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253468发布日期:2023-05-25 02:5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管纠偏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


背景技术:

1、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顶管施工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的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井内吊起。与此同时,也就把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井之间,以期实现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优点在于不影响周围环境或者影响较小,施工场地小,噪音小。

2、掘进机在地层深处进行顶管作业时,由于作业部位位于地下,各种用于控制掘进精度的探测仪器由于地层的阻隔,均无法精确的对掘进机掘进路线进行实时的校准。在直线掘进时,只要摆正机头位置就可以避免;在进行长距离曲线顶管时,如掘进路线出现偏差,短距离内如果发现还可以通过改变掘进参数进行调校,一旦掘进距离过长,偏差过大,就很难做出调整了,直接影响了整体的施工质量及进度,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通过在将要长距离曲线顶管上方的空旷地面画出涵管轨迹轮廓线,在涵管轨迹的中心线选择合适的点开挖监测井,在涵管轨迹两侧的等距点分别开挖竖井,并在两竖井间开挖穿过监测井的监测孔,利用监测井井口和两竖井底部的测距仪对顶管开挖精度进行监测,克服了在地下长距离曲线顶管时,传统的顶管方法容易造成掘进路线出现偏差,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及进度的弊端。

2、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画出涵管轨迹轮廓线:在进行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时,在预顶管正上方的空旷地面上按涵管实际铺设投影轨迹画出涵管轮廓线;

5、步骤二、选择监测点:按照涵管中心位置的正投影在涵管轮廓线围成的区域内画出涵管中心投影线,在涵管中心投影线上按照监测需要选择多个监测点;

6、步骤三、开挖监测井:在每一监测点沿土层分别竖直开挖监测井至实际涵管轮廓的涵管中心位置;

7、步骤四、设置等距点:以每一监测点为对称中心在涵管轮廓线两侧分别设置位于涵管截平面上的等距点。

8、步骤五、开挖竖井:在每个等距点沿土层分别竖直开挖竖井至实际工程的深度;

9、步骤六、监测孔开挖:将每一组竖井的两井底之间穿过涵管中心位置沿土层挖出水平贯通的监测孔使此处的竖井、监测井和监测孔形成“山”字形监测站;

10、步骤七、安装测距仪:在每一监测井的井口均设置指向实际涵管铺设中心的测距仪a,在每一监测孔两端的两竖井井底均设置指向涵管中心位置的测距仪b;

11、步骤八、用测距仪对顶管开挖精度进行监测:顶管过程中涵管经过每一个“山”字形监测站时会被该组测距仪监测到,一旦这组中的三个测距仪的测量结果超出浮动范围则说明顶管机机头发生了偏向,利用测量数据对机头进行及时纠偏。

12、所述的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步骤二中监测点的选择按照涵管中心投影线为直线时监测点间距离略宽,在遇到涵管曲线位置的曲线涵管中心投影线时,适当增加监测点的密度。

13、所述的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步骤三中监测井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

14、所述的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步骤五中竖井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

15、所述的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步骤六中监测孔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

16、所述的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步骤七中测距仪a和测距仪b均为激光测距仪。

17、所述的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将步骤七中每一测距仪a和测距仪b分别连接开关及电源。

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发明所述的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通过在将要长距离曲线顶管上方的空旷地面画出涵管轨迹轮廓线,在涵管轨迹的中心线选择合适的点开挖监测井,在涵管轨迹两侧的等距点分别开挖竖井,并在两竖井间开挖穿过监测井的监测孔,利用监测井井口和两竖井底部的测距仪对顶管开挖精度进行监测,克服了在地下长距离曲线顶管时,传统的顶管方法容易造成掘进路线出现偏差,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及进度的弊端;本发明结构施工简便、易于操作、实用性强,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长久以来的难题,有很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画出涵管轨迹轮廓线:在进行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时,在预顶管正上方的空旷地面(7)上按涵管实际铺设投影轨迹画出涵管轮廓线(1);

2.步骤五、开挖竖井:在每个等距点沿土层(8)分别竖直开挖竖井(3)至实际工程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中监测点的选择按照涵管中心投影线(2)为直线时监测点间距离略宽,在遇到涵管曲线位置(6)的曲线涵管中心投影线(2)时,适当增加监测点的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三中监测井(5)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五中竖井(3)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六中监测孔(4)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七中测距仪a(9)和测距仪b(10)均为激光测距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其特征是:将步骤七中每一测距仪a(9)和测距仪b(10)分别连接开关及电源。


技术总结
一种地面空旷的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纠偏方法,涉及一种顶管纠偏工艺,包括画出涵管轨迹轮廓线、选择监测点、开挖监测井、设置等距点、开挖竖井、监测孔开挖、安装测距仪、用测距仪对顶管开挖精度进行监测工艺步骤;本发明通过在将要长距离曲线顶管上方的空旷地面画出涵管轨迹轮廓线,在涵管轨迹的中心线选择合适的点开挖监测井,在涵管轨迹两侧的等距点分别开挖竖井,并在两竖井间开挖穿过监测井的监测孔,利用监测井井口和两竖井底部的测距仪对顶管开挖精度进行监测,克服了在地下长距离曲线顶管时,传统的顶管方法容易造成掘进路线出现偏差,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及进度的弊端。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杰,彭磊,赵晓路,裴小松,朱宏太,周龙龙,付垒,赫沛隆,谈航飞,张阁平,姜正凯,张帆,常蒙飞,刘广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