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飞蛾的减振抗振装置

文档序号:33771667发布日期:2023-04-18 21:3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生飞蛾的减振抗振装置

本发明涉及减振抗振领域,具体为一种仿生飞蛾的减振抗振装置。


背景技术:

1、振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随着近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产生强烈振动的大型机械的类型和数量不断增加。振动对振源附近的操作者、精密仪器仪表、建筑物以及周围的人居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和影响,已经成为七大环境公害之一,尤其工业生产振动给员工带来了各种不利的影响。长期暴露在振动的环境中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振动还会降低精密仪器的精度,减少工业器件,结构原件的使用寿命,更有甚者还会对结构造成破坏,所以减振抗振技术成为当下的新兴热门话题。

2、本发明从飞蛾的翅膀得到启发,运用仿生的理念将飞蛾翅膀的结构运用到结构的设计中,在显微镜的观察下,飞蛾的翅膀表面有一层细小的绒毛,飞蛾的翅膀受到外部载荷的作用会产生较大的变形,翅膀表面的绒毛会随着翅膀的变形而变形,相邻的绒毛之间会发生碰撞,从而耗散变形时产生的机械能,根据这种结构提出了一种仿生飞蛾的减振抗振方法,通过在平板上附加弹性球体结构来耗散平板振动时产生的能量,以此达到减振抗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借鉴飞蛾翅膀的结构,本发明的目的是运用仿生学提出一种仿生飞蛾的减振抗振装置,通过耗能部件消耗主系统的能量以达到减振抗振的目的。

2、为到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仿生飞蛾的减振抗振装置,包括耗能装置、细长连杆、短粗连杆、主系统,所述主系统为承受外部激励的结构,若干所述细长连杆固定在主系统的中部,若干所述短粗连杆固定在主系统的两侧,所述耗能装置分别固定在细长连杆和短粗连杆的顶端。

4、进一步地,所述细长连杆为柔性杆,其排列关于主系统的中点均匀对称分布。

5、进一步地,所述短粗连杆为柔性杆,其排列关于主系统的中点均匀对称分布。

6、进一步地,所述耗能装置为弹性小球。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8、本发明属于通过连杆装置转移主系统的机械能至耗能装置,再通过耗能装置消耗系统的机械能,属于主动控制的一种,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减振抗振思路。该发明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同时还能通过改变耗能装置的排列方式和连杆的长度来适用于不同的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仿生飞蛾的减振抗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耗能装置(1)、细长连杆(2)、短粗连杆(3)、主系统(4),所述主系统(4)为承受外部激励的结构,若干所述细长连杆(2)固定在主系统(4)的中部,若干所述短粗连杆(3)固定在主系统(4)的两侧,所述耗能装置(1)分别固定在细长连杆(2)和短粗连杆(3)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飞蛾的减振抗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连杆(2)为柔性杆,其排列关于主系统(4)的中点均匀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飞蛾的减振抗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粗连杆(3)为柔性杆,其排列关于主系统(4)的中点均匀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飞蛾的减振抗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装置(1)为弹性小球。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飞蛾的减振抗振装置,包括耗能装置、细长连杆、短粗连杆、主系统,所述主系统为承受外部激励的结构,若干所述细长连杆固定在主系统的中部,若干所述短粗连杆固定在主系统的两侧,所述耗能装置分别固定在细长连杆和短粗连杆的顶端。本发明从飞蛾翅膀表面细微的绒毛结构得到启发,提出了一种抑制振动的新思路,通过附加耗能装置来消耗系统的能量以达到抑制振动的作用。本发明与传统的减振装置相比,属于主动控制,具有结构简单,原理清晰等特点,同时还能通过改变耗能装置的排列方式和连杆的长度来适用于不同的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毛晓晔,王卓,丁虎,陈立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