在公转轮上的两个连接点与公转轮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以使得公转轮转动能够稳定带动同步盘同步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手电动一体化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动轴分为齿轮部、光滑部及传送部,所述齿轮部、光滑部及传送部均为圆形,转动轴齿轮部与行星轮小部啮合,转动轴传送部与传送带传送连接,齿轮部与传送部位于转动轴的两端,光滑部位于转动轴的中部,并且公转轮通过中间圆孔与光滑部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电动一体化升降结构,包括电机、行星齿轮组、手摇杆、手摇蜗杆、转动轴、传送带和升降平台。电机通过太阳轮带动行星齿轮组中的行星轮自转,行星轮带动转动轴运转,转动轴进而带动传送带运转,升降平台固定在传送带上,以使得电机带动升降平台升降。通过手摇杆操作手摇蜗杆带动行星齿轮组中的公转轮运转,公转轮带动行星齿轮组中的行星轮自转,以使得手摇杆操作手摇蜗杆带动升降平台升降。在这些机构共同作用下,本技术实现电子屏手电动一体化升降,手动模式与电动模式互不影响。在电机发生故障或停电、断电等情形下,也即发生电动模式失灵,手动模式依旧正常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程效朋,余吉昌,张常华,朱正辉,赵定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