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操纵器的定位机构及变速操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8783发布日期:2023-10-22 08:3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变速操纵器的定位机构及变速操纵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操纵器的定位机构及变速操纵器。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领域的发展,特别是中重型卡车的发展,为提升换挡操纵性能水平,出现具有换挡定位功能的变速操纵器。变速操纵器要同时实现选换挡两个方向的动作解耦和传递,增加换挡定位机构的布置的难度。

2、相关技术中,中重型卡车变速操纵器的换挡定位功能都是在关节轴承方案的基础上,在换挡杆下方布置一个换挡定位销,然而这种结构不仅占用空间大,导致操纵杆很难布置,同时,整个机构的性能较差及可靠性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可靠性好、操纵性能优的变速操纵器的定位机构及变速操纵器。

2、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速操纵器的定位机构,变速操纵器包括可转动的换挡件,定位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为中空结构,形成两端开口的容纳通道;盖体,盖体连接于壳体且配置于容纳通道的一端,与壳体共同限定出一个容纳腔;定位件,至少部分容纳于容纳腔中,并能够在容纳腔内摆动;弹性件,容纳于容纳腔中,弹性件抵压于定位件和盖体之间,弹性件能够在定位件和盖体的挤压下产生作用于定位件的第一推力;以及定位座,定位座连接于换挡件且能够随换挡件运动,定位座上设有定位凹槽,定位件能够在第一推力的作用下抵压于定位凹槽中。

3、在空挡状态下,定位件和盖体挤压于弹性件,使得弹性件发生压缩,弹性件为恢复形变产生作用于定位件的第一推力,该第一推力使得定位件能够抵压于定位座的定位凹槽中。通过定位件抵压于定位凹槽,为换挡件提供了换挡定位力。在空挡状态下,换挡件在换挡定位力的作用下处于固定状态,不能自由转动,提升了变速操纵器的换挡舒适性以及可靠性。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件上设有第一安装槽,至少部分弹性件能够容纳于第一安装槽中,第一安装槽包括第一抵接面,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第一抵接面。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盖体上设有第二安装槽,至少部分弹性件能够容纳于第二安装槽中,第二安装槽包括第二抵接面,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抵接面。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盖体上设有通孔,通孔贯穿于第二抵接面。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第一本体部连接于第二本体部,容纳通道包括由第一本体部形成的第一容纳通道和由第二本体部形成的第二容纳通道,第一容纳通道与第二容纳通道彼此连通,第一容纳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容纳通道的横截面积,使得壳体内部形成第一台阶部,盖体抵接于第一台阶部。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还包括第三本体部,第三本体部连接于第二本体部,容纳通道还包括由第三本体部形成的第三容纳通道,第三容纳通道与第二容纳通道彼此连通,第二容纳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三容纳通道的横截面积,使得壳体内部形成第二台阶部,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定位件能够抵接于第二台阶部。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壳体和定位件之间形成有流动通道,壳体上设有第一储存槽,第一储存槽与流动通道彼此连通。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件远离弹性件的端部被配置为抵接部,抵接部的形状与定位凹槽的形状相匹配。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抵接部包括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相连形成v状;定位座朝向定位件的端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依次相连形成m状,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连形成端部的第一顶部,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相连形成定位凹槽,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相连形成定位座的第二顶部;在换挡件的运动过程中,定位座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在第一位置时,抵接部抵压于定位凹槽中;在第二位置时,抵接部抵接于第一顶部或第二顶部,定位座施压于定位件,使定位件和盖体挤压弹性件,弹性件产生作用于定位件的第二推力,第二推力大于第一推力;在第三位置时,第二锥面抵接于第一侧壁或第一锥面抵接于第四侧壁。

12、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速操纵器,变速操纵器包括:固定座;换挡件,换挡件连接于固定座,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绕一旋转中心点转动;选挡过渡臂,选挡过渡臂连接于换挡件;以及如上述的定位机构,壳体连接于固定座,定位座连接于选挡过渡臂,定位件的中心轴线穿过旋转中心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变速操纵器的定位机构,所述变速操纵器包括可转动的换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纵器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上设有第一安装槽,至少部分所述弹性件能够容纳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所述第一安装槽包括第一抵接面,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接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操纵器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二安装槽,至少部分所述弹性件能够容纳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所述第二安装槽包括第二抵接面,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抵接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操纵器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于所述第二抵接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纵器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一本体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部,所述容纳通道包括由所述第一本体部形成的第一容纳通道和由所述第二本体部形成的第二容纳通道,所述第一容纳通道与所述第二容纳通道彼此连通,所述第一容纳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容纳通道的横截面积,使得所述壳体内部形成第一台阶部,所述盖体抵接于所述第一台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操纵器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本体部,所述第三本体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部,所述容纳通道还包括由所述第三本体部形成的第三容纳通道,所述第三容纳通道与所述第二容纳通道彼此连通,所述第二容纳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容纳通道的横截面积,使得所述壳体内部形成第二台阶部,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定位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台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纵器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壳体和所述定位件之间形成有流动通道,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储存槽,所述第一储存槽与所述流动通道彼此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变速操纵器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弹性件的端部被配置为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的形状与所述定位凹槽的形状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操纵器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包括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所述第一锥面与所述第二锥面相连形成v状;所述定位座朝向所述定位件的端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依次相连形成m状,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连形成所述端部的第一顶部,所述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相连形成所述定位凹槽,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相连形成所述定位座的第二顶部;

10.一种变速操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操纵器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变速操纵器的定位机构及变速操纵器。定位机构包括:壳体;盖体,盖体连接于壳体,与壳体共同限定出一个容纳腔;定位件,至少部分容纳于容纳腔中,并能够在容纳腔内摆动;弹性件,容纳于容纳腔中,弹性件抵压于定位件和盖体之间,弹性件能够在定位件和盖体的挤压下产生作用于定位件的第一推力;以及定位座,定位座连接于换挡件且能够随换挡件运动,定位座上设有定位凹槽,定位件能够在第一推力的作用下抵压于定位凹槽中。通过定位件抵压于定位凹槽,为换挡件提供了换挡定位力。在空挡状态下,换挡件在换挡定位力的作用下处于固定状态,不能自由转动,提升了变速操纵器的换挡舒适性以及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允学,王群,赵佳宇,张明,郭守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