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交换装置及鼓刹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90774发布日期:2023-06-28 17:1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水交换装置及鼓刹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刹车冷却,涉及一种水交换装置及鼓刹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1、货车行驶过程中,经常遇到长下坡,会连续使用刹车。由于货车载重量很大,刹车鼓和刹车片产生巨烈摩擦,会使刹车鼓和刹车片温度骤升,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降温,将引起刹车失效,车轮着火等一系列严重的交通事故。

2、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货车自带水腔内水循环水冷却刹车鼓[授权公告号为cn213270797u],包括刹车鼓和水交换装置,刹车鼓外侧圆周面上设有一个同轴圆周面构成一个水腔,水交换装置由外套筒、内套筒、外螺纹连通管、内螺纹水嘴、外螺纹水嘴、固定杆和两个轴承组成。

3、上述结构中的水交换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内轴套内穿设有内螺纹水嘴、外螺纹水嘴和固定螺纹杆,共同占用内轴套径向空间,导致内轴套的直径较大,不仅加工难度大,还会影响工作过程的稳定性;2、其中一个轴承位于外套管内的水腔内,为了保证密封效果,该轴承的两侧均需设置价格昂贵且体积较大的c型密封圈,处于较高温度的密封圈容易产生漏水,易使轴承损坏;3、由于内轴套上会堆积水垢,水垢对密封圈和轴承进行限位,导致几乎无法有效的取出位于水腔内的轴承,维修和更换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维修与更换的水交换装置。

2、还提出了一种包含上述水交换装置的鼓刹冷却系统。

3、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4、水交换装置,包括内部具有阀腔的阀体、同轴设于阀体内的阀芯、以及设于阀体与阀芯之间的轴承、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将轴承与阀腔隔开,所述第二密封圈将阀腔分隔成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阀体上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连接头、以及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连接头,所述阀芯内具有轴向贯通设置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内端与第二腔体连通,所述阀芯的侧部设有用于连通阀芯的内腔与第一腔体的开口,所述阀芯伸出阀体的部分上设有与阀芯的内腔连通的第三连接头。

5、第一连接头、第一腔体、开口、阀芯的内腔和第三连接头构成第一水路,内管、第二腔体和第二连接头构成第二水路。阀芯和内管采用大管包小管的方式,能将阀芯做到极小,阀芯越小工作时稳定性越高,并且毫无加工难度。轴承和阀腔之间仅通过一个第一密封圈隔开,密封效果好,且第一密封圈的尺寸小,成本显著降低,维护也极其简单,大大减少生产和使用成本。

6、在上述水交换装置中,所述阀腔的内壁开设有位于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之间的环形腔,所述环形腔与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环形腔连通。通过环形腔增大了第一腔体的径向尺寸,方便沿阀体轴向设置的第一连接头与第一腔体连通。

7、在上述水交换装置中,所述阀体内设有定位台阶,所述轴承通过卡簧定位在定位台阶处。

8、在上述水交换装置中,所述轴承为两个: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通过三个第一卡簧定位在阀芯上,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通过第二卡簧定位在定位台阶上。两个轴承可提高阀芯的稳定性,第一卡簧、第二卡簧和定位调节能防止阀芯在轴向上窜动。

9、在上述水交换装置中,所述阀芯上设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第二环形槽内。通过第一环形槽对第一密封圈进行轴向限位,通过第二环形槽对第二密封圈进行轴向限位。

10、鼓刹冷却系统,包括上述的水交换装置、与非主动轴同轴设置的刹车鼓、冷却水箱、以及抽水泵,所述阀体与非主动轴同轴固连,所述第一连接头通过第一接管与冷却水箱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头通过第二接管与冷却水箱连通,所述抽水泵串联在第一接管或第二接管上,所述刹车鼓的外环上设有环形水腔,所述环形水腔上设有第一进出水孔和第二进出水孔,所述第一进出水孔通过第三接管与第三连接头连接,所述第二进出水孔通过第四接管与内管的外端连通。

11、在上述鼓刹冷却系统中,所述刹车鼓的外环上设有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环形凸起的外环面,上述环形水腔位于刹车鼓、第一环形凸起、第二环形凸起和套筒之间。

12、为了提高密封性,在第一环形凸起与套筒之间、以及在第二环形凸起与套筒之间均设置密封圈。

13、在上述鼓刹冷却系统中,所述第一进出水孔和第二进出水孔对称设置在第二环形凸起上。第二环形凸起靠近水交换装置设置。

14、在上述鼓刹冷却系统中,所述阀体同轴设置在非主动轴内,所述第一接管与第二接管由设于非主动轴上的小孔伸出。

15、鼓刹冷却系统,包括上述的水交换装置、与主动轴同轴设置的刹车鼓、冷却水箱、以及抽水泵,所述阀体与主动轴同轴固连,所述第三连接头通过第三接管与冷却水箱连通,所述内管的外端通过第四接管与冷却水箱连通,所述抽水泵串联在第三接管或第四接管上,所述刹车鼓的外环上设有环形水腔,所述环形水腔上设有第一进出水孔和第二进出水孔,所述第一进出水孔通过第一接管与第一连接头连接,所述第二进出水孔通过第二接管与第二连接头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阀芯和内管采用大管包小管的方式,能将阀芯做到极小,阀芯越小工作时稳定性越高,并且毫无加工难度;轴承和阀腔通过第一密封圈隔开,仅需要一个密封圈保护即可,成本显著降低,维护也极其简单,大大减少生产和使用成本;通过循环水进入环形水腔,对刹车鼓进行周向冷却,能有效降低刹车鼓的温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交换装置,包括内部具有阀腔的阀体(11)、同轴设于阀体(11)内的阀芯(12)、以及设于阀体(11)与阀芯(12)之间的轴承、第一密封圈(131)和第二密封圈(132),所述第一密封圈(131)将轴承与阀腔隔开,所述第二密封圈(132)将阀腔分隔成第一腔体(111)与第二腔体(112),所述阀体(11)上设有与第一腔体(111)连通的第一连接头(113)、以及与第二腔体(112)连通的第二连接头(114),所述阀芯(12)内具有轴向贯通设置的内管(14),所述内管(14)的内端与第二腔体(112)连通,所述阀芯(12)的侧部设有用于连通阀芯(12)的内腔(121)与第一腔体(111)的开口(122),所述阀芯(12)伸出阀体(11)的部分上设有与阀芯(12)的内腔(121)连通的第三连接头(1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的内壁开设有位于第一密封圈(131)与第二密封圈(132)之间的环形腔(115),所述环形腔(115)与第一腔体(111)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头(113)与环形腔(11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1)内设有定位台阶,所述轴承通过卡簧定位在定位台阶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为两个:第一轴承(151)和第二轴承(152),所述第一轴承(151)与第二轴承(152)通过三个第一卡簧(161)定位在阀芯(12)上,所述第一轴承(151)与第二轴承(152)通过第二卡簧(162)定位在定位台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2)上设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密封圈(131)位于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132)位于第二环形槽内。

6.一种鼓刹冷却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交换装置、与非主动轴(2)同轴设置的刹车鼓(3)、冷却水箱、以及抽水泵,所述阀体(11)与非主动轴(2)同轴固连,所述第一连接头(113)通过第一接管(41)与冷却水箱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头(114)通过第二接管(42)与冷却水箱连通,所述抽水泵串联在第一接管(41)或第二接管(42)上,所述刹车鼓(3)的外环上设有环形水腔(31),所述环形水腔(31)上设有第一进出水孔和第二进出水孔,所述第一进出水孔通过第三接管(43)与第三连接头(123)连接,所述第二进出水孔通过第四接管(44)与内管(14)的外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鼓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鼓(3)的外环上设有第一环形凸起(32)和第二环形凸起(33),所述第一环形凸起(32)上套设有套筒(34),所述套筒(34)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环形凸起(33)的外环面,上述环形水腔(31)位于刹车鼓(3)、第一环形凸起(32)、第二环形凸起(33)和套筒(34)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鼓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水孔和第二进出水孔对称设置在第二环形凸起(33)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鼓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1)同轴设置在非主动轴(2)内,所述第一接管(41)与第二接管(42)由设于非主动轴(2)上的小孔伸出。

10.一种鼓刹冷却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交换装置、与主动轴(5)同轴设置的刹车鼓(3)、冷却水箱、以及抽水泵,所述阀体(11)与主动轴(5)同轴固连,所述第三连接头(123)通过第三接管(43)与冷却水箱连通,所述内管(14)的外端通过第四接管(44)与冷却水箱连通,所述抽水泵串联在第三接管(43)或第四接管(44)上,所述刹车鼓(3)的外环上设有环形水腔(31),所述环形水腔(31)上设有第一进出水孔和第二进出水孔,所述第一进出水孔通过第一接管(41)与第一连接头(113)连接,所述第二进出水孔通过第二接管(42)与第二连接头(114)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交换装置及鼓刹冷却系统,属于刹车冷却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水交换装置更换与维修不方便的问题。它包括内部具有阀腔的阀体、同轴设于阀体内的阀芯、以及设于阀体与阀芯之间的轴承、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将轴承与阀腔隔开,第二密封圈将阀腔分隔成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阀体上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连接头,阀芯内具有轴向贯通设置的内管,内管的内端与第二腔体连通,阀芯的侧部设有用于连通阀芯的内腔与第一腔体的开口,阀芯伸出阀体的部分上设有与阀芯的内腔连通的第三连接头。阀芯极小,稳定性高,无加工难度;仅需要一个密封圈保护轴承即可,大大减少生产和使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柳云,柳诗佳,柳锐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联源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