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一体机角度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4176发布日期:2023-04-21 22:3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脑一体机角度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角度调节,具体为一种电脑一体机角度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1、电脑一体机是目前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一个新型的市场产物,它将主机部分、显示器部分整合到一起的新形态电脑,该产品的创新在于内部元件的高度集成,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电脑一体机的键盘、鼠标与显示器可实现无线链接,机器只有一根电源线,这就解决了一直为人诟病的台式机线缆多而杂的问题,在现有和未来的市场,随着台式机的份额逐渐减少,再遇到一体机和笔记本及上网本的冲击后肯定会更加岌岌可危,而一体机的优势不断被人们接受(国外已经流行)成为他们选择的又一个亮点。

2、而现有的电脑一体机,其在使用时,通过底座对整个显示屏进行支撑,但是现有电脑一体机,其底座不便于根据使用需要对显示屏倾斜角度进行灵活调节,使用灵活性低,不能满足使用需求,而且,在现有的电脑一体机在对电脑的显示屏进行调节时,只能够对显示屏角度的上下进行调节,而有时根据工作的需要,需要对电脑一体机的左右的角度进行调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对电脑一体机角度进行调节,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一体机角度调节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脑一体机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圈转动连接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且转动块所开设凹槽的两侧侧壁铰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一侧侧壁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转动块所开设凹槽的一侧侧壁设置有第二伸缩弹簧,所述第二伸缩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的两侧侧壁滑动连接有套设在第三支撑杆外圈的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表面设置有环绕在第三支撑杆外圈的第一伸缩弹簧,所述第一伸缩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板。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圆形槽的顶部表面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圆形槽内部的螺纹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凹槽,且螺纹杆的底部一侧位于第三支撑杆所开设的凹槽内。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纹杆的外圈底部设置有多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压板的内圈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外圈上部开设有多组贯穿延伸至第三支撑杆所开设凹槽内的通孔,且连接杆位于该通孔内移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底部表面开设有凹槽,且第一限位板底部表面所开设的凹槽比第二支撑杆的外圈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纹杆的外圈顶部设置有旋转杆,所述圆形槽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圆形槽顶部的螺纹孔,且圆形槽所开设的螺纹孔与螺纹杆的外圈螺纹相匹配。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限位板呈弧形,且第二限位板与弧形块的弧形侧壁相贴合,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电脑一体机本体。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设有的弧形块、第二限位板和第二伸缩弹簧等,可直接通过对电脑一体机本体的顶部或者底部进行推动,此时会带动安装板进行上下角度的调节,进而能够使得弧形块转动,此时第二限位板会在第二伸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会对第二限位板进行挤压,进一步能够对弧形块转动好之后的角度进行限位的,从而实现了对电脑一体机本体的上下角度进行调节的目的;

11、(2)通过设有的转动块、第一限位板和第一伸缩弹簧等,可通过电脑一体机本体的两侧进行推动,此时能够带动安装板进行左右转动,进而能够使得转动块进行左右转动,当电脑一体机本体左右的角度调节完成之后,此时可转动旋转杆,进而能够使得螺纹杆转动,并向下移动,进而能够通过连接杆带动压板移动,进一步能够对第一伸缩弹簧进行挤压,进而能够对第一限位板进行挤压,从而能够使得第一限位板对转动块进行限位,从而实现了对电脑一体机本体的左右角度进行调节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脑一体机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9),所述第二支撑杆(9)的外圈转动连接转动块(3),所述转动块(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且转动块(3)所开设凹槽的两侧侧壁铰接有弧形块(6),所述弧形块(6)的一侧侧壁设置有安装板(7),所述转动块(3)所开设凹槽的一侧侧壁设置有第二伸缩弹簧(16),所述第二伸缩弹簧(1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板(17),所述第二支撑杆(9)的顶端设置有第三支撑杆(14),所述第三支撑杆(14)的顶端设置有圆形槽(4),所述圆形槽(4)的两侧侧壁滑动连接有套设在第三支撑杆(14)外圈的压板(12),所述压板(12)的底部表面设置有环绕在第三支撑杆(14)外圈的第一伸缩弹簧(10),所述第一伸缩弹簧(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一体机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槽(4)的顶部表面设置有贯穿并延伸至圆形槽(4)内部的螺纹杆(5),所述第三支撑杆(14)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凹槽,且螺纹杆(5)的底部一侧位于第三支撑杆(14)所开设的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脑一体机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的外圈底部设置有多组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另一端与压板(12)的内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一体机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杆(14)的外圈上部开设有多组贯穿延伸至第三支撑杆(14)所开设凹槽内的通孔,且连接杆(15)位于该通孔内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一体机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13)的底部表面开设有凹槽,且第一限位板(13)底部表面所开设的凹槽比第二支撑杆(9)的外圈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脑一体机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的外圈顶部设置有旋转杆(11),所述圆形槽(4)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圆形槽(4)顶部的螺纹孔,且圆形槽(4)所开设的螺纹孔与螺纹杆(5)的外圈螺纹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一体机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17)呈弧形,且第二限位板(17)与弧形块(6)的弧形侧壁相贴合,所述安装板(7)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电脑一体机本体(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一种电脑一体机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圈转动连接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且转动块所开设凹槽的两侧侧壁铰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一侧侧壁设置有安装板,所述转动块所开设凹槽的一侧侧壁设置有第二伸缩弹簧,所述第二伸缩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板,通过设有的弧形块、第二限位板和第二伸缩弹簧等,实现了对电脑一体机本体的上下角度进行调节的目的,通过设有的转动块、第一限位板和第一伸缩弹簧等,而实现了对电脑一体机本体的左右角度进行调节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