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吸收传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99387发布日期:2023-08-22 02:0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地热能吸收传导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热能利用,尤其涉及一种地热能吸收传导器。


背景技术:

1、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通常以热气和热液等状态存在。

2、相关技术中出现了地热能吸收设备,能够吸收地热进行资源利用,但存在不便根据所处地形情况进行移动,影响使用效率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热能吸收传导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地热能吸收设备不便根据所处地形情况进行移动的缺陷。

2、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热能吸收传导器,包括:吸热机体与移动组件,吸热机体用于地热能的吸收传导;移动组件包括连接架与移动轮组,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吸热机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轮组连接,所述移动轮组用于在地面移动行走。

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热能吸收传导器,所述连接架为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固定部与伸缩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吸热机体固定连接,所述伸缩部与所述固定部滑动连接,所述伸缩部的端部与所述移动轮组连接。

4、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热能吸收传导器,所述伸缩结构为相套接的连接杆和立柱;所述连接杆套设于所述立柱的外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吸热机体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移动轮组连接;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立柱之间填充有橡胶垫。

5、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热能吸收传导器,所述移动轮组包括轮部与刹车部,所述刹车部与所述轮部连接,用于对所述轮部进行刹车。

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热能吸收传导器,所述移动轮组为万向轮组。

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热能吸收传导器,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部和支撑部;连接部与所述吸热机体和/或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所述支撑部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部上下移动,所述支撑部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用于与地面抵接。

8、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热能吸收传导器,所述支撑座和所述支撑部的底端球铰连接,所述球铰的球体设置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支撑部的底端当中的一者,所述球铰的球壳设置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支撑部的底端当中的另一者。

9、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热能吸收传导器,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紧固齿,所述紧固齿用于与地表齿结构啮合。

1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热能吸收传导器,所述吸热机体包括:本体与吸收组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吸收组件包括:吸收管与放置架,所述吸收管的一端与所述本体连通,另一端适于与地表装置连通,所述放置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本体或所述连接架,所述吸收管的一端适于与所述放置架卡接。

11、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热能吸收传导器,所述吸收管的至少部分设置有伸缩节,所述伸缩节可以伸长或收缩。

12、本发明提供的地热能吸收传导器,通过在吸热机体上设置可移动的移动组件,移动组件的移动轮组可以使吸热机体在地面移动行走,无需复杂的搬运移动,提高灵活性,从而提高使用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地热能吸收传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能吸收传导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热能吸收传导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能吸收传导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能吸收传导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能吸收传导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热能吸收传导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热能吸收传导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地热能吸收传导器,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热能吸收传导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地热能利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地热能吸收传导器,包括:吸热机体与移动组件,吸热机体用于地热能的吸收传导;移动组件包括连接架与移动轮组,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吸热机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轮组连接,所述移动轮组用于在地面移动行走。本发明通过在吸热机体上设置可移动的移动组件,移动组件的移动轮组可以使吸热机体在地面移动行走,无需复杂的搬运移动,提高灵活性,从而提高使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姚彤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