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检测装置和机械动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0989发布日期:2023-08-04 01:1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异常检测装置和机械动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异常检测装置和机械动作装置。


背景技术:

1、例如,在减速机等内置机械的动作机构部的机械动作装置中,通过向壳体部的内部填充润滑液来谋求动作机构部的磨损的减少。在这种机械动作装置中,存在随着经时使用而在机械零部件产生磨损、破损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金属粉(以下,将润滑液中的金属粉简称为金属粉)混入润滑液中,从而由润滑液带来的抑制动作机构部的磨损的功能降低。因此,提出了检测金属粉的量成为规定量以上的各种各样的异常检测装置。

2、例如,公开有一种异常检测装置的技术,该异常检测装置具备:棒状构件,其由导电体形成;保持构件,其保持棒状构件;磁体部,其设置到棒状构件的顶端部的外周;第1罩部(绝缘罩),其覆盖磁体部的外周;第1电极部,其在第1罩部的外周侧以与棒状构件导通着的状态安装;以及第2电极部,其在第1罩部的外周侧以与棒状构件导通着的状态安装。

3、第1电极部与第2电极部以在轴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金属粉由磁体部磁性吸引,金属粉附着于各电极部。若第1电极部与第2电极部由于该附着的金属粉而短路,则检测到金属粉的量达到规定量以上。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313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然而,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在金属粉直接附着于磁体部、或金属破损片等附着于磁体部的情况下,存在所设想的电极部之间的电气距离变化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在金属粉的量是与规定量不同的量时各电极部彼此短路,异常检测装置的精度变得不稳定。

3、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异常检测的精度稳定的异常检测装置和机械动作装置。

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5、(1)本发明的一形态的异常检测装置具备:至少两个第1罩部,其在周向上排列;多个电极部,其从所述第1罩部的径向内侧通到径向外侧;多个磁体部,其设置于所述第1罩部的径向内侧,分别与各所述电极部接触;以及第2罩部,其设置到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第1罩部之间。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电极部之间的经过所述第1罩部的外周面和所述第2罩部的外周面的爬电距离比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磁体部之间的经过所述第2罩部的周向两侧和所述第2罩部的外周面的爬电距离短。

6、通过如此构成,能够使例如金属粉附着于电极部。在金属粉的量达到规定量以上的情况下,金属粉堆积于第1罩部的外周面上和第2罩部的外周面上,在周向上相邻的电极部之间的电阻成为规定值以下。由此,能够检测金属粉的量达到规定量以上,能够进行作为检测对象的装置的异常判定。

7、另外,在周向上相邻的电极部之间的经过第1罩部的外周面和第2罩部的外周面的爬电距离比在周向上相邻的磁体部之间的经过第2罩部的周向两侧和第2罩部的外周面的爬电距离短。因此,即使假设在经由第1罩部与第2罩部之间的间隙在磁体部直接附着金属粉、或者附着金属破损片等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周向上相邻的磁体部彼此短路的情况早于在周向上相邻的电极部之间的电阻成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发生。因而,能够使异常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稳定。

8、(2)也可以是,所述第1罩部的周端部与所述第2罩部的周端部在径向上重叠。

9、(3)本发明的另一形态的异常检测装置具备:至少两个第1罩部,其在周向上排列;多个电极部,其支承于各所述第1罩部,从所述第1罩部的径向内侧通到径向外侧;多个磁体部,其具有导电性,设置于所述第1罩部的径向内侧,分别与各所述电极部接触;第2罩部,其将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第1罩部之间封堵;以及检测部,其借助所述磁体部检测两个所述电极部之间的电阻,基于检测结果进行异常判定。

10、通过如此构成,能够利用第2罩部防止金属粉经由第1罩部直接附着于设置到该第1罩部的径向内侧的磁体部、或者金属破损片等附着于该磁体部。因此,能够使异常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稳定。

11、(4)也可以是,所述第1罩部、所述第2罩部、以及所述磁体部以在周向上隔开等间隔的方式设置有4个。

12、(5)也可以是,所述电极部与所述磁体部独立地设置。也可以是,所述第1罩部以能够在径向上弹性变形的方式设置,对所述电极部朝向所述磁体部施力。

13、(6)本发明的另一形态的异常检测装置具备:第1筒部和第2筒部,其在轴向上排列配置;4个第1罩部,其从所述第1筒部朝向所述第2筒部延伸,在周向上排列;4个电极部,其支承于各所述第1罩部,从所述第1罩部的径向内侧通到径向外侧;4个磁体部,其具有导电性,与所述电极部独立地设置于所述第1罩部的径向内侧,分别与所述电极部接触;4个第2罩部,其从所述第2筒部朝向所述第1筒部延伸,设置到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第1罩部之间;以及检测部,其借助所述磁体部检测两个所述电极部之间的电阻,基于检测结果进行异常判定。所述第1罩部以能够在径向上弹性变形的方式设置,对所述电极部朝向所述磁体部施力。所述第1罩部的周端部与所述第2罩部的周端部在径向上重叠。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电极部之间的经过所述第1罩部的外周面和所述第2罩部的外周面的爬电距离比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磁体部之间的经过所述第2罩部的周向两侧和所述第2罩部的外周面的爬电距离短。

14、通过如此构成,能够使例如金属粉附着于电极部。在金属粉的量达到规定量以上的情况下,金属粉堆积于第1罩部的外周面上和第2罩部的外周面上,在周向上相邻的电极部之间的电阻成为规定值以下。由此,能够利用检测部检测出金属粉的量达到规定量以上,能够进行作为检测对象的装置的异常判定。

15、另外,在周向上相邻的电极部之间的经过第1罩部的外周面和第2罩部的外周面的爬电距离比在周向上相邻的磁体部之间的经过第2罩部的周向两侧和第2罩部的外周面的爬电距离短。因此,即使假设在经由第1罩部与第2罩部之间的间隙在磁体部直接附着金属粉、或者附着金属破损片等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在周向上相邻的磁体部彼此短路的情况早于在周向上相邻的电极部之间的电阻成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发生。因而,能够使异常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稳定。

16、而且,第1罩部的周端部与第2罩部的周端部在径向上重叠。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容易地延长在周向上相邻的磁体部之间的经过第2罩部的周向两侧和第2罩部的外周面的爬电距离。因而,能够容易地使在周向上相邻的电极部之间的经过第1罩部的外周面和第2罩部的外周面的爬电距离比在周向上相邻的磁体部之间的经过第2罩部的周向两侧和第2罩部的外周面的爬电距离短。

17、另外,第1罩部和第2罩部在周向上设置有4个。磁体部与各电极部相对应地设置有4个。因此,能够在异常检测装置的整周上检测金属粉的量。因而,能够使异常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提高。

18、而且,电极部与磁体部独立地设置。第1罩部以能够在径向上弹性变形的方式设置,对电极部朝向磁体部施力。因此,能够在不使电极部、磁体部的形状复杂化的情况下容易地制造,同时使电极部与磁体部可靠地导通。

19、(7)本发明的另一形态的机械动作装置具备:机械的动作机构部;壳体部,其将润滑液与所述动作机构部一起收容于内部;以及异常检测装置,其检测已混入到所述润滑液的导电性粒体。所述异常检测装置具备:第1筒部和第2筒部,其在轴向上排列配置;4个第1罩部,其从所述第1筒部朝向所述第2筒部延伸,在周向上排列;4个电极部,其支承于各所述第1罩部,从所述第1罩部的径向内侧通到径向外侧;4个磁体部,其具有导电性,与所述电极部独立地设置于所述第1罩部的径向内侧,分别与所述电极部接触;4个第2罩部,其从所述第2筒部朝向所述第1筒部延伸,设置到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第1罩部之间;以及检测部,其借助所述磁体部检测两个所述电极部之间的电阻,基于检测结果进行异常判定。所述第1罩部以能够在径向上弹性变形的方式设置,对所述电极部朝向所述磁体部施力。所述第1罩部的周端部与所述第2罩部的周端部在径向上重叠。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电极部之间的经过所述第1罩部的外周面和所述第2罩部的外周面的爬电距离比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磁体部之间的经过所述第2罩部的周向两侧和所述第2罩部的外周面的爬电距离短。

20、通过如此构成,能够使机械动作装置的异常检测的精度稳定。因此,能够使机械动作装置稳定地动作。

21、发明的效果

22、上述的异常检测装置和机械动作装置能够使检测精度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