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水钻孔孔口控水阀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7582发布日期:2023-04-19 10:28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探水钻孔孔口控水阀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控水阀门装置,具体为一种探水钻孔孔口控水阀门装置。


背景技术:

1、控水阀门又称为水阀、开关阀等,其组成材料低廉,使用范围广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探水、工业、民用等多种领域中,主要作用为利用阀门的特殊结构为管道内部流通的水源进行截停,可为探测水源时提供了便利,起到了便于探测人员对不同环境进行探测水源作业,是探测水源的必备辅助设备,在日常的使用中需要一种探水钻孔孔口控水阀门装置为探测人员提供了对井内喷出的水源进行截停,其中申请号为“cn202007690u”所公开的“探放水钻孔水量控制器”,其已经解决了这些装置缺点是安装困难,漏水严重,喷出的水柱易伤人等,有的甚至演变成了重大的水灾,严重威胁着井下的安全生产的多种弊端,再经过进一步检索发现,申请号“cn210566281u”所公开的“一种阀门”,其通过具体的技术结构设置,切实的解决了出于安全、流量平衡等方面的考虑,对于流量需要设置一个上限值,且根据具体的工况变化,还需要对流量进行实时的调整,以获得最佳的工作效果等技术弊端,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类似结构的的阀门装置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不具有防尘土的功能,在探测井长久不使用后容易造成探测井内部进入灰尘与杂质,不便于后续对探测井进行检测作业,降低了对探测井内部的水源的数据精度,同时不具有调节出水流量的功能,无法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管道内部水流量的大小,无法灵活调节管道出水量,降低了装置的使用灵活度,容易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探水钻孔孔口控水阀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探水钻孔孔口控水阀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探水钻孔孔口控水阀门装置,包括套管、伺服马达和防尘机构,所述套管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管,所述套管外侧固定安装有两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马达,所述伺服马达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盘,所述齿盘底部啮合安装有延伸至套管内部的齿条,所述齿条一端固定安装有两组延伸至内管内部的阀板,所述内管内部固定安装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嵌入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下方活动安装有磁吸杆,所述磁吸杆底端固定安装有活塞头,所述套管顶部固定安装有对接头,所述对接头外侧固定安装有两组弹簧套座。

3、通过电磁铁通电运行磁力,通过磁力与磁吸杆相互排斥,使得磁吸杆带动活塞头下移至安装架内侧,通过活塞头与安装架内侧进行抵触,实现了对内管内部的水流进行截停的功能,同时通过磁吸杆与电磁铁配合使用可使得内管内部形成密封空间,达到了对内管内部防尘土的功能,避免了在探测井长久的不使用后容易造成内管内部进入灰尘与杂质,解决了在不使用装置时内管内堆积的灰尘与杂质进行清理的问题,便于后续对内管进行检测作业,同时也保证了对探测井内部的水源的数据精度,通过流量控制器通电运行对内管内部流通的水源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监测电磁信号进行计算,当流量控制器监测数据大于预设值后流量控制器再通过导线控制两组伺服马达通电运行,带动齿盘进行旋转,通过旋转的齿盘可通过啮合连接的齿条带动两组阀板进行相对移动,通过两组相对移动的阀板移动至内管内部对内管内部流通的水源进行拦截,实现了调节内管出水量的功能,便于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内管内部水流量的大小,扩大了内管出水量的多种流量规格,简化了调节内管出水量的工作流程。

4、优选的,所述阀板一端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块,内管内壁两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且阀板外侧与密封圈内侧贴合连接。通过两组限位块可避免移动的阀板超过最大移动范围,为移动的阀板限定了移动范围,通过密封圈可增加内管与阀板的接触面积,起到了增加阀板与内管贴合度,提高了阀板与内管密封效果,保证了内管内部气密性。

5、优选的,所述内管一侧螺纹安装有流量控制器,且流量控制器一端延伸至内管内部。通过流量控制器通电运行对内管内部流通的水源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存储,便于操作人员了解内管内部流通的水量,再通过流量控制器对监测电磁信号进行计算,便于根据计算结果控制伺服马达通电运行,为后续对内管内部流通的水源进行调节提供了便利。

6、优选的,所述内管外侧套接有橡胶网袋,橡胶网袋内部填充有吸水树脂。通过橡胶网袋可为吸水树脂提供了安装位置,保证了吸水树脂安装位置的牢固效果,再通过吸水树脂吸水发生快速体积膨胀可使得橡胶网袋体积发生快速膨胀,通过体积膨胀的橡胶网袋可对内管外侧施加压力,起到了对内管泄漏处进行挤压的作用,避免了内管发生泄漏导致的周围土壤坍塌,保证了探测水源的安全效果。

7、优选的,所述磁吸杆外侧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一端与活塞头顶部抵触连接。通过复位弹簧的高弹性力可对活塞头施加压力,保证了活塞头对安装架内侧进行抵触的牢固性,避免了活塞头受到内管内部的水源撞击导致的活塞头脱落安装位置当对内管内部进行密封作业结束后再通过电磁铁停止运行,电磁铁与磁吸杆相互排斥的磁力消失,使得内管内部的水源可通过撞击活塞头带动磁吸杆进行远离安装架内侧,使内管内部形成水流通路,便于水流通过内管输送至对接头,为外界工作人员对内管内部的水源进行检测提供水源供给。

8、优选的,所述弹簧套座内部活动安装有两组延伸出的支杆,支杆一端贯穿套管一侧固定安装有夹具,且夹具内侧与内管抵触连接。通过弹簧套座的高弹性力可带动两组支杆延伸出弹簧套座内部进行移动,通过两组移动的支杆可带动夹具对外接管道进行夹持固定,不需要使用螺栓对外接管道进行固定,同时便于对不同规格的管道进行夹持固定,扩大了装置对接管道规格的兼容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电磁铁通电运行磁力,通过磁力与磁吸杆相互排斥,使得磁吸杆带动活塞头下移至安装架内侧,通过活塞头与安装架内侧进行抵触,实现了对内管内部的水流进行截停的功能,同时通过磁吸杆与电磁铁配合使用可使得内管内部形成密封空间,达到了对内管内部防尘土的功能,避免了在探测井长久的不使用后容易造成内管内部进入灰尘与杂质,解决了在不使用装置时内管内堆积的灰尘与杂质进行清理的问题,便于后续对内管进行检测作业,同时也保证了对探测井内部的水源的数据精度。

11、2、通过流量控制器通电运行对内管内部流通的水源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监测电磁信号进行计算,当流量控制器监测数据大于预设值后流量控制器再通过导线控制两组伺服马达通电运行,带动齿盘进行旋转,通过旋转的齿盘可通过啮合连接的齿条带动两组阀板进行相对移动,通过两组相对移动的阀板移动至内管内部对内管内部流通的水源进行拦截,实现了调节内管出水量的功能,便于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内管内部水流量的大小,扩大了内管出水量的多种流量规格,简化了调节内管出水量的工作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探水钻孔孔口控水阀门装置,包括套管(1)、伺服马达(2)和防尘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管(101),所述套管(1)外侧固定安装有两组安装壳(102),所述安装壳(102)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马达(2),所述伺服马达(2)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盘(201),所述齿盘(201)底部啮合安装有延伸至套管(1)内部的齿条(202),所述齿条(202)一端固定安装有两组延伸至内管(101)内部的阀板(203),所述内管(101)内部固定安装有防尘机构(5),所述防尘机构(5)包括安装架(501),所述安装架(501)顶部嵌入安装有电磁铁(502),所述电磁铁(502)下方活动安装有磁吸杆(503),所述磁吸杆(503)底端固定安装有活塞头(505),所述套管(1)顶部固定安装有对接头(103),所述对接头(103)外侧固定安装有两组弹簧套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水钻孔孔口控水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203)一端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块(204),内管(101)内壁两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且阀板(203)外侧与密封圈内侧贴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水钻孔孔口控水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01)一侧螺纹安装有流量控制器(3),且流量控制器(3)一端延伸至内管(10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水钻孔孔口控水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01)外侧套接有橡胶网袋(4),橡胶网袋(4)内部填充有吸水树脂(4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水钻孔孔口控水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杆(503)外侧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504),且复位弹簧(504)一端与活塞头(505)顶部抵触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水钻孔孔口控水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套座(6)内部活动安装有两组延伸出的支杆(601),支杆(601)一端贯穿套管(1)一侧固定安装有夹具(602),且夹具(602)内侧与内管(101)抵触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控水阀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探水钻孔孔口控水阀门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套管、伺服马达和防尘机构,套管外侧固定安装有两组安装壳,安装壳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马达,伺服马达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盘,齿盘底部啮合安装有延伸至套管内部的齿条,齿条一端固定安装有两组延伸至内管内部的阀板。本技术通过流量控制器通电运行对内管内部水源进行实时监测,当流量控制器监测数据大于预设值后再控制两组伺服马达通电运行带动齿盘进行旋转,通过旋转的齿盘可通过啮合连接的齿条带动两组阀板进行相对移动至内管内部,可对内管内部流通的水源进行拦截,实现了调节内管出水量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峰,卢炳飞,王清,刘大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