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隔膜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01618发布日期:2023-07-06 22:17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离式隔膜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磁阀零配件,具体为一种分离式隔膜阀。


背景技术:

1、分离式隔膜阀将隔膜阀的包含隔膜的阀座与阀芯的触发机构拆分为分体式结构,以方便装配和维修。

2、分体式的隔膜阀,阀芯受线圈电磁场控制,其阀芯部分的单体结构主要包含用于固定线圈的骨架、用于装配动铁芯和阀芯的装配腔体,以及用于给线圈接线的接线腔。

3、发明人在生产和使用时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4、1、常规电磁阀的接线管腔端口多设置橡胶垫圈防止线缆的出线割线以及牵拉拽线动作,保护线缆安全,但是橡胶垫圈本身与线缆线皮之间静摩擦力较大,当线缆受外部牵拉时,橡胶环容易约束自身接触的线皮,导致线缆线皮受牵拉形变,造成线皮破裂。

5、2、若直接采用在接线腔内侧预留线长的方式,线缆在受到外力牵拉一次后,预留的线长即全部脱出接线腔,不能自动复位收入接线腔,预防下一次的牵拉拽线动作,不利于线缆的持久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式隔膜阀,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离式隔膜阀,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侧分为装配腔和接线腔,所述接线腔与装配腔成垂直设置,所述装配腔内侧套设有骨架,所述骨架的外表面套设有线圈,所述骨架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的外侧套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装配腔的端口位置。

3、所述接线腔的内侧插接固定有插头,所述接线腔的端口位置旋接有端盖。

4、所述接线腔的侧表面开设有出线管,所述出线管与接线腔内侧的柱状曲面成垂直设置,所述出线管内侧设置有限位机构。

5、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收缩件,所述收缩件套设在出线管的内侧,所述收缩件为椎状结构,所述收缩件的外侧表面穿插套设有束口环,所述束口环的端面位置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抵接有封口板,所述封口板的表面抵接有旋盖,所述旋盖与出线管的外侧端口成螺纹连接设置。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线时,打开旋盖和端盖,将封口板取出,并将插头从插针表面拔出,此时收缩件维持张开状态且与束口环相离,收缩件内径较大,控制线从旋盖位置能够直接向内穿过收缩件,将外接控制线的端头贯穿旋盖、压簧、束口环和收缩件,并在收缩件朝向接线腔的位置打结,在收缩件与插头之间预留线长,然后将控制线端头与插头连接。

7、将插头重新插回插头,然后将端盖合上,完成接线装配。

8、当该配件外部的控制线受瞬间牵扯时,束口环受压簧势能以及自身势能维持当前位置,线缆在出线腔内侧的绳结首先带动收缩件向束口环内侧穿插移动,使得收缩件收缩,收缩件的内表面与线缆表面挤压,而收缩件的外侧曲面与束口环内表面挤压,使得线缆、收缩件和束口环此时相对位置固定,且运动同步,外部牵扯线缆的动作会导致出线管内侧预留的线长抻直,线缆带动束口环挤压压簧,抵抗外力的牵扯,在牵扯的外力消失后,压簧势能释放伸展,带动收缩件复位,使得预留的线长再次由直变曲,以防下一次突然的牵拉动作。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配腔为柱状空腔,所述装配腔的一端贯穿外壳并与外部相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腔贯穿外壳的前部和后部,阀芯受线圈磁场的吸引作用在装配腔内侧产生前后向的移动动作,促使外接的隔膜阀膜片产生形变动作。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骨架为管状结构,所述骨架的两端端口位置为环形的片状结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架用于装载和绕设线圈,骨架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管状的绝缘层包覆在线圈的外侧。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头的内侧套设有插针,插针与线圈的端头成固定连接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端盖打开时,能够将插头从插针表面拔出,并向插头内侧装载线缆,插针主要用于向线圈供电产生磁场,控制阀芯动作。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缩件的外侧曲面沿母线方向开设有缺口槽,缺口槽围绕收缩件的轴心线成环形阵列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缩件本身具备弹性,当收缩件跟随与插头连接的线缆向出线管外端移动时,收缩件的外侧曲面受束口环的内侧表面挤压产生向收缩动作,此时缺口槽逐渐变小,为收缩件的收缩动作提供了空间余量。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束口环的内侧表面为椎状曲面。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束口环的内径小于收缩件外侧椎状面的最大直径,当收缩件跟随线缆向束口环内侧表面挤压时,束口环保持自身直径大小,而收缩件产生收缩动作,进而使得收缩件的内侧表面挤压线缆外表面,使得线缆与收缩件同步移动。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口板遮蔽在旋盖的表面并配合端盖将接线腔密封成密闭空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口板主要用于产品未使用时,对出线管的端口进行密封,避免外界杂物进入出线管和接线腔,在实际穿线使用时,需要将封口板取出。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盖为环状结构,所述旋盖的外侧表面与出线管的外侧端口的内侧表面均设置有螺纹,两侧的螺纹相互匹配。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线时,将封口板抽出后,线缆贯穿旋盖中部的通孔进入出线管和接线腔,并与插头连接,此时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旋盖内侧的端面以及束口环一侧的端面抵接。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设置收缩件、束口环、压簧和旋盖,在出线管至接线腔内侧预留控制线线长,并在收缩件位置打结。当控制线线缆受外部突发的牵拉拖拽时,线缆能够带动收缩件收缩,并带动束口环挤压压簧,利用弹簧压力抵抗外部牵扯线缆的拉力,同时,束口环的移动使得出线管内侧预留的线长拉伸平直,为扯线动作提供了线长余量,避免线皮或线芯直接受拉扯产生形变和断裂,有效的保护了线缆的安全。

25、在牵扯的外力结束时,压簧能够带动控制线复位,使得出线管内侧再次预留线长,防备下一次突然的扯线动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分离式隔膜阀,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侧分为装配腔(101)和接线腔(102),所述接线腔(102)与装配腔(101)成垂直设置,所述装配腔(101)内侧套设有骨架(2),所述骨架(2)的外表面套设有线圈(3),所述骨架(2)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阀芯(4),所述阀芯(4)的外侧套设有盖板(5),所述接线腔(102)的内侧插接固定有插头(6),所述接线腔(102)的端口位置旋接有端盖(7),所述接线腔(102)的侧表面开设有出线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管(8)内侧设置有限位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隔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腔(101)为柱状空腔,所述装配腔(101)的一端贯穿外壳(1)并与外部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隔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为管状结构,所述骨架(2)的两端端口位置为环形的片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隔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6)的内侧套设有插针,插针与线圈(3)的端头成固定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隔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件(901)的外侧曲面沿母线方向开设有缺口槽,缺口槽围绕收缩件(901)的轴心线成环形阵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隔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口环(902)的内侧表面为椎状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隔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板(904)遮蔽在旋盖(905)的表面并配合端盖(7)将接线腔(102)密封成密闭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隔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905)为环状结构,所述旋盖(905)的外侧表面与出线管(8)的外侧端口的内侧表面均设置有螺纹,两侧的螺纹相互匹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离式隔膜阀,涉及电磁阀零配件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侧分为装配腔和接线腔,所述接线腔与装配腔成垂直设置,所述装配腔内侧套设有骨架,所述骨架的外表面套设有线圈。本技术通过设置收缩件、束口环、压簧和旋盖,牵拉拖拽时,线缆能够带动收缩件收缩,并带动束口环挤压压簧,抵抗外部牵扯线缆的拉力,同时,束口环的移动使得出线管内侧预留的线长拉伸平直,为扯线动作提供了线长余量,避免线皮或线芯直接受拉扯产生形变和断裂,有效的保护了线缆的安全。在牵扯的外力结束时,压簧能够带动控制线复位,使得出线管内侧再次预留线长,防备下一次突然的扯线动作。

技术研发人员:康凯,周家瑜,曹杰,戴浩永,唐科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台科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