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机械碟刹且能保证恒定刹车间隙的后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49582发布日期:2023-06-28 00:1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机械碟刹且能保证恒定刹车间隙的后桥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刹车,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机械碟刹且能保证恒定刹车间隙的后桥。


背景技术:

1、机械碟刹相比于鼓刹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主要为以下几点:1、制动稳定性强,制动过程制动力矩增长较缓和;2、抗热衰退性好,碟刹属于外置刹车系统,散热快,长时间制动受热后其摩擦系数的变化对其制动效能的影响较小;3、接触水对刹车性能影响较小,碟刹装置沾到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也易于甩掉,加上摩擦片对制动盘的擦拭作用,很快能恢复正常;4、便于维修,结构简单,摩擦片易于更换,维护成本低。作为对比的液压碟刹,它的油泵使用时间长了之后有漏油的风险,且油泵漏油后两侧的刹车都无法工作,而机械碟刹即便一侧的刹车坏掉,另一侧的依然可以工作,使用安全性更高。目前针对市面上电动车、摩托车等机械式自动补偿器存在的不足,申请人于2017年12月27日申请了公告号为cn207830419u的自动补偿式机械制动装置。但是该申请文件并未针对如何稳定维持刹车间隙做出说明,仅仅只是实现了自动补偿跟进,但是持续的自动补偿跟进会缩小原始刹车间隙进而造成刹车抱死给使用者带来危害,机械碟刹如果能够通过自动补偿保证恒定的刹车间隙,配置这种机械碟刹的后桥使用的时间会大大延长,但是现有自动补偿后桥难以稳定维持原始的刹车间隙,容易自动补偿过多或过少,因此发明人提出了一种采用机械碟刹且能保证恒定刹车间隙的后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采用机械碟刹且能保证恒定刹车间隙的后桥,以解决现有后桥难以稳定维持原始刹车间隙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机械碟刹且能保证恒定刹车间隙的后桥,包括半轴和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固定安装在半轴末端;制动装置包括主动转盘和补偿件,补偿件包括第一支脚,主动转盘端面开有补偿槽,第一支脚位于补偿槽中;补偿槽的宽度范围为第一支脚的直径加0.5-5mm。

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4、1.上述后桥能够保持恒定的原始刹车间隙,在车辆静止状态下,第二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具有原始的间隙(大约0.3-0.5mm),在长时间使用过后此原始刹车间隙应该保持不变。根据现有技术,刹车时,摇臂调动主动转盘转动一定角度,滚动体在主动挤压槽中滚动一定距离并使得主动转盘轴向行进,因为螺杆一端与主动转盘相抵,连杆会带动活塞前进,最后活塞会推动第二摩擦片,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夹紧制动盘,实现制动。实际使用中,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会随着使用而不断磨损变薄,那么原始间隙就会不断变宽,制动的效果就会变差。

5、但是能够补偿原始间隙并不一定能够维持恒定的原始刹车间隙,需要将补偿槽的宽度应限定在一定范围,补偿槽和补偿件可使后桥能够保持恒定刹车间隙,如果补偿槽的宽度较窄,即便是在摩擦片未磨损的情况下,每次主动转盘转动时均会带动第一支脚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摩擦片在不需要补偿的时候进行了补偿,结果就是第二摩擦片不断夹紧,最后造成刹车抱死带来行驶危险;如果补偿槽的宽度较宽,即便第一摩擦片已经磨损到了一定程度,补偿槽的侧壁也难以与第一支脚接触,不会带动第一支脚转动,直到第一摩擦片已经磨损得较为严重、主动转盘转动角度非常大时,第一支脚才会发生转动,结果其补偿量难以补偿第一摩擦片的实际磨损量。据此发明人发现,由于主动转盘转动的角度范围大致固定,所以将补偿槽的宽度范围设定在第一支脚的直径加0.5-5mm。

6、2.结构相对简单,体积小,机械碟刹装置便于更换和维修;且配置了自动补偿的碟刹装置,延长了后桥的使用寿命,增强了后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制动装置还包括钳体和螺杆,钳体包括内腔,螺杆在内腔中,补偿件套设在螺杆上并与其过盈配合,补偿件为第一裹紧弹簧,螺杆还套设有使螺杆单向转动的防转机构,防转机构包括第二裹紧弹簧和固定件,第二裹紧弹簧与螺杆过盈配合,第二裹紧弹簧一端为第二支脚,固定件穿过钳体且一端开有限位槽,第二支脚插入限位槽中。

8、有益效果为:刹车时由于螺杆和第一裹紧弹簧过盈配合,主动转盘向刹车方向转动,补偿槽侧壁推动第一裹紧弹簧的第一支脚转动,第一裹紧弹簧不会抱紧螺杆,但仍然有过盈配合的摩擦力可能带动螺杆转动,为避免螺杆正向转动,因此设置第二裹紧弹簧,第二支脚插入限位槽中,螺杆正向转动时第二裹紧弹簧会抱紧螺杆,因此螺杆被固定不动。

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固定机构,制动装置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后桥上,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套、转接板和u型固定板,固定套套接在桥壳上并与桥壳过盈配合,固定套和转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u型固定板与转接板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制动装置固定在u型固定板上,u型固定板的两端对制动装置进行限位。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固定套能够保证固定结构整体的稳定性,设置u型固定板的两端对制动装置进行限位,一方面将制动装置置于u型固定板中被卡住能够降低安装时的装配难度,另一方面使用时制动装置受到限位能够保证制动装置不会因受到震动而产生位移。

1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在主动转盘的圆周面上开有止动槽,并设有限制主动转盘只能单向转动的止动销,止动销穿过钳体卡入止动槽中。

11、有益效果为:设置止动销能够使得主动转盘仅能单向转动,能够防止刹车在特殊情况下反转,避免反刹带来的刹车抱死等安全事故,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主动转盘端面设有多个周向均匀分布的主动挤压槽,主动挤压槽中均安装有滚动体,主动挤压槽包括球形槽和导向槽,导向槽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第一槽和第二槽与主动转盘端面之间的角度分别为第一倾角和第二倾角,第一倾角的角度范围是15-50°,第二倾角的角度范围是5-40°。

13、有益效果为:能够确保刹车装置具备良好的刹车制动效果,能够有效提升钳体的刹车效能,并且能够满足市面上大部分电动车、摩托车及三轮车的急速刹车的使用需求,且工作效能稳定。如果第一倾角角度设置太大,施给摇臂的力也需要成倍增加,增加了摇臂转动的阻力,使得制动过程不流畅,影响制动效果,另外也会导致即便摇臂转动角度较小,螺杆前进行程较多使得普通刹车变成急刹车,会造成一定的危险,因此第一倾角的角度需限定在合理范围内;在制动的后期,滚动体位于第二槽时刹车速度已经下降了大部分,使用者可根据使用情况来判断将摇臂转动到何种程度,用来调节制动速度,同时第二倾角角度范围较小,使用者刹车需要使用的力也较小,操作省力且具备良好的刹车制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用机械碟刹且能保证恒定刹车间隙的后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半轴和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固定安装在半轴末端;制动装置包括主动转盘和补偿件,补偿件包括第一支脚,主动转盘端面开有补偿槽,第一支脚位于补偿槽中;补偿槽的宽度范围为第一支脚的直径加0.5-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机械碟刹且能保证恒定刹车间隙的后桥,其特征在于:制动装置还包括钳体和螺杆,钳体包括内腔,螺杆在内腔中,补偿件套设在螺杆上并与其过盈配合,补偿件为第一裹紧弹簧,螺杆还套设有使螺杆单向转动的防转机构,防转机构包括第二裹紧弹簧和固定件,第二裹紧弹簧与螺杆过盈配合,第二裹紧弹簧一端为第二支脚,固定件穿过钳体且一端开有限位槽,第二支脚插入限位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机械碟刹且能保证恒定刹车间隙的后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制动装置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后桥上,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套、转接板和u型固定板,固定套和转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u型固定板与转接板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制动装置固定在u型固定板上,u型固定板的两端对制动装置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机械碟刹且能保证恒定刹车间隙的后桥,其特征在于:在主动转盘的圆周面上开有止动槽,并设有限制主动转盘只能单向转动的止动销,止动销穿过钳体卡入止动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机械碟刹且能保证恒定刹车间隙的后桥,其特征在于:主动转盘端面设有多个周向均匀分布的主动挤压槽,主动挤压槽中均安装有滚动体,主动挤压槽包括球形槽和导向槽,导向槽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第一槽和第二槽与主动转盘端面之间的角度分别为第一倾角和第二倾角,第一倾角的角度范围是15-50°,第二倾角的角度范围是5-4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刹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机械碟刹且能保证恒定刹车间隙的后桥,包括半轴和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固定安装在半轴末端;制动装置包括主动转盘和补偿件,补偿件包括第一支脚,主动转盘端面开有补偿槽,第一支脚位于补偿槽中;补偿槽的宽度范围为第一支脚的直径加0.5‑5mm。以解决现有后桥难以稳定维持刹车间隙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香文,金少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先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