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32938发布日期:2023-11-05 11:0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弯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路耐磨,特别地,涉及一种耐磨弯管。


背景技术:

1、除尘系统中管道磨损一般发生在管道的弯头、三通等气流改变的部位。在除尘系统中,含尘气体一般以15m/sˉ20m/s的速度在管道内部运行。当烟气流向发生改变时,由于惯性作用,烟气中的粉尘颗粒对管道产生冲蚀等作用,同时弯头内部会发生比较复杂的紊流现象。弯头的外弧面在含尘气体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磨损变薄甚至磨穿,直接影响除尘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磨损造成的系统漏风也会影响现场的除尘效果,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延缓弯头的磨损,主要在改善工艺条件、改变外部结构、采用新型耐磨材料等方面进行改善,但受工艺条件、价格等因素的影响,推广使用得到限制。

2、传统的解决方式是在弯头的管道内部贴耐磨材料或者在弯头外部做耐磨背壳的耐磨形式,这些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弯头处的磨损速率,经过一段时间后弯头还是容易被磨穿,除尘系统经常需要停止运行来更换弯头或填补破洞,造成时间与经济成本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耐磨弯管,能够减少弯头磨损,降低弯头更换频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耐磨弯管,包括:进口直管;渐扩管,连接于所述进口直管的出气端,且沿气流方向直径逐渐扩大;弯管,进气端连接于所述渐扩管的直径扩大端;渐缩管,连接于所述弯管的出气端,且沿气流方向直径逐渐缩小;出口直管,进气端连接于所述渐缩管的直径缩小端;加筋肋条,连接于所述弯管弯曲外侧的内壁。

4、进一步地,所述进口直管的出气端的内壁轮廓在第一平面内形成第一投影区域,所述弯管的进气端的内壁轮廓在第一平面内形成第二投影区域,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中心沿背离所述弯管曲率中心的方向偏离所述第一投影区域的中心,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进口直管的气流方向垂直。

5、进一步地,所述出口直管的进气端的内壁轮廓在第二平面内形成第三投影区域,所述弯管的出气端的内壁轮廓在第二平面内形成第四投影区域,所述第四投影区域的中心沿背离所述弯管曲率中心的方向偏离所述第三投影区域的中心,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出口直管的气流方向垂直。

6、进一步地,所述出口直管和所述进口直管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一投影区域的中心的偏心距离等同于所述第四投影区域的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三投影区域的中心的偏心距离。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投影区域在所述第四投影区域内,所述第一投影区域在所述第三投影区域内。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投影区域的边界与所述第四投影区域的边界相切,所述第一投影区域的边界与所述第三投影区域的边界相切。

9、进一步地,所述加筋肋条沿所述弯管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两相邻所述加筋肋条与所述弯管内壁之间限定形成粉尘颗粒容纳空间,所述粉尘颗粒容纳空间用于收集粉尘颗粒以形成粉尘颗粒层。

10、进一步地,所述弯管的弯曲外侧的外壁安装有磁性件,从而使得粉尘颗粒层吸附贴合在弯管的弯曲外侧的内壁。

11、进一步地,所述弯管处的管道冲蚀速率er1满足如下公式:

12、

13、er1为弯管处的管道冲蚀磨损速率,w为弯管处的颗粒流率,v1为弯管处的混合流体流速,d1为弯管的管道直径,ρ1为弯管处的混合流体密度,s为一个几何常数,d为粉尘颗粒的粒径。

14、进一步地,所述加筋肋条为半圆形弧形条。

15、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利用渐扩管和渐缩管的设置,使得弯管处的流通面积增大,气流在弯管处的速度减缓,从而降低粉尘颗粒的速度,降低粉尘颗粒对弯管内壁的磨损;加筋肋条连接于所述弯管弯曲外侧的内壁,降低粉尘颗粒对弯管外侧壁面的撞击的概率,减少弯管外侧壁面的磨损,增加弯管弯曲外侧的耐磨性能。

17、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直管(100)的出气端的内壁轮廓在第一平面内形成第一投影区域(110),所述弯管(300)的进气端的内壁轮廓在第一平面内形成第二投影区域(310),所述第二投影区域(310)的中心沿背离所述弯管(300)曲率中心的方向偏离所述第一投影区域(110)的中心,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进口直管(100)的气流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直管(500)的进气端的内壁轮廓在第二平面内形成第三投影区域(510),所述弯管(300)的出气端的内壁轮廓在第二平面内形成第四投影区域(320),所述第四投影区域(320)的中心沿背离所述弯管(300)曲率中心的方向偏离所述第三投影区域(510)的中心,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出口直管(500)的气流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直管(500)和所述进口直管(100)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投影区域(310)的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一投影区域(110)的中心的偏心距离等同于所述第四投影区域(320)的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三投影区域(510)的中心的偏心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投影区域(510)在所述第四投影区域(320)内,所述第一投影区域(110)在所述第三投影区域(5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投影区域(510)的边界与所述第四投影区域(320)的边界相切,所述第一投影区域(110)的边界与所述第三投影区域(510)的边界相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肋条(600)沿所述弯管(30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两相邻所述加筋肋条(600)与所述弯管(300)内壁之间限定形成粉尘颗粒容纳空间(301),所述粉尘颗粒容纳空间(301)用于收集粉尘颗粒以形成粉尘颗粒层(3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300)的弯曲外侧的外壁安装有磁性件(700),从而使得粉尘颗粒层(302)吸附贴合在弯管(300)的弯曲外侧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300)处的管道冲蚀速率er1满足如下公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肋条(600)为半圆形弧形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弯管,包括:进口直管;渐扩管,连接于所述进口直管的出气端,且沿气流方向直径逐渐扩大;弯管,进气端连接于所述渐扩管的直径扩大端;渐缩管,连接于所述弯管的出气端,且沿气流方向直径逐渐缩小;出口直管,进气端连接于所述渐缩管的直径缩小端;加筋肋条,连接于所述弯管弯曲外侧的内壁。本发明利用渐扩管和渐缩管的设置,使得弯管处的流通面积增大,气流在弯管处的速度减缓,从而降低粉尘颗粒的速度,降低粉尘颗粒对弯管内壁的磨损;加筋肋条连接于所述弯管弯曲外侧的内壁,进一步降低粉尘颗粒对弯管外侧壁面的撞击的概率,减少弯管外侧壁面的磨损,增加弯管弯曲外侧的耐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乐文毅,冯晓峰,谢冬明,李安桂,陈添乐,赵宇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