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动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74147发布日期:2023-10-08 01:4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动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动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普通二驱车辆在动力轮悬空、打滑时,动力往往不足以支持车辆摆脱当前不利工况,造成车辆受困、打滑、失稳,大幅降低驾驶体验。而单挡分动器不具备扭矩放大功能,无法提供足够扭矩使车辆脱困,当四驱车辆受困时,如果前后轴不具备锁止功能,则容易出现离合器烧蚀。同时,在车辆进行越野时,常会遇到大倾角(仰俯、侧倾)工况,由于重力原因,此时腔内润滑油分布会与车辆在水平路面行驶时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按照普通工况设计布置的油泵、导油筋等零件及结构在该工况下无法正常发挥吸油、导油作用,从而使箱体内其他零件无法得到有效润滑及冷却,从而产生油泵吸空、零件烧蚀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个总成的可靠性,甚至引起车辆损坏,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动器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倾角工况下油泵吸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动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具有集油区,集油区设置有挡油机构,挡油机构包括挡油结构,挡油结构相对壳体可活动地设置,以使挡油结构具有位于初始位置时的第一工作位置和具有远离初始位置时的第二工作位置,其中,挡油结构位于初始位置时,挡油结构与集油区的底部之间具有距离地设置以形成过油通道,挡油结构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挡油结构与集油区的底部和侧壁接触以阻止位于集油区内的油体流出集油区外。

3、进一步地,壳体设置有油泵吸油口,油泵吸油口靠近集油区的底部设置,且挡油结构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油泵吸油口位于挡油结构的一侧,挡油结构位于第一工作位置,以使位于油泵吸油口一侧的油体继续远离油泵吸油口。

4、进一步地,挡油结构包括挡油板,挡油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处于初始位置。

5、进一步地,挡油板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挡油板与挡油板处于初始位置时的夹角为α,其中,α为锐角。

6、进一步地,壳体沿预设方向倾斜预设角度时,挡油板从初始位置运动至第二工作位置。

7、进一步地,挡油机构还包括:顶板,顶板与壳体连接,顶板位于油泵吸油口的上方;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为两个,两个第一侧板分别设置于顶板的两侧;底板,底板分别与两个第一侧板连接,顶板、两个第一侧板和底板之间形成集油区,挡油板的第一端与顶板铰接,挡油板的第二端朝向底板一侧设置;其中,挡油板处于初始位置时,挡油板与两个第一侧板和底板之间具有距离地设置以形成过油通道,以使位于集油区一侧的油体流向挡油板所在的一侧,挡油板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挡油板均与两个第一侧板和底板接触,以使挡油板与两个第一侧板、底板之间围设成密封腔体。

8、进一步地,油泵吸油口形成于其中一个第一侧板上,或者,油泵吸油口形成于底板上。

9、进一步地,顶板、第一侧板和底板中的至少一个与壳体一体成型。

10、进一步地,分动器包括:行星轮系,行星轮系设置于容纳腔内;输入轴,输入轴的一端延伸至所容纳腔内与行星轮系连接;向后输出轴,向后输出轴的一端延伸至所容纳腔内与行星轮系连接;向前输出轴,向前输出轴的一端延伸至所容纳腔内通过传动机构与行星轮系连接,集油区形成于行星轮系、输入轴、向后输出轴和向前输出轴的一侧。

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分动器,分动器为上述的分动器,其中,分动器的壳体与车辆的车身和底盘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倾斜,且倾斜的角度在预设值范围内时,分动器的挡油结构从第一工作位置移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当车辆处于水平行驶状态时,挡油结构处于第一工作位置。

12、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设置壳体、集油区、挡油机构和挡油结构,且壳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具有集油区,集油区设置有挡油机构,挡油结构相对壳体可活动地设置,以使挡油结构具有位于初始位置时的第一工作位置和具有远离初始位置时的第二工作位置。当挡油结构位于初始位置时,挡油结构与集油区的底部之间具有距离地设置以形成过油通道,当挡油结构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挡油结构与集油区的底部和侧壁接触,以实现阻止位于集油区内的油体流出集油区外的技术效果,避免大倾角工况下集油区内的油全部流出进而导致油泵吸空的情况,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倾角工况下油泵吸空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分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设置有油泵吸油口(12),所述油泵吸油口(12)靠近所述集油区(11)的底部设置,且所述挡油结构(21)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油泵吸油口(12)位于所述挡油结构(21)的一侧,所述挡油结构(21)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以使位于所述油泵吸油口(12)一侧的油体继续远离所述油泵吸油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结构(21)包括挡油板,所述挡油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挡油板与所述挡油板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的夹角为α,其中,α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沿预设方向倾斜预设角度时,所述挡油板从所述初始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机构(20)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吸油口(12)形成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板(23)上,或者,所述油泵吸油口(12)形成于底板(24)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2)、所述第一侧板(23)和所述底板(24)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壳体(10)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器包括:

10.一种车辆,包括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器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动器,其中,所述分动器的壳体(10)与所述车辆的车身和底盘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当所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倾斜,且倾斜的角度在预设值范围内时,所述分动器的挡油结构(21)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当所述车辆处于水平行驶状态时,所述挡油结构(21)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动器及车辆,分动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具有集油区,集油区设置有挡油机构,挡油机构包括挡油结构,挡油结构相对壳体可活动地设置,以使挡油结构具有位于初始位置时的第一工作位置和具有远离初始位置时的第二工作位置,其中,挡油结构位于初始位置时,挡油结构与集油区的底部之间具有距离地设置以形成过油通道,挡油结构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挡油结构与集油区的底部和侧壁接触以阻止位于集油区内的油体流出集油区外。应用本方案,当挡油结构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挡油结构与集油区的底部和侧壁接触,阻止位于集油区内的油体流出集油区外,避免油泵吸空,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倾角工况下油泵吸空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倪家傲,屠有余,白秀超,周兴瑞,李永辉,张义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