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支承和回转作业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05553发布日期:2023-11-22 07:04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回转支承和回转作业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支承,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回转支承和回转作业设备。


背景技术:

1、回转作业设备例如挖掘机、起重机、高空作业车等都具有回转支承,用于支承可作回转运动的回转平台。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外圈,外圈通过滚珠安装布置于内圈的径向外侧,在外圈与内圈之间的钢珠滚道中充有润滑油脂,为避免润滑油脂流出以及外部尘土进入到内圈与外圈之间的间隙中,在内圈与外圈之间安装有密封圈。在现有回转支撑中,如图1所示,密封圈通常是固定在内圈,密封圈的径向外侧端伸向外圈的底部,利用其弹性贴合于径向外侧的底面。

2、内圈和外圈与滚珠之间存在间隙,当回转支承的外圈受倾覆力矩作业时,外圈相对内圈会发生翘曲现象,即外圈的某处相对内圈上升,而与该处处于中心对称的位置则会下降。当外圈的翘曲位移量超过了密封圈的压缩量时,外圈与密封圈之间就会产生间隙,钢珠滚道内的油脂就从密封权与外圈之间的间隙漏出,特别是在回转支承外圈受到交变力作用时,在密封圈与外圈之间就会产生“呼吸”现象,从而产生漏油,随着密封条的老化,这种漏油现象更加明显。

3、部分回转作业设备的作业工况较为恶劣,例如挖掘机工作于淘金工况,整个回转支承泡在泥浆中工作,当密封圈与外圈密封不严或者产生“呼吸”现象时,钢珠滚道内就会进入泥沙等杂物,影响回转支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回转支承中外圈发生翘曲时外圈与密封圈之间容易产生间隙而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回转支承和回转作业设备。

2、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回转安装于内圈径向外侧的外圈、第一密封圈,所述内圈的径向外侧面上与外圈底面齐平的位置处设置有环绕内圈的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固定于所述外圈的底面,第一密封圈的径向内侧端具有向上和向下延伸的弹性延伸部,所述弹性延伸部的上下两端在所述密封槽内并与密封槽的壁面弹性贴合接触。

3、在本发明中,第一密封圈与内圈接触的部分为上下轴向延伸的弹性延伸部,弹性延伸部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外圈相对内圈发生偏离中心的翘曲时,弹性延伸部上下两端中有一端与内圈的接触作用减弱,甚至脱离,但另外一端与内圈的接触作用加强,始终保持贴合接触,从而使得第一密封圈的密封始终有效。

4、本发明回转支承中,所述弹性延伸部的上下两端对应弹性抵接于所述密封槽的槽上侧壁面和槽下侧壁面。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延伸部背向内圈弹性弯曲成弓形。

5、本发明回转支承中,所述密封槽的槽上侧壁面和槽下侧壁面分别是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密封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槽底的宽度。

6、本发明回转支承中,所述密封槽的槽底设置有至少一道环绕内圈的凹槽,每道所述凹槽中安装有一个第二密封圈,各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弹性延伸部的径向内侧面弹性相抵接。

7、本发明回转支承中,所述密封槽的槽底布置有两道所述凹槽,两道所述凹槽上下间隔布置。进一步地,两道所述凹槽与所述密封槽槽底中心等距布置。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将内圈上的密封槽分成多个密封的封闭腔体。整个密封槽形成了迷宫式腔体,从而达到密封作用。

8、本发明回转支承中,所述外圈的底面设置有环绕外圈中心的卡槽,所述第一密封圈上具有嵌入到所述卡槽中的嵌装部。或者,所述外圈的底面可拆卸安装有压板,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径向外侧端嵌装在所述压板与外圈底面之间。

9、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回转作业设备,具有前述的回转支承。

1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发明中,当外圈相对内圈发生偏离中心的翘曲时,弹性延伸部上下两端中有一端与内圈的接触作用因外圈上移而加强,使得第一密封圈的密封始终有效。



技术特征:

1.一种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回转安装于内圈径向外侧的外圈、第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的径向外侧面上与外圈底面齐平的位置处设置有环绕内圈的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固定于所述外圈的底面,第一密封圈的径向内侧端具有向上和向下延伸的弹性延伸部,所述弹性延伸部的上下两端在所述密封槽内并与密封槽的壁面弹性贴合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延伸部的上下两端对应弹性抵接于所述密封槽的槽上侧壁面和槽下侧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延伸部背向内圈弹性弯曲成弓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的槽上侧壁面和槽下侧壁面分别是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密封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槽底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的槽底设置有至少一道环绕内圈的凹槽,每道所述凹槽中安装有一个第二密封圈,各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弹性延伸部的径向内侧面弹性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的槽底布置有两道所述凹槽,两道所述凹槽上下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两道所述凹槽与所述密封槽槽底中心等距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的底面设置有环绕外圈中心的卡槽,所述第一密封圈上具有嵌入到所述卡槽中的嵌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的底面可拆卸安装有压板,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径向外侧端嵌装在所述压板与外圈底面之间。

10.一种回转作业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回转支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回转支承,为解决现有回转支承中外圈发生翘曲时外圈与密封圈之间容易产生间隙而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本发明构造一种回转支承和回转作业设备,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回转安装于内圈径向外侧的外圈、第一密封圈,所述内圈的径向外侧面上与外圈底面齐平的位置处设置有环绕内圈的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固定于所述外圈的底面,第一密封圈的径向内侧端具有向上和向下延伸的弹性延伸部,所述弹性延伸部的上下两端在所述密封槽内并与密封槽的壁面弹性贴合接触。在本发明中,当外圈相对内圈发生偏离中心的翘曲时,弹性延伸部上下两端中有一端与内圈的接触作用因外圈上移而加强,使得第一密封圈的密封始终有效。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才,程盼,黄虹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